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5800000004

第4章 百年中文一排椅(3)

看的过程已不甚了了,只记得看的书要多一些,可能是八本,也可能是十本,接触到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皆面色谦逊,心平气和。她们有条不紊做着分内的事情,素色套袖是普遍装束,因为搁书处多灰尘,阳光下那灰尘更为活跃;可能它们也欢喜尘封的书能重见天日流通到爱书的读者手中。

最后审定放行的书有四本,除了前三本,还有一本无论如何记不起书名。审读报告很难写,春秋之笔,曲折为文,“但是”少不了的,同意开放借阅乃最终主题。报告写好,我们工作完成离馆回校。听说后来图书馆真的将这几本书正常借阅,又听说再后来在新的运动中重新禁止……

我只记得图书馆小院不冷不热不温不火的一地阳光,像度人慈航的一叶扁舟,像点化昏懵的一指禅。

七月未名

七月未名。

七月的北大未名湖边有鸟叫。鸟是一种,名字有多。

笔者插队的陕北,依了那鸟叫声唤它“大嫂放火”。地里作务庄稼的农民听到鸟叫,锄把子拄在下巴上,循声抬头问那鸟——大嫂放火,大哥呢大哥呢(有点像后来一首流行歌曲歌词)?大哥黑汗横流在地里干活儿。庄稼汉的解释是,鸟儿如此叫,是催窑里的大嫂赶紧放火赶紧做饭,做好饭赶紧给干活干饿了的大哥送去。

这是庄稼人依自己的理解与逻辑对自然现象做出极为写实的解读。

也成了笔者识鸟的启蒙。

后来听说此鸟叫布谷,很大成分是鸟的叫声与季节,“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声音很像。但笔者走了不少地方,还真没听人管种地撒种叫“布谷”,显然有乡间的教书先生做了修辞,显然比“大嫂放火”多了文气。

再后来得知此鸟叫杜鹃、杜宇、子规,还有如诉如泣的悲剧故事相缭绕,那已经是文学了。

七月未名湖的清早就是这鸟叫,很执著,很好听。

七月未名。

七月前十天未名湖分外热闹,因为毕业。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2009年北京大学共有近万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三千,硕士生四千九,博士一千三。上万颗年轻的头颅谦逊低下,任由师长拨动方帽上的流苏,那一瞬间多少人鼻酸泪盈刻骨铭心。

11日那天,未名湖边倒了两棵树——季羡林先生和任继愈先生同天离世——笔者以为倒的是槐树,未名湖边一地洁白细碎的槐花。两棵树一齐倒下,生前与身后,动静与意义都被放大。

笔者去了季先生曾经生活过的朗润园,池塘荷花参差绿萍,杜鹃隔着薄雾叫,一股说不出的萧疏与寂寥。

七月后半月,暑假使未名湖回归安静,有旅游者进校参观,围着湖边照相,恨不得带走所见一切,垂柳依依,草木葳蕤,石舫无语,鸟啼声声。

是觅食,求偶?

是叩问,探寻?

未名呵七月未名。

百年中文一排椅

那一排椅子,在哪儿……

阅读纪念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系庆两本书:《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系友名录》,发觉一件很重要道具—椅子,年级毕业典礼和重大集会合影断不可缺的一排椅子。

椅子做如下使用。

集合照相一般三行人,最前一行大抵女生,蹲或坐地,第二行师长端坐椅上,男生则站立最后。系里人少,或专业人多,往两边拉长就是,一排椅子够使。

看两本书中,除早年中文系学生少,大家站着照相,很多年很多张毕业照如此,不超过蹲坐站三行,至少按动快门那一刻,显得师生和谐并恒久。

椅子不简单哩!托举了四季,挪移了人生。百年时光递进流转并薪火传承。

有段时间,师生皆青青子衿,穿一式长衫,戴同样圆镜片眼镜,头发黢黑,眉眼透着年轻。腰背直溜如青杨树,往直挺,往上窜。眉舒眼展,目光炯炯如手电筒,穿透风尘,照亮前程。

新中国建立初中文系毕业合影,老师多中年,学生有调干,年龄差别不大。

后来,“文革”后的后来,师是师,生是生,照片可分出。

第一排或蹲或坐,腿脚利落,多半女生,中间那排椅子坐着师长,领导不领导,无所谓。后一排站着男生。

人再多就有专门架子了,如此规模一般不归系里召集。

人在坐,天在看。原来老天一直下着雪。看似漫不经心,东一把,西一把,却心中有数,冷静清醒,严格按齿排序。下那种水分不多的雪粒,下在鬓边、发梢,头顶。人老看眉眼看腰背,眼如卧蚕,细丝包裹,声音和目光皆往回敛。就这样,级与辈与代椅子分出。

绿地摆上一排椅子,意味在约定时间聚拢,师生在约定时间做同一件事:中文系学生毕业的格式条款。

真正的散离则无需椅子,单拨儿,零星,从照片可清楚看到,有人从蹲到站到坐,最后拍屁股走人,绿荫的背影,雪地上脚印,很多人看不到也走了。能像季羡林老、任继愈老动静颇大同天离去,那是几世几代修来的缘分与福分。散时不见人影有鸟鸣送行,鸟叫“布谷”,教育是布谷,中文系是百年鸟巢。

百年中文,非正常走的几十上百吧?锅底火大,饺子破皮,不见馅,只见皮,伶仃洋里漂着伶仃皮儿……

来看椅子。

最早是硬木太师椅,搬起来一定好重!再后来是质地较差的靠背椅,再再后到笔者一辈来,是那种四条腿无背只能叫凳子了。新生入学一人发一个,毕业需一人一个交还,才给毕业证。那凳子轻,看电影看球(倒是哪个时代都有)拎起就走。有时放倒一人凳腿一人凳面,可两人合坐。至少笔者在开学典礼上看朝鲜影片《卖花姑娘》就这么坐的,开学典礼便有了一份凳腿硌人的记忆。再后来是那种可折叠硬塑料面的椅子,坐着也硬,若两张椅面安排三个屁股,不舒服是必须的。

椅子后边有背景。老北大红楼、燕园文史楼、西校门、南校门、绿叶葳蕤紫藤盛开的静园五院,最多是校图书馆前。早年有毛主席像,眼下没有,早年有笔者一拨盖的图书馆,眼下也没有。

服饰倒是与时俱进。素色长衫,玄色马褂,穿西服时候少,穿改良中山装时候多,20世纪50年代布拉吉、70年代军装,80、90年代乱了,乱七八糟好有生气,大学中文系的服饰走廊。变化较小是表情和手势,偏严肃。

百年中文一排椅。

仿佛一摆出来,绿草地上群贤毕至,星光灼灼,有嘈切话语,拍浪笑声。

那排椅子,在哪儿?

同学

一个人一生若多次进出学校——像笔者念了完整小学(六年),半截子中学(两年),特殊时期的大学(工农兵学员):加上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期,一直延伸至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还有三个月中央党校短期班——除去血缘亲属,一摞一摞毕业证通讯录证明着,同学成了最大人际交往群体。

小学念了三个,记得老师同学名字的是最后一所学校。班主任老师姓乔,年纪稍长,脸微麻。笔者考上如愿中学的消息,就是乔老师提前告知。得知消息瞬间,天空澄碧,花香鸟语由短路而畅通。

至今留有一把小学同学小一寸黑白照片,照片后边有名字。学校无名气,地皮却金贵,依偎中南海红墙。体育课打排球,某位男生劲使大了,球飞过红墙,班里大个男生乃中办副主任汪东兴儿子,汪公子颠颠跑进中南海取球,取回球接着打。又打进红墙,颠颠又去取。不亦忙乎乐乎!至今不知打球过墙同学无意还是故意。

小学同学延续到中学,又延续到插队陕北黑家堡公社的有一位。笔者去的李家湾,她去的河吉坪。她名字就叫何冀平,地名与人名重合,天大巧合。对,她就是北京人艺《天下第一楼》和《甲子园》的编剧。我们当年在一个毛泽东文艺宣传队,还是编导组成员。当年她不姓何姓张,随母姓。

一张宣传队带妆合影照片中还有编导组另一成员、中学同级不同班、插队同公社不同生产队的吴北玲,她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七级,陈建功、黄蓓佳、黄子平等才子佳人的同学,她还有一重身份,陕北知青典型孙立哲的夫人,可惜人走得太早,早于看上去病病歪歪多年的史铁生,史铁生与孙立哲是清华附中同学。

记得宣传队实行“一帮一,一对红”(那个时代过来人知道并亲历),无外乎聊聊天,谈谈心,笔者结的对子是一位拉二胡的苏姓男生,来自北京的一所男校。插队农村没有哪个生产队愿意光要女生,所以每个队知青都是男女校男女生搭配。

那晚上谈话内容早不记得,总之你有不痛快,说来我听,我有高兴事告诉你,聊天手边还干活,剥花生,把剥好圆饱的花生米丢进一大号搪瓷茶缸,有了扑都扑都动静,瘪的丢进嘴里。聊到最后,他让笔者帮他洗演出时围脖子上的羊肚子手巾,遭笔者拒绝。他找了演老太太的我的同学帮忙。事后得意,你不帮有人帮。记得谈话时天顶是深邃夜空,四周是黑色高原。所有天穹无垠广大,所有梁峁真诚平坦,所有沟沟壕壕道路无碍延展,如同在场者的内心世界……

笔者两进北京大学,后一次是中文系首届作家班。班主任曹文轩教授,讲课的有孙玉石、谢冕、费振刚、袁行霈等满台精英。袁先生上完课,板书不让擦,赏。班上有男生去相亲,女方得知男生是中文系学生,约会前现背两首唐诗以应对。袁先生问,结果呢?结婚了。现在呢?离了。袁先生愕然。

这个龙年之尾,大学同班同学田增祥走了,走时离过年还有三天。20世纪70年代,他毕业分配北京出版社《十月》编辑部。在全民读小说关心文学的年代,他写小说,编辑更多更好小说,以获得尊重与社会地位。退休后玩点石头。2012年5月,文学七二入学四十年聚会,有人送手表,别人玩笑说,下次聚会轮到田同学送玉,羊脂玉。

强求不成美事,事终未成。

不敢说同学关系“牢不可破”,说这词都有点咬牙。拢共算下来,还是不走不动轻风淡云的多,要好有限,莫逆几无。空身无牵挂来,空身无羁绊“走你”。

同学一场,因为同等状态入学,每月十九块五角伙食费打底,起于平等止于平等,不会再往下坠;往后的七股八岔,往后的千红万紫,不敢说自傲或自愧,不舒服的感觉有人会有。所以四十年的聚会哪次也没有聚齐,没聚齐便开始散了。

追悼会那天,岳建一、章德宁夫妇(笔者低一级同学)也来送行。章德宁对笔者说,你们班同学来得不多。笔者在心里解释:快过年了,下雪天儿,路滑。再一想,正常。释然。

同学,相伴人生某一区间座标。譬如眼下八宝山告别室签到簿上,点点落墨如梅。

诗之殇

刚进入蛇年大年初五,诗人雷抒雁走了,享年七十不到一,在医学发达昌明当下,不该走这么早,然而命却如此,一边是科学、技术加亲人之心愿,一边是命,看似强大的一边拽不过拳拳一握,雷抒雁还是走了……

我与他相识在20世纪80年代,那是个人人读诗、读小说的年代。谁谁新写一首诗,谁谁发表一篇好小说,你若不知道没看过,就像如今不开博,不用微信,那你就OUT了。

想想看,那是个诗海汹涌诗花烂漫的季节,诗歌是浪峰晶白一簇,匕首耀眼一抹。继《天安门诗抄》后,《周总理,你在哪里》、《小草在歌唱》、《将军,你不能那样做》、《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致橡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谁不会背个一首,来上两句。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思想解放、文学解放、文化解放的大潮中狂飚突进,啸声震耳。那时诗歌是入世的,是自励励人的。那时诗是有标点的,有韵的,是可以高声诵读的。如同雷抒雁《小草在歌唱》:

正是需要光明的暗夜,

阴风却吹灭了星光;

正是需要呐喊的荒野,

真理的嘴却被封上!

黎明。一声枪响,

在祖国遥远的东方,

溅起一片血红的霞光!

呵,年老的妈妈,

四十多年的心血,

就这样被残暴地泼在地上;

呵,幼小的孩子,

这样小小年纪,

心灵上就刻下了

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恨我自己,竟睡得那样死,

像喝过魔鬼的迷魂汤,

让辚辚囚车,碾过我僵死的心脏!

我是军人,却不能挺身而出,

像***,用胸脯筑起一道铜墙!

而让这颗罪恶的子弹,

射穿祖国的希望,

打进人民的胸膛!

我惭愧我自己,我是共产党员,

却不如小草,让她的血流进脉管,

日里夜里,不停歌唱……

诗是写女烈士张志新的,当今有多少人知道她记得她?!

一部中国诗歌史,除了婉约,必然还有豪放,除了雨巷丁香,必然还有匕首投枪,除了雍容华贵,必然还有锋利峻急。入史之诗圣杜甫,除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览众山小”,必然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三吏三别”。所以才有不容贬抑和不会泯灭的《天安门诗》和《汶川诗》。公众读者或许说不出子丑寅卯,只觉读了诗感动,并把这感动分享他人。

我与雷抒雁的较近交往,是2010年8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初评,我是初评委,他是初评委主任;为便于初评和终评衔接,他也是终评委副主任。

诗歌早已不复当年光景,评奖还要公开公正公平,一切基础是认真。雷抒雁是认真的。

读作品前,雷抒雁召集大家开会,讲纪律,签署“保密协议”。

进入诗歌初评第二轮投票之前,雷抒雁发言,他强调鲁迅文学奖是国家奖,不同于个人、团体奖,有自己的标准,比较全面。他说,如果有作者以前获过奖,此次又有作品入围,可横向比较其他作者,也纵向比较他以前的获奖作品,质量特别优秀的可考虑上,如果不行,把机会让给其他年轻人。雷抒雁再次强调评奖纪律和人人都签过的保密协议。

同类推荐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荆江安澜

    荆江安澜

    长江穿越湖北荆州市“九曲回肠”的江段称为荆江。荆江大堤的万寿宝塔附近,有三处显著的纪念物:“盛世安澜”的巨型石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九八抗洪烈士纪念碑。这三处纪念碑石,兴建时间前后虽相距50多年,却共同记录着荆江军民浴血奋战、抗击水患的英雄壮举。在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者饱蘸激情,用生动的文笔描绘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相信留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还有深深的感动与思索……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草原上的情人节

    草原上的情人节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草原上的情人节》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社会写真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社会写真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严肃深刻,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鞭辟入里,让热爱社会写真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铜墙铁壁:河北民间抗战纪实

    铜墙铁壁:河北民间抗战纪实

    本书作者走访省内外许多地方,采访数百个人物,记录了河北民间抗战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抗战的英勇事迹。
热门推荐
  • 我的隔壁大叔

    我的隔壁大叔

    我的邻居大叔是个奇怪的人,总是闲来无事,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但是他的生活费却从来没有断过,经过我一次勘察,发现他居然是做这个的……
  • 杭商故事Ⅲ

    杭商故事Ⅲ

    本书收录50余篇刊发于《每日商报》的企业家报道,每篇介绍一位杭州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这些企业家来自各行各业,从制造业、服务业、纺织业到互联网行业等等,通过介绍他们的奋斗心路和企业发展壮大历程,弘扬创新奋进的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书穿小炮灰逆袭记

    苏若纪本来惊喜的发现自己在死后重生到了一个年仅五岁的世家嫡出大小姐身上,可是不到两个月她惊恐的发现自己是书穿了,穿到了一个才七岁就被炮灰了的女配身上……女强文,女主不会嫁人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是女帝听我的

    我是女帝听我的

    传言,万年前仙门大派——名鹤门在解散之际留下一枚鹤令,持此令者可号令天下各世家宗派。时逢有纯大陆局势动荡,三大家族之首的纪家嫡女为保家族,女扮男装云游大陆探寻鹤令。恰遇上同样目的的江家二爷,看两人碰撞出爱的火花,演绎一段强者爱恋。
  • 乃木坂回忆

    乃木坂回忆

    不知何时我已喜欢上你,蓦然回首你却已然飞去,我万分留念却亦坦然面对,愿坂道记忆永存我心。
  • 惊魂马戏团(动物传奇·传奇卷)

    惊魂马戏团(动物传奇·传奇卷)

    动物与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动物们也性格各异。它们的存在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动物传奇”丛书以短小的篇幅、精练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是善良的,同时也是冷酷的,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而不是战胜大自然,才会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是一套关于人与自然的心灵健康之书。传奇卷为其中一本,讲述的是动物之间与、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二把手凶猛:兄弟我的10年营销破局秘笈

    有十年操盘经验的呼噜猫被聘请到晨光牛奶做营销总监,先是采取各种手段坐稳位子,接着带领公司开发关联通路以及其他渠道,让公司市场渐渐做大,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可以上市的地步。也正因其能力突出,贡献巨大,所以当公司越来越壮大的时候,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司二把手。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遭遇了公司财务总监联合其他几个高层的明争暗斗。呼噜猫能顺利击破对手的一个个阴谋诡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