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200000004

第4章 辑二(2)

学者写散文似乎有点不务正业,有点越界,侵入了文学家地盘。但对于学者来说,特别是对人文学者来说,却完全是兴之所至,是一种必然。他本来就有人文关怀、人文视角、人文感情,这种心智状态、心智功能,一触及世间万物,就莫不碰撞出火花。只要有一点舞文弄墨的兴趣、冲动与技能,自然而然就可以产生出有点意思的散文随笔了。虽说舞文弄墨也是一种专门技能,需要培养与操练,但对于弄西学的人文学者来说,整天在世界文库里打滚,耳濡目染,这点技能是可以无师自通的。况且,人文学者于散文更有自己的优势,毕竟,他的知性是向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敞开的,他的目光是向全世界各种事物投射的。其散文随笔的题材自是更为丰富多样,投射观察的目光自是更为开阔高远。而得益于世界各种精神文化的滋养,其可调配的颜色自是更为丰富多彩:说不定,也许我们这个时代有意思的散文随笔正是出自学者笔下呢,学者散文实不容当代文学史家忽视也……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一套《本色文丛》多多少少会给文化读者带来一点不一样的感觉。

2012年5月

总序二

《本色文丛》的缘起,我已经在前序中做了说明,只不过,在受托张罗此事的当时,我只把它当着一笔一次性的小额订单:仅此一辑,八种书而已,并无任何后续的念头与扩展膨胀的规划,于是,就近在本学界里找了几位对散文随笔写作颇有兴趣、颇有积累的友人,组成了文丛第一辑共八种。出版后不久,我正沉浸在终结了一项任务后的愉悦感之际,海天出我意外地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柳某把《本色文丛》继续搞下去,且不排除“做到一定规模”的可能……看来,我最初的感觉没有错:海天确有散文情结,不是系于一般散文的情结,而是系于文化散文的情结,而且,也不仅仅于此一点点情结,而是一种意愿,一种志趣,一种谋划,一种努力的方向,一种执着的决断。果然,最近我从海天那里得到确认,他们正是要在深圳这块物质财富生产的宝地上,更多营造出一片郁郁葱葱的人文绿意,而这正是海天近年来特别致力的目标。

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浮躁成性、人文精神滑落、正面的价值观有时也不免被侧目而视的社会环境中,在低俗文化、恶俗文化、恶搞文化、各种色调的作秀文化(纯白的、大红色的、金黄色的)大行于道、满天飞舞的时尚中,在书店一片倒闭声中,有一家出版社以人文积累为目的,颇愿下大力气,从推出《世界散文八大家》再进而打造一套文化散文的丛书,这种见识,这份执着,这份勇气是格外令人瞩目的。每当我看到或遇到有出版社表示出这一类的人文激情,我就情不自禁表示敬重,情不自禁唱几句赞歌,当然,也乐于应邀略尽绵薄之力,这几年来,我这么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海天要的文化散文,不言而喻,即文化人的精神文化产品。关于文化人,我在前序中说过这样的理解:主要是指有作家文笔的学者与有学者底蕴的作家,如果说《本色文丛》第一辑的作者,基本上是第一种人,第二辑则基本上都是第二种人[3],这样,“本色文丛”总算齐备了文化散文的两种基本的作者类型,有了自己的两个主要的基石,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平台。

不论这两部分人有哪些差别,但都是以关注社会的人文状况与人文课题为业,不同于以经济民生、科技工艺、权谋为政、运营操作为业者,也不同于穿着文化彩色衣装而在时尚娱乐潮流中的弄潮者,也可以说,这两部分人甚至是以关注人文状况与人文课题为生,以靠充当“精神苦役”(巴尔扎克语)出卖气力为生,即俗称的爬格子者,他们远离于社会权位与财富利益的持有与分配,其存在状态中也较少地掺和着权谋与物质利益的杂质,因而其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文、对自我、对普世价值也就可能有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真挚的认知、感受与思考。

在时下这个功利主义张扬、人文精神滑落的时代环境中,且提供一些真实的不掺杂土与沙子的人文感受、人文思考,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一份份真情实感的记录,留下一段段心灵原本感受的再现,留下一幅幅人文人生的图景,这便是《本色文丛》所希望做到的。

2013年4月于北京

总序三

存在决定本质。

本质不是先验的,不是命定的,而是创造出来的,是发展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是自我突破与自我超越的结果。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如此,对于《本色文丛》何尝不是如此。

《本色文丛》已经有了三辑的历史,参加三次雅聚的已有二十四位才智之士[4],本着共同的写作理念,各献一册,色彩纷呈,因人而异,一道人文风景已小成气候矣,而创建者海天社则面对商品经济大潮、低俗文化、功利文化与浮躁庸俗风气的包围,仍我自岿然不动地守望人文,坚持不懈,合作双方相得益彰,终使《本色文丛》开始显露了自己的若干本色。最为明显的事实是,参加《本色文丛》的雅聚的终归就是两种人,即具有作家文笔的学者与具有学者底蕴的作家。这构成了《本色文丛》最主要的本色。

以学者而言,散文本非学者的本业,对散文写作有兴趣而又长于文笔、乐于追求文采者实为数甚少。以作家而言,中国作协虽号称数十万的成员,真正被读书界认为有学者底蕴、有厚实学养、有广博学识者,似乎是寂寂寥寥。《本色文丛》所倚仗的虽有两种人,但两者加在一起,在爬格子的行业中也不过是小众,形成不了一支人马,倒有点élites的味道了。究竟这是中国文化昌盛、文学繁荣的正常表征?还是文化文学底气不充足、精神不厚实的反映?我一时还不好说。

实事求是地说,我个人在《本色文丛》中的潜倾向是更多地寄希望于有作家文笔的学者,这首先与我职业的限定性与人脉的局限性有关。我供职于学术研究单位,本人就是学林中的一分子,活动在学者之中较为便利,较为得心应手,而于作家界,我是游离的、脱节的,虽然我也是资深的作家协会会员,是两届作家代表大会的代表。但有上述潜倾向,更主要是源于我对散文随笔的认识,或者说是对散文随笔的偏见。

在我看来,散文随笔这个领域本来更多的是学者的、智者的、思想者的天地。君不见,在散文随笔的早期阶段,哪一位开辟了这片天地的大师不是这一类的人物?英国的培根、法国的蒙田、美国的爱默生……也许,是因为散文随笔的写作相对比较简易、便捷,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般需要较复杂的艺术构思,对于笔力雄健、下笔神速而又富有学养的作家而言,似乎只是小菜一碟,于是,作家中有不少人也在散文随笔方面建树甚丰,如雨果、海涅、屠格涅夫以及后来的马尔罗、萨特、加缪等,马尔罗是先有小说名著,后有散文巨著《反回忆录》,萨特与加缪,则一开始就是小说、戏剧创作与散文写作左右开弓的。不论怎样,主要致力于形象创造的作家,如果没有学者般的充沛学养、丰富学识,没有哲人、思想者的深邃,在散文随笔领域里是写不出一片灿烂风光的。

以文会友之聚的参加者是什么样的人,自然就带来什么样的文,自然就带来什么样的文气、什么样的文脉、什么样的文风、什么样的文品,甚至是什么样的文种。《本色文丛》的参与者,不论是有作家文笔的学者,还是有学者底蕴的作家,其核心的特质都是智者、都是学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而不是写家、写手,更不是出自其他行当,偶尔涉足艺文,前来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一番的时尚达人。因而,他们带来的文集,总特具知性、总闪烁着智慧、总富含学识、总散发出一定的情趣韵味,如果要说《本色文丛》中的文有什么特色的话,我想,这大概可以算吧!对此,我不妨简称为学者散文、知性散文,我把“学者”二字作为一种散文的标记、徽号,并没有哄抬学者、更没有贬低作家的意图与用意,以“学者”来称呼一个作家,或强调一个作家身上的学者一面,绝非贬低,而是尊敬,刘心武先生在他的自我简介中,干脆就把自己的学者头衔置于他的作家头衔之前,可见他对自己的学者身份的重视。我想,这是因为,他从自己的“红学”研究里,深知学之可贵、学之不易。我且不说学对于人的修养、视野、深度、格调的重要意义,即使只对狭义的具体的写作,其意义、其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学者散文的本质特征何在?其内核究竟是什么?其实,学者散文的内核就是一个学字,由学而派生出其他一系列的特质与元素,有了学,才有见识、才有视野、才有广度、才有大气;有了学,才有思想闪光、才有思想结晶、才有思想深度、才有思想力度;有了学,才有情趣、才有雅致、才有韵味、才有风度。从理论逻辑上来说,学者散文理当具有这些特质,具有这些优点,这些风致,至于实际具有量为多少,具有程度有多高,则因人而异,决定于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学历、学养、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悟性、通感、吸收力、化解力、融合力等主观条件。

就人的阅读活动而言,不论是有意地还是无心地去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总带有一定的需求与预期,总是为追求一定的愉悦感与审美乐趣才去读或者才读下去的。如果要追求韵律之美、吟哦之乐,以及灵魂与主观精神的酣畅飞扬,那就会去找诗歌,如果要观赏社会生活的形象图景、分享人物命运际遇的苦乐,那就会去找小说与戏剧。那么,如果在读散文随笔,那又是带着什么需要、什么预期呢?散文随笔既不能提供韵律之美、吟哦之乐,也不能提供现实画卷的赏鉴之趣,它靠什么来支付读者的阅读欣赏之需呢?它形式如此简易,篇幅如此有限,空间如此狭小,看来,它只有靠灵光的一闪现、智慧的一点拨、学识的一启迪了,如果没有学识、智慧与灵光,散文随笔则味同嚼蜡矣,即使辞藻铺陈、文字华美。而学识、智慧与灵光,则本应是学者的本质特征与精神优势,因此,在散文随笔天地里,自然要寄希望于学者散文,自然要寄希望于学者写散文,自然要寄希望于多多展示弘扬学者散文了。

这便是《本色文丛》的初衷,《本色文丛》的图谋,《本色文丛》的夙愿,而这,在物欲横流、人文滑坡、风尚低俗、人心浮躁的现实生活里,未尝不是一股清风,一剂清醒剂。

2015年9月8日

《外国文学经典》丛书总序

壬辰年开春后不久,寒宿来了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来访者,近几年来,陋室门口一直张贴了“年老多病,谢绝来访”的奉告,但来访者以热诚与执着而敲开了家门者,亦偶尔有之,这次河南文艺出版社的两位就是一例。这是因为他们几年前出版过我的《浪漫弹指间》一书,说实话,该书的装帧与印制都很好,精良而雅致,陈列在北京各大书店的架子上,相当令人瞩目,比起名列前茅的出版社的制品,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社会上正流行一些关于河南人的偏颇谬误之词,面对着这本书,我却不止一次这样想,“河南人不是也很行吗?”这次来访者中正有一位是我那本书的责编,虽说我们从未见过面,也从未通过话,总也算是故交老友吧,我岂能做忘恩负义的事?何况,他们两位特别郑重其事,还持有一位与我曾经有过愉快合作的长者屠岸先生的介绍信,我岂能不热情待客?再说,他们也没有像一些来访者那样提着烟酒上门,正撞了我这个烟酒不沾者的忌讳,他们提着一包河南土特产——铁棍山药,迎面扑来一种质朴的乡土气息。

他们的来意很明确:河南社过去不搞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现今决心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而且,不是零敲碎打地搞,而要搞成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批量,不是随随便便草率地搞,而是要搞得郑重其事,搞出一定的品位,经过社内各方面各部门协同的反复考量与深入论证,决定创建一套《外国文学经典》,为此,他们特来征求我的意见,特别是寻求我的帮助与支持,希望我出任主编。当然,他们还做了其他方面的准备,如聘请美术高手设计装帧与格式,请艺术史家提供插图与图片……

这便是眼前这套书最初的缘由。

全国的粮食大省,中华大地上的主要谷仓,现在要推出新的文化产品、精神粮食了,这是很令人瞩目的一件事。“河南人能,河南人行”,我当时一听到河南文艺社的这一宏图便这样认定,在我看来,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这种对精神品位的追求与人文热情,是他们进行开拓领地的勇气与坚挺自我价值观的执着精神。

他们要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的出版,其精神品位的追求与人文热情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世界文学从荷马史诗至今,已经经历许多世纪的历史,积累下来无数具有恒久价值的作品与典籍。这些作品是各个时代社会生活形象生动、色彩绚烂的画卷,是各种生存条件下普通人发自灵魂深处的心声,是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人类群体的诉求与呼唤,这些作品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愿望与社会理想,富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感情与人道关怀,所有这些,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发展一天,就具有无可辩驳的永恒价值,何况,这些典籍还凝聚着文学语言描绘的精湛技艺,可以给人提供无可比拟的高雅艺术享受。不言而喻,作为在文化修养上理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人,饱读世界文学名著,是不可或缺的人生一课。

同类推荐
  •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戴明贤集(第一卷):石城安顺

    《石城安顺》系《戴明贤集》第一卷,也是本套书的开启,主要是描述戴明贤孩童时期的所见所闻,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描绘出安顺这个小城中普通市民的动荡生活与世俗百态。本书并未大而化之地去写这个城市或者他的童年,而是具体到一个个的小人物小事件,将如此丰富多彩的关于战时教育、文化艺术、商业、警务、宗教,关于民间习俗、餐饮、缝纫、娱乐……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这座小城永远不变的散淡、潇洒的日常生活。这种描写,让这座小城与人,散发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凸显出它那种在充满动乱与战争的时代中异常坚韧的生命力量。
  • 拔地苍松多远声

    拔地苍松多远声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与王元化先生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经历,也没有想到他在我的学术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他让我第一次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从他那里获得了做人、做学问的力量与信心。我的《审美中介论》一书,于1986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列入第一辑“文艺探索书系”出版,出书之后,责任编辑高国平先生特别嘱咐:凡书中所涉及到的当代名家学者,都应由作者签上名赠送一本。我遵嘱,也送给了王元化先生一本。先生收到后,赶在当年汉学家会议(上海金山)之前夕读完。
  • 铁血冷娃

    铁血冷娃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闪电般攻城略地,大片国土相继沦丧。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先后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愈加重要。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横宽170公里,纵深50公里,与太行、吕梁、太岳互为犄角,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踞之,我军可俯瞰豫北、晋南,进则可直插敌后;退则可踞险而守,屏蔽洛阳、潼关;失之,日军则可占据此要地,渡河南下,图我陇海,侵我中原,进逼陕甘。因而,中条山地区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
  •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

    一部一个人的文学史,一部中国版的《人·岁月·生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人物、著名作家蒋子龙首度回首半生,向读者讲述一个惊喜和意外迭出的时代和文坛,讲述一种人与文互相缠绕的宿命。 全书共分“文学与事件”“记忆与议论”“创作与反思”“交流与反思”四章,在对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作家命运、写作、事件、现象的回忆中,揭示一个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幻象。
  • 绝望者的盼望

    绝望者的盼望

    耶路撒冷的人本是最大恶极的罪魁,却首先蒙恩。这是为什么呢?绝望的人啊,请不要绝望,请听班扬一言,振作起来,抓住给你的盼望。
热门推荐
  • 归来风物故依然

    归来风物故依然

    见到林家默之前,罗舒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已经十年的邻居,拥有相似经历的他们,具备很多共同点,这些东西就像磁铁的两极,吸引着两人不断向彼此靠近。当然,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林家默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姐姐,至少在认识罗舒之前,林天洁就是他的全部!而罗舒那个所谓的哥哥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有他的世界,就是罗舒的炼狱。
  • 惟有余笙不负卿

    惟有余笙不负卿

    余笙这辈子做的最荒唐的事情传说中面冷心更冷的渝城楚少,俊美如神邸的脸上带着哀怨和无辜:“是你强迫的。”余笙:“……”他说:“我反抗过的。”余笙咬着红唇最后挣扎着:“我们会天打雷劈的。”此后总裁办公室里。“总裁,余小姐又挂科了。”“嗯,明天让她来我这补课。”“总裁,余小姐又旷课了。”“接她到办公室休息。”“总裁,余小姐又打架了,说让您去警察局接她。”助理一脸紧张,还来不及反应,那道卓越的身姿已消失在眼前。一日某女作妖,小脸上带着懊恼:“楚叔,等我到法定年龄,你都三十一了。”某人俊脸瞬间黑成一片,怒极反笑:“你还敢嫌我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月星辰恰似你

    三月星辰恰似你

    男人冷若冰霜的脸缓缓凑到风星辰的耳边,胸腔中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一字一句的传入她耳中,“星辰……我爱你,但是我们注定有缘无份……”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重生18岁,这次她宁可断情绝爱,也要扭转局面,扼住命运的咽喉将其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是她没有料到,厉墨以竟然也有着前世的记忆!并且一直默默的替她扫清障碍,只为能再把她拥入怀中宠成一个小公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实验品家庭外面的世界

    实验品家庭外面的世界

    漫画原作:Yanai已获得日更计划授权。丹尼斯的父母是世间无法容许的疯狂科学家,他们将孩子囚禁在孤岛的研究所,在那边进行着残忍的秘密实验,将除了丹尼斯之外的孩子全都改造成特异人种。一日,秘密岛屿的实验室被发现了,父母被警察拘捕、孩子们则在社工安排下到另一个小岛上居住。问题是,除了丹尼斯以外的四个兄姐,并不具有现代人的常识……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荒原情歌

    荒原情歌

    凌五斗虽然是饲养班班长,但整个班就他一个人。他由士兵升任班长的第二天,就带着一把五六式冲锋枪、二十发子弹、一顶单兵帐篷、一条睡袋、一口小铝锅和一堆罐头、压缩干粮和米面,骑着那匹枣红马,赶着二十五匹各色军马,到离连队四十多公里外的一条无名河谷去寻找有水草的地方。他要在大雪覆盖住整个高原之前,把这些军马喂肥,以使它们熬过漫长的冬天。凌五斗离开连队,觉得自己一下变得脆弱了。高山反应很快就袭击了他,让他差点没有支撑住。他觉得自己有些发烧,像是感冒了一样。
  • 我只是一名园主

    我只是一名园主

    李吟只是修竹园林的主人,本优哉游哉的过着的悠闲的生活,但越来越多麻烦主动找了上来。李吟只想说让我过的平凡一点好不好?你们这些公子爷,大官员别来找我好不好?美女你们来找我我就没有介意,我可以带你们参观园林哦。总之这是一个小人物被强行拉到各种纷争里面的故事。
  • 绝强修真高手

    绝强修真高手

    一株莲花从天而降,从此宁潇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废物。这是一个卑微懦弱的人向盖世强者的蜕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