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0000000003

第3章 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1)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桢

人要经由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人,教育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明天与每一个孩子及其家庭福祉。能够成为一名中学校长,在学校中有机会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我感到十分光荣,也深感责任之重大。我是一名走上校长岗位不久的新兵,刚刚完成学校班子交替的平稳过渡,还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理论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要完成教育思想的提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因此以下所谈及的观点,更多的是我在附中工作21年的一种体悟,是植根于自己成长历程和附中传统的总结与梳理,谈及的可能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肤浅理解。

一、走向人本: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是教育的核心原点,一个人的成长全程,都与教育活动相伴生。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自我教育,都是使人成为人的重要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做到“育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呼唤人本的教育是时代的热切诉求

作为一名校长,身处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伟大时代,要能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未来的高度思考学校的发展,可能会更好地把握学校发展的大势。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所有青年的优质教育:面临的挑战、趋势和优先事项》中提出:“全球化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居住和组织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现代化’。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则是它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又反过来发挥作用,加快了‘现代化’传播的速度,并使全世界人口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人,即“为了每一个人更加平等的、更有尊严的、相互理解的利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的各种现实问题更凸显“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就教育而言,就是“确保所有青年人的个性自主、公民意识、融入劳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尊重自己个性、接受外界事务与不同文化和不同社会的能力”。鉴于此,我国当前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基础教育的走向。

现代教育不仅应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更应培养能够主动改造社会的人。教育视域中的人,是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适应是手段,超越才是目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当代教育的本体功能由“塑造人才”向“设计未来”转变。这种转变,凸显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国家与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培养人”是教育的本真使命。不同的时代背景,对培养人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他们都是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样的人,是真实而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充满欲望与需求的发展个体。“真实的人是现实的具体人,是具有差异的人,是具有平等权利和尊严的人,是全面、完整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1]

在此认识的前提下,我们希望培养传统的现代人。没有传统就没有血脉,没有现代就没有未来。现在的孩子是有现代没有传统。20世纪末台湾学者南怀瑾提出要培养“亦新亦旧的一代”很对。

我们要培养民族的世界人。教育的阶级性在现实首先体现于为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服务,在全球化背景下还要有世界意识和天下情怀。

我们要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全面发展永远是健康个性的前提。全人教育与个性化教育是一体两面。现代学生有个性,但缺少健康个性。

我们要培养不断追寻和创造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和谐的人。不能只强调外部世界的实践。现在的孩子缺少内部世界的建构,心灵世界萎缩。没有内部世界的真善美的建构价值及其空间的拓展,外部世界的真善美秩序也无从建立,外部世界的生存空间也无从拓展。现在只是一个世界的教育,事实上两个世界都需要创新,《大学》讲: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因此,基础教育不仅要把握学生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还要适应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以此科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2]对个体而言,合适是选择教育的重要标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合适的教育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最好诠释,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提供多种可能,特色学校建设的意义与价值也在于此。

(二)高中教育应着力完成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高中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段之所以是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关键期,由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所决定。高中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的奠基阶段。

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的社会化过程紧密相连。李晓文教授认为“自我的本质则在于对自身的主宰,是每一个有形个体的无形主人,突出了人作为‘类’的个体存在的主体性。认识自己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并将之显示出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我意识。”[3]我理解,人对自我的认识与人的生理发育同时进行,只是我们很少向内叩问自己,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如果能明确感知,从心理发展角度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主体意识。但只有我们把自己作为稳定的主体认识,并通过一定的标准,与他人比较,在与他人的评价比较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认识,形成现实与理想的自我概念,我们这时才能说自己具备了主体性。因此,我们认为,自我的本质是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而调节是以自身和他人行为的参照作比较,这是一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相互适应的过程,即社会化过程。没有他人的参照、人际交往和活动,人的自我意识就无法建立,而只有具备自我意识,人才真正成为人。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用一段生动的文字精辟地描述了自我意识在人身上具有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4]

人的自我凸显了人的主体性,而自我的本质在于人能进行自我调节,这又集中体现了人在自我意识发展中的能动性。自我调节立足于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准则,即人的自我需要,这是调节的内在动力。人具有一种天生的自我肯定的价值取向即自尊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的动机都来源两个方面:性的冲动和想成为大人物的愿望。杜威则认为人性中最内在的冲动是“受重视的愿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满足自尊需要的过程中,都在进行有目的意向性的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的发展也具有目的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目的性都呈现明显的阶段发展特点。美国心理学家戴蒙(Damon)和哈特(Hart)对儿童自我理解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自我发展的四阶段水平理论。其中第四个水平即相当于高中学生的水平,主要是系统的信念与计划,包括哲学或伦理的信念系统、观念的取向和人格目标,并以此重新建构一个自我理解的综合体。这时学生不仅是形成系统的自我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自我作为社会一员的身份确认。他们认为人格和道德的演化影响和形成了自我。美国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从社会认知角度也提出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五阶段理论,他认为14岁以后,青少年逐渐意识自我代表一个稳定的个性成分。开始从具体的心理状态认识人格的一般性特点,能够采取一种一般的和公平的第三者观点看待自己,能够有意识地观察和评价内部的自我,进行积极地自我反省,将自我作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双重身份分解开,这是意识主体从被动观察者转变为自己精神生活的主动调节者,积极操纵自己的经验,并潜在地有目的调节自己的经验。[5]

多方面的研究已经表明,高中阶段是学生主体意识的成熟期,也是主体性建构的关键期。当高中学生将自己视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时,其必然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同,并进入个体的社会化角色,开始自己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时的学生不仅要求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与人际交往的机会,更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观察与自我评价,从而在更高水平上进行主体性的自我建构,即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从自己的价值体现,社会对自己发展的期待,自我的目标定位等价值与伦理层面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因此,我理解“自觉”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主体表征,“自”是主体性的表述,“觉”是内心的觉悟和自我意识的主动觉醒与成熟。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有其生理发育的阶段性特点,更是其心理成长的必然过程。如果能以科学的态度,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我们今天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学校德育的教化、学生活动的组织及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我们就不难理解高中提倡自觉教育的内在含义,就是真正给予学生这个特殊阶段的“人”以符合规律的教育,也就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点上寻找高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自我主体性发展的理论为东北师大附中自觉教育理念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为学校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核心的自觉教育提供了落脚点;而东北师大附中六十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也为践行自觉教育理念提供了鲜活和直接的经验。

二、追求自主:东北师大附中的历史与文化

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历史性的存在,不了解本校历史的校长,无以承继学校的传统,更难把握学校的未来。东北师大附中在“精神如山,文化似水,创造如歌,发展为行”的六十年历程中,始终坚守“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人生发展奠基,尊重师生自由,崇尚包容与责任,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环境,提倡一种减少压抑、增加快乐、尊重个性、关注健康、懂得感恩、拥有个人成长价值感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并积极帮助学生构建基于考试、高于考试,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规律于一体的个性化学习体系,让每个学生成为自身发展的主宰者。

(一)东北师大附中办学史中的价值沉淀

基础教育是教育大厦的基石。东北师大附中作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排头兵,六十年来,一直对如何培养人才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学校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为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的长春三中和松北五省联中。附中的发展始终抓住“人的发展”这一教育主旋律,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探索,积累了自主发展的宝贵经验。

1.教师优先发展

东北师大附中1950年建校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成立伊始,就是东北师范大学着力打造的教育改革实验基地。学校的第一批教师都是来自师大各院系的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带来了大学学术自觉、责任自觉、研究自觉的精神,这种精神为附中的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并在当时创造出了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

建校伊始,附中首位校长、著名教育家陈元晖先生就提出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当教书匠”,期待附中教师要将教师工作看成是一种事业追求,要有成“家”的抱负,而不是将教师工作仅仅当做谋生的手段。1952年初,学校设立教学小组,提出师徒带教,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每一位附中教师讲一门大学专业课,要求教师写教学手记,开设教师文言文进修班,数学提高班,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

同类推荐
  •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本书是揭露“驻京办”第一人、新华社调查型记者李松又一部关注民生的倾心力作。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并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体现在社会心态方面。比如中国社会底层普遍存在的焦躁疑惧、迷茫失落、仇官仇富、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就是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
  •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与集聚问题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基于自有的“海外人才大数据平台”的动态数据,有机结合大规模信息采集、非参与式观察、海外问卷调查、远程访谈等调查方法,将学理剖析、比较研究、文献分析、GIS空间分析、分布式数据挖掘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对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的立体式研究架构和整体性认识。
  • 书游记(2015·春)

    书游记(2015·春)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本书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中文数据库资源以及外文数据库资源的出版特点,读者、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以及信息资源采访的原则和策略。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皇帝的摄政皇妹

    皇帝的摄政皇妹

    她是现代医学博士,医学界的天才,在一次实验室爆炸时丧失了她的性命,穿越到一个五岁小萝莉的身上,这位小萝莉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替她和她的母亲报仇雪恨,此生无怨,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与君初相忆

    与君初相忆

    街角有个平淡无奇的面摊子,老板娘是个力气大如壮汉、抠到一毛不拔的人物,想讨好富商却送坛腌菜都心疼。然而又怎么知道,前来光顾的那个少女俏皮爱吃,是否就如看起来那般透明,悲惨的逼婚或许只是家族利益的假象。她和他午夜阴山密林中的初遇,就已经注定了一些事,有口不能言的无奈,爱而不得的遗憾,终究逃不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路数,这里写满看江湖暗商的往事。他们都知道,世事有太多刻意才促成那些不经意。
  • 锦鲤忆:师父,等等徒儿

    锦鲤忆:师父,等等徒儿

    “小师妹,吃糖!”“咳!不可!男女授受不亲!”“师父,我要亲亲抱抱举高高!”“好。”“师父不是亲口说男女授受不亲吗,怎可……”“滚。”四个宝贝自己的师兄+一个宠徒狂魔的师父,这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师父在前面等着呢,还犹豫什么,赶紧找个良辰吉日嫁了吧!
  • 凯瑟战神缘起

    凯瑟战神缘起

    九尺长枪踏遍天涯谁人与敌三尺长剑斩不断情仇愁满怀跌落凡尘,一身褴褛却叫那天地换颜色这世间,无了你留我又能如何金甲重燃,利刃出鞘捣穿苍穹,踏碎地府只为与你想朝暮纵使万劫不复仍只求生生世世斩不断的红线世世代代扯不散的情谊长厮守。
  •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2010流行音乐高等教育成都论坛论文集

    包括流行演唱、流行歌舞、流行器乐、音乐创作、理论五大部分,共收录28篇文章。
  • 六合白鸾录

    六合白鸾录

    盘古开天地后分六合上下东西南北,七个创世神各守护一州天地,仅剩俩州被妖魔俩界所夺,白鸾身为俩州之一的雍州女奴会有如何奇遇?
  • 菲越千年去爱你

    菲越千年去爱你

    韩小菲:追贼遇刺,面临死亡,我感到绝望,难道因这句“我不甘心”唠叨得太厉害,连上天也听不下去了,于是乎安排我重生?只是不料,却是重生到千年之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哼,我才不要喜欢你

    哼,我才不要喜欢你

    程立昭怎么可以那么坏,一天天的不是凶我就是骂我,我才不要喜欢他。他一点都不好,除了长的好看点,腿长一点什么优点都没有,而且还是一个特别凶残的人,我才不要喜欢他!――顾漫漫顾漫漫那么好看,那么娇气,那么可爱,我一定不会让她逃出我的手掌心!――程立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