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400000003

第3章 辑一(3)

我的初中生活

1940年3月,我领到一张优等生奖状与一张全勤奖状,毕业于北平的一家日本小学。4月1日起,就到位于东单三条胡同西口的圣心学校攻读英文去了。圣心学校分布于全世界各国。天主教圣方济各修会除了传统的传教工作外,还积极从事国外布道活动,并在教育与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圣心会是天主教女修会,1800年由修女巴拉[1]创立于法国,以开办培养富有人家出身的年轻女子的学校闻名。巴拉死于1865年。当时圣心会已由法国发展到欧洲十一国以及阿尔及利亚和南北美洲。

20世纪20年代,法国天主教圣心会在北京东单三条胡同西口创立了一座圣心学校,学制为10年一贯制,分英文班和法文班。30年代以来,我的四个姐姐先后在圣心学校读过书,我赶上了末班车。是三姐常韦带我去报名的。修女问我三姐:“你妹妹叫什么名字?”凡是在圣心学校念书的学生,都得起个洋名字。没等三姐开口,我当即说:“Margaret。”大姐的藏书中有一本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1819——1880)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三卷)。大姐给我讲过这部小说的情节。此书出版于1860年。主人公是叶塔利弗的磨坊主,他有一儿一女,哥哥叫汤姆,妹妹的名字是玛格丽特。他们的父亲后来破产了。哥哥和妹妹乘船时,洪水导致兄妹二人双双淹死。我与萧乾结婚后,给他起名Tom(汤姆)。写家书时,他用T代表自己,称我做M。

我念的是英文班。入圣心学校后不久,有个法文班的学生下课后问我:“你是不是Marie Josie?”我脱口而出:“我是Marie Josie的妹妹,叫Margaret。”我四姐文檀新于1938年4月1日入了圣心学校的法文班。大姐文馥若带她去报名。修女为她起名“Mari Josie”。四姐只念了一个学期,7月底就离开了圣心学校,自9月1日起,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校读初一。问我的那个学生叫Rosetti(罗塞蒂),与比她大两岁的姐姐Nancy(南希)一道在圣心学校当工读生。姐儿俩的父亲姓丁。早年丁先生赴法国留学,带回一个法国女孩,二人在北平结婚。丁先生长期失业,让他的法国妻子恳请圣心学校收留两个工读生。由于他们全家人都信天主教,大多数修女又是法国人,校方才破例录取了她们。她们是寄宿生。派给姐儿俩的任务是照料幼小的寄宿生。宿舍在三楼,修女们住在四楼。由于每班只有十几个学生,每一位修女同时要教两班。圣心学校是每年9月1日开学,分三学期。9月至12月是第一学期。转年1月至3月是第二学期。4月至7月为第三学期。8月放暑假。我连跳了两班,1941年12月就读完了四年级。三、四年级时教我的艾玛嬷嬷(Mother Emma)是我的恩师。1941年,圣心会的总会长到北平的圣心学校观察,注意到我写的一篇英文作文(题目叫《一个故事》)予以夸奖。艾玛嬷嬷作为我的级任老师,觉得脸上光彩,常常单独跟我聊天。四年级的课本中有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2]。艾玛嬷嬷告诉我,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中就不止一次地出现过这个人物。这位修女的知识面相当广,有一副圆润清亮的歌喉,入修女院之前,想必相当活泼。

我总给自己的作文画一幅彩色插图。倘若论文中写到孩子们骑自行车,就画几个孩子骑车的图。写到火车,就画火车。车窗里露出男女老少几个人的脸。艾玛嬷嬷不但给作文记分,就连插图也记分。有一次,我没画插图,她用红墨水写道:“Where is your picture?”(你的画儿呢?)可见艾玛嬷嬷还挺待见我那几幅插图。1941年底,放寒假的前夕,艾玛嬷嬷在教室里宣布:“寒假后Margaret就升五年级了。我头一次遇到一年就把三、四年级的功课读完的学生。”她还提出,把我那个画了插图的作文本留给学校。我认为这是荣幸。就立即把作文本交给了她。

我打了个如意算盘:倘若照一年读两年的功课这个势头念书,说不定三年后我就毕业了。然而,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时,他绷着脸说:“算了,学费太贵。交不起。从明年起,你就在家里自学吧。八口之家,怎么得了,拉黄包车,也有拉不动的一天!”他说的是气头上的话。

不过,父亲有自相矛盾之处。有一次,三姐常韦想到医院去当护士,他坚决不答应。另外一次,大姐馥若建议四姐檀新与我到日本商店去当售货员,他毅然反对。

我并未气馁。在家自修初一、初二的功课,还自订读书计划,尽情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背诵《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等长诗。

1939年至1949年间,我们兄弟姐妹中一直有一个至五个在辅仁读书。我辍学前,三姐因骑自行车伤了脚骨。当时倘若立即送入协和医院不难治愈。怎奈父亲失业,只好住进日本同仁医院(位于东单三条胡同西口),由该院的一个实习大夫开刀,因碎骨未取尽,脚踝上留下几个活伤口,压根儿不能走路了。正在辅仁大学西语系读二年级的三姐,只好休学,病卧在床上。三姐、大姐和母亲住在西院的三间北房里。我与四姐住在中院的东厢房中。每隔两三个小时,我就到西院去照料三姐。

1942年9月,我插班进入辅仁大学附属中学女校初三,次年考入高中。1930年萧乾进辅仁大学,当时,该校是新由天主教美国本笃会办起的私立大学。没过几年,由于纪律松弛,辅仁由德国圣神会接管,还分别在东官房和太平仓创立了附属中学男校与女校。新中国成立后,男校易名十三中,女校易名五十六中。由于日本****者和德国**狼狈为奸,德国教会也沾了光,北平沦陷期间伪教育局没怎么插手辅仁的教务。例如,教育局规定每周上五堂日语、两堂英语,实际上教五堂英语、两堂日语。师生之间有默契,倘若查学的来了,立即调换课本。查学的确实来过几次,但只在教务处坐坐,从未进教室来查问过。我的两种外语都起了作用。每逢交英文作文,全班五十个同学中,至少有三十个请我预先替她们改一遍,重抄后再交上去。老师允许我利用上日语的两个小时,去向一位德国修女学德文。考试时,我给大家递小条,保证人人得满分。那位教日语的男老师干脆到走廊里抽烟去了。他本来也是混口饭吃,觉得教敌国的语言没出息。

教国语的张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她告诉我们该怎样读报纸。比方说,当时的北平尚处于沦陷期,一家报纸刊载了日军和伪军攻陷了我国的某城市。过了几个月,同一座城市又被日军与伪军攻陷啦。这就说明,八路军一度收复了失地。我们家穷得连买报纸的闲钱都没有,我就在放学后到大姐的办公室去看。当时她在伪北大当徐祖正的秘书。那里,不但有中文报纸,还有一家日本报纸,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叫作《大东亚新闻》。有一篇短文引起了我的注意,题目是《不论到哪儿,都是泥泞》,那个日本作者不打自招。他只得承认,侵略者在这场战争中越陷越深。从中国人看来,此话意味着:“谁要是侵略中国,管叫它有来无回。”

我在日本小学校读书时,算术一向是全班最好的,从未出过错。由于没有读初一、初二,初三的代数,就成了难题。亏得我遇上了特级教师王明夏。她从来没有为我单独补习过,甚至没跟我说过话。然而她教学的本领确实了不起。不知不觉间,我就开了窍。

我于1942年9月入辅仁女中初三时,由美国修女艾琳教英语。不过,当年11月,她就连同在辅仁大学女校任教的另外两位美国修女(杰玛与玛格丽特),被侵华日军押送到山东潍坊的一座日军关押美英等国侨民的集中营,囚禁起来。日本投降后,才获得释放。我们听说,这三位修女在集中营里为老人和孩子做了大量的工作。她们的献身精神,使大家深深感动。

最后,谈谈我三姐常韦的足疾是怎样治好的,以飨读者。1956年,我风闻位于虎坊桥一带的市立第一医院有一位刘大夫,擅长动这种手术,就陪着三姐前往。尚未动手术,刘大夫就说:“比你这个难度更大的手术,我都成功过。”手术果然很成功。姐姐终于能自己个儿走路啦,我用《布雪和她的妹妹们》这个译本的稿费,付了有关费用,此书的作者是立陶宛女作家叶娃·西莫娜依契捷(1897——?),作品出色地描绘了立陶宛农民的生活。我是根据Eve Manning的英译Busè and Her Sisters(Soviet Literature,No.6,1955)转译的。

2016年6月16日

我的起点

——礼赞三联书店

人生在世,有些日子铭刻于心,总难以忘怀。我于1950年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刚好是九·一八,每年到了该日,报纸上必然纷纷发表纪念国难的文章。我不由得庆幸自己生得逢时。在旧社会,没有门路的,毕业就等于失业;而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方面都急需人手时走出校门,考入三联书店总管理处的。当时中国正向苏联一边倒,所以英译中、日译中,考的均为苏联小说。日语的主考者张孟恢,不谙日语,只会俄文。他便从日本的《赤旗报》上找出一段正在连载中的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日译文,叫我把它译成中文,他再根据俄文原著来核对,以此鉴定我的日文程度。英文程度的主考者朱南铣(70年代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时,他不幸溺死于池塘中)指定我把爱伦堡的长篇小说《暴风雨》英译本中的一段译成中文。幸好总算过了关,我便当上了一名校对员,在东总布胡同29号那座四合院的大办公里坐班。当时实行编校合一,把两间屋子打通了的大北房里,连编辑带校对,满满当当地坐了十几个人。只有一部电话,但那时无人利用公家的电话办私事,更没有拉家常搬弄是非的风气。每个人走进办公室,头一件事就是在签到簿上签上到达的时间;大家都很自觉,没有弄虚作假的。

至今我仍认为,先从事校对最能为编辑工作打好基础。50年代初叶,我们几个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校对员(王笠耘、张奇、袁榴庄、石永礼等)并不满足于仅仅做校对工作。每遇到不通顺的句子,必主动向责任编辑提出来。在看焦菊隐从英译本转译的《阿·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选》的校样时,我还从资料室把他翻译时所根据的英译本借出来,对译文提了不少意见,得到了我当时的顶头上司、责任编辑朱南铣的褒奖。总管理处特地印制了一种备我们这几个校对员提出修改意见用的表格。我们看毕校样,就跟填好的校样一道交给责任编辑,而且所提的修改意见几乎全部被采纳了。

总经理邵公文在我们这间大办公室西边的北房办公,做秘书工作的王仰晨和刚从上海调来的王泰雷与他同室。没有人计较生活待遇,更谈不上奖金或劳务费。大家都一心扑在工作上,只想多做贡献。

当时我刚满23岁。经历过沦陷时期和胜利后那段困难的日子,参加工作后,觉得自己17年寒窗掌握的一点语文和外语知识能派上用场,心情十分舒畅,真是有使不完的劲。

几个月后,听说要把三联书店总管理处的原班人马分成两批,连同从文化部编审处抽出来的人,分别成立以出政治书籍为主的人民出版社和出版文学书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我立即去找许觉民,说我想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和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王笠耘、张奇以及在清华时读经济系的袁榴庄,毕业于重庆北碚相辉学院的石永礼,都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另一个同学水建馥也从《学习》杂志社调来了。退休前曾任副社长的江秉祥,也是从总管理处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1951年3月正式成立的。1950年6月25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郑效洵便把编辑方殷和我带到位于东四头条三号的文化部旧楼的一间办公室去做秘书工作,直到当年10月,东四头条四号的小筒子办公楼竣工。

同类推荐
  • 有情世间

    有情世间

    本书稿收录了近七十篇散文佳作,语言生动,全书稿分上下两辑,结构清晰,体例完整,取材广泛,有写景、有抒情。
  •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

    《卡利古拉》包括加缪戏剧作品和加缪论戏剧两部分。加缪戏剧作品中包括《卡利古拉》、《误会》、《戒严》、《正义者》、《阿斯图里亚斯起义》五部作品。《卡利古拉》是加缪对人类存在课题一次非常猛烈的撞击。
  •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诗歌,生命中意外的美好由北岛、余光中、多多、食指、郑敏、洛夫、王小妮、蓝蓝、杨炼、巫昂、臧棣、沈浩波、雷平阳、洪烛、王家新等两百余位诗人联袂呈现。
  • 传统文化青春行:我对经典有话说

    传统文化青春行:我对经典有话说

    本书由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章组成,文章以“我读”的形式,对《弟子规》《菜根谭》《了凡四训》《群书治要》等中华传统古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将自己的解读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圣人哲言中的智慧,来启迪现代读者的工作、生活。书中引用了许多与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故事与说理结合,纵横古今,增强了图书的可读性,也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吸收。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圆宗文类

    圆宗文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名士

    江山名士

    未朝初年,江山如画,名士辈出。先有誉满天下的伯俞,立志治国,平天下的仲志,宽厚大度的富平和左右逢源的史才。后出玄学造诣极高的怀仁,痴迷音律的慕容齐,天生好酒的吕况。身处在这个王朝动荡,内忧外患,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张勉也开始思考,在济世与独善,功名与天性之间,如何寻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安身之道。
  • 独步倾城之侯门世子妃

    独步倾城之侯门世子妃

    【软萌小白兔vs傲娇贵公子之间攻防对垒,相爱相杀的暖情爱故事~】赵小六把沈誉杀了,还是在他们大婚当日。于是乎,两年之后赵小六便开始了漫漫“还债路”。“茶。”“来啰!云雾芽尖四片,过三道露水,六分温热,配白玉琉璃盏杯,您请好嘞!”“药。”“来啰!金银花四两,川贝三两,党参枇杷各一两,小火满熬三个时辰,冷热适宜,您请好嘞!”“饭。”“来啰!红烧狮子头,水煮墨鱼片,辣子小鸡丁,清炒时果蔬,排骨山药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您请好嘞!”“人。”“来啰!嗯?不对?人?什么人?”某位翩翩公子斜睨一眼,“自然是上次阁下欠我的新娘了。”赵小六混世市井,臭不要脸的样子,只有沈誉见过;沈誉恶贯满盈,毒舌欠揍的样子,只有赵小六领教过。赵小六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一不留神,傻不拉几地就把沈誉给杀了;沈誉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一不留神,傻不拉几喜欢上了赵小六这只白眼狼。*****初见时,月黑风高夜。“姑娘如此匆忙,难不成是赶着去投胎?”身负重伤,狼狈不堪的她狠狠地横了面前之人一眼,“公子瞎了吗?看不出来我是在投毒?”沈誉拍了拍身上被她弄的尘土飞扬的衣衫,捡起被她撞翻的药瓶,悠哉悠哉道,“这么巧,我也是。”于是,本就奄奄一息的她直接被他毒死的肉老鼠吓晕了过去。再见时,依旧月黑风高夜。“姑娘每次都如此匆忙,难不成又是赶着去投胎的?”“自然不是。”“噢?”“我可是赶着去嫁人的。”【男主傲娇腹黑大坏人,女主软萌仗义大好人,坏人虽然可怕,好人其实更可怕,男不强女也不强1v1欢迎入坑~】****推荐大钟完结古言:《庶女王妃:妖孽殿下病宠成瘾》《独步倾城:侯门世子妃》
  • 沧元图

    沧元图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 重生之业余美食家

    重生之业余美食家

    她一不犯蠢,二无仇人,袁茉不知道重生大神为何点亮她此项技能,让她辛辛苦苦整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袁茉:坑爹啊!怎么办?抱着“来都来了”的态度,袁茉只有接受接受重生的设定;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换一种活法吧;吃美食,看美景,体味市井街巷渲染出来的人世百态……
  •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The dawn of amateur radio in the 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剑王权

    魔剑王权

    诸神浩劫将至,整个世界动荡不安。天上的神灵在执棋落子,地狱的恶魔在蠢蠢欲动,人间的大地将战火燎原。而此时,一名灵魂来自异界的龙裔剑圣少年,登上了这大时代的舞台。这个世界,几乎和他前世精通的一个游戏一模一样。于是,他带着骨灰级玩家的记忆和与生俱来的系统,在这个异世界开始了征途。他一手执魔剑,向天上的诸神发起战书,誓要将那高高在上的神明打落凡间。他一手握王权,厉兵秣马,执掌四海,为因战火而国破家亡的凡人提供庇护。他叫王权,王权富贵的王权。
  •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抓住菜品好吃的“灵魂”。掌握调味技巧,正确使用调味品,灵活搭配香辛料,调制出纯天然无添加的调味酱料,轻松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香醇美食,让众口不再难调。
  • 万吟

    万吟

    陌斋清九,手捻红线,翻着缘谱,嘴里喃喃道“又是一对来续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