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9000000002

第2章 贯云石:那一年的卖花声

【双调】殿前欢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

夜来微雨天阶净。

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

穿芳径,十二阑干凭。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在一座元代的庭院,这清晨的落叶声、卖花声是人世间最动听的声音了。

一座安宁的院子,在云顶之下,它古雅的色彩如清秀的绸缎一样映入眼帘,屏风后面的人突然被长长的一声卖花声惊醒。

似乎随着这叫卖花儿的声音,整个院子就在瞬间苏醒了,睡眼惺忪的样子。

卖花声,它是在轻轻呼唤庭院里的书生,告诉他橘子红了,是应该出门看看云朵了。

书生隔帘听着卖花声,春天就是这样到来的。杏花疏影里的春日,迟迟不肯将那温润的光洒照在才子的书卷,只有当他来到窗前,看着庭院里杏花开了,卖花声传来,才知道已经是春日了。

一盏薄酒醉去,你就到了这个朝代里的院堂,四下无人,只有那些花儿在安然地绽放。仿佛整个世界都是空的,院子、阁楼都是空的,只有阳光在肆意流淌。如果,你也在这样的朝代,午后的阳光洒在窗棂,熏香炉的竹炭刚刚熄灭,可以披上衣袍,踩着雪,去看看元大都的世俗生活世界。

清晨初醒,或者在午后,卖花的女子,走过庭院,隔帘听着这清脆的声音,读书的才子蓦然以为自己已经到了迟暮。遇到一个卖花的人,你隔帘倾听,侧耳,辗转,不安,待到她远去,心事边不自觉的凋零。

也许他在醒来后人就已经在屏风后了,春日读书总是那样庸倦,只是有意无意之中还是在等待那清晨时分巷子里的卖花声。那声音乍一听是婉美的,悦耳的,但是仔细里去听了,却是悠着清冷的余音的。卖花声绕过京城那么多的庭院,就像是一段如泣如诉的故事在耳际回荡。

庭院背后,朝阳的书斋,主人便是贯云石。贯云石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他在元大都的许多时间就在在阁楼里编修国史。西域的阳光和爱情只是一种想象,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完成,与他一生中最后隐居在杭州的时光不同,那女子的卖花声总是在雨后的阳光下出现,唤醒他的记忆和身心深处的秘密。

这个卷帘人,已经习惯了在卖花声中醒来。尤其是这样的春季,他醒来后似乎就是在期待那渺茫之中的暖风吹来,那个女子的声腔于冷清之中掩饰着生活带来的烦躁情绪,让这个编修国史沉浸在书卷里的读书人倍感新奇。这一声声叫卖,比国史里多少官宦、才子的曲子亮堂多少,贯云石内心微微感觉到了这个新的悸动。

贯云石想起那个卖花的女子,无须问取名姓,那些来自云南、巴蜀的女子,将这些花朵待到元大都,淡红、淡青,每一种都让人心神清净。也许江南的女子,或者西域的女子,在珠帘之后,风风雪过后的傍晚,正是在等待这样的花朵,小心的插进瓷瓶,一天的心烦事就烟消云散了。

这一声声嘹亮、完美的叫卖声,亦是声声心酸,声声叹息。那背后兴许有一个女子的人生悲欢,生活的苦厄和凄凉。也许时年边疆还有战火纷扰,京城也并非都似这般安宁,这个卖花人在清晨走了多远的路,来到这陌生的世界里,她的声腔总像是一个寒霜之中为生命的悲伤而哭泣的歌女。

花似朵朵红云,是西域故里的女子的胭脂红,在这样古朴的庭院里,让人感到安宁。对于贯云石这个来自西域的才子来说,花和树木一样,是有魂灵的。花魂,便是这浩繁国史典册之中掩饰不住的春的气息,让他对爱与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

这些花朵并不是以一个意象降临、出现在贯云石的庭院,亦不是纸上的鲜花,只有笔墨色彩可以凭吊。斜月昨夜横在庭院之上,卖花人也许已入梦境,只有贯云石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史文牍,长长地叹息一声,想起去年霜叶、幽虫凄寒的低鸣。

如今,贯云石听着卖花声,点滴笔墨悄悄洒在纸笺上面,写点前朝旧事,西域的陈谷子烂芝麻,无须红袖添香,已经心灵澄净。“夜来微雨天阶净”,女子的美,卖花声的清远,以及日常生活的气息都在这句话里澄清了,心中的潭水渐渐沉淀,雨水和落花过后,是如此的明亮。于是,这卖花声成为一种召唤往事的讯号了。听着这叫卖声,隔着庭院,便觉春到深处,巷子里微雨过后,一切都是那样的明净。心澄净如这院堂之中静止的水,映着天上的白云。帘前落雨,凄凉的夜话和呜咽的曲子顿了顿慢慢的停下,那燕赵悲歌、昨是今非就渐渐在贯云石的笔下落定。

这落定的笔墨,是明亮的。

墙外的卖花声,也不问何年何月,也是明丽的。

这种明亮,只有心地宁静的女子才有。这种卖花声,唤醒记忆深处的许多瞬间,它悠长、清脆的声音,仿佛总能超越世俗对爱情的束缚、陈见。这长长的强调,进入贯云石的耳际,它像是清流,一下子将其内心的烦躁涤荡干净。

尤其是这样的卖花声,它在贯云石沉思编修国史的瞬间,与一种生活的距离拉近了。它的小世界,内在的那个自我开始苏醒。蓦然停笔,走到院子的树下,花香犹未散尽,他的尘心和身体都被浅浅的声音所迷惑。这个用诗句换取渔父芦花被的才子,开始对自己内心那些模糊的若有所失的情绪感到疑惑。

编修国史,不过是贯云石煎熬的人生之中消磨的一个方法,而这卖花声则超尘脱俗,含着忧伤和悲凉,尝尽辛酸和疾苦的卖花女表现的是一种鲜活的现实生活。而贯云石站在帘后,与这疼痛的生活却又隔膜了许多。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想起那个卖花的古代女子,你就不会再怀疑这元大都的阳光的真实性。陌生人的卖花声,穿过院墙,抵达史书与笔墨之间,埋头史书之间的贯云石,豁然从梦中醒来,于是,他决定要趁着这个晴朗的天气出去看看卖花人,或者去买一朵花插在卷轴旁天青色的细瓷花瓶里面。

1308年的一天,贯云石在元大都饮酒,贯云石彼时阅遍两万多卷藏书,听着这样的卖花声,才渐渐觉得这洒在院落里的光,是那样的洁雅、安恬。中国古代有太多这样的院子,都是一样的宁静、安闲的氛围。这个小的世界将士子们保护起来,却也同时囚禁了起来。因为这院子是不透光的,书阁里屏风后,贯云石常常感到自己在年岁陡增,步入苍老。

一个女子的卖花声,从墙外传来,是空灵的。雨后,或者风雪后,它是一种呼唤词曲家重返人间烟火世界的声音。它仿佛是从千万年前飘过来的,细细的声腔,从墙外惊醒了案牍前瞌睡的贯云石。

雨后的卖花声,是人潮喧腾落定,颓败与巨变之后六朝的寒冷齐齐地凝落在书案,豁然间,爱情的故事就在管弦嘈杂的曲调中吟唱起来。

也许,所有的爱情散尽后,听到这声音,会觉得惘然,却也不曾陷入大悲。卖花声传来,小院闲庭,恍惚不知到多少年已经过去。在这遥远的想象之中,那燕子归来,萧萧黄叶,贯云石紧闭的书窗终于打开,对着门庭院落,卖花声像是旧时乐府曲,燕宿雕粱,柳浓莺懒,正是春日的好时节。

我们无须谈论才子的痴情与木讷,贯云石并不是一个只懂得隔窗笑谈菊花黄、采轻莲的书袋子。他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简约的形式存在,爱与恨截然分明。

他在院落里编修国史,厚厚的书卷堆满案头,那光从珠帘的缝隙里穿过来,柔和而轻盈。如果你是一个秀才,或者一个厌世的士子,你尽可以带着你爱的人在这样的阳光下的庭院晒晒心情。元大都的阳光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将凡间的人情味、墨香、书卷气混在一起。墙外的卖花女子,呈送书折的信使,卖花声从庭院的深处传来,病恹恹的士子在他的窗前看着海棠树,想寻出草木笺写几句心事。

贯云石家父在南方担任军政要职,母亲廉氏是精通汉学的维族名儒廉希闵的女儿,如今当他在国史馆度过了若干年月之后,开始向往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姚桐寿在《乐郊私语》中说:“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上彻云汉”。在国史编修馆里静坐的贯云石,依稀还能记得元成宗大德十年出任两淮军政要职的时光,开始怀念这种卖花声。长淮之地,日夜倥偬,诸等大小之事,贯云石亦能当机立断,做的行云流水,无碍无滞。“夜来微雨天阶净”,这样的句子如晨光熹微之时,传来的山间清音,它是干净、单纯的,一如贯云石的行事风格。微雨轻轻的落在屋檐下,一切都是安宁的。

在1314年的某个清晨,贯云石辞官离京,开始了江南之游。花朵,源自西域或者江南的花朵,让他晚年归隐杭州的时候有了这样的一个心结。无论是参禅还是与浪迹江湖的散去家们唱和,贯云石的心态都是极为清净。

这个传说中的芦花道人读过的古卷如今灰飞烟灭,邓文原在《贯公文集序》中说贯云石“生长富贵,不为燕酣绮靡是尚,而与布衣韦带角其技,以自为乐,此诚世所不能者。”这是贯云石的心气和性情。春天来的时候院子里开满了花,扑鼻的香,贯云石徜徉其间,将混乱的事物与这片静寂隔开。

1314年的卖花声,那个女子,何处可寻?这个问题,贯云石也许一直在思考。是不是一个长长水袖的女子,带着竹篮,像曲剧里的人物一样,身影一晃就消失不见。

晚年的贯云石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这个时候他的心从绚烂归于宁静,张可久写了《为酸斋解嘲》“君王曾赐琼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懒入编修院。红锦笺,白苎篇,黄柑传。学会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嚣,绝名利,近林泉。天台洞口,地肺山前,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这是贯云石的逍遥,或者你可以说是那墙外的卖花声诱使他抛弃凡间的功名、生活隐居杭州。如果你觉得贯云石是一个俗人,那么他俗得惊世,抛却万千名分,只求心的自由,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饮酒求醉倒,畅游求旷达,身在小庭院,却能出入天地山河之间。

贯云石看着雨后彩虹,对这卖花声陷入一种迷惘。贯云石出身维吾尔族贵胄,祖、父都官至显位,如今已经无须计较所谓的仕途宦海的纷争。这个元代的士子与读古卷、策飞马、听金石音的游侠不同,他们的情爱和气质是立足于自己的小世界的。静坐梧桐树下,于一方庭院看惊鸿掠影,弹弹唱唱,与山居之人亦有不同。西域的云彩飘过青山,江南的女子采撷莲子归来,千里长路,终于等来花开的消息。贯云石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编修国史,想起江南的杏花三月。他想赶在春天的雨季之前之前抵达某个草绿色屋顶的客栈。

“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贯云石,也许相信,花也是有着灵性的魂魄的。墙外的女子,她竹篮里的花朵是不是昨夜梦到的花?他需要的不是一座宫殿,一个王府,他这是要一座宁静的闲庭小院,以及可以安静的听曲子的时间。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与世界是一同苍老,如果有一个他爱的人,他亦能感觉到她的存在与虚无。小小庭院,一个人的小世界,贯云石像是樵夫、砍柴工一样在这里编修了几年的国史,当他疲倦的时候就去了江南隐居。人生至于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一切如流水行舟,不存在牵强与附会。“杏花疏影,杨柳新晴”,平生所求不过如此。

时间逐渐的苍老,往事一一浮现,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能记得那雨季后的卖花声。元大都阳光充沛的季节,它唤醒你的前世今生。

终有一天,贯云石会从梦里的卖花声中醒来,丢掉案上的文牍,站在海棠花下晒太阳。元大都清晨的水汽弥漫整个花圃,细瓷花瓶无声的在几案上立着。那卖花的女子恰好又刚刚经过宅院,卖花声响起,贯云石仰看云天,半生的光景倏然已经过去。

1314年的歌声依旧,琉璃瓦铺满的墙檐,黄昏时刻,人们穿过庭院,去看雪,不见当初卖花的女子。她曾经就在院墙下,而今无人知她已经去往何处。

同类推荐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半张脸(中国好诗·第二季)

    商震属于愈久弥坚、愈发老辣的诗歌写作者——像极了干瘦而尖锐的钉子。《半张脸》是他的精神自况,也可以视为他“诗歌人格”的代表性文本。他的诗是“成人之诗”——知性、深沉、冷彻,他的诗中有成吨的寒气让一些人浑身惊悸,他又会拉着那些受伤的人走向远处的炉火。但是他又时时以另一种“童真”来予以诗人自身的完善——情绪、热烈、燃烧。这一冷一热产生的是真实的诗——真人、真诗、真性情。他敢于自剖示人,也敢于刺人。他的诗行里一直横亘着一把钢口绝好的剑,还有冷硬邦邦的结霜的胫骨。有时候你可能会忽略了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又时不时地以冷飕飕的气息提醒你要小心、要自知。
  •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本书亦名《华盖集续编补编》收录了鲁迅1926年所作杂文,前六篇作于厦门,另有1927年所作《海上通信》一篇。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热门推荐
  • 我的篮特生涯

    我的篮特生涯

    高中生涯模版是勒布朗詹姆斯,大学NCAA模版是锡安·威廉姆森,NBA模版是查尔斯·巴克利……不仅仅有篮球,还有拜美女为师,与女记者暧昧,和大明星谈恋爱……
  • 穿越到古代发家致富

    穿越到古代发家致富

    李慧婷,原本以为可以悠哉的享受都市生活,在也不回农村种田的她,被同桌算计,人生轨迹彻底偏离魂穿到架空时代。好吧!这个女主有点霉,穿到特大洪灾中,差点又死在洪灾中被原主娘亲所救才得以存活下来,原主的父亲还受了伤,看着旁边两个奶娃娃弟弟,心里越发苦逼!看女主如何完成逆袭之路,带全家人过上小地主的生活。—————本文纯属虚构————————————群号:579801034——————————————————————————
  • 涅槃龙文
  • 明伦汇编交谊典疑忌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疑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

    本书借鉴和汲取了诸多办事智慧的精华,从魅力征服、礼仪为先、因人而异、善借外力、洞悉人心、巧言胜师、示人以弱、把握分寸、以进为退、方圆有度、处变不惊、转换思路等12个方面对如何办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透析,并通过一些生动而有趣的案例介绍了那些会办事的聪明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智慧最终达成了目的的。通过《会办事才能办成事:瞬间把事办成的81个心理策略》,读者可以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把握办事的分寸、火候、分量、次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到成功办事的目的,轻轻松松把事情办好。
  • Dolly Dialogues

    Dolly Dialog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一重生就被灭了门

    我一重生就被灭了门

    我是因为死了才重生的怎么重生以后还要被灭门啊?不周大陆,万里河山掌太古神器,修旷世之法,立苍生宏愿弱肉强食的世界,我偏要做堂堂正正的英雄!
  • 在海贼世界革命的那些事

    在海贼世界革命的那些事

    大家好,我是主角韩革,其实第一次作者要让我革命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革,我就马上去革!第一,我要看一下,我不愿意革开以后,却找不到革的理由。第二,不想作者“咣”一下,突兀的给我加一些很奇怪的设定。这样读者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一点都不搭好嘛!我用了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感受这个世界的黑暗,也要求作者要尊重原著。因为我要让读者看到,我经历的就是这样,平淡中饱含绝望!我要用我的理由去革,哪怕显得有点可笑!So,这书可能会有点慢热,读者老爷们不要怪作者!都是我自己要求的!
  • 万界之起于木叶

    万界之起于木叶

    在万界中重生,李子济的目标就是不断变强,宝物美女可以不要,但是对于知识却分外渴求。原计划:火影、诛仙、超神,遮天,然后主神轮回诸天大佬齐出厂现在:火影→妖狐小红娘→西游→?(大家帮我想想吧,西游刚开)(有毒文,无爽点,到处bug,剧情不协调,套路不会用,高潮不起来,角色不鲜明,主线找不到,内容不潮流,情节不稳定。作者还作死,还不想流水账、不想小白文,不想做太监,不想死断更,结果还不会修改,作者也很忧伤啊)
  • 爱情课

    爱情课

    身为私企老总,人到中年的刘建成收入稳定,却坚决要和发妻李菊花离婚。一番挣扎以后,李菊花和老公签了六个月的协议,试图给自己的婚姻一个缓冲期。她认为十八年都过去了,不在乎这六个月,刘建成也答应了。这六个月,他们依然在一个屋檐下,睡同一张床,吃同一锅饭。这六个月,双方依然各尽其责,而且绝对不能出轨。李菊花开始交高价学费、出入找老公培训班,希望能彻底改变自己。最终,她是否如愿?李菊花的弟弟李磊是海员,30多岁才开始初恋,这场恋爱折腾得他体无完肤,他是否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谁能拯救他走出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