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3500000043

第43章

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这些庞大的数字汇聚在一张单薄的白纸上轻而易举地将莫小念因为莫逸的苏醒而短暂平复的心情再一次掀起了惊涛骇浪。医院说,如果再不缴纳那么莫逸将停止接受治疗并且要立刻离院。

莫小念走出医院,她其实想要走得更远一点,可是她走不动了,她才刚刚出了医院的大门,眼泪就想开了闸一样奔涌而出。她坐在地上,看不到来来往往的同情而关怀的眼神,医院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离别的戏码,泪水是这些戏码里毫无新意却也必不可少的成分。所以,对于医院里随时随地的哭戏并没有人会有多大的兴趣,也不会好奇它上演的背景。莫小念的哭泣被最后残存的理智阻止,她一遍又一遍地擦拭掉早已滂沱的泪水,消失进了杉城汹涌的人流中。

医院的卫生间里,莫小念在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自己的脸,刚才的大哭让她的眼睛布满了腥红的血丝,她努力地将自己的对着镜子挤出一个微笑,让自己的表情显得自然些。终于满意了表情,莫小念疾步朝病房走去。

莫逸躺在病床上,他今天的气色明显好多了,已经拔掉了氧气,可以自主地转动头部了。听见门锁转动的声音,莫逸一转头就看见了莫小念笑脸吟吟地向自己探着脑袋,她举着白色的塑料袋,装腔作势地闻了闻,笑嘻嘻地说:“那热腾腾的皮蛋瘦肉粥,要不要喝啊?”莫逸也配合地咽了咽口水,点点头,小声地说:“我都快饿死了。”

莫小念的表情是满意的,她坐到莫逸的边上,一勺一勺地喂他喝粥。食物的力量是伟大的,或许也是莫逸手术后第一次喝流质的食物,他的表情是那么的享受,很快就喝光了一碗粥。

喝完粥的莫逸精神显得更好起来,他叫住了正在帮莫逸收拾病房的莫小念,“小念,你过来。”莫逸的声音低哑却又不置可否的威慑力。

莫小念乖巧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走到莫逸的床边,坐下。

“小念,我想明天就出院。”莫逸低沉道。

这一句话立刻激怒了莫小念,她气恼地站了起来,大声质问道:“你觉得你这个样子可以出院吗?医生说你不可以出院你就别想走出这个门!”

“小念,”莫逸闭上眼睛,痛苦的表情在脸上平铺开来,“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我还知道我们没有什么钱让我做手术,让我住院。小念,我们的债都没有还清,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我不能在医院里耽搁时间了。”

“那么你就可以不要性命地去卖肾吗?莫逸,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莫小念愤怒而绝望的表情令莫逸吃惊,他一直以为莫小念并不知道自己被送进医院的本质原因,原来她早就知道了,莫逸侧过头想要逃避莫小念的眼神,他的眼眶里是密集的痛苦,一闭上眼,泪水就浸湿了枕头。

“哥,医生说你的肾脏上有个错误的切口,你裤子口袋里的附着地址的纸条我也看到了,我去找了这个地方,我想也许还有点可能去讨回公道。可是它们早就关了,医生护士都跑了,隔壁的人说这里常年有人来这里卖肾,结果很多都卖掉了性命。哥,有什么困难你是不能和我说的呢?为什么你要走到这一步?”莫小念捂着自己的脸,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因为她预感到那发热的眼眶所承受的液体的质量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你知道吗?我真的不能再失去你了,我这几个月过得好辛苦,我做很多很多的事,我打很多很多工,我想要和你一起努力来养活我们彼此。可是,你却选择这种不堪的方式,难道你选择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我吗?”莫小念的身体摇摇欲坠,她扶住了床沿,才艰难地稳住了重心。

“可是小念……”莫逸的话语停在空气里,断了下文。

“哥,钱的事你别管,我明天去公司可以跟经理先预领薪水,我现在的工作很好,所以你只要在医院安心养病就行了。”莫小念轻抚莫逸的脊背,宽慰道。

“小念,真的是这样子吗?”莫逸拉住莫小念的手,眉心依然皱着。

“哥,”莫小念在莫逸的手中轻挠了一下,将善意的温度传递给他,“相信我好吗?”

莫逸抿了抿嘴,他的眼睛里还有些游离的情绪,可是他没有说话,他的沉默里有妥协和信任。

“哥,你先好好休息,我明天还要上班呢。我这几天会抽空来看你的,你要缺什么,要吃什么都可以短信我。你好好听医生护士的话,不要再给我说任何不配合治疗的话,知道吗?”

莫逸像个懂事的小孩一样点了点头。

莫小念走出病房,她缓缓地靠着门跌坐下来,她用手包裹着眼睛。

“对不起,这一次我骗了你。”莫小念的心里隔开了一道血河。

莫小念翻阅着手机离得通话记录,一个陌生而刺眼的号码在她的眼里放大。

“喂,王经理吗?我是莫小念。”

“哦,小念啊!你是不是想好要来工作了?”王通显然对这个电话惊喜大过于意外。

“是的,我明天一早就来上班。王经理,我来工作有一个要求。”莫小念放慢了语速。

“好好好,你说,你说。”王新的声音立即谄媚起来。

“我需要能够在近期内越快得到高薪的工作,我希望你能够帮我。”

“好好好,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小念,你明天过来就直接来找我,我帮你安排最好的工作。”王通讨好般的口气令莫小念一阵恶心。

莫小念最后一次环顾了崔晓的家,崔晓和她的父母正在帮忙收拾、打包行李。崔晓在一旁郁郁不欢地咕哝着内心的不舍。崔晓的父母虽然对于莫小念长期居住自家有着些许的顾虑可是当得知她要如此仓促的离开还是有些意外,他们原以为是崔晓道出了他们的苦衷,哪知崔晓气恼地告诉他们自己只字还未来得提莫小念就要搬离自己的家了。

崔妈妈还是不放心,她反复地问道:“小念啊,你确定这份新工作好吗?要不你还是先在我们家住上几天,等新工作安排稳定了再搬走也不迟啊。”崔爸爸也在一旁“是啊是啊”的搭腔。

莫小念笑嘻嘻地宽慰崔家三口,执意要走的想法早就根深蒂固,所以再多的劝阻也是无谓的。莫小念只剩下无限的感谢在这个幸福而完整的传递给自己无数温暖的家。

“崔晓,我想拜托你件事。”莫小念握着送自己出门的崔晓的手。

“小念,你尽管说。”崔晓泪光闪烁地回答道。

“崔晓,我哥哥莫逸这几天生病住院,我这段时间工作很忙,经常要去外地出差,可能不能去医院看他,你如果有时间就帮我去看看他好吗?这是医院的地址和病房,如果他有什么问题你就直接告诉我。还有,因为哥哥生病,所以你别把一些不好的消息告诉他好吗?如果他一旦问起我就说我很好,工作很好,身体很好,一切都很好,好吗?”莫小念的手抓紧了崔晓,她不知道她这一走会遇到什么,会离别多久,所以无助到要隐瞒工作的内容和地点,还不得不对着善良的崔晓撒谎。只要所有关于莫逸的内容,都能够轻而易举地颠覆她的情绪。

“好,我知道了。”崔晓回握莫小念的手,她的眼泪早已不听使唤,“小念,你放心好了,我会帮你照顾好你哥哥的,你放心好了。”

“崔晓,还有一件事我想求你帮帮忙。”莫小念哽咽了一下,她顿了顿,说,“我哥哥的医药费我还差一些,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我想你可不可以先借我些。你放心,我可以写借条给你,我现在的新工作很好,一拿到钱工资我就还给你。”

“好,没关系,我身边有一点积蓄,实在不行我可以找些借口问我爸妈要点,你安心去工作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跟我说,没事的。”崔晓真心心疼眼前这个曾经如此光鲜亮丽而现下却遭遇了那么多不幸而不得不对命运妥协、向别人卑微求助的朋友。

“崔晓,谢谢你。”还能说什么呢?只剩下最后的一句谢谢了。莫小念提着行李,告别了崔晓,告别了被人眷顾的生活,告别了有关怀的日子,也告别了自己原以为的单纯的岁月。

如此一别,有多少不能预知的故事即将发生,又会有多少违背常理的轨迹让我们无奈地踏上,即便如此,也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下岗之后

    下岗之后

    华南机械厂中层干部会开了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会议内容就一个——减员增效。厂长这次破天荒地发扬民主,下令由部门负责人全权搞定,否则一律革职决不手软。金工车间主任崔大成,低着头匆匆回到车间。刚跨进大门就被工人们轰地一下围住了,七嘴八舌地争着打听会议内容。
  • 潜网

    潜网

    丁晓走到大门外,又回头往刘锦绣那间办公室的窗子望了一眼,见整座楼房只有她的窗子还开着,知道此时刘锦绣还在办公室里。忽然间,一种空落落的感觉让她感到身后的整座楼都凝固在一种冷漠的寂静中。直到这时,她才痛苦地感到,在她和刘锦绣的这场较量中,她虽胜尤败。第二天,在正式签订聘任合同书的会场上,人们没见到刘锦绣和丁晓。刘锦绣不来,可以说在人们的意料中,而丁晓在这种场合缺席,就让人多少感到有些奇怪。
  • 尤四姐古言合集

    尤四姐古言合集

    不穿越、不宫斗、不重生、不种田、不小白,一部部让无数读者挑灯夜读的古言经典。
  •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

    李银河独家授权,并亲自校订全稿。完整收入28篇未竟稿,9篇为首次曝光。读过这本,才算完整读过王小波。迄今最完整的王小波手稿拾遗整理。王小波小说、随笔未竞稿合集,收入《黑铁时代》《黑铁公寓》等未完成的小说作品,亦包括《白银时代》《寻找无双》等经典作品创作材料、写作笔记,以及题材罕见的对科学论文的眉批、自书简介、年谱等。其中,《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海鬼》《大学四年级》等9篇根据手稿整理的未竞稿为SHOU次出版。本书充满了王小波作品中一以贯之的幻想与批判,清晰勾勒了王小波的创作版图,令读者得以一窥其日臻成熟的创作过程。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神思超拔,文锋犀利,进发着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孤鬼花妖、冥间地府无疑是蒲氏志怪传奇的聚焦点、演绎点,然而,大干世界,人间百态,或禽兽虫蝶,或山川沟壑,或潜鱼腾龙,或风霜雷电,或书斋科场,或官署衙门,或市井店铺,或闺闼宅庭,亦吞吐幻化,尽收笔底。其中,对科举弊端、官场腐败的讽刺揭露,极为痛快淋漓;那些被赋予美好人性的花妖鬼狐,以及人妖之间那种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尤其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The Rejuven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浴火重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东北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鉴于此,国家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本书作者历时一年的采访,走遍城郭、海港、煤都、钢城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以数个普通工人、几家工厂、一座城市和整个时代的沉浮为命运纵线,穿越六十年的历史时空。再现老东北工业基地如何创造诸多工业神话、奇迹与辉煌,如何在沉寂和黯然岁月里经历生命劫难,最终如何找回东山再起的自信和骄傲。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几乎爱人

    几乎爱人

    成年人的爱情,是Tom Ford口红的致命吸引,是双人舞的信赖和专注,是Harry Winston的庄重承诺,然而更多的,是略丧的“人生如梦,际遇无常”。在这本书里,他和她于陌生的异国相遇,是知己,是神交,是一生所爱,但他们没有在一起;他和她于宿命的窄巷相遇,纠缠半生,浩荡起伏,但他们没有在一起;他和她于污浊的职场相遇,一见钟情,灵肉合一,但他们没有在一起……这些他们,几乎成了爱人。几乎,就是没有。没有也没关系,因为——有些人不属于自己,但遇见了也很好。
  • 处事技巧

    处事技巧

    我们和别人相处的关键取决于相互间的交流,它决定了我们和他人的关系。在人们进行交流时,思想上的沟通是必不可少而又至关重要的。古人云:“流水不腐”,只有当思想上的交流如行云流水一样畅通无阻时,才会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并进而获得别人的认同和赞美。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流体效应”,它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与他人进行良好交流的技巧。
  • 年轻人,你急什么

    年轻人,你急什么

    全书体例编排独特,结构清晰完整,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心急的危害。心急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焦虑不堪。下篇则阐述了耐得住性子的好处。耐得住性子,就能忍得了寂寞,守得住繁华。由此可见,人生这条路,慢慢走,会走得更精彩。所以,年轻人,你还有什么可急的?
  •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岁月不居,和光同尘

    你有没有等待过一个人,在光阴与年华的变革中坐看着年华的苍老逝去,是不是一首忧伤的歌,就能让你的眼泪毫无理由的瞬间决堤。也许爱一个人像一副纯洁的画,也许守一个人如指间的沙,所以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光阴太过如火如荼,所以我们总会轻狂一把,是不是爱情太过神圣奢华,所以我们总是跪着望它。少年人眉眼如画心如沙,所以就流沙在手,我却抓不住它。此去经年,遥遥无期,祈愿我的世界里人心诡谲,你娇妻美眷儿女绕膝;我的生命里刀光剑影,你细数庭前白雪飘零,百年合欢好,岁岁人无忧,直到我白发苍苍长眠于世,我们天涯两相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谁埋的恶果

    谁埋的恶果

    本应学生的他却踏入了社会的漩涡
  • 重生之无限吞噬狂蟒

    重生之无限吞噬狂蟒

    本书不化人,化龙。陈天重生成蛇,获得无限吞噬系统,报复前世仇人时,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呢?黑暗异兽流,圣母勿入。
  • 黑与银

    黑与银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不善交际的物理学家,为大学的合同能否续约而倍感焦虑;妻子诺拉则是一名热情外向的室内设计师,拥有将人拉出“洞穴”的融融暖意。相处多年的保姆A女士患病离去后,表面上依然和谐的家庭,却在无形中开始瓦解,二人不再耳鬓厮磨,共享一杯红酒的深夜密谈也化为昔日的回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经确信,诺拉的银色与我的黑色正在缓慢地融合;同样一种带着金属光泽的柔滑的液体,最终将流淌在两个人的身上。我想错了。我们都想错了。有的时候,生活就如同漏斗,会变得越来越狭窄。由情绪构成的乳液,会逐渐分层;诺拉的开朗和我的忧郁;A女士黏稠的坚定,和我妻子奇妙的无序;我逐年培养起来的,清澈的数学式推理,以及芭贝特未经雕琢的思想。尽管交往频繁,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亲情,每个人却始终与他人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