登陆注册
6168700000005

第5章 荒谬绝伦的统治者(1)

由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统治者并不多。他们或者放任情绪和喜好,随意决策;或者杀鸡取卵,不顾身后洪水滔天。帝王们既是“家天下”,天下之利受损,就等于他们自身受损。在挥霍着权力生杀予夺之时,他们也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吕后:最毒妇人心

吕后,在正史上或许评价还可以,但是在野史上,名声却特别坏,俨然已是毒后的代名词。

故事的开头已是众所皆知。高祖崩,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便把戚夫人抓起来囚禁在永巷(汉代幽禁妃嫔宫女的地方),把她的头发剃了,给她穿上囚衣、戴上镣铐,让她舂米。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唱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太后闻之大怒,认为她还想倚仗儿子来翻身,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后把戚姬的幼子赵王召来了。惠帝仁慈,知道母亲要干什么,于是吃住都和赵王在一起,保护这个异母弟弟。有一天惠帝早起,回来的时候赵王已被人毒死了。须知,此时的赵王,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一说十三岁)。

然而,吕后最过分的,还是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使居鞠域中”,还请儿子惠帝来看。惠帝看了大哭,病了一年多都起不来,从此只是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几年之后就崩了。因为他觉得,“此非人所为”,母亲有这种禽兽行为,儿子也没有脸面治理天下了。

这一段历史记载得很清晰。但令我纳闷的是,近来越来越多的历史随笔中,对吕后抱有深深的同情,替她翻案,觉得戚姬是自找的。我就奇怪了,连人家嫡亲的儿子都因母亲的兽行觉得愧对天下人了,我们这些没有领到吕后一丁点儿恩义的,倒还能从里面看出一朵花来?

翻案者的理由,无非就是因为吕后认为戚姬是威胁。高祖以为太子仁弱,不类己,总是想立戚姬之子如意(即后来的赵王)。戚姬经常跟着高祖去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担忧,所以即位之后,需马上处理掉赵王如意和戚姬。

其实,这些描述《汉书》里有,前面还有一句:“(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无非就是说,高祖太了解吕后这个人了,知道这个小孩如果不当上皇帝,分分钟会给吕后害死;戚姬的哭,也是因为她知道了自己性命堪忧。至于责怪发配到暴室里的戚夫人还敢唱哀歌,是荒唐。这种责备简直就是怪一条砧板上的鱼为什么不好好地挨宰,还害得主人要下狠手多砍几刀了。

替狼吃羊找借口,我们总是特别擅长。

戚夫人善歌,善鼓瑟击筑,善为翘袖折腰舞,多才多艺,比之刚毅强直、乡下出身的吕后,再加上年轻漂亮,自然受宠多多。即便如此,皇帝还是没有办法轻易地立嗣。《西京杂记》中说,“(侍者贾配兰)见戚夫人侍高帝同,尝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歌毕每泣下流涟。”实在是知道爱姬死期已定啊。

不独戚姬,吕后对别的姬妾也没有善意,把她们囚禁于后宫不让出去,只有薄姬因为不受宠,才网开了一面。吕后杀了赵王如意之后,又囚禁死了赵王友,在赵王恢死后废掉他的继嗣。连亲生儿子惠帝,她也不见得对他好到哪里去,还活生生地把他吓成重病。

我猜想,后世对吕后的正面评价,更多地来自司马迁在《史记》的评论:“太史公曰:孝惠、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班固也基本上照抄了这一段。我常常怀疑司马迁是不是特别爱用春秋笔法,是不是高级黑——在《史记·高后纪》里给予了吕后这么高的评价,然而通本《史记》,凡出现吕后的地方,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事。比如说,用毒计诛韩信,杀个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比如说,对彭越实施醢刑,把他剁成肉酱分给诸侯;比如说,杀了儿子的姬妾,把姬妾的儿子硬是塞给年幼的小皇后养;成长为少帝之后,又把他匆匆杀掉;比如说,违了高祖的遗命,大肆分封吕氏王,结果自己尸骨未寒,吕氏就已被族灭……真没法看出哪里有一丁点儿的政治智慧了,连占便宜都没占好,歇斯底里倒还差不多。吕后最大的贡献,就是贡献了“最毒妇人心”这个成语,以及千百年来帝王们对继嗣问题的深深恐惧。

在古代,如果有天灾,一定与人祸有关。百姓受难,统治者肯定难辞其咎;但如果百姓安居乐业,还真的跟统治者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上头什么不干,天下就会风调雨顺河清海宴,蚁民们就该烧香拜佛了。再具体一点吧,吕后也许不是不想干预,可她没有办法,朝中有周勃、郦商、陈平等一众强势的军功集团,外面又有已经成年的诸侯王割据地方势力;在内廷里,她可以为所欲为,干尽坏事;可天下的事,轮不到她管。你看,都“政不出户”了,算功劳的时候,怎么又能都算在她的头上呢?

我只是奇怪,像吕后这样残暴扭曲的性格、这样低劣的政治水平,在一个现代的文明社会里本应该无情地批判;可是在畅所欲言的今天,尤其在人人都可表达自己意见的网络平台上,还有人称她为一代明主;至于干掉戚姬、杀掉韩信、剁碎彭越,在他们看来都是情有可原、理所当然的,干得好,干得妙,干得呱呱叫。

我不由掩卷长叹,难道这些人天生就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吗?

赵佗:容易反水的南越王

广州番禺的岭南印象园里,有一个牌坊曾经引起我的注意。这个牌坊下面有注解称,秦始皇时,任嚣建立了番禺城,也即是今天的广州。广州的历史亦由此起。

南海尉任嚣临死前,正值乱世,他把南海尉一职交给了赵佗。赵佗眼见秦朝覆灭,便打下了桂林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刘邦好不容易坐稳了大汉江山,已没有精力再对付边陲小国的赵佗了,便派陆贾立赵佗为南越王。但赵佗从一介小小都尉能自立称王,又岂是善类?他故意结箕踞(叉开腿坐着,极不礼貌)来朝见陆贾。陆贾一看就明白形势了,他说:你的亲人子弟坟墓都在真定,你这么小的地方是没办法跟我们中原大国开战的;况且,我们大汉国是代表正义的一方啊,天子也体恤百姓,你不要不识抬举了,否则掘你祖宗的坟,灭你的族,派一个偏将来就能搞定你!

这番连蒙带吓,把赵佗震住了。他好言好语招待陆贾,并接受了汉朝的封王。

后来,惠帝登基;几年后,吕后称制,实际上就是未登基的皇帝。

吕后与赵佗交恶,应当与赵佗开始不把西汉朝廷放在眼中有关。吕后禁止了中原地区与南越的铁器贸易,主动翻脸。赵佗立马发难了,他说:“高皇帝立我,让南越和中原互通人和物,现在高后听谗臣,把我当成蛮夷,不把我们需要的器物卖给我们,此必长沙王计,想消灭我们。”后面那句不重要,因为谁都不能直接说是皇帝(或称制的执政者)不对,只能说是奸臣干的,这样反抗的行为才能符合当时的君臣伦理;重要的是后果:赵佗自立为南武帝,独立了,发兵攻长沙边,打下好几个县。

为什么铁器禁止交易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呢?因为铁器是农耕文明的一个标志。南越本来就是经济和技术较为落后的地区,许多地区仍是部落组成的,由于与中原文明交流和交易日益增多,他们也逐渐转变成农耕文明。而这里的冶铁业显然还无法跟中原地区相提并论,需要大量从大汉国购买铁器。吕后断了铁器的交易,就是断了他们的口粮,也是断了南越的生命线。

不同于战争时代,赵佗的挑衅并非想占领土地,并不难解决。但吕后挑了一种最笨的办法来恶化关系,派遣将军隆虑侯周灶出兵讨伐南越,另外,还派人挖掉了赵佗的祖坟!这能不把人家气得七窍生烟吗?结果,出征的中原士兵在炎热湿毒的夏天无法适应南越的气候,染上传染病,大批死亡,连南岭都过不了。

赵佗看着有机可趁,软的用财物贿赂,硬的靠兵马压境,软硬兼施,闽粤、西瓯、骆越等地都归附他了,东西达万余里。赵佗俨然与汉朝分庭抗礼。

刘邦若泉下得知,大概会恨不得把这个搞得南北分裂、“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婆娘一巴掌拍趴下。

后来,汉文帝刘恒上台了。他精得很,先派人向诸侯四夷宣告自己登基的合法性,向各方示好;又把赵佗在中原的亲人的墓地重新修葺,派人守卫,按时奉祀,又召来他的亲属子弟封官。接着,文帝派陆贾前去抚慰赵佗。先说明吕太后的政策都是她生病时吕氏族人干的,替最高统治者把责任推掉了;又说明我已把你活着的和死去的亲人都安抚好了;现在如果挑动战争的话,天下不宁,百姓遭殃;既然注定了我是好皇帝,你就顺从了我吧。

赵佗果然就顿首谢罪了,愿意奉皇帝的诏令,“长为籓臣,奉贡职”。

其实,赵佗不是个没眼色的人,他知道打是打不过汉朝的。他反抗吕后,是因为吕后让小孩当皇帝,自己称制,正当性本来就欠缺了,还不知收敛,蹬头上脸地欺负人,谁咽得下这口气啊?结果为了吕后的赌气和愚蠢,大汉赔上了一场失败的战争和一大片分裂的疆土。

而汉文帝,一把黄土、一点薄赐、一个使者,就把赵佗的心给收服了,愿意上贡献礼。成本比吕太后的低无数倍,效果却好了无数倍。当然,赵佗是个奸滑的人,他并不甘心;但至少,在汉朝一穷二白的草创期间,双方维持了安宁和颜面。这就是政治的胜利,外交的胜利。

史书上失踪的皇帝

《汉书》中,记录帝王的体例“纪”,只有十二卷,然而,皇帝却并非只有十二个,有一些被忽视的皇帝,不能不算。比如说,汉惠帝之后有汉少帝刘恭(史称前少帝)、恒山王刘弘(史称后少帝),都为帝,却未有章节;这段时间是吕后专政,专门给她搞了个《高后纪》,然而吕后却从未称帝。宣帝之前曾有昌邑王刘贺入朝为帝,但二十七天后被废,没有帝号。而在平帝后面,虽有孺子婴,其封号却为皇太子,王莽为摄皇帝,另有王太皇太后,并非名副其实的皇帝。

这些在太后或外戚专政之下的傀儡皇帝,也是皇帝;必也正名乎,不可不察。

吕后在惠帝崩后,陷入了恐慌:子嗣问题是一个麻烦,吕氏的权力地位问题又是另一个麻烦,如何摆平先帝留下的那么多功臣更是大麻烦,而且几方面都是缠在一起的乱麻。吕后临朝称制,先按陈平的办法,任吕氏子弟为将;不久,便议欲立吕氏为王,问丞相及群臣。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等称:“高皇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右丞相王陵曰:“高皇帝刑白马,剖符定封,群臣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就是不同意。吕后很不高兴。

其实,吕后要掌控局面并不太难,因为惠帝皇后张嫣虽无子,其他妃子却生七子:恭为皇太子、立为少帝,强为淮阳王,不疑为常山王,弘为(后)少帝,太为昌平侯、武为壶关侯、朝为轵侯。真不愁衣钵接不下去。惠帝的皇后,是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是他如假包换的外甥女;当时,惠帝二十一岁,张嫣才十二岁;显然,这是吕后为了巩固自身地位的做法。张嫣的年纪小,人也单纯,据说一直到死她都是处子。不过,我觉得应该不至于,因为吕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至少是逼迫过惠帝与之圆房的。不得已,吕后让张嫣假装怀孕,把惠帝后宫美人生的孩子恭交给张皇后抚养,封为皇太子,然后把太子生母给杀了。惠帝崩,吕后立皇太子为少帝。

过了四年,少帝长大了,知道自己不是张皇后的亲生儿子,声称长大了以后要为生母报仇。消息传到吕后耳朵里,吕后就把少帝废了,关在永巷里,诏书中称其“疾久不已,乃失惑昏乱”。不久,也就幽禁死了。

其间,穿插了常山王刘不疑卒,其弟襄成侯刘弘嗣为王这样的小插曲。吕后把新的常山王刘弘册立为帝,史称后少帝。而且,因为还是她在临朝称制,连元年都不改。

吕后对刘邦的子孙所下的杀手,不可谓不狠。刘邦的八个儿子,除了刘盈是吕后亲生的之外,赵王如意被她毒杀了;把鸩酒给齐王刘肥,刘肥设计自保逃过了;活活把赵王刘友饿死了;梁王刘恢被逼自杀了;燕王刘建死后只有一个儿子也被她派人杀掉了。连她的亲儿子惠帝刘盈都被她吓成重病了。吕后对她亲生儿子的后代,也是刻薄猜忍,基本上看不出有多少情义。

相反,她对她的吕姓娘家人,倒是好得不得了:除了追封已故的父兄之外,吕后一口气封了吕氏的四位王,外加鲁元公主的儿子为王;封侯的就更多了。重要的实权位置上,都是吕氏的宗族在掌控着。

武则天曾经非常苦恼煎熬,如果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就意味着政权重回李氏,自己的一番苦心就白费了;如果把帝位传给侄儿,倒是武氏江山了,可是谁见过有人在宗庙上拜祭的是姑母呢?侄儿哪比得上儿子亲呢?这成了武氏大周的核心政治问题。不知吕后有没有这种困惑?

吕后驾崩,吕产、吕禄准备发动政变,娶了吕禄之女的刘章得知这一消息,悄悄地告诉齐王刘襄让他出兵。再加上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陈平的呼应,以及大将灌婴的反戈一击,击败了吕氏。吕氏一族不论老少全部被处死。至此,吕氏集团被剿灭,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皇族和军功集团的手中。

同类推荐
  • 吾乃大皇帝

    吾乃大皇帝

    “父皇,想灭高句丽不过弹指之间。”“父皇,这我们征服全世界吧。”“父皇,吐蕃又送金银珠宝来了,儿臣要不要收呢?”“父皇,以后宣布圣旨,就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吧”“……”“好好好……”李世民高兴的抚着胡须说道。
  • 开元情诗与剑榜

    开元情诗与剑榜

    大唐开元、天宝年间,流行“三大诗榜”,一旦诗榜上有名,好处数之不尽!进可进士及第,封侯拜相!退可闻名江湖,天下风流!陈成的目标,便是在三大榜单全部拿下第一!虽然我不会写诗,但我可以抄别人的啊!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那我就“五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李白“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那我便“十三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不为啥,就要压他俩一头!只可惜……“世人穿越都抄诗,我因抄诗误一生。”熟读穿越小说的小陈同学自认为可以凭借后世的诗词,击败各路大神,在未婚妻和小郡主面前倍有面儿。可现实是,即便你拿出后世最好的诗,盛唐的大神们依然可以轻松吟出胜你十倍的作品!当场啪啪打脸!七绝圣手王昌龄!襄阳隐士孟浩然!边塞高适与岑参!旗亭画壁王之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当然,少不了还有永远屹立于华夏诗歌巅峰之上的李杜!李杜!李杜!那我还是……从头开始学吧……大神们轻虐哦!
  • 我是这样的作者

    我是这样的作者

    什么?穿到自己写的书里了?什么?开篇就走上人生巅峰了?什么?得罪主角了?历史作者李怀,因长期拖稿、欠更、太监,最终在强大愿力的作用下,穿进了自己的那些小说里。“在故事里,也是可以创造故事……的吧?”李怀不确定的说道。——————书友群:221355482
  • 北洋新军阀

    北洋新军阀

    开局就给一块岛屿,一帮农民,四面八方不是建奴就是海,还有个磨刀霍霍的袁蛮子,就问你你怎么活下去。毛珏:“造船!”
  • 佛系青年的穿越之旅

    佛系青年的穿越之旅

    当佛系的小知识青年穿越,那就是一段轰轰烈烈的新人生。
热门推荐
  • 散步思絮

    散步思絮

    本书是作者步入八旬之年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就是每天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内容涉及广泛,大凡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虫一鸟,乃至民间风情,世俗冷暖,文人轶事,都在作者笔下如渔樵闲话,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深思。真应了朱熹“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联中真谛,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以苏冠岑

    以苏冠岑

    他抱起小孩说:“你和你妈妈还真像,都是那么的爱多管闲事。只是,你比你妈妈可爱多了”。她盈盈一笑,抱过女儿戳戳女儿软软的脸蛋温柔的笑着说:“还不谢谢叔叔”。小丫头疑惑的歪头,不明白多管闲事怎么也是夸奖,但还是乖乖地道谢。他气结又无可奈何。
  •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击浪生涯:李宗仁和郭德洁的执手岁月

    本书着重讲述了李宗仁先生的私人情感生活。详尽记录了他和郭德洁女士风雨共济、相知相携,共同走过了四十余年的生活历程。书中还记录李宗仁先生人生履历和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生活状态。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实用内科疾病的诊治与护理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务工作者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算得上称职的医务工作者,也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 幻灵战境

    幻灵战境

    一个现代灵魂与一个异界身份的碰撞会发生什么事情,一切尽在幻灵战境
  • 霍boss今天又跟我表白啦

    霍boss今天又跟我表白啦

    他轻抚她小腹上的刀疤:“怀过孕?我的种,嗯?”她弯唇一笑,手揽住他的脖子:“你猜啊,猜对了,两个都打包送给你。”后来,她就送给了他一个萌萌哒的女儿!某天,小包子拿着ipad指着微博热搜:“粑粑,麻麻被坏人欺负,他们说宝宝是没有粑粑的野孩子,粑粑你快教训他们!”某总裁直接晒结婚证宣告全世界:不好意思,老婆和闺女都嫌我太有钱了丢人,所以才迟迟不公布。众媒体:靠,神tm太有钱了丢人!影后求放过!霍简州:“宝贝儿,待在我身边,你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既然招惹了,就永远也别想逃了!”再后来,复仇虐渣,一路升级,直上云端,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 盛世宠爱,总裁老公,你好

    盛世宠爱,总裁老公,你好

    苏绮收到短信来酒店接朋友,误闯宋衍庭房间,宋衍庭以为苏绮是被送来的女人,苏绮解释不清把他砸晕了,又故意把宋衍庭拖到浴室放进冰水里。宋衍庭发现那晚砸晕他的女人是苏绮后,处处刁难她。
  • Murat

    Mur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法碰触的

    无法碰触的

    梦中我俩分别是被囚禁在耸入云端山巅的两只兽,我们被分别捆绑在两个石匣子里,不知道经历了多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寒暑秋冬,终于有一天,电闪雷鸣不断,千斤锁链突然被炸开,我们便幻化成两个小童,我们不甘心被困在山顶,决定跳下山崖,以谋出路,女童退缩了,男童却义无反顾的跳了下去,女童想上前追赶,无奈,却无法抓住那男童的手……女孩被罚入人间,每次心动必然无疾而终,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