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200000001

第1章 大小文章(1)

小品文和大品文

……

杨邨人

以前有人将文学分为软性文学与硬性文学,现在既有小品文又有大品文,新文学运动的进展一日千里由此可知。有一位书店老板喟然而叹地说,现在生意不行啦!文学书就好比叫人吃点心,人们饭都没有得吃,哪里有钱去买点心?他又说,将文学书譬喻做点心还好,有人说那是装饰品,人们饭都没有得吃,装饰品更没人要哟。书店老板虽然是在谈他的生意经而感慨言之,可是文学书竟至于变成装饰品也实在是近来的一种堕落的趋势,这且不在话下。文学书至于譬喻成为点心,可见已是食品之类,这于文学是精神上的食粮的话相近,那末由点心进一步作为充饥的大饼不是于人生更为有益?这样说来,所谓大品文就叫它大饼文也未始不可。但是小品文呢,就叫它——什么?真是难以作个譬喻了。小品文如果也叫它大饼,在实际上小品文重于轻描淡写,意在言外,比方幽默讽刺的文章,那是给人从发发松当中得到会心之妙,如果以食品譬喻起来就好比劳动以后上茶馆喝碗茶解解口渴,吃点糖食如胡豆糖糕之类伴着茶将疲劳舒服一下差不多。如果我这譬喻还不差远,那么,卖大饼的和卖茶的两家的生意并不冲突,而且乡下的茶馆也很多兼卖大饼的呢。

现在提倡小品文的作家似乎在和大品文开火,而对于小品文的非难者又似乎也在向小品文进攻,这种情势我个人看来都似乎有点近于——“那个”。就好比开茶馆的忘记了他也可以卖大饼,卖大饼的忘记了他亦可以手提一个茶罐兼卖茶给人解渴,在是乎两家的生意原不冲突而却相逢的时候发指眦裂彼此不能谅解。其实吃大饼的人固然很多,喝茶吃糖食的人也不能算少,如果认为开茶馆的人他的茶叶是发霉了的,他的糖食是隔夜发酸的,于顾客的卫生上有害的话,那么你一面卖大饼一面也卖好茶好胡豆就得了。顾客是有见识的,一定虽然一回受骗两回也就不愿领教了,又何必散布谰言打破人家的饭碗呢?再不然,好意地劝劝那茶馆老板注意顾客的卫生,他为了他的生意前途也一定会恍然大悟地接受了善人之言。

然而,话又得说回来,现在的小品文趋势所之一日千丈,已经大有重上象牙之塔钻入牛角尖的危机,小品文作家也大有山林隐士烟茶自娱的神气,这对于文化运动已经是漠不相关的堕落现象了。

载《现代》5卷1期(1934年5月出版)

科学小品

……

周作人[本文发表时署名“知堂”。]

二月底的某日,我刚寄出明信片给书店,要英国大威尔士编著的《生命之科学》,去年改订为分册的丛书,已出三册,这天就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代郭君寄赠的一册大书,打开看时原来即是《生命之科学》汉译本,此为第一册,即包含前三册分也。这是一件偶然凑巧的事,却觉得很有意思。译者弁言之二有云:

译者对于作者之原旨,科学之综合化大众化与文艺化,是想十分忠实地体贴着的,特别是在第三化。原著实可以称为科学的文艺作品。译者对于原作者在文学修辞上的苦心是尽力保存着的,译文自始至终都是逐字移译,尽力在保存原文之风貌。但译者也没有忘记,他是在用中国文译书,所以他的译文同时是照顾着要在中国文字上带有文艺的性格。

这里所说关于原书的文艺价值与译文的忠实态度都很明了,我们可以不履多赘。我看原书第二分册第四章七节有讲轮虫的一段文章很有趣味,今借用郭君的译文于下:

轮虫类又是一门,是微小而结构高级的动物,大抵居于池沼、沟渠、湿地等处,对于有显微镜的人是一项快乐之源泉。

假如我们能够保留着感觉和视觉,缩小成一个活的原子而潜下水去,我们会参加进一个怎样惊异的世界哟!我们会发现这座仙国有最奇异的一些生物栖息着,那些生物有毛以备浮泳,有璐玭色的眼睛在颈上灼灼,有望远镜式的脚可以纳入体中,可以伸出去比身体长过数倍。这儿有些是系着锚的,系在脚趾所纺出的细丝上,又有些穿着玻璃的铠甲,猬集着犀利的针刺或装饰着龟甲形和波形的浮雕,迅速地浮过,更有固着在绿色的梗上就像一朵牵牛花,由眼不能见的力量把一道不间断的牺牲之流吸引进那开着的杯里,用深藏在体中的钩颚把它们咬碎致死。(赫贞与戈斯二氏在有趣的图谱《轮虫类》The Roofera 1886中如是说。)

轮虫类对于人没有益处,也没有害处,它们的好处几乎全在这显微镜下的美观上。

这可以够得上称为科学小品了罢。所谓科学小品不知到底是什么东西,据我想这总该是内容说科学而有文章之美者,若本是写文章而用了自然史的题材或以科学的人生观写文章,那似乎还只是文章罢了,别的头衔可以不必加上也。《生命之科学》的原作者是大小威尔士与小赫胥黎,其科学文学两方面的优长既是无可疑的了,译者又是专门研究近代医学的人,对于文艺亦有很大的成就,所以这书的译出殆可以说是鬼拿铁棒了。但是可惜排印有误,还有一件便是本子大,定价高,假如能分作三册,每册卖一元之谱,不但便于翻阅,就是为读者购买力计也有方便处。像现在这样即不佞如不蒙寄赠亦大抵未必能够见到也。

我不是弄科学的,但当作文章看过的书里有些却也是很好的科学小品,略早的有英国怀德的《色耳彭自然史》,其次是法国法布耳的《昆虫记》。这两部书在现今都已成为古典了,在中国知道的人也已很多,虽然还不见有可靠的译本,大约这事真太不容易,《自然史》在日本也终于未曾译出,《昆虫记》则译本已有三种了。此外我个人觉得喜欢的还有英国新近去世的汤木生(J. A. Thomson)教授,他是动物学专门的,著作很多,我只有他最普通的五六种,其中两种最有意思,即《动物生活的秘密》与《自然史研究》。这还是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一年刊行,又都是美国版,价钱很贵,装订也不好,现在背上金字都变黑了,黑得很难看,可是我仍旧看重它,有时拿出来翻翻,有时还想怎样翻译一点出来也好,看看那暗黑难看的金字真悔不早点译出几篇来。可是这是徒然。我在这里并不谦虚地说因为关于自然史的知识不够,实在乃是由于文章写不好,往往翻看一阵只得望洋兴叹地放下了。《动物生活的秘密》中共有短文四十篇,自动物生态以至进化遗传诸问题都有讲到,每篇才七八页,而谈得很简要精美,卷中如《贝壳崇拜》、《乳香与没药》、《乡间的声响》等文,至今想起还觉得可爱。《自然史研究》亦四十篇而篇幅更短,副题日《从著者作品中辑集的文选》,大约是特别给青年们读的吧,《动物生活的秘密》中也有八九篇收入,却是文句都改得更为简短了。话虽如此,要想译这节本亦仍不可能,只好终于割爱了去找别的,第二十一篇即第三分的第一篇题日《秋天》,内分六节,今抄取其关于落叶的一节于下:

最足以代表秋天的无过于落叶的悉索声了,它们生时是慈祥的,因为植物所有的财产都是它们之赐,在死时它们亦是美丽的。在死之前,它们把一切还给植物,一切它们所仅存的而亦值得存的东西。它们正如空屋,住人已经跑走了,临走时把好些家具毁了烧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除了那灶里的灰。但是自然总是那么豪爽的肯用关的,垂死的叶故有那样一个如字的所谓死灰之美。

第二十五篇是专谈落叶的,觉得有可以互相说明的地方,再抄几节也好:

但在将死之先,叶子把一切值存留的它们工作的残余都还给那长着它们的树身。有糖分和其他贵重物质从垂死的叶慢慢地流到树干去,在冬天的气息吹来以前。

那树叶子在将死时也与活着时同样地有用,渐渐变成空虚,只余剩废物了,在那贵重物质都退回防冬的库房的时候,便要真预备落下了。在叶柄的底下,平常是很韧很结实的,现在从里边长出一层柔软多汁的细胞来,积极地增加扩大成为一个弹簧椅垫,这就把叶子挤掉,或是使叶与枝的附着很是微少,一阵风来便很容易把那系联生死的桥折断了。这是一种很精良的外科,在手术未行之先已把创痕治好了的。

的确到现在那叶子是死了,只是空屋,一切器用门窗都拆卸了,差不多剩下的只有灶里的灰了。但是那些灰——多么华丽呀!黄的和橙色的,红的和紫的,绯的和赤的,那些枯叶发出种种色彩。它们变形了,在这死的一刹那,在秋阳的微光里。黄色大抵由于所谓叶绿这色素的分解,更深的颜色则由于特种色素的存在,这都是叶子的紧张的生活里的副产物或废物。

末了,叶子轻轻地从树上落下了,或是在风中宛转挣扎悉索作声,好像是不愿意离开似的,终于被强暴地拉下来滚在地上了。但是虽然年年失掉叶子,却并不因此而受什么损失,因为叶子褪色了,枯了落了,被茵类所霉化了,于是被蚯蚓埋到地下去,又靠了微生物的帮助,使它变成植物性的土壤,这里边便保育着来年的种子。

文章实在译不好,可是没有法子。假如我有自然史的广博的知识,觉得还不若自己来写可以更自在一点,不过写的自在是一问题,而能否这样的写得好又是另一问题,像《秋天》里的那一节,寥寥五句,能够将科学与诗调和地写出,可以说是一篇《落叶赞》,却又不是四库的那一部文选所能找得出的,真是难能希有也。我们摇笔想写出此种文章来。正如画过几笔墨梅的文士要去临摹文艺复兴的名画还该免动尊手。莫怪灭自己的威风,我们如想有点科学小品看看,还得暂时往外国去借。说也奇怪,中国文人大都是信仰“文艺政策”的,最不高兴人家谈到苍蝇,以为无益于人心世道也,准此则落叶与蚯蚓与轮虫纵说得怎么好亦复何用,岂有人肯写或准写乎?中国在现今虽嚷嚷科学小品,其实终于只一名词,或一新招牌,如所谓卫生臭豆腐而已。

二十四年四月七日,北平

载《文饭小品》第4期(1935年5月出版)

大小文章

……

韩侍桁

近来人们写文章,简直活像时髦女人穿衣服一样,时样翻新,千变万化。鲁迅先生说从前中国的文人不帮忙而帮闲,而我看现在的中国文人是既不帮忙也不帮闲,却在帮时髦了。如果是有心人的话,肯费剪报的工夫,就以三月五月为一期,出一本《时髦文学大全》,我想总不会缺乏材料的。

现在时髦的文章,是小文章;从三五百字到千八百字的,是到处欢迎。偶有一感,信笔写来,总可告成,这类文章,可以称为小品,称为随笔,称为漫感,称为素描,名目是多得很。

论理,我是不反对任何大大小小的文章的,因为写文章本来是和说话一样,有话多说,无话少说;没有话故意绕脖子固然不好,但有话非要咽下去一半不可,也究竟不是道理。但在事实上,现今写文章的人,写到恰到好处而便收笔的,确是少见,不绕则咽。

从前在小文章没有流行起来的时候,我时常有感于中国写文章的人的罗唆(啰唆),所以想写一篇《文章拉长法》来作为讽刺。文章而至罗唆(啰唆),虽然也许是因为写的人心中为了某种目的故意拉长的,但多半也许是因为那写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老手,不知剪裁,情有可原的。为了拯救这种缺点,而大家来提倡写小文章,或者也许是一种好的训练。但是事实又不然了,最近的小文章,无论是几百字的,也还是在那里绕脖子,起承转合翻来覆去地吃他的题目。从前被拉长的文章,虽然罗唆(啰唆),也还有点玩意儿,而现在的小文章,却连一点玩意儿也没有了,一看题目,便可了然,无需观看内容的。

但是,凡是流行的,后面总有理论跟着,于是我们的理论家们便大声疾呼:“小品文的时代到了!”当然,这理论中也有一套常人不可理解的思想在,但简而言之,那意思是说现代人的生活太忙碌了,没有工夫读长的东西。我想,若照这种理论与现今流行的小文章推论下去,也许再过几年,文人就不必写文章了,只要能写出一个题目就够,如果连看小题目就嫌费事的话,尽可装订几百页的白纸,想出一个很美丽很动人的书名,读者也就够过瘾的了。所以现在我是想提倡白纸无字的书。

载《现代》3卷3期(1933年7月出版)

同类推荐
  • 泰戈尔诗集

    泰戈尔诗集

    《泰戈尔诗集》收录了泰戈尔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爱的馈赠》和《新月集》。全文以清新的诗歌,深邃的笔触,揭示了“一代诗圣”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阅读这些诗篇,将为我们开启淤塞的智慧源泉,慰藉我们身心的孤寂。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有:中国士大夫的山林之趣、青山自在红、鸡足山中、佛门中的隐士、永远的楼观台、九华山礼佛记、诗中的三峡、与李白对饮、怎一个愁字了得、运河是一段乡愁、到双峰荷叶乡、游洞庭西山记、大理三塔、饮一口汨罗江等。
  •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爆炸现场:天津“8·12”大爆炸生死考验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八大街消防中队的火警电话响起,55秒后,消防员准备完毕前往火场,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一次震撼世界的大爆炸,一场吞噬许多生命的大灾难。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前后相隔不到十秒发生两次大爆炸,后一次威力相当于17万颗手榴弹同时爆炸,建筑烧成骨架,汽车化为焦尸,离火场最近的人化为烟尘……知名作家何建明采访多位幸存的消防员及牺牲消防员的亲属,利用多条线索重建事故中人物的关系,极尽可能还原爆炸现场。
  • 一颗土

    一颗土

    山东郊县傅二虎一家闯关东谋生,碰到“九一八事变”,傅家回到山东。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一个偶然的机会傅二虎参加了革命,先后当过地下党员、游击队员、武工队员、八路军独立团战士,凭着一腔热血和对人民的忠诚,与日伪军做特殊斗争。九旬抗战老兵口述的纪实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宿主请停止黑化

    宿主请停止黑化

    给她映像最深刻的是最后出现在她面前的那个少年,那个少年苦着一张脸凄凄惨惨的看着她问她什么时候回来。莫名的,她笑了一下然后骗他说,很快就回来了。她不想让他那么失望,那就让他怀着无限的期待在这时间的长河里慢慢等她回来吧,说不定那天她就活过来了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此生负梦一场

    此生负梦一场

    爱情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力量?是不是再相爱的两个人终究也会因为某些过错而逼不得已要分开?如果分开,只求分开的那份疼痛能少一点,又或许让这道疼痛的伤疤能痊愈的快一点。至于痛不欲生的现在,时间是否就能解救?
  • 幻星游记

    幻星游记

    探险队在鄂西的森林,发现陨落的天外怪船,和散落地面的动物骨架。不知是谁开启存封N年的按钮,奇迹出现了!
  • 三国之弃子

    三国之弃子

    身为灵帝的长子,废后的哑巴儿子,后世青年如何在三国时代争霸天下?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就是薛兆丰教授的一部自选集,他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98篇。就像他所说的:“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义支持者,你绕不开这本书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读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随时烧脑毁三观的冲击感。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原来颠倒过来才对。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朝词

    朝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心愿何所?”答曰:“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心愿何所?”对曰:“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心愿何所?”心之所至哉,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这个家伙无敌了

    这个家伙无敌了

    地球文明在一瞬间被游戏入侵,颠覆整个世界的文化。本是一条咸鱼的宁帆,在一秒钟就变成了无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