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3300000006

第6章 心灵咏叹调(5)

知觉逐渐恢复后,我常常到外面行走。

秋日傍晚,夕阳斜照,景物很亮,拖着长长的影子。忙碌奔走的人们就像历史资料片里的影像,一蹿一蹿快得出奇。自己则仿佛是在看电影,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好像周围的生活与自己不属于同一时空,对忙碌的人们感到好奇和不可理解,想置身其中似乎不可能,于是无缘无故地想流泪。

直到太阳沉入地平线,景物变得朦胧,仿佛电影散了场,才略微有了正常人的欲望。想吃东西,想运动,想发泄身上多余的精力。对着闪烁的霓虹灯意乱神迷,一种懵懵懂懂的春情在心里发酵,迷迷惘惘地困扰着、折磨着少年的心灵。

梦幻般的少年时代,冬眠般的沉睡,惊蛰般的醒来,飘乎乎浮云般的神志……这一切组成一幅印象派图画,留存在心灵的墙壁上。

(1981年8月)

性的觉醒

青春时代是美好的,与青春相伴的,当然有性意识的觉醒与萌动。没有性的饥渴、性的困惑、性的紧张和性的无奈,青春就会是苍白而没有色彩的。

记得最初性意识的萌动是在小学高年级时。当时,八个样板戏正大行其道,电影、广播、戏剧几乎都是样板戏的内容。那天,我边写作业边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歌曲。忽然,一曲清纯的《北风吹》在房间里荡漾起来,那是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的。这首歌我以前听过多少次,但从未像这次那样令我震撼。声音中有一种好像是从青春少女身上散发出的单纯、清亮和柔婉,我惊诧世界上还有这么好听的声音,就像被电流击中一样呆住了。那声音又如同惊蛰的春雷,一下子唤醒了在我身体里蛰伏的荷尔蒙。随着流淌的旋律,青春的热血在体内奔流冲撞,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强烈冲动,喜儿,成了我心中的第一位女神。此后,我开始对女孩子有了一种别样的眼光和别样的情怀。

性的萌动自然也会产生幻想,这些想象一般集中在女人的前胸和下体,当然,那都是不可言说的。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这本是一部反映新生苏维埃政权与反动势力斗争的影片,但影片中有一段芭蕾舞《天鹅湖》的场景。舞台上白天鹅与王子翩翩起舞,白天鹅穿着蓬起的纱裙,露出洁白颀长的大腿以及两腿中间的褶皱;王子的紧身裤则将大腿中央的鼓包显露无遗。音乐和舞蹈是柔美的,而我们却在台下看得耳热心跳、血脉喷张。在当时那种思想禁锢之下,居然能够让这样的影片在小学生中间放映,也算是一个奇迹。《列宁在一九一八》这部电影以后又看过不止一次,其他情节都忘得差不多,只有这一段却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上中学时,一本《保尔的故事》让我有了爱情的意识和做爱的冲动。这本书令我感动的一段情节,是保尔离家逃亡前在冬尼娅家过夜的情景。他们相拥相吻,青春的热血流淌,却双双坚守着神圣的底线,这让我感动,也让我自惭形秽。因为那时,我已经有了手淫的经历,我已深知抵御性冲动的艰难。

最难启齿的,还是偷看了父亲藏在箱子里的一本禁书。书名《性的知识》,完全彻底地讲解男女生理结构和做爱过程。当我一个人在家时,偷着翻看了放在大衣柜顶端的那个皮箱,箱子里藏有父亲的秘密。其他物件我不感兴趣,但这本书却一下子吸住了我的眼球。可想而知,一个十六岁少年看到这样一本书时的心情,可谓惊心动魄。激动、渴望、战栗、慌乱;犹如在我的身体内引爆了一颗核弹,把我炸得体无完肤。我不知那个白天和黑夜是如何过来的,总之,这件事没有被父亲发现。以后多次,我把读这本书当成我的最高享受,直到有一天这本书不再原处出现。

如今,当我回忆那段青涩的岁月时,也非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事情,还算相对稳定地度过了那段躁动的岁月。

(2009年4月)

病小鬼缠身

疾病是一个乘虚而入的小鬼,它在阴曹地府没有位置,却常常帮阎王爷的忙。病小鬼在人间游荡,漫无目标又无所不在,谁若是身心稍有疏忽,它就像孙猴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在她的身体里胡作非为,直搞得她精疲力竭,气散神迷。有时,它玩厌了,会突然间抽身离开;有时,它被迫与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或药物作战,不得不“败走麦城”;大多时候,它会长期驻守,直把人搞得生不如死,才会在某个早上悄然遁去。

本人生平第一次远行两千公里南下渝州,与众学员一起受训同住几十天。长年生活于北土,初到南国多有不适,于是嘴角长疱,嗓子眼冒火。火气稍退,肚子又出了毛病。开始感觉饭后闷胀,肠胃成了两军交火的战场,里面“咕噜咕噜”战鼓响个不停。为助“友军”一臂之力,我常平躺床上,屏住呼吸,让丹田气在腑内巡回,并冠以“气功疗法”。然而,这也保不住我常去厕所去排泄“死尸”。以后,“死尸”越来越多,“气功疗法”不仅让我有气无力,反而像泄气的皮球,令身心更加疲惫。那天傍晚在外面走了走,回来全身极度酸胀,骨节仿佛变成了木炭,又酥又脆,身体似蒸笼冒出一层虚汗,想是体内灼热的汗水都滤出来了。

第二天早上,头晕、鼻塞、厌食,躺在床上半晌,我知道:病小鬼进身了。

初时,人的精神和身体还能分家,身体不适而精神不减。到中午,竟勉强吃了两个馒头。谁知,馒头进肚,立即被痢菌围歼,顷刻变成粪便被排泄掉。每拉一次,神气也跟着泄走一点儿,如是者七八次。到后来半夜起床如厕,要手扶墙慢慢蹭到厕所,久蹲之后,站起需双臂用力死撑。

那天,众学员到白公馆渣滓洞参观,我一人像关在笼中的鸟儿,蒙着被子躺了一天。一口食没进,药却灌进去不少。到医院看病,诊断为急性痢疾。照例,这类病是不能吃东西的,要输液。我摇头拒绝,捧回几粒灵丹妙药。结果灵丹不灵,妙药不妙,吃了药后,有一种发自肺腑的恶心,小便成了枣红色,像刚泡的浓茶。

大家参观回来问我病情。按说,苦笑是最省力的一种笑,而我则连苦笑的力气都没有,只微微摇头。我在心里祈祷:病小鬼,我服你了,请您老人家行行好,赶快搬家吧,我烧高香为您送行!

(1982年4月)

散步与畅想

晚上,与一位同事上街散步。

他的老婆在外地,算半个单身汉。前一段他常去游泳,现在天凉了,只好改散步。

他领我专钻小胡同。虽然只七点多钟,四周却很安静,已略显出冬天的样子。剥脱的墙壁,一间间黑影一样的小屋,一根根电线杆,昏黄的灯光,就像舞台上的布景一样。偶尔有人走过,也是提肩缩颈,行色匆匆。

我们走在小胡同,却谈着大题目:人与社会环境。

“唉!人在这种环境中,都普遍异化了。每天除了接触书本和文件,就是一张张一本正经的面孔。在这些机关办公大楼里,很少有一点让人自由舒展、发挥本性的事情,这哪叫生活!”

“那怎样才叫生活?”

“理想的生活应当是:既有那种原始的、田园诗般的从容,又有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丰富多彩,情趣多样。这次我回云南,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星期六的晚上,很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人,都到那里去对歌。人们大唱大叫,尽情发挥着天性。那热闹的场面、欢乐的气氛,我看着真是十分感叹!他们唱得不算好听,比起歌唱家差得远,可这又怕什么?他们只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这是只听别人唱歌时所不能体会到的。那才叫真实快乐的生活!现在我们这里,就缺乏那么一种个人的、正常的、来自真实生活的某种东西。生活变得十分刻板,人性都被异化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一个人应该学会自己调节自己。画画、唱歌、听音乐,陶冶和消遣自己,给生活增加点内容。我想,如果我们几个人办一本刊物,每个人愿写什么就写什么。组成一个笔会,参加这个笔会的条件就是给投稿。现在的确有很多人写了一些属于自己心灵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不能够发表的,而每天不得不写的东西,却大多是自己不愿意去写的。这样时间长了,人就慢慢变成机器了……”

“我们再成立一个茶会沙龙,定期组织几个单身汉在一起大唱大闹,海阔天空地畅谈,那将是多么有趣的一个情景啊!”

我们这样说着,想着,发泄着,神游着,不知不觉间走了一大圈儿。

(1983年月10月)

杞人忧天

常常有一股深重的忧虑浮云蔽日般掠上心头,经久不散。细品味,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依恋、对死亡莫名的恐惧。

我不知我从哪里来,也不知我要到哪里去。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怎么会有我和你?每个人终有一死,那么死后又是什么?假如未来是遥遥无期的黑暗隧道,那么短暂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于是,对于世间的苦乐、争斗、得意、失势……一时觉得淡漠和索然。

人们曾讥笑忧天的杞人,可我现在觉得,忧天是人的一种成熟,是视野超越生命的清醒,是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反思,也是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一段心路历程。

只是,不能因此颓唐,明知前面是黑暗的隧道,还是要唱着歌前行。

(1992年8月)

梦鱼

一觉醒来,还不到起床时间,却再难入眠。于是屏息凝神,聚内气于丹田,缓缓从会阴至命门,继而上引至头顶……合上眼睛,眼前一片空明幽蓝,仿佛身体没有了重量,如鱼一样在水中游动,意识似醒非醒……

感觉身体慢慢飞出房间,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清澈。我在水中游起来,太阳迎面升起,阳光十分耀眼,把水面照射成一片碎金。我轻舒双臂迎着太阳游去,如同电影的慢镜头,惬意之极,美妙之极!

忽而潜水向下,水底到处有亮闪闪的光。游到海底(不知怎么,又觉得是在海里了),下面有一片脸盆大小的光晕,砂石、贝壳、海生物清晰极了,用手触一触,有凉丝丝的感觉。

又向一处水中建筑游去,见那周围有人走动,影子飘忽。本想进入那建筑之内,但近看那建筑破旧不堪,不知怎么陡生恐惧,于是游离了那里。所有这一切明明都在是水中,但我却呼吸顺畅如鱼。

终于来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睁开眼睛,醒了。

醒后精神格外爽朗,回味刚才的体验,以为进入了气功某种入静的状态。与梦境有所不同的是,意识是相对清醒的,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在干什么;同时体验格外真切,无论视觉、触觉、嗅觉、听觉,都十分敏锐,每一件细小的东西都清晰至极。

一些练气功的过来人说:美好的体验可遇不可求,如来,就让它来;如去,就随它去,不可强求、不可强留。

(1989年2月)

奇异的梦境

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我在拼命找寻一个曾经待过的很熟悉的场所。那里有一些我所熟悉的人,我不知他们怎么样了,很想了解他们的近况,但我总是找不到。

终于,我来到一处挂着黑布帘的门口,穿白衣的看门人问我到哪儿去?我不知为啥随口说:我找理发室。看门人向楼上某个房间一指说,理发室不在这儿,在那儿。于是,我循着指引来到那个房间。

我感觉到那个大房间里有很多人,站着的、坐着的都有,其中不少是我熟悉的亲戚朋友,但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我忽然觉得以往我一直被什么东西蒙蔽着,不能像房间里其他人那么清醒。我意识到我跟他们不一样,于是大声喊叫,带着哭音。同时,我用左手使劲拍打我左边一张桌子的桌子角。我怀疑这是个梦境,我这样拍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感到疼痛。如果疼痛,证明我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在的。我感到了疼,于是我认定自己是实在的,并非在梦境中。

不知为什么,我急得大声哭喊,全屋的人都听到了,他们却在笑。有一个人说:瞧把他急的,他的女儿也在笑他哩!当时我奇怪我为什么会有女儿?我又似乎与她很熟。我觉得已从蒙蔽状态清醒过来,想跟大家交谈,也想仔细看看我的女儿,但此时,我却醒了。

睁开眼,我的第一个意识是,我不知自己在哪里。很快,我看到了熟悉的房间,周围的环境,这感觉比在梦中更真实、更确定。我的第二个意识是,我活着,但我不知此时是早上、晚上,还是其他什么时候。我看了看表:下午三点半。于是我知道了,我是在午睡时做了上述的梦。

其他记忆陆续进入我的意识:中午,我吃了饭后,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打开电视机,看到了一个节目,讲的是杭州有一个老太太,花钱买了一些生活了千百年的大龟,然后将它们放生。那些大龟经专家鉴定,最大的一个年龄达2300岁,最小的也有500岁。共有30多只大龟被放生。放生时,人们击鼓奏乐,很多人围观。一只大龟从岸上游入水中时,还在岸边逗留了一会儿,向放生它的人们望了几眼。

我关了电视闭上眼,思维围绕着大龟的年龄在打转。我想,2300岁的大龟,好像有点不太可能。这几乎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一样长,太久远了,太不可思议了。它们为什么可以不死?为什么它们的脑细胞经过那么多年的分裂还不老化?按说它们的身体都应该变成为化石才对。它们的精灵经过那么多年的生存,按说应该比它们短寿几十倍的人类聪明几十倍才对,为什么它们还表现得那么迟钝?记得在电视中提到过一句:这些龟是从山中捉来的。从它们被捉住到被放生,大概只有几十天的时间。它们对于时间的感觉是否同人类一样?如果是一样的,那么,一千年是何等的漫长,何等的难熬啊,尤其是像它们这样沉默、单调地生活着。我又想,这些龟也许一直在山中冬眠着,不知是由于气候变化还是地壳变动,这群古龟才纷纷走出来,这莫非是什么凶兆?

同类推荐
  • 逆时光

    逆时光

    这是作者的第三部散文集,收录了沙爽十年散文创作中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左辑:方向”和“右辑:时光”。正如辑名所暗示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作者对时代和生命的感知和思索,以其敏锐的知觉力、内省式的叙述、唯美欧化的句式、奇崛繁复的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令人惊异的文学天地。敏锐、疼痛、细腻、幽默而又不失优雅。正如《当代作家评论》所评述的,沙爽关注的是个人的历史和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对成长的关注成为其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更具有代表性。
  • 素面相见

    素面相见

    四川西北江油这片古老的土地,乃唐朝大诗人李白故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说的就是江油县西匡山的事情。匡山形如匡字,高耸亭亭,林壑深邃。佛爷洞飞泉挂碧峰,让水河犬吠水声中,读书台溪午不闻钟,树深桃花带露浓。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收入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共169首。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西藏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作者讴歌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高原精神的先进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奉献,这就是高原魂。第二部分为大多是作者退休之后参加全国的书法活动而创作的。
  •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本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问题的论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武寅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问题研究,从早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到后来的当代日本国际关系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并涉及当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她从“尊皇政治”和“家国观念”等角度发出的论述,可谓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当今中日关系“对等不平衡”观点的提出,对于人们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笼罩之下的中日关系实质极具启发意义。书稿中类似精彩之处甚多,兹不赘列。相信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对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笔流畅,书稿既有学术性,也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仅对于专业的日本研究学者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宜一般读者阅读。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访谈录《一个日本研究学者走过的道路》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其中流露出来的治学精神也能给后辈学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励。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民国模范作文(第2季)

    本书共分为五辑,主要内容包括:江山如画;生活映像;风物变迁;彼时心情;激昂文字。
  • 钻石良婚

    钻石良婚

    他将婚姻看成是救赎,治好自己的天生孤独,也治好她的遍体鳞伤。有的时候,我们错过,只是为了与更合适的他相遇。所以,当向晚爱上苏豫之后,她甚至会感谢陈嘉当初头也不回的离开。
  • 旧时三中

    旧时三中

    时光匆匆让来不及长大的我们留下许多遗憾,愿这本书能把几年前的“青春”留在这里…
  • 亡灵发言人

    亡灵发言人

    死人不会说话真相或将淹没我能听到鬼魂说话我为亡灵发言PS:生活化,家常化灵异,不恐怖。
  • 师兄帮帮忙

    师兄帮帮忙

    818那个隔壁部门的扫把星居然是师兄。拜师时师傅萌萌哒表示打不过的任务怪可以找他!拜师后师傅切花间表示在攻防帮战有事请找师兄!“师兄,你真的是我的幸运星。”师兄淡定接受这个赞扬。“不像隔壁部门那个扫把星真的见一次倒霉一次!”“……”脸色一变,似乎哪里不对?
  • 九天剑影

    九天剑影

    “轮回中相遇,又在生死中离别,不是切肤的痛,而是彻骨的寒,不是你能带走的,而是你会带来的。”当他选择背上这三把剑,他就背负上了这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是写天帝的女儿云灵公主一次下凡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天君大殿下羽霄联系在了一起,两人会展开怎样的爱情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