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4100000011

第11章 虚荣教育

周玉有位外地同学出差来京,于是几个昔日的同窗好友相约叙旧。已为人父为人母的都带来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儿,谈论的话题自然要涉及事业、家庭和孩子。

“我们家孩子可聪明了,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我儿子挺乖的,从来不顶嘴,也不跟人打架!”“我们那个,就是爱画画,跟个小画家似的!”“我们家孩子学习挺好,总是100分,一点儿也不用我操心。”……年轻的父母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的孩子,不时用各种例子给自己的孩子贴着标签。

一旁的小家伙们玩得有声有色,“战争”时不时地冒出来。突然,“砰”的一声,不知是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打断了大人的谈话。原来是周玉给好友的男孩儿明明买的一个小毛毛熊引起了争执。一个孩子想要明明的毛毛熊,明明不想给,另一个又非得要不可,几番争执不下,想要的孩子于是挥起了拳头,打倒了明明,抢去了毛毛熊。看来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可没想到,明明从地上爬起来后,只是有些委屈地站在一旁。“明明,你怎么不去把毛毛熊抢回来呀?”周玉很奇怪地问。女友抢先开导着儿子:“明明乖,听妈妈话啊,好孩子是不和小朋友打架的……”明明含着眼泪没有说话。“去,把毛毛熊还给弟弟!”另一位父亲在严厉地教训动武的儿子,那男孩子一面听,一面恋恋不舍地玩弄着抢来的毛毛熊,看来他是不会轻易让出毛毛熊了。“好了好了,小孩子淘淘气,没事儿。明明说把毛毛熊送小哥哥玩了。别训他了,让他去玩吧。”女友的几句话使这场“战争”硝烟散尽。聚会在浓浓的同窗情谊中结束了,而周玉的心却不能平静。明明在妈妈“好孩子”、“乖孩子”的鼓励中放弃了捍卫自己的权力,那份不情愿却隐藏在无声的迟疑之中。小小的孩子,压抑了自己本不过分的愿望,为了做妈妈的“乖孩子”、“好孩子”,甚至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在,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淘气包”、“贪吃鬼”、“泥猴儿”这样的“坏”标签夸大了孩子的缺点,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因此也知道尽量避免使用这样的“坏”标签,而改用“聪明宝宝”、“好孩子”、“乖孩子”、“语文能力特强”、“杰出的小画家”等等的“好”标签来称赞和鼓励孩子。放弃负向标签本是一种进步,可是一味地贴这些“好”标签又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好”标签往往是父母的过高期望,这种期望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好孩子”被人打了不能还手,“小画家”不得不放弃游戏时间不断地提高画技,“爱学习的孩子”不敢放心大胆地玩上一天,“总得100分的孩子”得时刻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考99分……这样,孩子稚嫩的心上总是紧绷着一根弦。即使“标签”所标定的内容适当,可能也只是父母对孩子某一方面的看法,并非孩子真实的情况。

孩子年纪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可能。但是,孩子的自我判断能力差,他们会为了维护“标签”的内容,推动一些有用的东西,丧失向其他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语文能力特强”的孩子可能很喜欢体育或数学,那个在父母眼中是“杰出的小画家”的孩子可能语文能力也不差,也许父母的善意鼓励和称赞会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不贴标签不等于对孩子的行为不表态,做对了要表扬,做错了要纠正。只是无论肯定、鼓励还是否定、批评,最好都是就事论事,让孩子感到你是在评价他做的事,而不是评价他这个人。因为孩子还小,贴什么标签都太早。

同类推荐
  •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和儿子一起成长1(珍藏版)

    本书讲述爱是母亲最原始的本能,科学的爱才是帮孩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必须的养份!她是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她是资深教育专家。她用“素质教育”、“快乐教育”的亲身实践,培养出了一位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让许许多多感叹“快乐童年”与“成功学业”不可兼得的家长羡慕不已。
  • 宝宝你在想什么

    宝宝你在想什么

    “孩子为什么老爱哭?”、“孩子为什么老爱粘着妈妈?”、“孩子为什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孩子害怕声音怎么办?”……几乎所有父母都会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儒德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亲身记录、观察和实践,在书中列举了几十种比较突出、常见的婴幼儿心理现象,而且每种现象都是以一、二则具体、形象的案例来描述的。对广大父母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

    《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内容简介:我们经常能碰到所谓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大多数“问题孩子”的成因应该归结到成年人身上,是成年人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问题”。《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着眼于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了“‘问题孩子’问题何在”、“父母需要持证上岗”、“别戴‘有色眼镜’看顽童”、“警惕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独生子女的孤独世界”、“孩子成长中的压力与困惑”等十余个热辣话题。针对每一话题,列举众多典型鲜活事例,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多个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当代父母矫正家庭教育思路,塑造全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不对孩子过分严苛、约束,更不要阻止孩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和自主的行动,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学会赏识孩子,别吝啬自己的鼓励,强化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信任和爱。不随便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否则只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对孩子的爱转化为推动孩子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做个诚信、善良的人,说到做到,对有困难的人要给予同情和帮助。妈妈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巫师桑榆

    巫师桑榆

    黎明之战后,守护器散落人间不知去向,失忆且天赋异禀的魔法师桑榆和他的同伴们为寻找守护器踏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眼前的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谎言所构成的……
  •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仙记

    《吕祖飞剑记》共十三回,其成书之时即以其“文采飞扬,诚慕仙道”而闻名,后更为明代萃庆堂手抄流传于世。本书叙述了吕洞宾成仙得道的故事。《吕祖飞剑记》就出现于当时。它受到了当时宗教、方士的影响。其文采优美,反映了作者一定的文字功底。
  • 我用十年时间来爱你

    我用十年时间来爱你

    喜欢王羽泽七年的李一南一直以为自己是单相思,可她不知道王羽泽早就喜欢上她了,原本该在一起的两人,因为一场误会分三年,三年后因为一封李一南的道别邮件使王羽泽清楚自己不可以在藏着自己对李一南的感情,所以决定一定要挽回她·········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误入豪门的婚托

    误入豪门的婚托

    一场相亲引发的爱恋,四个年轻男女,四只骗死人不偿命的大骗子,她以为他只是个司机,而他真实身份是豪门富二代,她在把某经理骗得团团转的同时,也在经历着被骗得团团转的悲剧生活。她是个内衣模特,晚上躺在富二代男友的怀里欢乐,白天在良缘婚介当托骗人,遇到了对她一见钟情的穷小子以后,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两段错位的爱情,爆笑演义在深圳这个水深火热的大都市里,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 伊人来自大唐

    伊人来自大唐

    苏长安一睁眼,就从大唐头号女杀手变成了纤纤弱质的现代千金,可惜是个破产的。阴差阳错闯进娱乐圈,喂,这位总裁,本座只卖艺不卖身。面对汹涌而来的美男,苏长安警告道:“少打本座的主意,本座可比你们大了一千岁!”
  • 墨学十论

    墨学十论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承,始有创造。而继承的关键在乎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 棋局限界

    棋局限界

    一个棋子的世界,有刚柔并济的琴、绝对掌控的棋、复杂多样的书、笑里藏刀的画。
  • 舍利弗问经

    舍利弗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