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500000011

第11章

“对,是小田急线……因为我回家时要在豪德寺站下车。”

“请讲得再详细一点。”

“当时是下午六点左右。正巧昨天家里有事我就早退了。我出了检票口,正在下车站的石阶。您大概也知道,豪德寺的车站修在高出道路的地方,必须要上下石阶才行。这时,我忽然从对面上来的人群中发现了她的脸。”

“是一个人吗,那女的?”修二这么问,是想确认一下玉野文雄有没有在她身边。

“我想是一个人。当时她身旁似乎没有人跟着,正一个人急匆匆上去。而且,化妆也比来这儿时要艳得多。”

“艳?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我这么形容准不准确,反正当时她有点浓妆艳抹的感觉。她穿的是西装,这也跟来店里订花时穿的质朴衣服完全不同。”

“应该没看错人吧?”

“她那张脸我印象很深。”

“原来如此,您的记忆力确实厉害。”

“哪里哪里,没那么神乎……可毕竟是您刚拜托的,所以在看到她的时候,我心里一紧,仔细多看了好几眼。她的双眼皮,完全有您画上的那特征。”

“这样啊。你那样盯着人家看,她没有发现吧?”

“像我们这些在小店里上班的人,不会给只来过一次的客人留下什么印象。而且,她走得也有点急,似乎根本无暇留意其他事。”

“就这些吗?”

“不仅如此,”后藤微笑了一下,“我受您所托,感到某种责任感,所以就立刻折返回去,悄悄地跟在了她的身后。”

“哎,你?”修二不禁为她的热情感佩不已,投去感激的眼神。

“那是当然。不过对方并不知道我这小小的刑警游戏。我一直跟着她,看她到底要到哪儿去。结果到了检票口后,她没有买票,而是径直通过检票口走向了站台。她用的是月票。”

“是吗?”

“我当时没想那么多,直接停下来呆呆地看她乘进了上行的电车。”

“你刚才说当时六点左右,对吧?”

“没错。我倒是有个设想不知该不该说。说不定,她是这个钟点才开始上班的人?”

“有道理。”

“总之,正如我刚才告诉您的,她当时的服装和化妆跟上次来店里相比明显更花哨。”

修二明白后藤想要表达的意思。当女店员说到那女人持有月票,很可能是上班族时,他就判断那个萩村绫子有可能后来找到了新工作,住处也从姐姐家附近的公寓搬走了,所以这些不难想象。可是,以前经常去她住处的玉野怎么样了呢?莫非玉野已经潦倒到萩村绫子非上班不可的地步?

出了花店后,修二不知自己该如何打发傍晚五点之前的这段时间。现在才只是一点多,就算去一家廉价餐馆慢腾腾地吃一顿午饭,也还有大把时间。

修二盘算着或者去周围的画展转转;或者去好一段时间没参观的美术馆溜达一圈。古代美术经常会为他带去灵感。大概是两三天前的报纸上说,某美术馆正在展出中国的青铜器,他一直想去看看。

可是,他现在却怎么也提不起心情来。要不,干脆去拜访一下好久没见的老朋友?眼前浮现出两三张面孔,可他却仍没有兴趣。过五点后必须要去一趟豪德寺车站——此刻脑中的思考被案件牢牢束缚住,那些平时抬脚就去的展览会或朋友交际,现在完全游离出自己的心境。

他觉得调查玉野文雄更重要。身为考查课长,玉野到底为银行立下了什么样的功绩?从昨天起他就在思考这件事,自己必须尽早调查清楚。真想把时间都用在这上面。

可是,该从哪里着手?即使去了光和银行对方也不会告诉自己。银行方面一定会拼命隐匿,这点从昨日会见的那个加藤的态度就已显而易见。

修二在站前大街上闲逛起来,成了一个漫无目的、四处溜达的闲人。他不时混入穿梭的人流,一会儿瞧瞧路边的商店,一会儿又停在信号灯前点上烟斗,眺望行色匆匆的路人。

怎样才能知道玉野考查课长的功绩内容呢?他不断地思索着方法。忽然,一条妙计浮上心头。

银行的玉野考查课长立过大功,也就是说光和银行的某家支行出现过重大过失。只要找出这家支行不就行了?

光和银行的营业网点主要在日本中部地区一带,支行无疑有好几十家。修二想起那密密麻麻罗列在银行广告中的支行名字来。光和银行也一定跟其他银行一样,会炫耀其支行数目的庞大。

一家一家地调查这些支行会要命的,而且也不能保证人家告诉自己的就是事实。不,这条路绝对没戏。如同东京支行保持沉默一样,总部和支行也必定会严守秘密。修二确定这条路根本行不通。

他走进涩谷车站,随着人流移动脚步,思考并未停止。

——假如,玉野发现了支行的重大过失,从而为总行作出贡献的话,那么该支行的行长自然会被逼辞职。玉野从光和银行辞职,创建樱总行做保险代理业务是在两年前,也就是说,支行长的辞职时间,也应该在那个时间点的一年或两年前。如此推测肯定是没错的。

所以,只需针对光和银行的各个支行调查这一点就行了。此前模糊的幻想忽然具体起来,焦点也明晰显现。

可是,自己该怎么调查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问光和银行总行,了解过去的一两年内各支行行长的人事变动情况。可是,自己没有人脉,银行也一定不想对外公布这些事情。并且,就算知道各支行长的人事变动情况,作为外人也无法判断其中到底哪一个是惩罚性的停职。为了维护银行的信誉,银行方面会以辞职照准的形式解雇员工。当然,倘若这事作为刑事案件而曝光就另当别论。否则,外部是无法知道的。

但是,修二却并未放弃这种构思。有一点可以想象,虽然调离等人事变动很常见,但支行长辞职的情况还是不多见的吧。只要全部调查一遍,把那些退休离职和主动离职者都排除掉,那么,因特殊情况而离职的人就会浮出水面。

思路基本上明晰了,范围也缩小了。

那么,接下来如何做才能获知这些退职支行长们的情况呢?若是无法拿到这些资料,一切都会回到原点。这次他没有担心,因为他似乎已找到了办法。

他想起了报社。报社在中部地方拥有很多分社。只要去分社打听一下,一定可以很容易弄清光和银行各支行的退职支行长。只要把这些资料收集起来,就可以绘制出一张退职支行长的一览表。

修二不禁想起了R报社的美术记者阿辻。阿辻的工作与画坛关系密切,经常出没于各个展览会。这位记者对修二格外关注。

阿辻是一名奇怪的男子,虽然职务是学艺部总编,可在报社的出勤却很散漫。一星期能出勤四天算是好的,而且上班时间也不固定。部长对他这不规律的出勤睁一眼闭一眼。因为部长跟他是同届,也不好批评他。

阿辻虽然是一位美术记者,却致力于培养年轻画家。展评时也经常会报道一些无名画家的工作状态。所以他深受年轻画家们的喜爱,而且阿辻也经常把伙伴拉到自己吃得开的酒吧里去。可以说,他简直就是在画坛报业小有名气的头儿。

修二决定去求阿辻,让他跟社会部联系一下,再去拜托拜托分社。只是他担心这个时间阿辻不在社里上班,于是试探性地打了个电话,没想到话筒那边竟忽然传来了阿辻的声音。报社附近有家便宜的餐馆,名叫“印第安人”。阿辻说他正要去那里吃午饭呢,要修二赶紧过去。

修二立刻跳上地铁赶去“印第安人”。只见阿辻那半白的长发正垂在咖喱饭的碗上。

阿辻没问修二的意见直接为他点了咖喱饭。现在的时间是两点。

“我来是求您点事的。”修二说道。

“你要办个人画展?”年近五十的阿辻皱起眉头问道。

“不是。”

“那是什么?”

“你在社会部那边有熟人吗?”

“当然有了。别看我现在这样,刚入社时,我曾想当一名社会部的名记者呢,不过后来立刻被调到了学艺部。现在整天被逼着跟那些蹩脚的画家们混在一起,我都腻透了。现在的社会部部长与我是同届。”

“其实,我是想求你这么一件事。”

修二便把自己的请求告诉了他。当然,省略了目的。

“真是奇怪的请求啊。你打听退职的支行长干什么?”

“这里面有些原委。”

“既然你不想说,那我也就不问了。你这事我答应了。”

“是吗,那可太感谢了。”

“我回去之后立刻就跟社会部长说。这样的话,三四天之后你来一趟社里。”

“知道了。我几点来找你好呢?”

阿辻一听,张开大嘴笑了。门牙缺了一颗。

“也是啊。像我这么重要的人物,究竟什么时候会坐在办公桌前呢?我也弄不清楚。好,我看这样吧,我给你打电话好了。要不晚上,你来银座一家叫Point的酒吧。”

“Point?”

“没错。我的一个窝。”

“知道了。那就拜托了。”

“嗯,好的。”

突然,嘴角沾满黄色咖喱的阿辻又瞪大了眼睛说道:“听说光和银行的行长在频频购买你的画,有这事?”

“是谁告诉你的?”

“昨天我无意间去了一趟艺苑画廊,是千塚说的。”

“他连这种事都说?”

“既然那家伙开口了,看来他早晚会让我给你写点东西。那个男人,就不会说对他生意不利的话。听千塚说,光和银行的那个什么行长,只要你一个人的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的确是这样。”

“唔。”

阿辻把咖喱饭吃了个底朝天,盘子里只剩下了骨头。接着他使劲擦了擦嘴角,又喝了杯子里的水。

“那个银行家若是真心想要你的画,那他算有眼光。”

“……”

“我也觉得你的画有点意思。不过,你可千万别误解,我可不是在夸奖你。”

“我知道。”

“我也一直想帮你宣传个三两行。所以,你刚才说有事求我,我还在想,你若是办个人画展的话,我倒是可以为你写写。”

“我还没到那级别呢。”

“不急,反正你年轻,用不着为办个人画展着急……对了,话说你委托我调查光和银行退职支行长的事,真跟偏爱你的那行长没关系?我怎么觉得两者关系密切呢。”

“请不要误解,辻先生。有些隐情我现在还不能说出来……您想想,我若真的是有什么功利企图,也不可能对退职的支行长感什么兴趣啊。”

“那倒也是啊。”阿辻高高地举起空杯子来,对服务生大喊了一声,“喂,添水。”嘴角仍残留着黄色咖喱。

五点十分时,修二从豪德寺车站俯瞰下面,看见姐姐在石阶旁下了出租车。站内和下面的商店街上都亮起了灯光,西下的落日从屋顶对面的薄云中洒落下缕缕残光。

“还来得及吗?”急急忙忙登上石阶的姐姐上气不接下气地望着修二说道。是他打电话把她叫到这儿来的。等电车的人只有二十来个,多半是女性。

“她好像是六点左右乘电车。”

修二向姐姐使了个眼神,问她等在站台上的人群中有没有“她”的身影。姐姐扫视了一圈,摇了摇头。

修二从未见过萩村绫子的脸,只是凭别人的描述在画帖上速写过一张人脸而已。跟报社的阿辻分别之后,他就给姐姐打电话把她叫到了这里。

要点虽然在电话里已简单说过,可到了这儿后,他又把“海格花店”女店员的话跟姐姐说了一遍。

“上夜班的话,莫非是酒吧女?”姐姐立刻推测道。

“有可能是吧。她用月票,或许不是白天上班。”修二靠在检票口附近的墙边上说。

“我很担心,那个人肯定记得我这张脸,我可不想让她发现。”姐姐说道。

姐姐与她曾在附近相遇过,而且对方又是送花给姐姐家的人。一旦对方发现了姐姐,对修二也会变得不利。于是他便让姐姐站在自己身后。

由于是下班高峰,电车班次频繁。姐姐不断地在穿过眼前的人流中搜寻年轻女人的身影,可是,四五趟车过去了,却什么都没能发现。

“这儿人太多不好找,咱们干脆站在石阶上看吧?”

对啊,好主意。坐电车的人必须要从下面的道路登上石阶,刚才修二看到姐姐的地方就很不错。

天黑了,四周隐隐暗了下来。不过石阶上有路灯,可以看见走上来的人。只是,从上面往下看只能看见人头,根本看不见人脸。

“还是到这边吧。”姐姐又买了一次车票,返回原先的地方。

已经六点了,下车的人多于上车的。尽管如此,二人还是一直守望到了六点半,可双眼皮女人始终没有出现在视野中。

“或许今天不来了吧。”

二人又等了二十分钟,姐姐仍没有发现她。

“难道并不是每晚都乘车?还是时间弄错了?”姐姐一面和修二走下石阶一面说道。

“不知道啊。”修二停了下来,点上烟斗,“真不好意思。姐,明天傍晚能不能再陪我找一次?”

“可以是可以,可家里还有孩子要人照看。”傍晚很忙,这让姐姐有些为难,“那个人真的与你姐夫的死有关?”

“我可以这么断言,再过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水落石出。总之我一定要找到她,你就再配合我一下吧?”

“好吧。”

二人下了石阶。修二虽然微微有些失落,不过他转念一想,若是能第一天就成功,也太便宜自己了。即使没能发现她,不出三四天,报社的阿辻也会把自己拜托的资料交给自己。从那里或许也能找到线索。

第二天的同一时刻,天更暗了,还下着雨。从车站的石阶上只能望见行人的雨伞。

站在检票口的旁边,光凭雨衣的颜色就能一眼看出哪些是女性。

这次同样,四五辆电车驶过,什么也没发现。或许今天又要白搭了。

“难不成是花店的店员看错了?”姐姐问道。

“不可能。那个女店员记忆力特别好,我相信她。而且她为了确认那个女人,还特意返回石阶,一直追到这检票口呢。”

因为是高峰,所以下车的乘客很多。人们手中的伞在站台电灯的映照下闪闪发亮。

就在这时,姐姐的口中轻轻地叫了起来。

“就是那个人。”

同类推荐
  • 姑姑中篇小说

    姑姑中篇小说

    姑姑进门的时候,爷爷正坐在堂屋里喝茶。茶是上等的碧螺春,在白底蓝花的盖碗里泡出浅浅的一汪碧水。这茶因为是国民党苏鲁战区陆军暂编十二师少将师长赵保原的心腹马进给派人送来的,爷爷便格外珍惜,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地品着,硬要品出些茶叶之外的味道。等到茶水喝乏,爷爷便充分感受到赵保原对他的恩惠,不觉浑身通透,心情无比舒畅,放下茶碗,闭目背起苏轼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姑姑就是这个时候进门的,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浅黄色的柳条箱子,身后跟着一脸惊慌的奶奶。
  • 无尽之城

    无尽之城

    一名男子被困在了无尽之城,每一个陌生人,每一件细微的事,都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究竟是谁在阻挡他,他又能否解开生命之谜……
  • 青衣风月

    青衣风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紫记儿》、《古镇年画》、《茹先生》、《坯王》、《妖精姨娘》、《岁月的河流》、《穿越·欲望·部落》、《学兄老莫》、《白虎女银钗》等。
  • 气球、坦布拉山和飞毯

    气球、坦布拉山和飞毯

    故事发生在托斯卡纳的维西利亚,坦布拉山谷深处,一个被阿尔卑斯山脉丰饶的自然所环绕的地方。斯特拉和她的妹妹格伦达,以及刚从美国到来的两个朋友丽贝卡和弗兰克,在这里被卷入了一系列超自然不可思议的事件中。一切都始于一场热气球旅行,尽管他们的父母都表达出了对此事的担忧,但由于男孩们的坚持,他们还是成行了。但这次独一无二的体验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悲剧:热气球遭遇湍流,四个好朋友,加上年轻的土耳其气球司机,阿尔弗雷德,随着气球一起坠入了树林中。当他们恢复意识,他们发现大家竟然都奇迹般毫发无伤,但阿尔弗雷德却不见了。斯特拉和朋友们开始寻找回家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
  •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论人生(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在剑桥大学三一院校深造时,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立思考社会和人生。此本《论人生》一书,是培根的散文集,分为上卷《论人生》和下卷《古人的智慧》,并以上卷名来命名。固然,丰富渊博的培根在科学界、自然界、哲学界都有着出类拔萃的成就,我们不能割裂他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来阅读他的文,然而,大师的造诣,即在于融会贯通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于以他的人格魅力和思想魅力凝结成优美华丽的文字,供后来人感悟。
热门推荐
  • 生死仙祖

    生死仙祖

    浩劫来临,时代逝去,那古老的大陆:玄古道陆,遭受到了最为恐怖的千亿年浩劫,洪荒霸主,岁月圣主,时空仙主,很多大能都死在了那场浩劫中,也留下了很多遗迹和宝血,与此同时,浩劫过后,凶兽,玄妖出现了,与万族争锋,群雄并起,大道争锋!在大危难之际,一个背着棺材的男人扛起了拯救人族的大旗,他被后人传为:生死仙祖!醉无敌酒闲,凌霄剑仙陆聆希,遮天女帝乔挽姝,灭世帝仙孤剑!敬请期待!
  • 祁连悲歌

    祁连悲歌

    马二忘记了竹妹身上还有枪,他也没想到他身后会响起枪声,他一点准备也没有,子弹在离他很远的地方飞过,响声在半天空炸开。训练有素的马二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回身扬了一下手,他的手没抖,居然一点也没抖。他没想到团长的枪会这么快,这么灵。他手中的枪也在顷刻间就响了。然后他就听见身后那个女人好像是轻叹了一声似的倒下了。
  • 异界小厨仙

    异界小厨仙

    时玉穿进一个男主文VS女主文的世界里,她表示天下风云出你们,我只要安安静静做我的美食就行……
  • 红尘不渡兮

    红尘不渡兮

    她乃六界灵女,五界至尊,唯一留下来的远古上神,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或轰轰烈烈死去,不料一次下凡降服妖兽捡回一只狐狸,自此那只狐狸便上哪也跟着她。“尊上,我饿了。”“尊上,我渴了。”“尊上!”“闭嘴!”ps:宣书友群977709261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 我在路边捡了个艺人

    我在路边捡了个艺人

    双重人格的一流大明星欧阳然。废柴死宅的三流小说家韩绮罗。温柔腹黑的国民级演员齐寒。某天,韩绮罗在路边捡了个男人,带回家后才发现他居然失忆了!再然后,她就遇到了某个死赖着非要住进她家的大明星。。。(求收藏求推荐!)
  • 1984

    1984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原谅我余生颠倒

    原谅我余生颠倒

    从北方一个小县城只身来到羊城开始了自己的求学,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感情,职场,亲情,友情该何去何从,什么才是自己应该要选择的呢,一连串的矛盾在短短的几个月爆发,下一步杨帆又该怎么选择。
  •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译文经典)

    《茵梦湖:施托姆抒情小说选》讲述了:施托姆在德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是同时代人,也同为举世公认的擅长写中短篇小说的文学大师。《茵梦湖》是作者的名篇,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托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但他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茵梦湖》采撷了作者三则抒情中篇小说,其中除名篇《茵梦湖》外,《木偶戏子保罗》和《林苑一隅》都富有独特韵味,它们均为作者的代表作,我们从中可领略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整体创作风格;它们也定会给读者带来和以往不同的感受。
  • 殖民文化与印度电影研究

    殖民文化与印度电影研究

    本书是对全面把握印度电影的艺术表现话语和思想蕴涵、尽力缕清印度电影后殖民理论维度的一次尝试。后殖民视阈下分析印度电影,不仅开拓了印度后殖民理论研究视角,同时将电影带入到后殖民理论的分析中,也完善了后殖民理论研究的整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