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9800000006

第6章 上篇 追踪“花”的神秘线索(4)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好一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究竟是“花落”还是“人亡”?黛玉究竟是“葬花”还是“葬人”?我们真的无法知道吗?先注意本回一则看似平常的旁批:“是论物,是论人?看官着眼。”它出现在探春所言“朴而不俗、直而不拙”八字旁,原句为:“……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其实批语借题而巧妙发挥,暗已双关至“花”的真正含义:作者所“论”是葬作为“物”之“花”,还是作为“人”之“花”?只一提问答案就在其中:“是论物”,更“是论人”;正面“论物”,反面“论人”!证以第七十六回借妙玉双关暗示联诗中悲凉凄楚的“冷月葬花魂”句“亦关人的气数而有”,则应无疑矣。

另外,作者行文至此,若从小说正面着眼,封建势力并没有对林黛玉和她的爱情摧残、迫害到诗中所形容的那种程度。这样言过其实,一直令人费解,何故?就因为它背后另有文章。作者之意不在“花落”,而在“人亡”。谁亡?花袭人!此回通篇虽也是“两样笔墨”,却都是“一样机轴”:为花袭人送行!

本回有眉批暗示:“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黛玉深感对宝玉和她每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正是花袭人之辈,所以忍无可忍的她才决定“了却怡红孽冤”(第二十八回旁批),亲手将袭人埋葬于“花冢”。袭人为人所共愤,“红消香断”又有谁怜?这正是甘为鹰犬者应有的下场。但毕竟袭人另有幕后,“葬花”只能小心从事。葬花前的第二十六回已在酝酿着大事即将发生的紧张气氛。正文写宝黛二人“正说着,只见袭人走来说道:‘快回去穿衣服,老爷叫你呢。’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雷的一般……”作者巧妙利用老爷与宝玉的紧张关系表面上制造出一种足让宝黛心惊肉跳的效果,然而二人真正惊吓的原因是正谈论“葬花”事宜,“只见袭人走来”!此处眉批曰:“……故用险句结住,使二玉心中不得不将现事抛却,各怀一惊心意,再作下文。……”复又旁批曰:“不止玉兄一惊,即阿颦亦不免一吓。……忘情而出也,呵呵”!细味脂批,再联系下文情形,便不难理解正文背面的真正含义。这种诚惶诚恐的心情贯穿“葬花”事件之始终。紧接葬花后的第二十八回一开始便又是这样的气氛,将黛玉小心谨慎的无奈之态描摹得惟妙惟肖:

林黛玉看见(宝玉),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

看过这段情节,字面上给人的感觉是黛玉在骂宝玉,似也合乎情理,而实际上作者采用了“指桑骂槐”的手法,暗线中黛玉骂的是“狠心短命的”花袭人。至于“短命”二字,已不仅仅是骂,同时作者在我们毫无防备时无情地宣告:袭人已身死!“花”已被埋葬!

黛玉的心情无独有偶,脂砚斋及时地表达了相同的感受:

幸逢知己无回避,密语隔窗怕有人。(第二十七回戚回后批)

这一句,恐怕葬花的黛玉最懂。因为此批可能正由黛玉葬花而存在其后。不过,批语显然还双关至一个更重要的层面,它直接透露了作者之所以如此写红楼,甚至批者之所以如此批红楼的真正初衷所在!鉴于当时危险的写作环境,同批中还深沉发问:作者满腹“心事将谁告”!

“葬花”圆满结束,宝玉竟一反黛玉的小心,“因黛玉事完,一心无挂碍,故不知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第二十八回旁批)!当然黛玉也很快“将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同回正文。前引批“情情本来面目也”即批于此,可见葬花正是黛玉的本来职责)。怡红院归于暂时的平静,宝玉也获得了短暂的解放。

另外想说的是,虽然第二十七回为“葬花”正文,其实黛玉葬花的愿望和计划早在第二十三回就已初露端倪:

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

这段文字堪称葬花的前奏、序曲。又前在第十八回即有夹批曰:“余则为若许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冢’”。批者预先暗示“花冢”在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葬花”的意义也一定非比寻常。我们不妨以心会心,仔细体会作者的深切用意:宝黛正“收拾落花”时,袭人款款走来。若能静气屏心、闭目深思,定会看见袭人正一步步走向“花冢”,走向她的末日……

拙笔行文至此,不知读者是否感觉突然?还没有多涉及花袭人的具体行为,也未来得及认识幕后人物,倒先有了她的最终结局。其实我们在暗线中走了一条“花”的捷径,关注的是“花”的主干,也由于作者叙事的特殊性,繁枝茂叶一时难以涉及,但暗线情节却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袭人的行为通过后文分析慢慢可知。

第三节 “花”谢留魂

第二十七回旁批曰:“奇文异文,俱出《石头记》上,且愈出愈奇文。”确实,《红楼梦》至此已足称奇,但更为奇异的还在后文。

暗线中花袭人虽已身死,正文的她却并未随即消失,甚至仍有许多关于她的“异文”在后,这是为什么?其实只要我们理解作者写作的空前特殊性,便不难领会其良苦用心。

花袭人虽然退出了暗线的舞台,但如果从此不见于正文,《红楼梦》的正面故事又作如何交代?作者两面权衡,既要顾及表面的合理完整,更要考虑暗线的情节或艺术需要,用化腐朽为神奇之笔,使花袭人以鬼魂之形继续出入于后文,进而去做一些出人意料的艺术处理。正如第三十九回戚回后批所谓用“鬼之遗事,以振其余响”,而“花”也始具“桂(谐音‘鬼’)花”的属性,具体参见后文。当然作者并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他写鬼但不信鬼,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从第十六回夹批便可找到证据:

……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谈愚论设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见之奇文奇笔。

有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者借以鬼魂而抒发心中块垒,并达到一种令人莫测的奇异境界。

关于花袭人的身后,在书尾的第七十八回有一段有趣的描写,从中可领略作者艺术手法之一隅。晴雯死后做了“花神”,职责便是“司花”,宝玉得知后“去悲而生喜”,并说:“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们知道晴雯的形象就像黛玉的幻影,二人肩负着共同的职责,所以袭人死后,还须晴雯这样的人去管制她,以免再来人间兴风作浪。

作者写红楼,就这样“以幻弄成真,以真弄成幻,真真假假,恣意游戏于笔墨之中,可谓狡猾之至。”又有脂批直接宣言“做人要老诚,做文要狡猾”(同为第八回眉批)!正是这种“狡猾”给我们的解读带来极大的障碍。“幻”中有“真”,“真”中有“幻”,真假相混于一体。但令人奇妙的是,当最后完整的反面故事淡淡浮出时,“真”与“幻”便会清晰地分离开来,互不妨碍。“幻”的部分,既蕴藏深刻寓意,又带给我们空前的艺术享受;“真”的部分则须小心保存下来,以备它用!

在本章行将结束时,我们再拿起“风月宝鉴”。若能反过来,照一下它的背面,那么,花袭人也许就在里面。她是第一个骷髅,但还会有一个更重要的骷髅,即袭人生前情愿助纣为虐并为之舍命的那个“老耗子”,当然这是后话。

他到底是谁呢?

第六章 并蒂菱“花”

—下流酒令中的“花”泄露袭人的真实身份

第一节 “宝贝”与“桂花”

紧接袭人的死,作者在第二十八回借冯紫英请宝玉吃酒的详细过程,在酒令中以“花”的形式巧妙补明了袭人的特殊身份。

作者为什么要不惜采用与《红楼梦》的主旋律格格不入、低级趣味的下流语言呢?无它,就因为宝玉极端厌恶的那种场合很适合袭人的身份,而且曲笔写来很容易带出幕后的那个关键人物。

宝玉对“前儿所言幸与不幸之事”,“昼悬夜想”,慌张中“今日一闻呼唤即至”,而“薛蟠早已在那里久候”。

我们先看云儿的唱词:

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

表面读来,内容符合云儿的妓女身份。脂批对这段话特别提醒:“双关,妙!”(甲特)这个“双关”不应只作低俗理解,作者形象地用了两个“花”字已暗将唱词“双关”至一个更深的层面,它竟在不知不觉中转成了“花”,也即花袭人的自白。那么唱词中的“你”又是谁呢?按袭人的正面身份,似乎应是席中的宝玉,因他俩曾有“警幻所训”之事。其实不然。

云儿在唱前就曾言道:“女儿悲,将来终身指靠谁?”此处“女儿”指谁?同样并非云儿自称,她与唱词中人显然是一致的,“女儿”就是怡红院的袭人!此回即有眉批暗示:“云儿知怡红细事”。怡红究竟有何“细事”?紧接云儿一问,却听在场的薛蟠叹道:“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这突如其来的一答,直让我们心惊肉跳。这怎么可能?袭人的终身竟会指靠这个人,真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请勿忘,袭人正是从薛家来至怡红,她与薛蟠必有神秘关系存在。

且听薛蟠还有什么话相加:“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他结结巴巴、很不情愿地用特有的所谓“薛蟠歪体”亮出了怡红底细。并进一步解释道:“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是?一个女儿嫁了汉子,要当忘八,他怎么不伤心呢?”如果说袭人“嫁”有点言过其实,但她兼为宝玉做妾却是无人不知。如第五十一回中麝月称谓袭人“花大奶奶”便是她在怡红院身份特殊的暗示;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宝玉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也是二人关系非同寻常的暗示;袭人在怡红院的地位并不同于一般丫鬟,第三十一回黛玉对袭人道:“好嫂子,你告诉我。……”“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虽然表面是玩笑,其实揭露得很彻底!作者常常就以这类轻松的玩笑来表达真实的内涵。第三十六回隐晦难解的回前批“绛芸轩梦兆是金针暗度法。……是为袭人渐入金屋步位……”恐怕已包含“嫁”的深刻暗示。然而宝玉怎么又与“乌龟”联系起来?人物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文章也“愈来愈奇”。宝玉与薛蟠这两个在正面不相关的人,作者通过花袭人,用奇特的方式竟让他们具有了某种奇特的关系!

作者在后文进一步深化和揭露这层关系。蒋玉菡从席中拿起一朵木樨,并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正文提醒“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脂批则旁敲“瞒至众人”(甲旁)。所“瞒”者,即在于暗点“袭人”及其与席上“木樨”的对应关系。既如此,那为什么不直说拿起一朵“花”来?原来“木樨”是“桂花”的别称,而只有“桂花”才更符合此时的袭人,因为“桂”即是“鬼”的谐音,“桂花”即“鬼花”(关于谐音问题,正文脂批有的直接指明,如“薛”谐音“雪”,四位小姐名组成的“原应叹息”等等,显然是在抛砖引玉)。上回才葬花,作者便及时地将“花”摇身一变而成“桂花”了,而且从此以后,凡袭人即是“桂花”,凡“桂花”也尽可认作袭人,随后作者犹有妙文可证。蒋玉菡刚一提到“桂花”,薛蟠受了惊吓般马上跳了起来,嚷嚷道:“了不得,了不得!该罚,该罚!这席上又没有宝贝,你怎么念起宝贝来?”且又争辩:“袭人可不是宝贝是什么!”初听,这“宝贝”是针对宝玉而言,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薛蟠此时的神态,以及一口一个“宝贝”的亲密称呼,便能深入领会作者的真正用意,从而感悟到薛蟠与袭人的不寻常关系。袭人本是薛蟠的“宝贝”,岂是象正文表面所显示,只是薛蟠笑话或讽刺一下宝玉那样简单!

我们原所认识的薛蟠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泼皮无赖,但在重新认识了花袭人之后还须逐步重新认识薛蟠。其实花袭人反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薛蟠。与正文完全不同,他是暗线中的核心角色(详见中篇第三章)。

同类推荐
  • 鹤(辰良安歌纯文学)

    鹤(辰良安歌纯文学)

    这是一部有关美丽苏州的长篇小说,也是一个家族横跨二十世纪三个时代的命运之书。小说围绕着三代人为了保护江南著名藏书楼,通过主人公许宝珠与丈夫陆书鸿、初恋男友彭一涛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引发了一段悲欢离合的命运交响曲。小说以时空跳跃闪回的手法,从人物命运出发,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背景相结合,试图写出爱情、友谊、家庭对抗黑暗的持久力量。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在古老和现代的苏州之间,在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之间,作者用她那沉静如玉的笔,讲述了一个爱情和艺术如何而来,以何为生,以及怎样长久的传奇故事。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4:欧里庇得斯悲剧(中)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红楼梦:俞平伯评点(全集)

    世人都晓《红楼梦》好,但究竟哪个版本的《红楼梦》最适合阅读,最贴近曹雪芹的原著,却鲜有人知。《红楼梦:俞平伯点评》以最忠实于曹雪芹原著的早期抄本——戚序本为底本,汇总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脂砚斋评语系统,兼有红学大师俞平伯精心评点,填补了《红楼梦》版本目前的一大空白。俞平伯以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石头记》八十回本为底本,参考诸多抄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甲辰本、程甲本等)校勘而成的这部《红楼梦》,将带给您非比寻常的阅读体验,为您还原一部完整真实的《红楼梦》。此外,《红楼梦:俞平伯点评》将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续的后四十回作为附录,以供读者参考。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热门推荐
  • 为什么是奸臣

    为什么是奸臣

    温涵月莫名成为了乡野泼妇温来凤,一心想把侄子小白培养成状元之才。可也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本应成为万人敬仰的大忠臣却变成为了佞臣。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谁能告诉她啊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帝至宠逆天狂妃

    冥帝至宠逆天狂妃

    曾经,她是武泽大陆修炼天赋最高,乃天神下凡之说的焰将军,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为母国驰骋沙场,挥头颅洒热血,可是到头来,却得来一个‘反叛逆臣’之名。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更是连同火家三千多口人命和五万赤焰军,都在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手里葬送。让大梁首城怨气冲天更是狠毒掏去父母的心肝喂狗,深如此仇大恨、奇耻大辱,若是不报,枉为人子!欺她者----被打的其滚尿流的某人,‘饶···饶命···女侠!大爷!姑奶奶!!’害她者----被同样悬挂在城门上,掏去心肺的赵蓉儿,许是狗都嫌弃她的心肝黑,皆是嫌弃的扭脸就走。灭她者----曾经辉煌的大梁行宫,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皇帝赵无极烧成残尸···一个集风、水、火、雷、木五系为一体的奇女子,早在迷雾森林手撕七阶曼陀毒蛇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她的不凡。而那个叱咤风云的焰将军,也在那一刻,重新回归,这一次,她要彻底掀起武泽大陆风云,让那些谋害她的人,死无葬身之地!前世她可以翻手为云,今生亦能覆手为雨!武泽大陆,我火焰又回来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胡王妃

    胡王妃

    她曾两次被君王看上,而他穷尽一生只为她谋取自由,远离世俗,跨越族群,披荆斩棘的爱何时到达终点?
  • 总裁老公,晚上见

    总裁老公,晚上见

    身为独生女却被父亲冷落,更被他商业联姻卖给了别人。虽说这个别人是她的青梅竹马,可青梅竹马不爱她,还一直怀疑她居心叵测,她气笑,居心叵测个鬼!她转身离开,却又被他花式求爱缠住,“老婆求别走,我保证以后一定会让你幸福!”
  • 上古萌兽驾到

    上古萌兽驾到

    作为一只得到天地眷顾因混沌之气而被创造出的小白泽,小白婳表示自己很懵懂。她才诞生不久,尚未化形,且,身边总有一只妹控大白泽在守着。随着逐渐成长,小白婳遇见了许多人和事,经历了数个时代的变迁,而白泽一直在她的身边陪伴着。盘古、伏羲、女娲。青丘九尾玖娣,鲲鹏、五爪金龙金桐,随着一位位上古洪荒众神的消散和隐归,小白婳与哥哥白泽又该何去何从?放心吧,轻松宠文,绝不虐。作者玻璃心,还望海涵。
  • 漂流瓶之缘

    漂流瓶之缘

    景凉和夜城,本是陌生人,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却在漂流瓶的牵引下,开始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相守……两人便开始了网恋和异地恋之旅。这漫长的恋爱过程,他们经历了生活的种种不易与无奈。而漫长的人生异地之恋,他们面临怎样的难题,他们又怎样去对待这一份感情呢?
  • 转念仙魔

    转念仙魔

    仙道?魔道?那又如何,黑暗的本就是人心。既然已近腐朽,不如毁灭,由我来重建。修璃,你看着吧。你想得到的一切,我都会将之毁灭。师傅呀,您可知道,弟子好想你。现在依儿很好,有个很爱我的人,您且看着,用不了多久我定会回到雪华宗,为您报仇。。。。且看如何报这血海深仇。另类成神!!!
  • 嫁个猎户享清福

    嫁个猎户享清福

    一身鞭伤的被卖给传言中凶神恶煞的猎户,云婉除了认命之外,就是期盼落在她身上的拳头能轻些。却没想到嫁人不是她噩梦的开始,而是享福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