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400000004

第4章 辑一(4)

尽管我在三联书店只待了半年,然而在我40年的编辑生涯中,那是起点,也是序幕。我说40年,因为我于1987年底退休后,在没有得力的继任者的情况下,又以回聘的方式工作到1990年8月底。我自己一直保持着最初那半年养成的视别字病句为恶敌的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而且也始终坚持“管得宽”的习惯。

三联书店北京老同志联谊会编的《联谊通讯》我每一期都认真阅读,从中了解到三联书店光荣的历史以及新老同志的近况,倍感亲切。

这里,我想就势儿提一桩小事。60年代初的一天,我到百万庄外文局去看展览。

那是炎热的夏天,适值三年困难时期。那会儿把仅有的油糖肉都省下来,以便周末给孩子们改善生活。我自己的两条腿都浮肿了。正当我一步步吃力地走向电车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停在我身边。车门开了,邵公文同志伸出头来,招呼我上车。他要到西单,说可以顺路送我一程。10年前在三联书店工作时,我从未跟他说过话,我甚至奇怪他还认得我。其实,对他来说,顺便带个人是桩轻而易举的小事儿,但当时却给了我莫大的温暖。

1992年1月3日

我的笔名

我先后用过七个笔名,每一个笔名都跟家族的名字有关系。棣新和素菲是纪念我三姐的。她在孔德学校念了8年书,初二时赴日,入圣心学校读英文,修女给她起了个洋名字Sophia(素菲娅),于是,素菲就成了我的笔名。三姐原先叫文棣新,回国入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校,改名文常韦。80年代初,萧乾和我合译《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署名“棣新”,由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是由英文转译的。紧接着,我又为该社由日文翻译了《永远长不大的娃娃》(曾野绫子著)、《十胜山传奇》(三浦绫子著)、《白昼的恶魔》(远藤周作著),均署名“棣新”。

三姐是七个兄弟姐妹中最倒霉的一个。偏偏在生活最困难的北平沦陷时期患上足疾,架了17年双拐,经过三次手术,1958年才甩掉拐杖,但走路有些瘸,一直跟我们一道生活。亏得多年来有她照应,我才做出了一些成绩。她是1993年去世的,2000年我们的孙女出生,我给她起名“萧文棣”,英文名字叫素菲娅,小名叫娅娅。

我母亲叫万佩兰,抽掉“佩”字,“万兰”成了我的另一个笔名。四姐的英文名字叫Marie Jose(玛丽·乔瑟),父亲曾说这与“曼坚”谐音。我的英文名字叫Maggie(玛吉),父亲认为可用“默宜”二字表达。我把他的话记在心上,就又多了两个笔名:曼坚、默宜。

60年代初,《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世界文学》都曾约我翻译配合形势的短文。我觉得同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得太频繁,就交替着使用“素菲”“万兰”“默宜”“曼坚”这四个笔名。

1986年、1987年,我的两个侄女相继赴日留学。大的叫文静,小的叫李黎(从母姓)。进入新时期后,姐妹俩的名字也成了我的笔名。

我祖父于1889年中进士,我父亲于1893年生在县衙门里。父亲22岁时考上了高等文官,赴日当外交官。他把全部工资都花在培养七个子女上。然而,五姊妹死的死、病的病,大姐虽至今健在,出国近六十载,又嫁了个美国人,几乎把中文都忘光了,就连给我写信,都用英文写,偶尔插进一句中文。她经常通过家信勉励我。当然,倘非和萧乾在创作和翻译上切磋琢磨四十五载,我也不会有今天,所以借此机会将萧乾的笔名也介绍一下。

(一)萧秉乾。严格说来,这不是笔名,而是他的原名。1927年在《崇实季刊》第五期上发表的南口旅行杂感,以及1929年和1930年在《燕大月刊》上所载《梨皮》《人散后》《骚的艺术》,均署名萧秉乾。(二)萧若萍。1929年萧乾在汕头写了一篇《痕迹》,署名萧若萍。他于1999年去世以后,此文被收入《微笑着离去——忆萧乾》(辽海出版社1999年10月)。(三)塔塔木林。1948年萧乾写了一部《红毛长谈》,共七篇,当年8月由上海观察社出版,署名塔塔木林。1990年李辉编了一部《红毛长谈》,当年1月由台声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观察社出版的版本中的五篇:《法治与人治》《玫瑰好梦》《神游西南》《二十年后之南京》《新旧上海》。萧乾去世后,傅光明编了一部《解读萧乾》(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版),除了上述五篇,把《中古政治》和《半夜三更国际梦》也收进去了。萧乾于1946年回到阔别七年的祖国,在复旦大学任教授,看到参加学运的学生成卡车地被抓走,有感而写了这组讽刺文章。1996年6月6日,他写了一篇《余墨》,说自己半个世纪前“借‘塔塔木林’之名,以半文半白、似通非通的蹩脚文字,或拐弯抹角,或借用梦境(或模仿《镜花缘》),写成几篇歪文。后来又假借移译自外文,以舞台或音乐之名,抨击当时为政者的穷兵黩武”。

“文章连续发表在《大公报》上,害得报社接电话的同事忙个不休。大都追问塔塔何许人也,来自哪国。有寄诗文应和者,也有斥责语句欠通者。老作家沈从文还借巴鲁爵士之名,为文响应过……”《萧乾全集》(七卷)于2005年10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主编把《红毛长谈》连同《余墨》都收在第三卷《特写·杂文卷》里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萧乾只用过一次笔名:佟荔。他于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发配到唐山柏各庄国营农场去劳动了两年半。1961年6月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译所,翻译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他用业余时间译了一本《里柯克小品选》,1963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时尚未摘帽,照规定必须用笔名。小儿子叫萧桐,他把与“桐”谐音的“佟”当作姓,又取女儿萧荔的“荔”字,凑成“佟荔”这么个笔名。1979年2月拿到一纸平反书,又补译几篇。1993年9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署名萧乾。

我们两人相濡以沬四十五载,各忙各的。他起名“佟荔”,没跟我商量过,我那七个笔名,只有棣新他还有个印象,因为《托尔斯泰中短篇小说选》是他和我合译的,其他六个笔名,他根本不知道。然而,无独有偶,我们两人都把家里人的名字当成了笔名。

2006年4月24日

附记:

我是五姐妹中的第五个,我们的名字,依次排下来是桂、树、棣、檀、桐,再加一个新字。所以我1933年上孔德小学,以及1924——1940年3月念日本小学,均用文桐新这个名字。后来所以改名字,是因为1934年我二姐文树新与当时的孔德学校校长恋爱,从家里出走同赴上海。这也就是1934年7月我们举家去日本的原因。我们五姐妹都曾在天主教办的圣心学校念书,按学校的规定,都起了英文名字,大姐叫Florence,昵称Floy,取这个音,父亲为她改名馥若。因为二姐虽于1935年生下一个女儿后死在上海,由于姓文的极少,文×新,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她。1942年9月我入辅仁女中时,大姐给我改名文节若,父亲说节字有封建意味,给改成洁若,这就是目前这个名字的由来。

三姐的英文名字叫Sophie,“素菲”由此而来。四姐的英文名字叫Marie Josie(其实这是法文名字),父亲取其音,给她起名曼坚。我的英文名字叫Margaret,昵称Maggie,父亲给我起名“默宜”。至于“万兰”,是纪念我母亲的,她叫“万佩兰”,去掉“佩”字,就成了“万兰”。“万南”是长途电话引起的误会。《日本当代短篇小说选》的责任编辑于雷同志从沈阳打电话来说集子里每个人只有一篇,唯独我有两篇,太突出,有一篇可否用笔名。我便说改用“万兰”,他听成“万南”,所以又多了一个笔名。

(摘自文洁若1985年5月27日致龚明德的信)

我的养身之道——食疗

6年前老伴儿去世后,我感到腿软,到北京复兴医院去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年年输液,天天吃药。照样工作。岂料由于我的轻信,延误了治疗,乃至住院检查,竟然患了脑梗,2002年11月21日天坛医院的朱镛连教授来会诊,事后我了解到,我属于五分之一的幸运者。其他五分之四的患者,要么突然死亡,要么偏瘫,留下后遗症。

老伴儿生前,儿子年年回国探亲。如今有了孩子,好几年没回来了。过去他看见我们每天吃鸡蛋,就说:“除非把蛋黄扔掉,只吃蛋清,否则对身体有害。不舍得扔的话,只能三天吃一个。”说不定我这动脉硬化乃至脑梗,是吃蛋黄吃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老伴儿只吃蛋白,我把他放弃的蛋黄吃了,再吃一个整的。尤其是1985年6月至1986年6月,独自在东京研究日本文学,有时一连吃六七个煮鸡蛋,百吃不厌。吃下这么多蛋黄,不患脑梗才怪。儿子昨天从美国打电话告诉我,肥肉和鸡皮下的脂肪,味道固然鲜美,他们也全扔了,总比吃进去导致动脉硬化强。我想过去我们天天吃猪油,萧乾特别爱吃猪大肠。

复兴医院门诊部的中医陈抗美告诉我,茄子是软化血管的。我又在报纸上看到,土豆、白薯、洋葱、大葱、黑木耳、海带、紫菜、燕麦片,都对延缓动脉硬化有好处。另外,我还吃酸奶、栗子、枸杞子、核桃、山楂、黑芝麻。我很少炒菜。把大米、土豆片、胡萝卜片、紫菜放在电饭煲里一道煮,分成六份,可以吃两天。每周到饭馆去吃一次鱼,再叫上一盘烧茄子,剩下的带回来能够吃两顿。该有的营养都有了,这就够了。

今年6月赴上海参加布鲁姆日的活动,7、8月份在杭州写作。没曾想空调的温度太低,左膝关节积水,回京后住进骨科病房治疗。接着又在神经内科做各种检查。CT的结果出来了,脑梗的斑点居然消失了。主治医生要我把去年1月照的核磁共振的片子拿来给她看,果然,那时是有一些斑点。

但我绝不掉以轻心。80年代初给萧乾做过左肾割除手术的友谊医院的名医余大夫,后来患上脑梗,痊愈后独自出国,在候机室旧病复发,突然去世。所以我决定尽量不出国了,毕竟已77岁了。我是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的。60岁退休后回聘了三年。1990年8月才开始每天有属于自己的24小时。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正是在那时上门约我们合译意识流开山之作《尤利西斯》的。老伴儿说得好:“搞文字工作的人,没有退休的一天。”求学时期住在四合院里,家务缠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现在终于有充足的时间随心所欲地翻译、写作、编稿了。

我还有两个健康秘诀:(一)多年保持同样的体重。1946年我考上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时是50公斤,58年后,现在仍是50公斤。(二)注重口腔卫生。拔掉了两颗智齿,其他牙齿完好无缺。消化好,睡眠好,心态好。

2004年11月1日

(2004年11月16日刊载于《大公报》)

注释

[1]巴拉·圣玛德琳-索菲亚Barat,Saint Madeleine–Sophie(1779年12月12日——1865年5月25日)法兰西天主教修女、圣心会创立人。出身农民家庭,哥哥路易是助祭,曾给予她完善教育。法国大革命后,路易任巴黎司铎,她随哥哥赴巴黎。路易的上级瓦兰任命她领导教育修会圣心会,1800年正式授职。1801年第一所圣心会女隐修会成立于亚眠,1802年巴拉任该院院长。1826年教廷承认圣心会。

[2]瑞普·凡·温克尔是华盛顿·欧文所著《见闻札记》(Sketch Book)中一短篇小说的篇名及其主人公的姓名。小说叙述温克尔为避开性格凶悍的妻子,藏身在卡茨基尔(Catskill)山区。沉睡20年后,醒来发现妻子已故,住居成为废墟。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类推荐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矫枉未必要过正

    矫枉未必要过正

    李建军博士是这几年来文学批评界崛起的新锐人物。文章出手快且言辞尖刻、锋芒毕露,很受一些激进派批评者的拥戴。作为同行,我对他非凡的勇气、敏锐的感悟以及知识的广博始终持钦羡的态度,但是对于他的批评动机和论证逻辑尤其是批评策略却有点大不以为然,特别是他的四篇有关贾平凹作品的评论文字,更是让人失望和痛心。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刊物上相继看到李建军先生关于“批判”贾平凹的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写作》、《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等。
  • 成长是痛,也是幸福

    成长是痛,也是幸福

    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前行路上虽充满了孤独和坎坷,但这也是一条你我的必经之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都不要忘记自己前进的方向。只要一步步不断向着目标前进,梦想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你现在的坚持和所受的痛苦,将来也会成为生命中最值得骄傲的篇章。愿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在磨砺中成长,在成长中变得愈发成熟和强大。
热门推荐
  • 修仙狂徒在校园

    修仙狂徒在校园

    深夜救了个绝美校花,没想到她的后台大的吓人……杨浩偶得仙尊传承,开启逆天神瞳,龙游花都,逆天而起,牛叉的人生开始起航!
  • 滹南集

    滹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猫咪:男神饲主狠狠撩!

    快穿猫咪:男神饲主狠狠撩!

    “希琉,我有事要出去一趟,桌子上的那个东西可别乱动呀。”男子看着椅子上慵懒的小猫眯道,清冽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宠溺。小猫眯着眼睛,听话的点了点头。十分钟后,希琉闻着桌子上散发出小鱼干味道的东西,咬了下去……不远处,看着手环闪烁的光,男子喃喃道:“不开窍的小猫咪,这回可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哦。”1v1,甜宠,不喂药。
  • 神魔蚩尤

    神魔蚩尤

    远古时期,天下分为九九八十一个原始部落,其中以炎帝为首领的神农氏部落最为强盛,其余部落都听命于他,向他进贡。后来随着炎帝的衰老,神农部落逐渐走向衰败,同时其他部落也逐渐壮大起来,对炎帝越来越不敬。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相互之间的纷争也增多,矛盾越来越深,使得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黎民生于水深火热之中。女娲见此情况,为了平息战乱,派遣轩辕投胎于有熊部落,由他统一天下。谁知人类虽由女娲创造,但繁衍多年,已有其自然规律,潜移默化中竟然出生了一名为蚩尤的人,对女娲的干预进行反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人物仙魔路

    小人物仙魔路

    师父就是用来杀害的,宝贝就是用来抢的,女人就是拿来追的,谁说三流门派培养不出高手?本文就将给你们见证一个笑里藏刀,心狠手辣的流氓混混的修仙之路,且看这个小人物如何纵横仙林,群美环绕,祸害天下!
  • 乱世英豪叶天

    乱世英豪叶天

    《乱世英豪》自从盘古开天地,天地混沌,《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崩。天顷东南,地陷西北。女娲炼石补天后,把天分为九层,顶层为神仙居住。玉皇大帝率领个诸位神仙,压铸天庭,在世俗世界,一些狼虫虎豹,修行千年的精灵。也想闯入天庭,天宫大乱。玉皇震怒,命众仙使用宝贝把这些精灵,压制在第二层。因为天地之间的第二层为修灵界,这些精灵每千年渡一劫。渡劫之后成仙者,升至一层,直至九天。如果这些精灵落入世俗界,会祸害人间。因此玉皇大帝,写下镇符。将这些精灵压制在修灵界,不得随意进出。在修灵界,为了升仙,争夺灵石矿,人组跟虎狼同一场大战。人族首领夜天。率领众部下一场撕杀,终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城池已破。叶天纵身一跳,落入凡间。幸得卧虎是和尚相救,从此以后,叶天在世俗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杀歹人,匡扶正义,混得顺风顺水。在红尘中,济危扶困,伸了正义得了乱世英豪之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妙卡

    妙卡

    溪城北郊,一家名为『妙卡』的宠物咖啡厅,我们的故事,将从这里开始……
  • 女配不狠难翻身

    女配不狠难翻身

    苏琬在人生得意风头正劲的时候,很悲剧的摔了一跤,后果是她穿越到了自己新出演的后宫戏中!还是那个悲剧的一号炮灰!但是天生女王的苏琬怎么会轻易认输?作为影后,她卖的了萌,演的了戏,关键是她还有作弊利器随身空间,还有什么是她做不到的?她要在这后宫之中大杀四方,扭转局势。到最后,看谁笑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