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7900000006

第6章 红楼梦中的末世之史(3)

这篇文章对“福朗思牙”和西班牙的关系,做了深入和全面的诠释。而西班牙与明朝有何过节呢?《近代中国史纲》关于西班牙对明朝的侵扰就有详细记载:

又六年(1571年)占领吕宋。吕宋原为中国商贩聚集之地,中国人初亦称西班牙为佛郎机。“西班牙人占有吕宋三年,中国海寇林凤因官军的攻剿,不克在闽海立足,率领部众四千,前来争夺,翌年失利而去。”“西班牙人渐生疑惧,时加凌虐(华人)。1593年,华人愤将菲律宾总督刺杀,西班牙人大事报复……遂发兵围攻,二万五千商民,尽膏锋刃,时为1603年(万历三十一年)……1639年至1686年,又有三次屠戮。

由此不难看出晚明真可谓多灾多难,在沉沦的旋涡中风雨飘摇。不仅大顺军得民心得天下,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就连西班牙等欧洲强国也心存觊觎之心,不断来犯。作书人看似闲闲两笔“海西福朗思牙”和“温都里纳”,如同一把把利刃,将明末那段可怜可悲的末世之史,暗暗刻在书中。

《红楼梦》的作书人,虽然故弄玄虚,在行文中有意抹去朝代的痕迹,但从字里行间,从他和批书人联手给出的信息之中,仍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红楼梦》隐去的“真事”,正是明末清初“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这一段历史中,最为清朝统治者忌讳,不准描写和记录的一段史实,正是可悲可泣的明末、清军入关之后的南明史。南明是后来历史学家对那段历史的称呼,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顺军攻克北京,满清入关问鼎中原,到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抗清基地覆灭,第二个阶段是从1664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进军台湾,郑克塽降清。顾诚在《南明史》中说道:

从不同的角度看,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首的在北京的明朝廷业已覆亡,这段时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

南明在南京,拥有政权、官吏、军队和地盘,与刚刚入关的清廷不相上下,在经济上甚至比清廷还要强盛,然而在短短的二十年间覆亡,只剩郑氏家族,在台湾继续抗清,至1683年。光复朱明这一个愿望对无数汉人来说,果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作书人深知其间缘由,既悲又痛,想要记录评说这一段历史,留与后人。但因清廷一直宣称“天下取自贼而不是明”,自始至终,未曾承认过南明政权的存在。就连所修《明史》,也常常出现“书其臣不录其君”的奇怪现象。康熙二年(1663年),浙江吴兴县巨富庄廷龙以用重金购得原明朝相国朱国桢所著的《明史》,请人刊刻。其中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不写清帝年号而写明年号,被人告发,刑部遣侍郎审理此案。这个时候庄廷龙已死,朝廷依旧下令开棺戮尸,并株连七十余人,包括庄廷龙之弟和为此书作序者、刻者、读者、藏书者等。

在那样一种极其恶劣的政治环境之下,作书人经过深思熟虑,拿起修史之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击两鸣,写就这一部正可惊天地、反可泣鬼神之作。

一切都不是臆想,一切就藏在作书人和批书人的文字之下。

让我们回到文本,一起来解开《红楼梦》中所隐写的秘密。这个秘密,不是一个虚幻迷离的梦,而是一段残酷血腥的历史。在这个改朝换代的历史中,诸多人物逐一登场,有自缢身亡的崇祯皇帝,有大顺皇帝李自成,有摄政王多尔衮,有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有南明小王朝的三帝,有平西亲王吴三桂,有一代枭雄洪承畴,还有多次投降的失节将领姜瓖兄弟等人。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却有着相同的结局。或身败,或名裂,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最终的结局全都是一场虚空。作书人在第五回中,已经用《红楼梦》收尾之曲“飞鸟各投林”诠释殆尽: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很多反解《红楼梦》的研究者,读出书中的某些玄机,便认为作书人隐写此书的终极深意是反清复明。其实这只是表象。作书人的初心,是为客观记录一个畸形的时代,一段不堪的历史,在这惨痛之中,他领悟到一种悲凉,悲凉过后,便是无尽的虚空。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亦都从虚空走向虚空,从悲凉走向悲凉。

《红楼梦》以梦为题,梦中又有梦。八十回中,有二十个梦。作书人写梦的手法变幻无常,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上看,起于梦,梦一个接着一个,因为后文遗失,内容已不可知。但可以猜测,作书人笔下的结局,很有可能也是止于梦。书中最重要的梦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最容易被看官忽视的梦是第十三回,贾宝玉在梦里听见有人叫秦氏死了;而最隐晦的梦,则是第七十二回中,熙凤梦见夺锦。这些梦,都有虚空之意。作书人正是借梦,来表达他的思想世界。

《金刚经》中有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其意是说,世界上所有因为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与事物,都只是昙花一现,如同梦幻泡影一样不真实。而作书人笔下的梦,正为此意。他隐写的历史,历史中的人,包括他自己的人生,都是梦幻泡影。这一种虚空的哲学思想,在第二回中,在冷子兴嘲笑宝玉为“色鬼无疑”之后,作书人就借贾雨村之言说出: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则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怪癖,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怪癖之邪气,不能荡漾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先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甲戌侧批:恰极,是确论。)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乘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子兴道:

“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

这一段描写,看似生涩,其实是真实而深刻地流露出作书人的作书本意。他举出一大串人物名字,有皇帝,有名臣,有武将,有平民,则是暗指他所记载的历史之中,也有这样的人物,他们“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成为大凶大恶。”这些人物,在作书人搭建的贾府舞台之上,扮演着贾府中的角色。他们才是作书人所要记录的历史人物。纵观全书,作书人对每一个人物的描写,未曾有过任何偏激的主观评价,他只是客观地记录每一个人的命运,除了虚空,还是虚空。因此,他才会在借贾雨村出这一长串人名之时,提出“气”之说。可知作书人深受张载气学思潮的影响。

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在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中,就有“气是天地之本,为万物之源”之意。上古先民观察云烟和雾霭,创造了象形文字“气”。后来又有哲人认为自然界存在多种属性的气,它们的运动变化,决定了自然万物的演化发展。西周太史伯阳父曾用“天地之气”的运行失序解释地震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医家医和就用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运动说明气候的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之后哲人开始把气看作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物质。《管子·内业》认为,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庄子·知北游》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荀子·王制》认为,水、火、草、木、禽兽和人均由气所构成。从地上五谷到天上列星,从无机界到有机界,都是由气生成的。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张载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张载曰:“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张载在《正蒙》指出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气本体论”,是以气为最高范畴的“气一元论”哲学发展的最高峰。气学研究者认为:理学思潮中的气学流派,由张载开创并成为其理论代表,中间经过南宋、元代的沉寂,到明代又重新崛起。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王夫之等人,都是明代气学的重要人物。他们深受张载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张载的气本论哲学,并加以发挥,把道、理、性建立在气本论哲学的基础之上。这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修正,在宋明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气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张载认为:气有聚散而无生天,气聚则有形而见形成万物,气散则无形可见化为太虚。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从《红楼梦》的行文可以看出,怀日悼月的作书人深受张载“气学”影响。他书中所写的太虚幻境,并不是来自随意之笔,而应该是取自张载“太虚无形”之语。

这时再来看全书开篇之处,石头听了一僧一道的高谈快论,凡心大动,想到人间去享一享荣华富贵,便口吐人言,向二位大师提出请求。作书人写道: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

“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这句行文之后,甲戌有侧批为:

四句乃一部之总纲。

批书人在此批“虚空”是整部《红楼梦》的总纲,便是明白无误告诉看官,《红楼梦》中没有梦,有的是历史,是历史中的人,归根结底是人虚空的命运。

书中第一个虚空之人是贾瑞。这个人物,历来红学研究者,都将其忽略,而在我看来,这个人物,是贾府戏台之上第一个死去的角色,作书人给他安排的短暂戏份之中,关于他的死,却花了整整一回进行渲染。他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非常值得深究,甚至可以说,他是解开书中所隐之谜的一把最大钥匙。解开了他这个谜,就进入了作书人精心设计的迷宫。

他的扮演者,会是谁呢?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蒋勋说红楼梦(套装共8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故乡失落的鸟

    故乡失落的鸟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
  • 你呼吸太阳,我呼吸月亮(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选)

    你呼吸太阳,我呼吸月亮(阿赫玛托娃抒情诗选)

    本诗选精选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诗歌主题多为咏叹人类美好复杂的情感和抒写女性真实的心理,读之让人感受到爱情的萌动和盼望,嗅到爱情的惆怅、迷惘、寂寞、郁悒、痛苦。诗歌感情炽烈、真挚,忧伤中糅杂着快乐,绝望中闪烁着光明。从诗选中,可以读到诗人曲折、矛盾、细腻的心思。
  • 徐志摩散文集

    徐志摩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多篇传世的散文。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具有独特的韵味,既有丰富的哲理性,又具有诗画般的美感。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宣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本书除了多篇散文以为,还收录了《爱眉小札》《致陆小曼》书信内容,充分展示了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有助于我们感知他的情感和追求。
  • 山生

    山生

    让我们去看一看王彦生的故事,从他的故事中去体会什么是渺小与伟大,短暂与永恒、虚荣与快乐,怯弱与坚定,浮华与庄严……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光照会

    光照会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是最为疯狂的时代......干涸了数百年的灵潮开始涌动,神秘侧悄然复苏,巫术、诅咒、神奇生物、隐秘结社、邪恶教团、异域魔神、星界万灵、诡秘传说......一一降世。艾伦说,光照之下,皆是吾的庇护之地。这里有克苏鲁,有主神,有轮回者,有......
  • 如若还是初见时

    如若还是初见时

    一场车祸,改变彼此的记忆,再次见面,只是陌路。女人对着男人艰难的说了出口,“还记得我吗?”男人看着眼前的女人,不屑一顾,语气全是嫌弃,无情的说着,“离我远一点,不要假装和我认识,套交情,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女人不死心,继续问道,“真的把我给忘了吗?”男人又看了一眼,声音比之前更加的冷漠,“不要让我重复,滚。”女人知道,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忘记他,重新开始,忘记初恋,忘记暗恋,同时也忘记他。
  • 如花似玉

    如花似玉

    李云飘的娘生李云飘时得产褥热死了,襁褓里的李云飘饿得嗷嗷叫,那哭叫声让村里不少女人动了恻隐之心,这个抱着喂一口,那个抱着奶一口,所以李云飘长大后,不仅心灵手巧,人也出落得一朵花似的,都说是吃了百家奶,沾了众多女人的灵气。为此很多女人预言道:“这个女伢儿,今后了不得。”李云飘未婚先孕,破了天河村的记录,接下来的日子,起承转合,逶迤曲折,就像一出戏,大喜大悲,自然由不得她了。
  •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中)

    杨译童书经典:格林童话(中)

    《格林童话(中)》是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其内容广泛,反映了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智慧与愚昧等极具人生意义的主题,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揭示了有益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版《格林童话(中)》包含《玫瑰公主》《白雪公主》《魔鬼的邋遢兄弟》等名篇,并由著名德语翻译家杨武能教授翻译,在准确性与趣味性,以及译作的可读性上都保证了上佳质量,可以说是《格林童话》众多版本中的权威版。
  • 莫道人归晚

    莫道人归晚

    莫道人归晚,更有晚归人。从小到大见过秦归晚的人都说,这丫头长大准是个倔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真被说对了,长大后的秦归晚典型不吃亏不过脑子,亲身上演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问题的唯一标准”。她这份倔脾气既成就了她,又害了她。不过,上天总是平等且怀有慈悲之心的,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买一赠一拿门夹一下你的脑袋。本文则是女主被夹完脑袋之后的故事。打算篇幅差不多是中篇,女主秦归晚,男主保持神秘,这篇文是在经历《春泛若耶溪》悲剧之后的一篇喜剧结尾。想吃糖可以多多关注比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个17岁的女孩

    那个17岁的女孩

    如果现在是人生的开始,我宁愿当初回到起点……我无法改变,所以自己一定要改变。不想就这样被生活压倒,最后还是学着坚强一点。
  • 第一下堂妻

    第一下堂妻

    刚刚穿越,便要嫁给一个从没见过面的二皇子,在出嫁前夕却被下了剧毒,此后便经常恶梦连连,而这些梦连起来,便组合成了一个十年后的历史。原来,她穿越来的当天,正好是原主重生之日。被皇帝软禁宫中,又遇到女鬼相逼。因为有了梦里面的提示,她已经小心的避开,但是,历史的巨轮却在悄然接近,一切如初,似乎,并没有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