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7000000005

第5章 自由与快乐(1)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价值

快乐是人生的最终价值。快乐最大化和痛苦最小化是每一个个人的人生目标,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最终指标。

福柯专门讲过快乐的问题,例如“快感的享用”等。在一个即将到来的无神论时代,哪种价值还有资格成为人生的最终价值呢?唯有快乐。

快乐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境。它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肉体的快乐;二是人际关系的快乐;三是精神的快乐。

快乐与人的处境并不一定完全联系在一起,虽然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社会学调查表明,快乐在温饱线下才与物质条件有关,一旦达到温饱线,就不再相关了。

把快乐当作人生目标会不会不够高尚呢?这正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怎么办》中探讨的问题。最高尚的行为是利他主义的,可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偏偏提出了合理利己主义,他所倡导的合理利己主义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在利他的行为中获得自己的快乐感觉,所以最终还是利己的。他所谓的合理利己就是在即使是利他的行为中也以利己为动力。

把快乐当作人生目标会不会比较肤浅呢?除了身体与心灵的快乐之外,是不是有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呢?比如去救苦救难,解人于倒悬。在特殊时刻,比如战争时期,人应当完全牺牲个人的快乐,站在正义的一方,到战场上去流血牺牲。但是在寻常的生活中就又回到了合理利己主义:可以去做公益,做慈善,学雷锋,做好事,但是这样做仍是为了最终获得内心的快乐。做好事皆是如此。为名为利为权所做的事情,如果不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感受的,就更不值得一做了。

把快乐当作人生目标会不会比较堕落呢?人终生只去追求身心的愉悦感觉,沉溺在对生活的享受之中,似乎离动物不远,水平高点有限。如果仅仅追求身体的快乐,的确是这样。但是动物不会有精神的享受,人却可以有。那就是对美和爱的追求与享受。美和爱的感觉都是人这种高级动物特有和独享的感觉,一般的动物是享受不到的。既然人是动物,也就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的享受,比如食欲与性欲的满足,但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恰恰在于对精神快乐的自觉享用。狗虽然也会笑,笑的时候,它的精神应当是快乐的,但是与人类能够享用到的精神愉悦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快乐感觉其实也是最终的指标,而这个指标的高低并不一定与人均GDP绝对相关。还是那个问题:在温饱线下,二者当然是正相关关系;一旦过了温饱线就无关了。跟人们的快乐与否更密切相关的因素就变成了文化、习俗、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这些东西了。

譬如,在同样的人均GDP水平上,在人人都必须结婚,就连同性恋都必须跟异性恋结婚的社会中的人,活得就不如有一部分人选择不结婚、同性恋也绝不会跟异性恋结婚的社会中的人们更加快乐一些;可以在某些地方浏览男女裸体图片的社会中人,就一定比在网上发一篇色情小说就要被投入监狱的社会中的人们更加快乐一些。余此类推。

因此,一个社会在最大多数人的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上达到的水平越高,这个社会的治理就越成功,越合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当然应当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目标及其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

什么是真正快乐的人生?

人无论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多么伟大的成就,最终还是要回归自身。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灵魂是人唯一能够真正拥有的。

有的人活得像一架挣钱机器,他终生高效运转,赚很多用不到的钱,在从穷人变成富人的初始阶段,他还是能够感觉到快乐的,到后来就变成了一种机械运动,完全感觉不到快乐,只是一种迟钝的麻木感觉,到后来已经停不下来了,只能一直运作到终老。有的人过着一种完全利他的生活,他牺牲自己的快乐和舒适,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却并没有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快乐,只是一味吃苦耐劳,把自己的终生变成一种苦行,把自己变成苦行僧。有的人终身劳作,只是像一颗螺丝钉一样,本本分分、规规矩矩地做自己那份工作,起一个螺丝钉的作用,并不能从辛苦的劳作中体会到快乐。这样的人生也许就真的变成一颗螺丝钉了,这种存在最终变得跟无机物非常接近,没有多少生命的气息。

真正快乐的人生是不断关注存在的人生,时时刻刻悉心体会美与爱的人生,是不断回归自我和审视自我的人生。在关注、审视的过程中,看自己有没有体验到生之愉悦,体验到何种程度。

笑对人生

在美国上学时,有一次看到一个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资料,美国人的择偶标准把幽默感(sense of humor)放在很靠前的位置。当时我觉得相当意外,因为以往看到的择偶标准当中一般能入选的大都是爱情、相貌、身材、教育程度、收入和家庭背景等,很少看到幽默感这个选项。

其实细想一下,幽默感在夫妻生活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夫妻,双方都是好人,也都相互忠诚,就是动不动要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打架,经常打得不可开交,伤心动肝,大多是缺一点幽默感。如果双方,哪怕是一方,能够稍微有点幽默感,许多事情原可一笑了之,完全不值得大动干戈。从这个意义上,我有点理解为什么美国人在择偶标准中把幽默感放得那么靠前。

如果遇到真正的苦难,比如缺衣少食,比如生老病死,人们很难以幽默感应对之,只能含辛茹苦,疲于奔命,无法一笑置之。

此外,人在自己过于看重的事物上,也很难有幽默感。就像在虔敬的心绪中,无法对偶像开玩笑。比如一个恋爱中的人,对对象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全都牵肠挂肚,无法一笑置之。

然而,在造物眼中,一切事物包括人的存在本身都是一个笑话。游戏心态最符合存在本身的性质。如果想活得快乐,一定要有一点幽默感,不仅对自己很看重的东西,比如爱情、名利等,要有点幽默感,不要过于纠结;而且对于艰难困苦也应当有点幽默感,以便减轻痛苦程度。最终的幽默感应当是对世界人生的一点超脱看法,如果能够以幽默的心态看待存在本身,就会感觉活得轻松愉快了许多。

快乐可以成为人生追求的正面价值吗?

在主流意识形态中,享乐主义一直是贬义词,“享乐”还勉勉强强可以算个中性词,加上“主义”就完全贬义了。可是,追求快乐和享受快乐的感觉为什么就成了负面的价值,而不可以是正面的价值呢?

否定快乐价值的思想渊源来自几个方面:首先,这种思想倾向来自于宗教教义。多数宗教都是禁欲的,反对快乐的。因为追求快乐是人最自然的愿望,如果要让人有负罪感,就必须反对人人都会有的欲望。至于为什么要让人有负罪感,解释在于:如果没有负罪感,就不需要救赎。而宗教的功能主要在于救赎。

其次,贬低来自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否定。码头工人哲学家埃里克?霍弗在《狂热分子》一书中分析了群众运动为什么会贬低人对快乐的追求和享用。

他指出:“它贬低欢乐和舒适,歌颂严格律己的生活。它视寻常享乐为微不足道,甚至是可耻的,把追求个人欢乐视为不道德。……大部分群众运动之所以会宣扬苦行理想,就是为了培养信徒对‘现在’的藐视。对五官之乐发动战役,为的是撼动卷缠着‘现在’的顽强触须。在色彩缤纷、气壮山河的群众大会的对照下,个人生活的惨淡和不值一文更形昭著。”依此人之见,对个人享乐的否定来自社会变革的激进派。他们对现状不满,希望改变秩序,积极投入改造社会的群众运动。而那些以追求快乐为人生价值的人一般已经过上了比较舒适体面的生活,所以不思改变。

此外,对追求快乐的否定还来自启蒙理性中的精神肉体的两分思维,虽然启蒙理性肯定了相对于神的人的价值,因此又被称为人文主义,但还是会对人性做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灵魂与肉体的区分,并且对理性和灵魂赋予更高的价值,同时会贬低非理性和人的肉体。享乐主义涉嫌过于耽于眼耳鼻舌口的享乐,因此得到负面的评价。

在我看来,追求快乐是人最自然的倾向,理应赋予正面价值。尤其在无神论把宇宙奥秘基本搞清从而已经成为全人类共识之后,追求快乐即对生命的享用,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唯一可能的生存意义、生存价值和生存目标。快乐这一价值应当被正名了。

成功与快乐

成功既非快乐的必要条件,亦非快乐的充分条件,但是成功的确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

成功并非快乐的必要条件。虽然有谚云:贫贱夫妻百事哀,人要想获得快乐起码要能维持生存,但是只要是越过了生存线,快乐与成功就不再有相关关系。换言之,成功者并不必然快乐,不成功者也并不必然不快乐。有些成功者本应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可是却由于目标定得太高而并不快乐;由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不如自己内心的评价高而并不快乐;由于对人的存在没有参透而并不快乐。有些从世俗眼光来说所谓的不成功者却可以享受到快乐的感觉,由于欲望较低、知足常乐而感到快乐;由于能够压制自己的欲望而感到快乐;由于参透人生而感到快乐。

成功更不是快乐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人并不是只要获得成功就必定获得快乐。当然,各色各样的成功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比如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一个医生治愈了一个病人,一个生意人做成了一笔买卖。但是,的确有一些没有获得世俗成功的努力也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比如一个小说家的作品没有畅销,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甚至根本就没有出版,压在箱子底下,但是作者还是可以在写作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快乐与内疚

我把人生的目标定为两项:身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这样说时,却有点心中惴惴,似乎有些内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首先,从利他角度考量,把快乐的享用确定为人生目标总是给人不够高大上的感觉,似乎真正的高大上必须是利他的,牺牲的,奉献的,自身的享乐只能是低小下的。可是如果他人的快乐可以成为目标,自身的快乐为什么就不可以成为目标呢?每一个自身对于他人来说不都是他人吗?王小波批评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你专门利我,我专门利你,最终得到的还是两个人全都被利,全都享受到快乐,那何必要那么麻烦呢?每个人都追求到自己的快乐,效果在客观上不是一样的吗?

其次,从建立功勋角度考量,只追求快乐似乎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这样的人生目标一点也不励志。中国古代讲究三立,成功的人生要立德立功立言;西方社会学讲社会分层的指标是权力、财富和名望。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追求快乐不是不往高处走,反往低处流吗?但是追求名利是有条件限制的:天赋、努力和运气,缺一不可,缺了一样,追求的过程就变成痛苦,只有当追求的过程也是快乐的时候,才应当追求,而如果这一过程确实是快乐的,那么它与追求快乐的人生目标也就不矛盾了。

第三,快乐有高下之分。按照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生存和安全需求的满足只带来低下的快乐,归属和尊敬的满足带来中等程度的快乐,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则带来高尚的快乐,甚至是他所谓的“高峰体验”。所以,把人生的目标确定为精神的愉悦也不是一个很低的目标。

最后,无论是否快乐,一个人的生命从宏观角度看是无意义的。既然无意义,那么怎么过也是一辈子。与其在痛苦中煎熬一辈子,不如选择一个快乐的人生。

快乐可否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

明知生命无意义之后,除了快乐还有什么能够成为人生的目标?

平静与快乐相比,哪个高,哪个低?有人说,快乐是较低目标,平静才是更高目标。而我却认为,平静的境界比较容易达到,快乐的境界才不容易达到。有人认为,快乐并非人生最高境界,无喜无悲、无苦乐的大自在、大解脱才是至高境地。用审美态度去对待一切(包括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烦恼、痛苦等)只能算是一种智慧的方法,而不是终极目标。佛家和道家之所以不提倡刻意追求奇技淫巧(包括所谓艺术美和艺术的精巧),更反对人们用任何技能法术去获取追求享乐和舒适,包括精神的享乐,其深邃的旨意正在于此。按照这种观点,只有禅定的状态或者干脆说一生死的状态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的质疑是:如果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平静,那么死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什么还要活呢?既然活着,不追求快乐还有什么是值得追求的呢?福柯说过,快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指的当然不会是常人孜孜以求的世俗的快乐,物质的快乐,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的快乐。我想,只有当人享用和创造美与爱的时候,才能得到这种超凡脱俗的快乐。

同类推荐
  •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国际谈判深受其影响。在两国的谈判竞争中,军事等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为什么在国际谈判桌上很多时候不占优势?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对文化的差异性认识不够。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常常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二是对新闻媒体的作用不够重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媒体已经开始主导社会舆论的话语权,特别是网络世界的兴起,舆论浪潮席卷而来。谈判是最直接的文化角力。我方人员的文化积累,对对方文化背景的熟悉与洞察,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交流应对……小而言之,关乎在某次谈判中是否可运筹帷幄、长袖善舞;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外在形象,以及在国际谈判席上主动权和话语权。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

    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主编的系列读物,书中收录了科学、技术、信息。也会涉及人文领域,但主要集中在那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创造力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当然重要,然而还是存在着致命缺漏。我们所仰慕的历代哲人为什么那么?原因之一,是他们心中没有那么多文化垃圾。因此,在更宏观的意义上“做减法”,精选出为数不多人文经典,成为年轻人乃至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中国公民的“必读教材”,本是我的殷切期盼。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戏剧)(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

    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戏剧)(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

    本书描绘了广西戏剧的产生渊源、文化生态,也叙述了广西戏剧发展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对在广西戏剧史上影响重大的剧目的名称、内容、影响及在广西戏剧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做了回顾叙述,既评价了经典,也彰显了艺术家对戏剧发展的贡献。最后,本书对表演团体,即戏剧的传播组织的传播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困境等进行了全面叙述。
热门推荐
  • 快穿:前女友复仇记

    快穿:前女友复仇记

    【1V1双洁双宠】自从被那个什么神王之子给告到自家亲爹面前说她偷看他洗澡,被亲爹丢到六界馆历练后,林真真感觉整个人都三观端正了不少。一个世界一个世界的去逍遥快活,虐渣男渣女,多亏她机智的吧太上老君的丹药搞了一乾坤袋,不然这日子哪儿能这么舒心呢。但是,这个臭男人一直跟着她是什么意思?偷看你洗澡又不是我想看的,那得去怪我的眼睛好么,关我什么事!霸道纯情总裁:“我好像喜欢你...”妖娆王爷:“小妞,看本王这么美都把你看呆了,要不要当本王的第二十三房小妾啊~”冷酷军阀:“看上你,是你的福分,好好待在我身边,不要想着到处跑,不然小心你的腿!”冰冷的视线逐渐转移到腿上。林真真怒道:“坑女儿啊,亲爹!”
  • 谋略展示智慧(下)

    谋略展示智慧(下)

    所谓谋略,顾名思义,即有一定战战目的性的谋划策略。中国人在谋略艺术方面文受古人的滋润和影响,不少人在谋划治国、治军、治民、理财、外交以及用人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深厚的谋略智慧。
  • 医女素心在玉壶

    医女素心在玉壶

    一朝身死穿越,温家有女初养成。医药草香满身,素手针落回春生。温素心觉得自己很倒霉,作为一个穿越者,她却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姐姐恶毒,姨娘狠辣,嫡母还是个智商不太够的。怀着一身精湛医术,妙手回春,她以为自己的这一生就会这样子过去了,救救人,捣鼓一下药草。皇帝的兄弟,京城四大美男风云人物之一,传说中那些七王爷高冷寡言,不近女色,可赞一声当今柳下惠。温素心对此表示:呸!放什么狗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通天邪尊

    通天邪尊

    武圣韩易再世为人,穿越到一个废柴之身,从此扮猪吃虎、逆转天地,成为一代邪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生活欺骗了谁

    生活欺骗了谁

    苏陌以为只有自己在辛苦的工作,才换取了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发现生活欺骗了他,他不是那个付出最多的人。他的身后好多人都在默默的支持着他,爱着他。只是他发现的比较晚了。
  • 吾乃真仙

    吾乃真仙

    混沌初开,天地焚海。北方有一大陆名曰“九州大陆”。九州大陆与其他大陆一样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人。有铁匠,有当官的甚至还有种田的,完全体现出了一个社会初级经济阶层。但,不同的是还有一个名为“修真之人”的职业…… 修真之人,道路阻险;无情无义,刀光剑影; 三界并存,人神冤魂;测试认定,三界之神! 且来看主人公叶风的修真之旅。 —— 本书已构思一年有余,可放心投资! (PS——投资群942647786;书友群:940101714。) 注:投资加入需要截图验证!
  • 女管家

    女管家

    同名电视剧由张钧甯、刘欢、端木崇慧、郭冬冬领衔主演。东方靖琪幼年时家中发生巨变,义父吴啸天将其收养并教授其医术。长大成人后,心怀仇恨的东方靖琪用化名进入暨阳县药商杜远山府里做丫鬟。在实施复仇计划的过程中,靖琪却发现当年的惨剧另有隐情。迷雾渐渐散去,她选择在杜家陷入危难时挺身而出,以真实的身份披荆斩棘,担负起守护杜家家业的重任。当国家遭受侵略,她坚守药厂,不顾自身安危,与敌人斗智斗勇,以保家业和祖传药典不落日军之手。经历了一系列的阴谋、商战和炮火,东方靖琪从无名郎中华丽蜕变为医药名门大管家,而她与杜明海的感情纠葛也渐渐明朗……
  • 首席情话师付少的心尖宠

    首席情话师付少的心尖宠

    那一次的意外悄然埋下了一颗种子,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开了R国。四年后,她带着萌娃闪耀归来,而他却一反平时的高冷形象,疯狂对她示爱,宠她入骨。“爹地,妈咪不要你了”,“没关系,我要她就行了”。(全文一对一超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