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1000000003

第3章 喇嘛屯

孙成仁在家学,要比别人付出的苦楚多。

屯子里传着这么个说法:孙成仁犯了什么法,要蹲一年“笆篱子”。因为他还小,就在屯子察看察看。屯人见了他,都直着眼睛看他,很少说什么。

东院老高大叔知道成仁是下狠心退学的,他说“成仁这小子有尿头子”。

父母亲知道成仁心里有事。

正月闲在,孙文武领着成仁去江南姑舅哥哥家串了一趟门儿。

爷俩每人骑上一头毛驴儿,成仁骑的是那匹大叫驴。“骑马骑前夹膀儿,骑驴骑屁股蛋儿”,叫驴脊背驮的褡裢里一边装的是小米,一边是“增盛谦烧酒”。

毛驴儿腿脚挺急,出日头的时候就到了江沿儿。江道很宽,能并板儿跑开两排大车。路面铺上了煤灰砟子,大铁车在上面跑也不打滑。江封得很实,铁车跑在上面隆隆作响,像轧在石头上似的,听声音能听出来冰层有一人多厚。日夜奔流的松花江,躺下来睡上大觉了。驴呀,马呀,人呀,踩在上面也不打怵,都把走江道当成一个乐子事儿,收不住步儿。

“爸爸,山东家那边冬天也这样吗?”成仁问。

“大沽河也封冻,”父亲说,“可不这么跑大铁车。”

江心岛冬天什么都露出来了,有野鸡起起落落的。听说岛上兔子不少。

过江道比坐摆渡快,转眼间就走完了八里宽的江面,来到了江南沿儿。

孙文武告诉儿子,八年前,挑着他和妹妹,是从东南方向王爷府那边来的。提起这事儿,文武看着望梁似的儿子骑驴跟他并板儿走,心情跟八年前大不一样了。

这回爷俩是奔新庙屯走。

所以虽说过了江,还是得傍着江边走。江边风挺硬。小风不大,但是顶着它走,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刮的似的。爷俩把狗皮帽子系得严严的,也就顶得住了。

喝点西北风是家常便饭。这次父亲走亲戚带着他,正合他的心意。他长这么大,跟小伙伴们去过四家子、伊尔陶苏、东岗子……都是围着东甸子转。在父亲挑筐里路过的郭尔罗斯,打那儿到现在没来过。

傍江走了二三十里,这松花江转弯往北会嫩江去了。爷俩不能跟着它转弯,还得把着西北走。

虽说离开扶余还没多远,但是这江南跟江北大不一样。江北虽说也是大雪封地,一片银白世界,可那雪是在你身旁,你可以站在土路上、院子里看雪,雪碍不着人;郭尔罗斯的雪成了山东老家的海,你就像掉到雪海里了。毛驴儿开头不敢往前走,它天生怕水,看雪也有点眼晕。雪海望不到边,没有道,没有记号。日头偏西了,他就随着父亲奔西走。跟父亲走,生地方他也不怕。他哪里知道,父亲此时瘆得都有点不愿意多说话了。

不像江北那样,出了村子就能瞅着东岗子。

这边看得着的是苇梢儿,成仁心里知道是走在苇塘里。没有苇梢儿的地方,驴走得省点劲,驴蹄子带出来的是绒草,这是走在草甸子上。成仁知道走不丢,他早就听父亲说了,跟松花江分手后,十多里就是新庙屯。虽说这样,成仁也没心思欣赏雪景。他盼望日头落山前找到伯伯家,找到了,明天跟表兄弟好好玩玩大雪窠子。

成仁眼睛尖,看见西北上有烟囱冒烟。爷俩不用找道儿,不用看驴脚下,朝着炊烟直奔过去。

主人听见狗咬,走出房门。孙文武打听新庙,主人往西南一指,说还有五六里。打听喇嘛屯,说这儿就是。成仁乐得直把缰绳往手心抽打。再接着打听王喜文,主人嘴叨念着“啊!山东人”,手往远处一指,“第二家,就是。”

说话间,女主人和孩子们也出来了。爷俩上了驴,走几步回头看看,一家人站成一排目送呢。三天后成仁知道了:这喇嘛屯东数第一家,多羡慕那第二家来客[3]了。

那第二家离刚才的第一家有一里地。要是江北东大屯,这中间能盖两趟街。这东西两家邻居多长时间见一次面呢?更整不清的是:这两家还做不做邻居呢?

第二家炊烟下,一个老爷们儿停住了脚步。文武从个头儿上猜测,这人八成就是喜文表哥。喜文表哥也猜到骑驴来的八成是落户扶余的姑舅亲。

文武骗腿下驴,喜文上前就攥住了他的手。哥俩刚要说话,就呜咽了,只听抽抽搭搭的。成仁第一次看父亲哭泣,第一次见到当伯伯的这么正经八百地哭,第一次见到两个大老爷们对着哭。他知道自己还小,猜不透大人的心思,是不是他们在关东的日子不如意呢?

进外屋门,下一个台阶才踩着地面。成仁知道这是地窨子。

地窨子挺暖和,有火炕。

坐到炕上就放桌子。刚才“呜呜”哭的两个老爷们儿哭完痛快了,像在山东家那样细细地品酒,慢慢地唠嗑儿。看样子,这蒙人的日子,时间有的是。

文武觉得新奇的是,表哥家的饭桌上,没有山东家那样的酒肴儿,有的都是大块大块的羊肉,没炒,没煎,没炸,只是在水里煮几个开,谁吃谁自己拿刀子从大块上现片。片开里面还带血筋儿呢,蘸盐花儿吃。表哥说这是“手把肉”。

成仁跟刚见面的小兄弟姐妹们欢天喜地地片着,蘸着,嚼着……过了一会儿,他总觉得还得有点什么。他悄声问表哥塔拉:怎么不吃青菜啊?表哥挺自豪地说:“我们不爱好那玩意儿。”再问,他又说,“羊是吃青草的,人吃羊肉,不也就是在吃青菜吗!”

让成仁和父亲一同感到新奇的是女主人斯琴。文武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嫂子,但是怎么年轻也得叫“嫂子”。成仁第一次见到脸这么红的女子——不是热出汗红的,也不是羞红的,更不是喝酒喝红的。叫不好这是啥“红”——七十多年之后,成仁从念大学的重孙女嘴里听说什么“高原红”“草原红”“彩云红”,指的准是这个。

吃得差不离儿的时候,传来一阵马蹄声。斯琴的哥哥来了。来了就端起酒碗,撂下酒碗就邀请远道来的客人明个儿去他家。

第二天,日头没冒红儿人们就都起来了。

房前一块平地,四周没有院墙。房子两边倒有两堆牲口粪,做饭、烧炕够用一冬一春了。

塔拉骑上马,打开圈门,把牲口都放了出来。五十多只羊,二十来匹马,十几头牛。文武觉得快赶上东大屯全屯的多了。

早饭饭桌上,文武又感到新奇的是,这边一清早就喝茶。斯琴早就熬好了一锅奶茶,连锅端上来了。“这咋没吃早饭就喝茶?”文武纳闷,问。“不喝早茶心里干巴。”斯琴答道。文武父子学着主人全家一碗接一碗地喝。谁喜欢奶干、炒米、奶油,就往奶茶里加。桌子上还有“手把肉”、饽饽。可别说,奶茶这玩意儿暖肚子。文武喝到四五碗的时候,突然肚子里一热,“吱儿”的一下儿,从肚子通到头囟儿,脑门儿沁出点汗,昨晚喝的酒全没了。

塔拉就近对成仁说:“这大叶茶也顶菜叶呀!”

吃完早饭,塔拉、表妹就开始换新袍子,准备去舅舅家。虽然三天两头儿就去,但是每次有事出门,都当成一桩喜庆事。斯琴也换上了一件绿袍子。成仁看了,心里乐得像过大年似的。还得说蒙古族人讲究,不像汉人“老虎下山一身皮”。

人们出了屋,用一小截苇秆别上屋门,说是防备牲口拱开门。

小表妹骑上她的走马,一溜烟儿朝西跑去了。九岁的女孩,身子就像粘到马背上了似的。成仁看了有点挂不住面子。他和父亲不会骑马,要是骑上生个子马,非出事不可。挂不住面子,驴也还是得骑。喜文他们只好勒紧马嚼子,陪着文武爷俩,依着毛驴儿的碎步,往亲戚家走。

万万想不到的是,江南蒙古族人比江北汉民还讲究礼节。斯琴见母亲,双腿下蹲,双臂下垂,嘴上一句“赛拜诺!”比戏台上戏子施的礼还好看。

喜文施礼怎么说还是有点硬邦邦的。十四年了,还学不像斯琴那么带劲。

舅舅家住的是“马架子”。乍一看,“马架子”像一副大马鞍,在山墙上开一扇大门。进门是灶台,连着灶台是一铺筒炕,比地窨子可宽敞多了。这就得多预备牛粪、羊粪。

喝了一会儿奶茶就开始喝酒了,这可是喝大酒哇。奶奶先给孙文武敬酒。孙文武接过酒碗,用眼睛征求表哥的意见。表哥说按照蒙古族礼节,你要是会喝,就一口喝完。不一会儿,斯琴的哥哥也敬了一碗。

喝着喝着,房前一阵马蹄声,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成仁心里猜想是斯琴的父亲,嘴里却没说出来。自从那年“二月二”,他长了一个心眼儿。多亏没有说出来,人家不是男主人,是来串门儿的道尔吉大叔。

端上来煮全羊之后,道尔吉大叔也给孙文武敬了一碗酒。

文武几碗酒进肚有点坐不住了。奶奶让他原地不动躺下,还给压了一件羊皮袍子。

晚上,别人都在奶奶家住下了,只有喜文和斯琴回去了。

当天夜晚,喜文家地窨子狼嗥了一宿。直到清晨,才安静了下来。

斯琴家是“坐地蒙”,在喇嘛屯住多少辈儿了。

母亲前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按蒙古族习俗,同一氏族内不得通婚。喇嘛屯蒙古族同姓宝。斯琴的姐姐十七岁那年夏天,一个“草地蒙”走“敖特”[4],来到查干泡,两人好上了。姐姐跟着那个“草地蒙”转场了,成了“草地蒙”的“伯勒根”[5]。东郭尔罗斯这边传唱着这样的“短调”:“伯勒根,伯勒根,草地蒙的伯勒根,见不到娘家亲人。”

王喜文被蒙古族人“招青”来到喇嘛屯,替蒙古族人种地,屯子的人都叫他“山东人”。盛夏里,斯琴与喜文在草甸子遇上了。喜文用刚学的蒙古话向斯琴问“赛拜诺”。哪承想,斯琴什么话都不说,拉上喜文就往苇塘走。躺在凉丝丝的苇铺上,斯琴急得浑身颤动,仰翻乱滚。不一会儿,她不乱动了,发出了叫声。声音粗重,像狼嗥一般。

其时,斯琴已怀有身孕。就是在这个夏初,她和一个走敖特的“草地蒙”一起过了几天。

喜文也学着不在乎。人家“草地蒙”已经走了,兴许在天那边草原上早就有了妻儿子女。眼见的是,自打走进苇塘,斯琴就对他依依不舍。斯琴给喜文起个蒙古名:巴特尔。她还说翻译成汉语可以是“铁汉”。

文武万万没料到,他这个姑舅哥哥来到郭尔罗斯,就成蒙古族人了。喇嘛屯东数第二家,过上了地地道道的“坐地蒙”日子。

喜文和斯琴当年秋天就结婚了。斯琴这个喇嘛屯的姑娘,没出喇嘛屯就做了“伯勒根”,成了喇嘛屯的“伯勒根”。“喇嘛屯”屯名就教人“敬仰”,蒙古族又特别尊重嫂子,喇嘛屯的“伯勒根”令人从心往外敬重。

第二年春天,斯琴白天还忙活着接羔子,晚上就生下来了大小子塔拉——喜文为他相应地起了一个汉名“王广原”。喜文学蒙古族人,不在乎广原是不是亲生的,而是把他看成一条“命”,一条“大命”。

回到东数第二家,坐在炕上,江北的文武对江南的“铁汉”说:

“表哥,我看你过得挺泰和呀!”

表哥听了,眼睛看着茶桌说:“这边不总是风调雨顺,要不那年我怎么特意写信给你呢。”

“我看风平浪静啊。”文武说。

“没事儿时候是这样。”表哥说,“有了事儿,官民之间动刀动枪,拿杀人不当回事。”

文武听了不解,问道:

“怎么,这边还有人作乱?”

表哥讲道:“光绪二十八年,朝廷实行‘立宪新政’,解除蒙地封禁,鼓励汉人移住蒙地,开荒耕种。我就是这年越过伊通边门的柳条边,来郭尔罗斯,投奔早先过来的一个亲戚,在屯基上盖了一个窝棚,开荒种地。这儿土地可不如你说的那边。那边开出来的荒也是黑土地,这边的荒地,大多是碱巴拉。碱巴拉也比没有好。赶上雨水大,碱就往下渗,也能有饭吃。抗不了的是人祸。蒙古族人中间对开蒙荒一有纷争,就大动干戈。”

“这还能牵连到你吗?”文武问。

“光绪三十二年发起的陶克陶胡暴动就是反对汉民来开垦蒙荒的。陶克陶胡家是塔虎屯,离我们喇嘛屯二十来里。他是‘会兵’首领,英勇善战。这边人称赞说:‘格萨尔王的弓,陶克陶胡的箭。’他率众起事,反抗朝廷和齐王的蒙地开放政策。陶克陶胡认为蒙地是蒙古族人自古放牛放羊的地方。仗打得很激烈,德隆烧锅一战,就留下二三百具尸体。陶克陶胡起事的消息传遍了东蒙草原,这事起自我们塔虎荒。征战中,陶克陶胡和部下还回到过我们新庙这边。我离开山东,远离了德国大兵,寻思到这边过太平日子,没料到又是兵荒马乱,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害怕外边的马蹄声。这还不单单是我一个人,我怕你嫂子和孩子们也受牵连。”

“事情过去了吧?”

“陶克陶胡的队伍三进索伦山,还到过俄国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蒙古人居住地,前些年去了喀尔喀蒙古[6]的‘大库伦[7]’。”

文武听了,知道比那年表哥信里写的还邪乎。

“下一步会怎么发展呢?”

表哥长叹一声,说:

“没法预测,这是‘天时’呀!”

孙文武这次过江来,暗自有一个打算:能不能劝说喜文全家搬到江北去。他在东大屯日子眼瞅过起来了,可是,日子越好就越想亲友。扶余这边跟山东老家一样,逢年过节要会亲戚,大事小情就摆宴席。孙文武家这些年一次也没有。要是姑舅哥哥家搬到东大屯了,孙文武才会说自己日子好。他得跟喜文说了。

“二哥,你想不想老家?”

“想得很!”

“想老家的村子吧!”

“想亲人,人想人可邪乎了!”

“那你把家挪动挪动呗!‘人挪活,树挪死’啊!”

“我这不是挪动到这儿来了吗?”

“再挪动挪动呗!”

“我都成‘坐地蒙’了。”

“这儿多荒啊!”

“夏天来看看吧!那大草甸子,那没人深的苇塘。”

“屯子不像个屯子,屋子不像个屋子。”

“你要是也住上几年就不一样了。”表哥越说越有劲儿,“这儿的羊粪味儿我都离不开了。”

爷俩上驴时,斯琴和三个孩子站成“一”字相送。文武看斯琴,比那天第一次见到时更年轻了——年轻的伯勒根。成仁还看不出来这些。也许是朝霞映照的关系,他看斯琴的脸,红中还透着粉。喜文骑着他的走马送爷俩,都快走到那喇嘛屯东数第一家了,爷俩回过头,看斯琴他们还站在那里目送呢。

回来又是奔着日头走。喜文会抄近路,日头两竿子高的时辰,就到西大嘴子了。

“江东江西地住着也好。”喜文说,“一天能打来回,还两边戴日头。”

说完,他就往回折了。走马能走起来了。

路是省了,时间却得多花——驴不敢上冰。这路牲口本来就胆小,又没打掌。好在爷俩不差时间。

爷俩在驴前吃力地拽——这可看出来了,驴真是“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货。

来的时候,爷俩因为松花江往北转,就跟它分手了,这回却走在它南北段上。

常走人的江面发乌,得把住这条江道往东岸走。没被踩轧过的江面明光锃亮,镜子似的,人跟驴上不去。

成仁好奇,空身走上明冰。他得把腰弯下,脚趾佝偻着,像钩子一样隔着鞋抓住冰面。就是这样,他还摔了一个“腚蹲”。挨了摔以后,他倒不怕了,出脚自然了,上身也放松了。驴不会这样练习,还得由父亲一手拉着一头往前乍趴。

成仁还是走在明冰上,不一会儿,他学会了打滑出溜儿。开始一次能出溜个驴尾巴那么远,后来一次能出溜驴身子那么远,把父亲和并板儿的驴落下了一点。他热得把狗皮帽子往上推了推。

江心的冰没冻实,厚厚的冰层和沙底之间江水还往北淌着。突然,他看见了一群川丁子,在那活水层逆着水游玩呢。他惊奇地喊父亲快来看。父亲松不开驴,就是松开过来也不一定能赶趟儿。成仁透过冰看江底的沙子,干净得都发白,它怎么比在南江玩水时看到的沙底还白呢?又赶上川丁子游过来时,他喜欢得双腿在冰上用力蹦,看川丁子能不能在冰下听到。此时,成仁只能把这一奇观叫做“明冰”。多少年后,他听说东海龙王故事后,就知道叫它“水晶宫”了。

成仁放眼一看,整个江面溜平溜平的。他听大人说这是“文封江”。他愿意年年“文封江”。

回到西大嘴子,都东南晌了。

东江沿儿可热闹多了,有溜冰的,支爬犁的,还有狗拉爬犁……刚才过西江沿儿时,看不见人。那边人都在马背上。在马背上比在驴背上威风。

走冰道比走土道累,走完一趟冰道,成仁大腿根儿又酸又疼。

爷俩上了驴,走在江湾土道上。

成仁脑子里又现出表哥塔拉骑马放羊的样子。

成仁这几天没听到父亲夸奖喇嘛屯。父亲见多识广,到底怎么看那边,成仁愿意多听听。

“江南江北这么住着是挺好。”成仁先提起来话头儿,“爸爸,你说那边荒吗?”

“嗯,都是生地。”

“那边的日子呢?”

“‘有米一锅,有柴一灶’哇!”

文武心里还有没说出来的。

虽然离开家连来带去才四天,文武却希望早点到家。他要告诉他爱害羞的媳妇,那边人太“生性”。

成仁早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他不这样说人家。那年“二月二”,让他肠子都悔青了,也让他学会了要拿人当人。他懂得了尊重回回,也就懂得了尊重蒙古族人。

文武愿意跟儿子唠唠家常。

“小子,你说江西那样儿,日子能过起来吗?”

不知道成仁脑子在想什么,嘴上突然反问道:

“爸爸,喇嘛屯是中国,还是外国?”

同类推荐
  •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上)

    还珠格格第三部之天上人间(上)

    小燕子和永琪之间出现了第三者?这对欢喜冤家与江南才女知画间的三角难题要如何解开?晴儿和萧剑相爱却不能相守,两人痛苦不已,他们要选择分手,还是不顾一切地私奔,从此亡命天涯?……
  • 无脸恶魔

    无脸恶魔

    连环命案疑云笼罩——8月20日,又有一名女子死于非命,这是同一个杀手所为吗?当地一所重点高中转入了一名插班生岸田,入校第一天就结识了一个叫御名都的人。御名都也是插班生,因为与校花确定了“初步恋爱”关系,名声大噪。杀人事件还在继续,黑色的魔爪是否会延伸到校园里?只求平稳度日的御名都因校花女友受到威胁,还能置身事外么?假如自己的秘密被揭穿,善良而又邪恶的空洞少年又会怎么做?回答这些疑问,发挥你的想象力吧!但是,切记,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猜测,故事绝非那么简单,甚至会颠覆你的想象!
  • 原来的世界3

    原来的世界3

    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人类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种种磨难,以及找到真理后的大彻大悟。所有的角色都可以化为一种符号,信仰扭曲的杀手是那些偏离真理的可怜人,惨遭不幸的共济会尊师是守护真理的勇者,两个不断寻求真理的凡人,离真理越近,他们所要面对的考验越大……
  • 许你一吻天荒

    许你一吻天荒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三苦,他年纪轻轻已然全部体会。明知道得不到,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求,企图抓住那万分之一的渺茫机会,可是,他忘记上帝不曾优待他。想爱不敢爱,想放却又放不下,求不得,爱不得,放不得,只能于痛苦中沉沦。在认识她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比想象中的要大,原本以为是上天的眷顾让他遇到她,可是,这一切不过是上帝精心安排的恶作剧。并肩看遍繁华的烟火,蓦然回首时才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一个人的修行。
  • 阴阳异闻录·第四卷:玉玺迷案

    阴阳异闻录·第四卷:玉玺迷案

    传国玉玺,一件遗失已久的秘宝,曾经是王权的象征。如今却出现在了丰都城中,重新燃起了帝王们一争天下的欲望。可这欲望与权力的漩涡却在将丰都城导向毁灭。在这生死存亡之际,苏容斋挺身而出,与野心四溢的帝王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即将打响。
热门推荐
  • 归隐之森

    归隐之森

    恶灵缠身。黑光一闪而过。月光缪缪,血喷涌而出,人头落地。黑色的猫咪舔食者自己猫爪上的残留的美味。黑暗中,可见的是猩红的竖瞳,还有猫咪勉强能看出来的身躯,以及隐藏在身躯后面错乱的九尾……贪婪的女巫,耳边的低诉,倾述着晦涩的声音。即便是猫,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呐。
  •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染爱成婚:顾少宠上瘾

    “格琳出了最新款女士内衣,马上去买一套最性感的女士内衣拿到宏庭888房间,最多给你半个小时。”那个从来不近女色的男人,竟然让她去买女士情趣内衣?给谁买?在她提着内衣推开房门的那一刻,她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眼前的男人是她的前男友容煊?现任让她给前任送内衣,还特么是女士内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妃君则嫁:落跑王妃【完本】

    妃君则嫁:落跑王妃【完本】

    ◎作为帮助朋友的下场她被当成了和亲公主,远嫁别国◎作为帮助有情人的下场“她已经犯了七出!这种女人!本王早该休了她!”净澜夕蟒袖一挥。她泪别,为的不是别的!她受不起这种耻辱!她走,走的远远的。净澜夕,这辈子你都别想再找到我!★两年后★“你有毛病是不是!?”“没有。”“你走开!别跟着我!”
  • 那年阳光下的影子

    那年阳光下的影子

    我就在你身后2.5米的位置,这是属于我的暗恋。——肖以(本文比较生活,节奏不是很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弃文。作者文笔一般,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许你想看到的会出现在后续的文中哦。)
  •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孩子一定要读的感恩书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孩子一定要读的感恩书

    有一种爱让我们震撼,有一种爱让我们流泪,有一种爱让我们成长,有一种爱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坚强……这就是源于血脉亲情、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父爱与母爱。感恩父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具有的美德。当一个孩子,在父爱母爱的沐浴下,能够理解爱,懂得爱,并且学会报答爱,就一定是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本书中讲述了家庭的温暖,见证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记录了你的成长足迹。书中的互动环节让你和爸爸妈妈的心贴得更近。
  • 第一世

    第一世

    这是一个被隐藏的规则和真理:第一世只是一场彩排,真正的冒险在另一个世界展开,即第二世。藤莉·洛克伍德是一个普通的17岁女孩,因为拒绝父母为她选择的第二世生活所在地而被送入了普林收容所。在过去的13个月藤莉饱受囚禁的煎熬和折磨。直到第二世两个王国的劳工出现……在他们的帮助下,藤莉逃出普林收容所。但在逃亡的过程中却被困于两国疯狂的追捕中,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她灵魂的支配权。陷入绝境的她,面临亲情、爱情和生存的多重困惑,该如何抉择前方的道路……
  • 总裁追妻:娇妻拒婚大作战

    总裁追妻:娇妻拒婚大作战

    他俊美如缪斯般残忍,不择手段的让她成为了他的女人而她因为家人身背巨额债务,为了偿还那笔巨额的债务,而不得不曲意承欢。本以为恶魔变成良人,俩人感情正浓的时候,她发现一切爱恋不过一场笑话,全都是逢场作戏。于是她带着伤痛离开了害她满身伤痕的男人,五年之后,她带着她的孩子重新回来,他们又将如何面对曾经的爱恨。而他又将如何挽留她的真心。
  • 我消失的影子

    我消失的影子

    自从阿布的影子消失,又过了好一阵子,他想起那些事,或许终究告慰了自己不安的驱壳。作为一名舞者,阿布的驱体始终在动与静之中自由转换。捱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拼到了一出备受瞩目的“影子舞”的主角,却因为自身影子的消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中。光线不容置疑地穿透驱体,幕布上的他俨然成了透明。令阿布崩溃的不只是丢掉饭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他和远在国外的未婚妻也产生了罅隙。阿布不愿承认,两人的感情竟如此不堪一击,或许这背后原本就存在着难以启齿的秘密……饱受困扰的阿布开始失眠,并出现幻觉,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一般。阿布想弄清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在他身旁围绕着三个女人,一个是躲着他不见的未婚妻,一个是他躲之不及的舞蹈总监,还有一位,是他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形下结识的一位专靠塔罗牌为人占星卜卦的奇女子。奇女子盲打误撞,竟然真帮阿布找到了影子。只是影子并不好驾驭,或许影子也试图追根溯源,找回属于它被抹去的一段记忆。阿布的驱壳在这三个女人的混沌交织下,逐渐发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牵涉出了三条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阿布想找回消失的影子,找到梦魇中那死去的身影到底源自何时,源自何方。
  • 甜甜的祁先生

    甜甜的祁先生

    来到女主家那一年他7岁,她3岁女主有未婚夫那一年他25岁,她21岁三年后,他重新归来,得知她成为了落魄千金,一无所有。将她抵在门后,霸道的甚至有些威胁的表白:“徐小姐,成为我的女朋友吧,我可以帮你打倒那个男人”
  •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妈咪又又又又跑啦

    他一定是太过仁慈,才会这么在意他身边这个特别的小秘书,甚至几日不见就开始怀念起她的味道,更可恶的是,这个女人早在多年前就怀了别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