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100000002

第2章 我的批评观

陈晓明

1959年2月生,福建光泽县人,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0多年。2003年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起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发表论文、评论近400篇,出版有《无边的挑战》(1993)、《德里达的底线》(2009)、《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09)等30多部著作。

多年前,罗朗·巴特在法兰西学院就职演说中,他没有花多少篇幅去表达他的学术观点,而是大谈文学和权势的关系。这个人终其一生都痛恨权势,在他后来名满巴黎的年月,他本来可以利用权势,但他没有这么做。远离权势,作为一个自由的、依靠自己的话语力量生存的批评家,巴特始终保持着批评家应有的自尊。不用说,我欣赏这种自尊,并且以此作为我的批评的基本品格。

当然,批评观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文学观上。对于我来说,文学当然不是风花雪月的佐料,不是工具和传声筒;同时,我也不认为文学只有回到纯粹的语言形式才是最高境界。当然,文学就是文学,它必然要有自身不断创新的意识,没有相当水准的语言句式、叙述方法、结构和修辞,就难以有文学存在的独特依据。但文学毕竟表达了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没有相当的思想力度,不能发掘新的经验,也难以造就有力量的作品。我愿意在不断综合的意义上来理解文学,我更乐意去发现文学中的新经验和艺术的丰富性。

批评是一项智力活动,一种敏锐的艺术感觉与复杂的知识的融合。批评既是知识的运用,也应是知识的创造,停留在陈旧的知识水准上的批评,并以此来显示老成持重,那是中国当代批评惰性十足的根源。在批评知识的运用方面,我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都在破除狭隘的本土主义神话。所谓“中国人只能说中国的话”等等,在我看来,说这种话的人,只能是自欺欺人的井底之蛙,拉大旗做虎皮的投机分子。

我不赞成90年代批评缺席的这种说法,缺席的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是那些忙于在红地毯上漫步的人,是那些从来就没有出席的人。90年代不少的批评家在做切实的研究工作,大多数人熟视无睹,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袖手旁观。人们对这些没有这个头衔、那个桂冠的青年一代批评家很不以为然,他们的名字后面没有这个长、那个长,他们无法在这个“评奖委员会”、那个“工程”中占据一席委员之地,在这个以权势为轴心的社会,他们的权威性当然大打折扣。但人们如果认真阅读过这些人的文字,如果不带偏见,我想人们可以得出公正的结论。不少人怀恋80年代的文学批评,我想那时的文学批评借助整个文学大势而意气风发,如果认为那时的文学批评较之现在的批评要技高一筹,那就只能说是偏见比无知更可悲。

批评必须锐利、自由,面对文本是我最快乐的时刻。随心所欲的读解,令人信服的推论,横贯中西的思绪,无所畏惧的论断,这是我所欣赏的批评风格。中国的批评家与作家关系太近,这是我的困扰。作家期待喝采,在把批评家降低为吹鼓手的同时,也把作家自己变为掩耳盗铃的愚人。我是一个看重友情的人,经常在友情和文本之间行走,使我疲惫不堪。我不会说“吾更爱真理”那种大话,但我无疑希望我的每一次写作经受得住世人的拷问。

17年前,苏珊·桑塔格在一篇论及罗朗·巴特的文章中写道,巴特把现前的文学时代称作是“一个从容启示的时代”。桑塔格赞叹道:“能够说出这种语句的作家真是幸福呀。”我不敢指望我们能够生长在这样的文学时代,但我从内心希望,当代批评能够一步步走向“从容启示的时代”。

同期声(1998年第2期):

直接现实主义:广西三剑客的崛起◎陈晓明

英姿勃发的文化挑战——陈晓明和他的文学批评◎孟繁华

同类推荐
  • 成为妮可

    成为妮可

    《华盛顿邮报》的科学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个性别困惑的男孩与他同胞弟弟以及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理解、培养、捍卫“与众不同”的非凡历程。本书为纪实文学报道,材料来源于个人日记、家庭摄像、新闻报道、当地的法律文件。艾米在四年内追踪了这个触及到文化争论核心的美国家庭,记录了一个男孩对于自身性别的困惑,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全部过程。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涉世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爱是最美的修行

    爱是最美的修行

    据说,勤修功德可以往生净土。净土在哪里?路远吗?净土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有酒吗?红的或白的?或者只有白菜粉条?有帅哥美女吗?可以相爱吗?有春夏秋冬吗?或者只有常开不败的琪花瑶草?那会有审美疲劳吗?有生老病死吗?或者是长生?那会有一天厌倦生命吗?《爱是最美的修行》是作者在人生旅途中的随手采撷,在世界中看滴水,在滴水中看世界,滴水世界两相映,平凡摇曳是此生!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我从地心来

    都市之我从地心来

    “亿万年间,我神游宇宙,执掌星辰,操控自然,手握纪元的生死毁灭。”“我用霸王龙皮做座椅,用日月星辰书写我的名字,现代世界,流传着我三千年前的画像。”“我一手建立了修道界,黑魔法公会和超能之都,成为建造了金字塔体系的巅极存在。”“我与洪荒战,我从地心来!”家族弃子叶封天,偶然间得到真传,在地心修炼三年,实际上神游已过亿万之年,带着这无敌于宇宙的实力,他重回都市,睥睨人间!
  • 葡萄都是酸的

    葡萄都是酸的

    杨沐认为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做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好受,友好待人是为了自己不后悔,帮助陌生人是为了给自己积德。拿不到的奖,得不到的工作,谈不下的项目都只是自己不喜欢的酸葡萄……除了祁浩,她告诉自己祁浩太多的不好,却无法放下这颗酸葡萄。
  •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螳螂警长克拉克(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螳螂警长是一个聪明而有知识的警长,他和有点呆笨的助手狒狒警官破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案件,如被盗的MP3、古堡疑案、湖心岛的黄金、猪宝宝被绑架等一系列大案。通过破案过程,介绍了一些动物的特征,使读者对动物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恃宠生骄:王爷,劫个色

    恃宠生骄:王爷,劫个色

    前世她是孤儿一名!老天垂怜,她居然穿越重生了!但这原主却活的太过窝囊了吧?后妈掌控得滴水不漏,庶妹丫鬟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哼哼,她可不是任人宰割的原主,敢惹她,她要教教你们什么时自作孽不可活!
  • 未卦

    未卦

    郑建手里提着重量不怎么轻松的行李箱,脑袋的后面竖着的是硕大的几个字体:中东市火车站。他看样子有些风尘仆仆,脸上还有些感怀。
  • 你给的爱情似毒穿心

    你给的爱情似毒穿心

    婆婆生日这一天,我不孕不育的秘密被揭破,面对婆家的指责,老公却带着怀孕的小三逼我离婚,我和小三斗智斗勇,最终惨败在小三的阴谋和算计之下,成为复仇者......
  • 荒古大地人族

    荒古大地人族

    无极荒古,巨兽横行,神魔乱舞,人族在夹缝中苟活。栉风沐雨、筚路褴褛,重桦创八部观想法,姜嫫创五大纹象术。而今,人族战尊天命将近,黑暗危局又再次笼罩着人族。这是描述大荒人族的短文。有兴趣可以看看。
  • 至尊天命系统

    至尊天命系统

    重生一世,系统附身,夏黎可获得武侠世界中所有的功法和武技。凌波微步,缥缈无尘;神行百变,追云赶月;独孤九剑,威震寰宇;霸道狂拳,震古烁今;......这是一个身怀神功的小武者一步步成为天地最强武者的故事。(书友群:861126542)
  • 不生病的吃法:让儿童远离疾病

    不生病的吃法:让儿童远离疾病

    儿童是娇嫩的小苗,他们用充满好奇的目光对这世界进行着无穷无尽的探索。可是当他们向世界伸出探索之手时,父母的担心也随着逐渐增加。让孩子远离意外和疾病,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不变的期盼。本书帮助父母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身体,让父母针对孩子的特点,提供合理饮食,预防疾病,是一本实用的育儿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