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8400000007

第7章 人物(3)

当时老人虽列身政府,仍保持平民作风。穿着虽换了人民装,但依然布履。七尺场钱宅,锡人可以直接去造访,他广泛倾听来访者意见,转达有关部门后,往往追问不舍,务必取得结果。锡人口碑相传,感念不已。

老人性格依旧,从不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土改中,根据苏南的土地占有情况,他认为江南没有纯粹的地主,地主大都兼营工商业,要政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宜一刀切。在当时这可是惊人之论,自然遭来反对,几临群起而攻的场面,他侃侃置辩,决不阿意曲从。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他提出应严格掌握政策界限,要防止滥捕滥杀。幸而当时政情宽松,尚能听进不同意见,老人不仅顺利过关,更有荣衔降身。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当选为民建中央委员。

“性格即命运”。过了初一,过不了十五。1957年,钱孙老终于没能迈过这个槛儿,侃侃而谈的结果,换来了一顶“右派”帽子,本兼各职一概撤去,所幸的是免却了皮肉改造,从此闲居在家。

然而噩运并不就此为止,到了“文革”,这样一位有忠胆义肝,并把自己儿子献给革命(四子锺仪,1942年在浙江瑞安被国民党枪杀)的老人,竟被定为反革命分子,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5年12月31日含冤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建国后,我原服务的《人报》,开始时有复刊之说,我被留下,但最终还是没有复刊。既不从事新闻工作,便不再有亲承钱孙老謦欬的机会,却意外地得以过从钱孙老次子锺汉先生。

大概是1951年,吾师冯晓钟先生与锺汉先生在无锡创办《新经济》周刊,我的文章多次被刊用,更得总编辑锺汉先生奖勉,因而聘为特约撰稿,常聆锺汉先生教言。此后我离开无锡,又是运动频仍,求生不遑,也怕惹出事来,所有师友均不敢主动联系,因而只偶尔在报纸上看到无锡师友们的消息。钱孙老遭噩运就是在《新华日报》上看到的,当时再也不信钱孙老会是“右派”会是“反革命”,如果是,那他在解放前的种种表现又如何解释,然而这想法只能深埋,哪敢表露。后来老人含冤去世,风闻之下,只有暗地洒泪,心香遥祭。

已记不清哪年,我因公有无锡之行,去圆通路谒冯师晓钟,锺汉先生风闻后,翌日设宴于当时锡地最高档的一家饭店(店名再也无法忆起),暌违已久,畅谈甚洽,不知怎样说到钱孙老庭训之严。锺汉先生已是无锡市副市长,公余自不免有应酬,或在晚间有活动。钱孙老自己一生操守清白,任何场合从不越轨。某次儿子回府已是深夜,刚敲大门,门就开了。开门者竟是严父。原来钱孙老对儿子夜深归来不满,深怕儿子入官场后有所逾矩,亲自持凳坐于门内等之。如此身教,虽老人未发一言,锺汉先生从此谢绝一切夜间活动。一滴水里看太阳,即此一事就足以说明钱孙老的为人。

钱孙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昭雪,这本是应得之义,不过迟了时日。老人暝目与否,无从得知。

又过去了多少年,而老人当年拍案而起,慷慨陈词的形象至今仍常在我脑际浮现。

郑孝胥与严复交往始末

潘静超

郑孝胥,字苏戡,一字太夷,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一直活跃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历任驻神户大阪领事、张之洞幕僚、广西边防事务大臣、预备立宪公会会长等职,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当寓公,不再出任任何职务。但在晚年时,却出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结果招致骂声遍野。严复,字幼陵,翻译家、教育家、海军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北洋水师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复旦公学、北京大学等校任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此外,翻译了许多西学名著,成为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辛亥革命后,因卷入“洪宪”帝制,为世人所诟病。

郑孝胥和严复同为侯官(今福州)人,共同经历清季民初的几场变革——变法维新、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洪宪闹剧、张勋复辟……二人从相识到深交再到最终关系的淡漠,反映了清季民初动荡激变下保守派文化精英的不同走向。

一、1885~1894年

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十五岁的郑孝胥投直隶总督李鸿章幕下。6月22日到津,两天后与严复相遇。郑孝胥在日记中写道:“十二日,雨。晤严幼陵。”时严复三十二岁,他留学英国二年毕业回国后,于光绪六年(1880年),被李鸿章从马尾调至天津,在新创设的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而郑孝胥则在水师营务处做事。

自从郑孝胥同严复在天津会面后,两人交往甚多,互吐心曲。在郑孝胥日记中有多处与严复交往的记录:“日来但与稷臣、幼陵纵谈。”“幼陵归,剧谈半日。”“晚,严幼陵请至天端轩饮……二鼓始归。”“旋至义和成饭庄,幼陵亦至。”“幼陵来谈,索余遗诗。”……

在日记中,郑氏记述了对严复的印象:“观幼陵文,天资绝高,而粗服未饰”,从一开始,郑孝胥就对严复赞赏有加,认为他天资绝高,只是文采修饰略逊一点。“阅稷臣文一首。其人好深思,可与诣古,视严幼陵气不如而思路过之。”

六月初一日(7月12日),“作诗赠幼陵。诗曰:慷慨怀不志,平生行自哀。嗟君有奇骨,况复负通才。时事多荆棘,吾侪今草莱。天津桥上见,为我惜风裁”。“严得之大悦。”从郑的日记中可看出严复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但未得到李鸿章的重用,任职五年职务未升,这对于严复实在是大材小用。郑孝胥甚为之感惜。在写给严复的诗句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因此严复得之大悦,深引其为知己。三天后(初四日),“幼陵酬诗二首”。

初七日(7月18日),“严幼陵如辞行。幼陵奉母归,且应乡闱……幼陵以其儿璋未得代师,嘱余为之暂督,诺之”。第二天,“幼陵行,送之岸侧”。隔天,就开始“入斋,督幼陵儿读。儿十二岁,名璋”。由此可知二人关系非同一般,二人相识至今只有二十多天,严复便把儿子托付郑孝胥帮忙督促,可见对其是很信任的,对其才华学识也是极其赞赏认同的,不然不会把长子的学业交代给他。两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相识恨晚啊!这从郑孝胥五十岁生日时,严复写来的贺诗也可以看出来:“早岁天津桥,长揖识公始。与公俱少年,双眸对秋水。清言多摆落,高论颇历诋……”

同年十月初二,郑孝胥到水师营务处,“见颂岩、仲容等,幼陵已醉卧”。这时,严复刚刚经历了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失败。此后二人多次往返交谈,直到十一月初郑孝胥去了北京城。分别后,二人开始书信往来,十一月廿六日,“得严幼陵信”;十二月初四日,复幼陵信。四月,郑孝胥南归路过天津,与严复有短暂的会晤,之后,一南一北,间有书信往来。

1891年5月至1894年9月郑孝胥出使日本,这段时间,天各一方,二人暂时断了消息。

在郑孝胥的日记里,录下了自己写给严复的完整的一封信件,可以说明这段时期二人的交往。1890年7月5日,《与严幼陵书》:

幼陵仁兄大人足下:

去冬过津,惊闻足下丁内艰归……昨奉手书,承转寄眼镜,即已收到……然足下、弦龛之于我,相得之意,非泛然交游之列,相重之雅,又非山川之所能疏也。纵暌违老大,阻隔泥云,宁改故时之尔我哉!倘能不惮作字,常惠楮墨,则足下、弦龛之踪迹,吾可咨而得之也。至于学术之进,识力之增,旁人所不能道者,吾奚从而闻之?岂虑其阙于报命耶。祗候素履,惟起居慎卫,晤弦龛,幸以示祗,致念无。

严复寄信件和眼镜给郑孝胥,这在二人的日记和文集中都不见有记载,说明了两人留下来的资料都没有能够详备记录二人的交往,二人之间的交往只有比郑孝胥的日记记的更多,这在后来严复的日记和郑孝胥的日记比较后可以得到印证(如1909年)。严复写信给郑孝胥,还在遗憾两人阔别太久了(“详味语气,若憾契阔之太久者”),郑在回信中亦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思念之情,同时认定他们之间的交往,“相得之意,非泛然交游之列,相重之雅,又非山川之所能疏也。纵暌违老大,阻隔泥云,宁改故时之尔我哉”!

此段时期,二人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尽管郑孝胥初出茅庐就得到重视,但他的抱负极大,所以也是很不满足的),惺惺相惜,但又忙于各自公务,很难有交错的时间。

二、1895~1911年

回国后,郑孝胥入张之洞幕,很受张的赏识,被时人称为张之洞的“郑总文案”,甚至有“当代范增”之誉,他参与策划了张之洞的几乎所有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严复仍在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习,但受甲午海战失败的刺激,从1895年开始,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了对西洋的精深认识,介绍了许多西学理论。同时致力于译述以警世,翻译了一系列作品。1898年6月,《天演论》正式出版发行。严复迅速成为思想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1897年,严复对“保教”的公开冷漠招致了张之洞的反感,据《侯官严先生年谱》载:4月12日(三月十一日),《时务报》转载先生《辟韩》一文,张之洞“见而恶之,谓为洪水猛兽”。命屠仁守“作《〈辟韩〉驳议》”,先生“且罹不测,嗣有向张督解围者,其事始寝”。有人说若非郑孝胥为严复解围,张甚至一度还想加害于严复。我想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因为当时郑是张的红人,而且和严复的关系又很好,不能排除他会出来替严复说情。但严复没有提及,郑的日记也没有提及,因此不能确定究竟是谁替严复解的围。

1.戊戌变法时期

观1897年郑孝胥的日记,和变法名将谭嗣同来往甚密,而康有为和其弟康广仁亦前往拜会郑孝胥,可知他对变法是支持的。洋务维新是他的一贯主张,他在张之洞幕府里所从事的也都是洋务维新的活动,因此,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廿九日(1897年8月26日)《荐举人才折》中极力推荐郑孝胥:“江苏候补同知郑孝胥,该员学识清超,志趣坚定,曾充任出洋随员,讲究洋务,骇通透彻,能见本源,于商务尤为考求详实。臣前在江南,备知其才,委充商务局委员,其时初拟筹办商务,尚无端绪,尚未能尽展其才。今日时艰方亟,讲求富强要政,如该员之才,实不易,可否恳恩敕令送部引见,以备录用。”(《张之洞全集·荐举人才折并清单》第二册,第1256页)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十五日(1898年8月2日),郑孝胥得鄂督署来电,督办亦送来电稿,云:“盛京堂,郑苏龛:总署来电,‘奉旨:张之洞奏览悉。分省补用知府钱恂,江苏候补同知郑孝胥,著该督即饬该二员来京预备召见。钦此。寒。’等因,特奉达。何日启程北上?即候电复。洞。咸。”因此,郑孝胥得到了入京接受皇帝召见的机会。

到京后,郑发现严复也得到保荐来到北京,“阅昨日《京报》,陈宝箴保举陈伯潜,王锡蕃保举沈翊清、严复、林旭,皆饬预备召见”。二人又一次得以会面了。

七月廿三日(9月8日),“归寓,严又陵到馆,林季鸿同来。夜,与又陵谈,观所为《上皇帝书》,文词深隽,诚雅才也”。以前郑认为严复之文“粗服未饰”,现在则是“雅才”,说明对严复更加欣赏了。之后二人又有几次会晤,9月18日,郑专程“诣通艺学堂听严又陵演说西学门径,听者约四十人”。想过去二人所谈,无非变法维新大事。

但是,维新变法只进行短短的百日就结束了,对于郑孝胥和严复来说,亲身经历的就更短了,因为他们两人受到召见的时间都比较晚(郑孝胥是9月5日受召见,严复是9月14日受召见,离9月21日的戊戌政变都不远了),还没来得及参与到变法中。9月22日,严复就黯然回天津去了。过了一个多月(10月29日),郑孝胥也离开了北京。

对于变法,郑孝胥一直都是担忧的。他认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改革的大环境。在入京前,郑孝胥特意拐去见了张之洞,谈及自己的见解:“余极论宜及时破蠲积习以作天下之志气,因言:‘举世方共保护积弊,非变法之世也。今京师元黄颠沛,是非溷淆,观朝中士夫皆不足有成;两湖,天下之中,亟当养士、劝商、兴工、励吏,以待北方之变。’”他认为当时当政者“皆不足有成”,而且朝廷吏治混乱,是非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变法怎能成功(“非变法之世也”)。而且,通过以前和康有为等维新人士的交往,对于他们的激进态度郑孝胥也是极不赞成的,他的观点是“养士、劝商、兴工、励吏”等先来,一步一步地渐进地进行改革维新,等时机成熟了再行变法,如果仓促进行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严复也倾向于曲线救国,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刊行。他宣传西学,认为只有效法西洋,才能使中国富强,在京演说西学门径。在整个维新运动时期,严复在理论上对维新运动做了这么几方面的贡献:(1)、透视西洋世界;(2)、研判中国时局;(3)、提出应变方略;(4)、介绍西学理论。同时,严复也积极参与维新运动中,他协助成立了通艺学堂,创办了《国闻报》,等等。严复对维新运动不仅是支持的,而且还积极参与,不像有些人说的:被康有为等排斥压抑的心态导致严复对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

同类推荐
  • 明朝官人

    明朝官人

    文立万来到明代万历年间,遇到见两个贵人。皇帝朱翊钧对他欣赏有加,首辅张居正对他高看一眼,文立万自此在万历朝,长袖善舞,游刃有余做他想做的事。万历朝每件大事,都留下了文立万的影子,但正史、野史却鲜有记载,这是为什么?@@@@@@@@三点提醒:1、本书有赖结合您生活体验,才能看出热闹。2、本书乃架空小说,谨供娱乐放松,别较真。?3、看出热闹的书友,请留言,說不定会续写。
  • 诗酒剑唐

    诗酒剑唐

    开元末,圣人废杀太子李瑛。长安城内暗流涌动,皇子诸侯包藏祸心。吐蕃南诏各怀鬼胎,袄教邪魔人心惶惶。诸夷跃跃欲试,藩镇摩拳擦掌。这是诗人赞美的盛世,是侠客博名的乱世,是英雄野心的闹市。正是大唐。
  • 三国全归我

    三国全归我

    一个现代的青年,无意中穿梭到了群星璀璨的东汉成为了荀家的子弟__荀江。本着不能白来的信念,荀江六岁便开始给自己物色着媳妇。“我想当皇后了!”荀江的媳妇说道。“好!司马懿你给小爷小心点!我既然来了,三国可未必归你!”
  • 明德学校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明德学校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本书依据宏富的史料,记述了明德学校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及其辉煌的办学业绩,展示了胡元倓等一批明德人“磨血育人”的办学精神和“坚苦真诚”的个性品格,彰显了明德学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也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民国时期教育家办学的原貌和特点。
  • 大明第一祸害

    大明第一祸害

    屡败屡战的朱寿穿越了。然后……他想掐死系统。“但凡皇亲国戚、勋贵官员产生掐死宿主的想法,可得1分恶念值。恶念值大可续命,小可兑换厕纸。没有你换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软萌的系统音提示着。你这坑宿主的系统,天天被满朝文武念叨着掐死,小爷我还能坐稳太子宝座嘛!
热门推荐
  • 种田山里汉:空间美娇娘

    种田山里汉:空间美娇娘

    虞乔:“哥,娘给我相看了一个秀才,听说博古通今,能中三甲。”虞安:“他有青梅竹马,日日红袖添香。”虞乔:“哥,娘给我相看了一位公子,听说家财万贯,风流倜傥。”虞安:“他有无数红颜,夜夜丫鬟暖床。”虞乔:“果然是便宜哥哥,你莫不是希望我做个老姑娘?”虞安:“当然不是。只是,我不是你的便宜哥哥,而是情…哥哥…”虞乔醒来后面临着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什么?有便宜哥哥保驾护航,虞乔一路怼天怼地,收拾了渣奶,踹翻了渣姑,收拾魑魅魍魉,一路奔向幸福生活。虞乔一路走一路唱:我是一个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走过林间和山岗发现无数的宝藏,橘子苹果桃核桃柿子李子梨子枣,通通自己跑出来,争着抢着跳进筐。
  • 异界最强会长

    异界最强会长

    魂去、魂归。十几年如一梦,此梦却非梦......再次睁眼,面带微笑的容颜赫然停止。只见......面前的树林早已不在是当初自己最后曾见到过的景色。不甘自己的实力平庸,更不愿去回想自己前世的最后,但悔恨终究无用,且只能活在当下。最终,安梓梦决定“既然前世他们抛弃了我,那这一世,就由我来创造一个像家一样属于自己的公会!”
  • 逮捕妖孽美男老公

    逮捕妖孽美男老公

    夏菲萌……名字可爱懦弱,气场却强大的女生。某年某月某日她左手拿着九块钱,右手拿着伊殿伦的身份证笑道:“九块钱,我请你结婚。”话落,挑眉一脸的得意。“所以?……”伊殿伦不慌不忙的坐在沙发上,轻啄一口红酒,样子无比邪魅,一双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还带有浅浅的笑意。“所以我们结婚吧!”夏菲萌脸不红心不跳,伸出修长白嫩的食指挑起伊殿伦完美的下颌。“好,我同意。”放下酒杯,伊殿伦薄而性感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带着红酒香的邪气吻在她的唇上。
  • TFBOYS之书缘

    TFBOYS之书缘

    一本小小的本子,连接了一个偶像与粉丝,距离从未改变,却也就此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能的批评

    无能的批评

    朱白编著的《无能的批评》内容包括:超越以往,还是遗忘以往;老而不死的贼心之作;破文坛,烂批评;一部废话构筑的肥皂剧;残酷中年爱情日记;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文学弱时代”;储备不足的仓促出手;文学大败局中的匆匆过客;虚无之境的性荒诞;中年欲念的危机;无力了结荒诞,必将暴露孱弱;语言暴发户式的机灵和卖弄;幽默在那些罕见的生活真相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荣耀与桎梏;消瘦且硬邦邦的写作者:韩东其人;美女、美文与丑陋;贸然切入现实后的凌乱;欢迎洞察真相世界等。
  •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我是快乐交往达人

    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写 出了无数优美的诗句去赞美和歌颂它,我们也徜徉其中,感 受着它的魅力。
  • 捧月奇遇记

    捧月奇遇记

    失落少女李紫沁穿越时空之门,逃亡修仙的过程带着个宝贝却又当成石头,所谓情路坎坷,修仙坎坷…………
  • 绝世毒妃:妖尊宠上天

    绝世毒妃:妖尊宠上天

    她是丞相府大小姐,龙玺帝国出了名的废柴,被恶毒庶妹丢入蛇潭惨死,重获新生,意外成为万里挑一的毒师体质,天赋逆天!别人苦苦几十年才能达到的修为,她轻松跨阶!别人求而不得的神器,有人双手奉上给她!天下第一冰山美男,甘愿为她翻手覆天,踏破九霄!手撕渣男,脚踩白莲,顺带拐了个冰山美男做夫君,玩转异界大陆!“这天上地下,只要是你想要的,本尊都可以给你。”某女漫不经心道“那,把你给我吧。”某男正合心意:“好,本尊满足你。”
  • 美女老板的贴身帅管家

    美女老板的贴身帅管家

    就在剑人转身的一瞬间,芽衣、理人、麻麻原米露可、本乡诗织、山田多美、夏目不二子、天羽凛……都一下子出现在了剑人的身后,哈哈大笑着!剑人听到笑声,就知道自己被耍了,自己还傻傻的问别人今天是不是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