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4900000030

第30章 会说话的女人最强大:聪明女人最想要的说话技巧(2)

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入室抢劫案,被告在法庭上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入室抢劫。为了核实事实,审判长准备把被告的妻子传到庭上作证。但由于一时着急,他竟然脱口说道:“把被告的老婆传上来。”

顿时,法庭现场一片哗然,严肃的气氛立即被冲淡了。

法庭之上,审判长应该用法庭用语,宣布“传证人某某某到庭”。这才是符合场合的话语。而他不注意场合,说出日常用语,自然坏了法庭的规矩。由此可见,说话分场合非常重要。只有依据不同的场合,选取最恰当的语言,才能准确到位地表达思想感情,才能说得恰如其分。这就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可以说“拿什么钥匙开什么锁”。通常来说,说话要看以下几种场合:

自己人场合和外人场合。对自己人关起门来说话,可以无话不谈,甚至可以说些放肆的话。而对外人说话,要注意措辞,要怀有戒心。正所谓“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要努力避免“乱放炮”、得罪人。

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在正式场合说话要严肃,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胡言乱语。在非正式场合,说话可以随意一些,就像聊家常一样,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感情。切记,在正式场合讲话要注意措辞,不要讲一些俗不可耐的话;在非正式场合说话要通俗易懂,而不要文绉绉的。

庄重场合与随便场合。比如,你参加老人家的寿宴,见到寿星时可以说:“我特地来看望您的!”这样显得庄重、有诚意。如果你对寿星说:“我是顺便来看你的。”就显得很随便,没有诚意了。当然,在随便的场合可以这么说,以减轻对方的负担。比如,邻里之间串门时,可以说得随便点。

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一般地说,说话要注意场合中的气氛。在别人办喜事时,最好别说悲伤的话题;在别人办丧事时,不要嘻嘻哈哈,说逗乐的话题。否则,别人会说你太不懂事、太没教养了。

说话除了要看场合,还要看对象。俗话说:“见什么菩萨卜什么卦,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地位、长幼之分,在说话之前,一定要清楚别人的身份。比如,和老人家说话,要多用敬语,要表达礼貌,比如,“大爷,您好!”和孩子说话,要力求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而不要装腔作势;和下属说话,要注意语气,不要太过随便;和客人说话,要杜绝生硬的口气,避免使用套话。总之,说话之前要看看你面前是什么人,这样才能达到妙语生花的效果。

珍珍是一名优秀的餐厅服务员,她在接待客人的时候,非常善于看对象说话。

当她看到知识分子进店时,就说:“同志,请到这边坐。想要清淡口味的,还是偏辣的?拌鸡丝或溜里脊怎么样?”

当她看到工人进店时,就说:“师傅,刚下班吧,想吃盖浇饭,还是拉面呢?”

当她看到乡下老大娘进店时,就说:“大娘,来了啊,身子骨真硬朗啊,您想尝点啥?”

与知识分子打招呼文雅、委婉;与工人同志打招呼直接、爽快;与老大娘打招呼通俗、朴实。这样就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不同的说话对象,让人觉得珍珍的谈吐有亲和力。

事实上,说话看对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做一个有心的女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仔细品味人家的身份、地位、学识,用符合他口味的说话方式与他交流。

一般说来,与诚实、严谨、老练的人说话,要注意表达尊敬的态度,说话要稳重一点。既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巧舌如簧,而应该让你的语言朴实无华,直而不曲,给人一种老实、敦厚的印象;与性情豪放、粗犷的人说话,要表现得耿直、爽快,甚至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表现得是非、善恶分明;与学识渊博的人说话,你不妨以理论为题谈起,引经据典,而且要注意措辞文雅和含蓄,显得谦虚好学。

总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用不同的谈话方式适应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这样你就会成为受欢迎的女人。

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你最好事先对他有所了解,清楚他得意的事情、感兴趣的事情、关心的事情。见面之后,你就可以从对方得意的事情说起,迅速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以消除你们初次见面的尴尬气氛。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事情。当你和别人说他得意之作时,他定然会产生浓厚的谈话兴趣,然后滔滔不绝地向你介绍那件事,你只需认真倾听,时不时发出好奇的提问就可以了。相信他在兴奋之余,也会对你产生好感。

下面这个故事对老实女人非常有启发意义:

伊斯曼是美国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坐落在罗彻斯特的一座音乐堂、一座纪念馆和一座戏院都是他曾经捐赠巨款建造的。很多制造商都想承接这批建筑物内的座椅,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每个找伊斯曼谈生意的商人都败兴而归。在这种情况下,有位座椅公司的经理亚当森前来拜访伊斯曼。

亚当森首先见到了伊斯曼的秘书,秘书对他说:“很明显你非常想得到这笔生意,但我要提醒你的是,伊斯曼先生是个大忙人,也是一个严厉的人,你进去之后要快点讲,不要让时间超过5分钟。”亚当森笑着说“知道了”。

在秘书的引导下,亚当森走进了伊斯曼的办公室,他看见伊斯曼正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埋头苦干。亚当森不好意思打扰伊斯曼先生,只好静静地站在那里,仔细地打量那间办公室。

过了一会儿,伊斯曼抬头发现了亚当森,便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亚当森没有直接回答伊斯曼的问题,而是说:“伊斯曼先生,刚才我在静静等待您的时候,仔细观察了您这间办公室。我本人是从事室内木工装修工作的,但恕我直言,我从来没有见过装修这么精致的办公室。”

伊斯曼回答说:“哎呀!要是你不说,我还真忘了这件事。这间办公室是我亲自设计的,建好之后我非常喜欢,但是后来一忙,一连几周都没有机会好好欣赏它了。”

亚当森走到墙边,伸出手在木板上擦了擦,说:“我想这是英国橡木,对吧?意大利的橡木质地应该不是这样的。”

“是的”,伊斯曼听到亚当森的话,显得有些激动,他站起来说,“那是从英国进口的橡木,我一位专门从事室内橡木研究的朋友从英国帮我订的货。”

就这样,伊斯曼和亚当森开心地聊了起来。他把室内所有的装饰一一向亚当森介绍,从木质谈到比例,再谈到颜色,再谈到价格。在整个过程中,亚当森始终微笑着倾听,显得饶有兴趣。之后亚当森询问伊斯曼的经历……他们谈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直谈到中午。

结果可想而知,亚当森顺利得到了这笔生意,而且他和伊斯曼先生还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为什么伊斯曼和亚当森谈兴浓厚?为什么他把那笔大生意给了亚当森呢?这与亚当森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他懂得从伊斯曼先生得意的事情说起,一下子满足了伊斯曼先生的自尊心,激发了伊斯曼先生的谈话兴趣,由此赢得了伊斯曼先生的好感,最后得到了那笔大生意。假如他一进办公室就谈生意,很可能没讲5分钟就被伊斯曼先生赶出来。

人都喜欢被恭维、被赞扬。在与人交谈时,先从对方得意的事情说起,就是一种高明的恭维和赞扬。当你对别人的得意之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间接地表明你认同这个人,表明你和他志同道合,这自然容易赢得他的好感。

孔子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的人自然谈得来,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比如,当你拜访一位陌生人时,看见他手里拿着一个东西,你可以问:“你对这个感兴趣?看来你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也对这个感兴趣,正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这样你们的谈话就会顺利进行下去。

试想一下,假如两个人都对象棋感兴趣,你们以此为媒介物,就能顺利地聊开。你可以聊聊下棋的情趣及车、马、炮的运用,也可以请教他最得意的招法,还可以找个合适的场所摆上一局,切磋一下,等等。如此,你们肯定谈得十分投机。就算你对象棋不太了解,只要你耐心倾听,适时提问,也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好感,就有必要学会恭维对方。恰当的恭维、发自内心的赞美,能让别人开怀一笑,从而拉近他与你的心理距离,促进你们更好地沟通。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看见他客厅的墙壁上有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你可以赞扬道:“这幅画真不错,给客厅增加了好多神韵,是谁买的呢?真是好眼力!”也许你这句不经意的赞美,会让朋友获得意外的惊喜,大大增进对你的好感。

有一对夫妇结婚8年,一直没有孩子,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夫人养了几只小狗,对小狗非常疼爱。

一天,先生和夫人在家看电视,一个女汽车推销员上门推销汽车。进门之后,她发现这对夫妇家里有几只小狗,忍不住对夫人养的狗大加赞赏,说狗的毛色纯洁、有光泽,黑眼圈,黑鼻尖,是最名贵的一种狗。还巧妙地恭维夫人对狗照顾得细心周到,并表示自己也非常喜欢小狗。

夫人听了这位销售员的恭维,顿时有些飘飘然,以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名贵的狗,情不自禁地对那位推销员产生了好感。

推销员走后,夫人忍不住劝说丈夫买车,正好丈夫也有买车的意向,于是就答应了。两天后,当女推销员打来电话时,这对夫妇痛快地表示要买她的车。就这样,女推销员顺利卖出了一辆车。

希望获得肯定、赞扬和恭维,这是人性的本能。无论是谁,都会在别人的赞美声中开心起来,而我们赞美、恭维别人并不会因此受到损失,相反,还能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朋友,会让我们更顺利地办事,何乐而不为呢?

同类推荐
  • 愿你历尽沧桑,依旧温暖善良

    愿你历尽沧桑,依旧温暖善良

    本书是自媒体红人欣欣熳首本治愈随笔集,本书文字未出版便已火遍网络,书中文字也曾被无数大号争相转载。50篇真挚故事,关于成长中的的彷徨、工作、感情等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独到犀利的观点,一针见血……每一篇热文都直指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使纠结、迷茫的你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愿你道路漫长,以梦为马,随处可栖。曾不堪一击,最后终将变得刀枪不入。愿你在平淡日子里仍对世界保持好奇,历尽沧桑,依旧温暖善良。
  • 秋夜吟(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秋夜吟(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

    林徽因,著名诗人和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新月派重要成员和组织者。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化为一代传奇,以完美的传奇形象于历史中定格为“人间的四月天”。本书从个性、优雅、睿智、情感、梦想、人际交往、谈吐和享受平淡八个方面,对林徽因的生活、情感、性格等进行剖析,讲解为何林徽因会成为一个受人追捧的万人迷,也为当今读者做像林徽因那样的女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 擦去心灵的尘土

    擦去心灵的尘土

    本书教育人们怎么在各种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情况时,应该拥有怎样的正确心态,并且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 无论何时,我们还是会笑

    无论何时,我们还是会笑

    本书是渡边和子关于人生、成长、苦难等永恒命题的思考,是她离世前十天亲自完成校阅的遗作。针对当下年轻人的忧愁、迷茫与苦闷,渡边和子心怀悲悯之心,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破解之法——微笑里有着治愈一切的力量。本书堪称散文版《解忧杂货店》。
热门推荐
  • 仙道阵神

    仙道阵神

    缘起缘灭,世事无常。原本的山村小野夫,快乐的生活在一偏远的小山村之中,那一天的灾难的降临,霎那之间惊醒了李林,山外有山,踏上了修真的路上,才发现报仇之路是那般的遥遥无期。直到那天因祸得福,得到了来自境外神秘阵宗传承,一步一步的踏上了强者的路。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将带读者了解中华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学问,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华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中华哲学,也必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善于融合多种民族的文化思想,而且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内涵。
  • 末日伞仙

    末日伞仙

    末日地狱降临,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都获得了进化的机会,人类的热武器逐渐退出社会,冷兵器的回归导致十八般武艺再现人间,但以伞为兵器的人只有一个,伞仙——梁木。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回声巷

    回声巷

    《回声巷》分“湮没岁月”、“驿路行来”、“纸短情长”、“梦里梦外”、“我有话说”、“域外青山”等六辑,由40多篇短小的散文随笔组成。阅读《回声巷》时,常常会有一种飞扬的诗意在内心上蹿下跳,思绪一直沉浸在他那对家乡情怀、对父老乡亲、对脚下热土的浅吟低唱中,从他那恣意沉稳的历历描述里,找寻到他生活的根基、他创作的源泉。
  •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神医王妃又又跑了

    一朝穿越她差点被某王砸死。他抱着她说:“乖乖的,等我醒来。”可醒来后,哪还有她的影子。“找,这天找不到,就去其他天找!”某王冷声道。再见他,她瞪大了眼:“我靠!老娘救的明明是个大叔,怎么变成大帅哥啦?”书友群:663128860
  • 梦幻骑士英雄谭

    梦幻骑士英雄谭

    一个身份和血统成迷的少年,和一群各显其能的英雄,组成了一支象征光明的梦幻骑士团。在黑暗魔君重临大陆之日,他们能否承担起人类最后的希望。感谢您的阅读。
  • 清风巷

    清风巷

    大唐荣耀,盛世长安,朱雀大街上有一间神秘的小茶楼——清风巷茶楼的老板娘更为神秘,她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只有着千年道行,实力雄厚的灵猫连天王老子也对她忌惮三分,她可以在这三道六界横着走那她为什么要化身为妙龄女子,隐去一身锋芒,隐藏在人群里?为什么要来到大唐?难道仅仅是为了领略大唐盛世的繁华?难道是为了追寻一段真挚的爱情?客官,欢迎光临清风巷……
  • 山隼金羽

    山隼金羽

    作者简介:刘长庆,一九六五年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博克图镇。父母早亡,身为长子,十五岁就顶替去世的父亲上了铁路,后为火车司机。好不容易熬出点人样,却又娶了青梅竹马、突发精神病的女孩为妻。我感谢自己的一双眼睛,让我自连环画时代起就与书籍建立了一种嗜其如命的铁血联盟;我还感谢多舛的命运,它让我对生命的每一次透支过后都留下了对文学深刻的思考。于是,饱含心血的《草地狼》《穿越丛林的铁路》《红刺儿》《山隼金羽》等作品相继推出。无论是爬格子还是敲键盘,我渐渐地用铅字的回报构建起了自己的精神乐园和文化品性。现为内蒙古作协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