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2900000003

第3章 西欧现代作家(2)

海涅生活的德国,是政治上从死气沉沉的复辟时期转入革命潮流的到来的过渡时代;哲学上从唯心主义转入唯物主义;文学上从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这些转变反映在他的著作中。正如梅林在《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里所说的:“非常协调地体现了在这一世纪内先后交替的三大世界观的色彩和形式……海涅自称浪漫主义派最后的幻想之王,但是他却又用响亮的声音嘲笑浪漫主义,使它在世界上无容身之处。海涅一直为资产阶级自由的理想而奋斗,然而他又极其猛烈地抨击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种种姑息折中和纷争不休的缺点。海涅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发现了共产主义,并且一再预言,共产主义在未来必将无可阻挡地取得胜利,他颇以此感到自豪;然而他却从没有消除自己内心对共产主义的恐惧。”

海涅是世界文学的巨匠,他的诗歌和散文在德国和其他各国的文艺界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他在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和待遇。他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来所有革命的、进步的人士的推崇爱护,同时又受到一些顽固的、反动的势力的憎恨和污蔑,德国***专政时期他的名字甚至把从德国文学史中勾销。

在中国文艺界,海涅的思想精透、笔锋犀利的散文影响十分广泛。从“五四”以来,海涅的诗歌受到广泛的欢迎;新中国成立后,海涅的著作一再有新的译本出版。

海涅著作较新的版本:

《海涅著作与书信》,考夫曼编,10卷,1961~1964年于柏林出版。

《海涅全集》校勘本,温德富尔编,16卷,1970年起陆续于汉堡出版。

《海涅全集》,布里格勒布编,6卷,1968~1976年于慕尼黑出版。

另有纪念版,包括全部著作、书信和生平资料,魏玛德国古典文学研究与纪念中心编,计划50卷,1969年起于柏林陆续出版。

拉贝

拉贝,1831年9月8日生于埃舍斯家森,父亲是法院文书。他曾当过书店学徒,1854年在柏林大学做旁听生。1856年他发表长篇小说《麻雀巷的编年史》而成名。1857年起拉贝开始创作,在沃尔芬比特尔、斯图加特、不伦瑞克居住过。1911年11月15日逝世。

拉贝是德国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国的社会以及坚持革命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复杂心理。拉贝向往民主和人道主义,但找不到改变现实的出路。他同情被压迫的群众,把正在兴起的革命看作“灾难”。他以幽默的笔调抒发自己的不满。他笔下的正面人物不愿与现实同流合污,有的逃避现实,有的离家出走,大都困苦忧愁而性格怪僻,作品中表现了作者悲伤、失望、忧郁的内心世界。

《麻雀巷的编年史》是摘抄了一个古怪的老人所写日记,描写这条小巷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1848年以后的德国社会。

《我们上帝的办事处》(1802)和《来自森林的人们》(1863),一边回顾历史一边结合现实中资本主义社会的贫穷黑暗。短篇小说《黑色的奴隶船》(1865)、《枞树中的埃尔赛》(1865)和《比措的蠢女人》(1869),辛辣地讽刺了市侩风气。《饥饿牧师》(1864)、《阿布·台尔凡或月山还乡记》(1867)和《运尸车》(1870)是他的代表作,《饥饿牧师》描写两个性格相反的人的不同遭遇,作者认为偏僻的小乡村有真正所追求的东西。

《阿布·台尔凡》描写久住国外的莱奥纳特·哈格布赫回到祖国后,发现故乡依旧如故,人们还是像以前一样愚昧。《运尸车》写穷苦人家的女儿唐妮被外祖父卖给一个伯爵,过得不幸福而自杀,而外祖父却心安理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质。长篇小说《福格桑档案》(1896)描写一个青年鄙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庸俗、鄙陋,追求个人自由,但没有成功。作品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

尼采

尼采,1844年10月15日生于萨克森地区的勒肯。父亲是新教牧师,父亲去世后,母亲带他和妹妹迁往瑙姆堡。1858~1864年他在舒尔普福特文科中学学习,受到很好的古典语言文学教育。1864年到波恩大学,学习古典语言文学。1865年10月他前往莱比锡学习。1867~1868年曾服兵役约半年。

对尼采的思想成长和个人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在莱比锡的学习。这时他阅读了《世界是意志和表象》,赞赏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思想。1868年11月,尼采认识了瓦格纳,十分钦佩瓦格纳的艺术天才。1869年春,尼采应聘到瑞士巴塞尔大学任教,他在大学的就职讲演是《荷马与古典语言学》。

1869~1878年,尼采除了在普法战争期间作为志愿兵在前线当了几个月卫生兵和1876年10月~1877年9月因病休假外,一直在巴塞尔大学担任古典语文学教授。在这10年里,他曾多次争取不教古典语文学,争取获得哲学教授的席位,但没有实现。1872年初,尼采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悲剧的诞生》出版,论及希腊的艺术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和太阳神阿波罗精神,前者抒发为音乐,后者体现为雕刻、叙事诗等。书中谈到古希腊悲剧如何从音乐中产生,如何没落,并预言古希腊艺术的精神将在瓦格纳的歌剧里得到新生。

1873年开始,尼采写成4篇《不合时宜的看法》。第1篇《大卫·施特劳斯、自白者和作家》在1873年8月发表,作者通过对施特劳斯的批评,与当时风行的历史主义针锋相对。第2篇《论历史对人生的利弊》于1874年2月发表。同年10月发表第3篇《教育者叔本华》。他认为哲学家应鄙薄名誉地位,探讨人生意义,为真理而奋斗,成为世人的教育者。1876年7月发表第4篇《理查·瓦格纳在拜罗伊特》。

1876年,尼采的健康状况不佳,眼疾日益严重,同年10月辞去教学任务,在瑞士及意大利各地休养,但是著述并未中辍。1878年5月他出版了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人性的——过于人性的、一本为自由思想者而写的书》。1879年3月《混杂的意见和格言》,11月底《漫游者和他的影子》先后出版,合并成《人性的——过于人性的》的第2卷。这本著作在文体上有新的特色,采用格言体,并且以潜在的对话的方式叙述,与柏拉图的《对话集》相似,谈话对手是瓦格纳、叔本华,或者是他自己的影子,漫游者本人是尼采自己。1881年8月出版的《晨曦·关于道德成见的思想》和1882年出版的《欢快的科学》抨击了传统道德。

1883年,尼采致力于写作他的主要著作《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1884年1月出版。查拉图什特拉是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创始人,尼采借这个教主之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其中两个主要内容是“超人”和“万物永远还原”。尼采在书中预言,由于世风日下,人已变形,因此必然要出现一种新人,即“超人”。他宣称“上帝已死”、并用“一切价值重新估价”为口号,攻击基督教宣扬的“奴才道德”。

1886年7月发表《在善与恶的彼岸》,这本书涉及尼采以后著作里的各种问题。尼采不承认现有的衡量善恶的标准,这些标准是有权势的统治者制定出来强制穷人的。他认为应该有新的标准,于是也就有新的价值,对原有价值都要进行重新估价。

1887年11月10日尼采发表的《道德的系谱学》,是《在善与恶的彼岸》一书的补充和续篇。作品揭示了道德偏见的根源,认为人的本性深处潜伏着仇恨、报复和残忍等魔鬼,一旦有一种力量把这些魔鬼放掉,它们就不受善与恶的控制。实际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身上的“非人性”的本质。

1888年是尼采神志清醒地生活和创作的最后一年。他废寝忘食地工作,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以下几篇著作:《偶像的毁灭》(9月7日付印)、《瓦格纳真相》(9月16日发表)、《反基督徒》(9月30日完成手稿)、自传《看啊,这人》(11月6日付印)、《尼采反瓦格纳》(12月15日手稿付印)。还有未完成的草稿《达到权力的意志》,副标题是《一切价值的重新估价》。尼采还留下了大量的笔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未撰写成文的思想。1960年卡尔·施莱希塔把这些遗稿按照年代加以整理,汇集成册发表,书名为《八十年代的遗稿》。

1889年1月7日尼采摔倒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的街头,从此神经错乱。他一生中最后的11年是在他母亲与妹妹的照顾下度过的,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玛去世。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一生用格律体和自由体写过许多诗歌,其中有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例如1888年写的《威尼斯》和《落日西沉》。《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既是哲学著作,又是散文诗,全书充满了寓意和隐喻,有《圣经》风格。尼采的论战文章和大量格言,思想深邃,文笔犀利,独具一格,他被公认为是德国最优秀的文体家之一。

尼采是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近百年来,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

尼采活动的时代是在1870年普法战争以后。这时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德国工人阶级日益壮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的弊病暴露无遗,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又有一些人则在另一方面寻找出路,尼采哲学便应运而生。他的哲学极为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宗教和道德的虚伪。他反对一切旧的传统,是个彻底的偶像破坏者。但是他站在精神贵族的立场上反对资本主义,强调天才、“超人”,蔑视群众,从个人主义出发,既揭露资本主义,也反对社会主义。

尼采的思想从20世纪初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曾对因不满现实而探求新路的知识分子起过积极作用,同时**反动势力也把它奉为他们的圭臬。

在文学上,20世纪前期的许多德语作家,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作家,如“格奥尔格派”作家、托马斯·曼、海塞、法国作家纪德、马尔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尼采思想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也有影响。

尼采思想在“五·四”时期传到中国,促使了鲁迅、郭沫若等人向旧的封建传统进行挑战,但在40年代也有人利用尼采散布***观点。

梅林

梅林,1846年2月27日生于波美拉尼亚州的施拉韦。父亲是普鲁士军官。曾在莱比锡和柏林学习哲学、历史、文学等。大学期间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并在《新时代》周刊编辑部工作,直至1913年春,不间断地为周刊撰写社论。

梅林的政论文短小精悍,文笔犀利,抨击威廉帝国的统治和对外扩张(包括对中国的侵略),批判党内各种修正主义观点。梅林对普鲁士历史和德国工人运动史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入的研究,著有《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马克思传》等书。梅林与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等于1916年初创立斯巴达克小组(1918年11月改称斯巴达克团),并于1918年12月30日~1919年1月1日建立德国共产党。1919年1月15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反动派杀害,不久后梅林也在柏林去世。列宁评论梅林“不仅是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而且是善于当马克思主义者的人”。

梅林研究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是为现实斗争服务。他的代表作《莱辛辨伪》,于1892年1月开始在《新时代》连载,总标题是《莱辛辨伪,一次拯救》;后经修改补充,1893年成书出版。1906年再版时,易名为《莱辛辨伪,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古典文学的历史与批判》,其中分析了普鲁士君主专制的阶级实质,揭露弗里德里希第二不是德国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而是它的反对者,详尽地探讨了莱辛的经历、创作和思想,指出莱辛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是普鲁士封建专制主义最严厉的批判者。《莱辛辨伪》是对“普鲁士传奇第一次正面围攻”(恩格斯),对莱辛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了全面评价。它还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文学观,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梅林在这部著作中,把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正确地当做研究工作的指南,恰当地把它运用于文学和历史的研究,所以恩格斯给以高度的评价。

梅林还写了一系列关于德国文学史和欧洲其他国家文学史的专论、小册子和札记,如《歌德与现实》、《为德国工人撰写的席勒传略》、《海涅传》等。此外,在他的历史著作(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史》、《中世纪结束以来的德国史》)中也有关于德国文学史的论述。这些文章和论述涉及重点是德国古典文学。对当时德国文坛上出现的各种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了一些评论,而重点是自然主义,主要论著有《略论自然主义》、《当今的自然主义》、《盖尔哈特·豪普特曼的<织工>》、《自然主义与新浪漫主义》等。梅林认为,德国自然主义是德国工人运动高涨的产物,但它绝不是“文学革命”。

同类推荐
  •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本书是译者黑马选取劳伦斯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的一个结集,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节选。性爱主题作品时劳伦斯作品中较为精彩也最有其个人特色的一部分,读者从这些选篇中基本可以了解劳伦斯的情爱观,对情爱、人性、男人与女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作者郭成志。“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一缕东风拂过雪野,透过窗棂,吹散了小屋内的沉闷;一抹阳光停靠在屋檐下,跳入眼眸,点亮了心中的希冀;一声鸟啼挂在树梢,鼓荡着耳膜,驱散了心中的寂寥。
  •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夏娃的花环:马季散文随笔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既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又有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伊凡诺夫·海鸥

    伊凡诺夫·海鸥

    本丛书将契诃夫戏剧作品的优秀中文译本结集,分四卷出版。本卷包含名剧《海鸥》和《伊凡诺夫》。喜剧《海鸥》描写乡村富家少女妮娜的爱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高翔着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的第一部戏剧力作。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花好悦缘

    重生之花好悦缘

    若苍天再给她活一世,必定做个明白人,守护在亲人的身旁,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淡从容……再次重生,她快乐无比,暗自发誓,一定会把这一世活的圆满。只是她明明都已经在避开了,为何渣男渣女还要来招惹她?真当她好欺负不成?陈悦之:既然你们前来找虐,那我就成全你们!
  •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首席霸爱:挑上抵债未婚妻

    被称为‘花少’苏子墨本以为再无真心,却在意外之中跟于晓荿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晓荿为了给年少时的好姐妹解恨报复,一次又一次的缠着苏子墨的花边新闻,却在意外中弄坏了苏子墨的豪车。为赔偿豪车损失,立下契约,以一年为限。两人相处之间,于晓荿萌生爱情的幼苗,却因无法跨过心里那道坎而逃避心情。苏子墨再次爱上她,不惜放弃所有,不惜生死也要和她在一起。
  • 快穿之女配的忠犬boss

    快穿之女配的忠犬boss

    夙念:“卧操!你们这些妖艳贱货敢欺负我娘子,看我不把你们虐得生不如死。”宴莳:“葡萄……”“来啦~娘子,你要的葡萄,已经帮你洗好剥皮了。”夙念笑得一脸荡漾。[系统5201314咬着小手帕:你,你们能不能关心一下我这单身汪?]两人异口同声:“滚!碍眼的家伙。”[系统5201314:爱情总悄然而至,幸福总是无处不在,狗粮总是猝不及防……可怜了我这单身狗……](宠文,超宠,甜甜的,欢迎小宝贝们入坑哦~)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瓢泉吟稿

    瓢泉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妖猫传:沙门空海·大唐鬼宴(全4册)

    妖猫传:沙门空海·大唐鬼宴(全4册)

    陈凯歌执导,黄轩、染谷将太、张鲁一、秦昊、张雨绮、阿部宽等中日明星主演的同名电影《妖猫传》12月22日上映。这是日本魔幻小说超级霸主、《阴阳师》作者梦枕貘历时17年完成的重磅作品。空海东渡,长安城波谲云诡,鬼宴开场。金吾卫刘云樵家的黑猫,突然口吐人言:“德宗皇帝将要死了!”年轻姣好的刘云樵妻子春琴在众人的目睹中化作鹤发鸡皮的老妇,一边唱起《清平调词》,一边起弄着和杨贵妃相似的舞姿自日本东渡大唐的高僧空海与寻求《长恨歌》创作灵感的白居易,一同揭开妖魅事件和杨贵妃死亡的谜团。一切妖怪的怨念,都来自咒术,来自人的内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脱道论

    解脱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