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3100000023

第23章 礼记(4)

[2]教诲(huì):教育教导,使人进步。

[3]鞠躬:弯身行礼。

[4]咎由自取:灾祸、惩罚是由自己招来的。

陈子车死于卫

【原文】

陈子车【陈子车:春秋时齐国大夫。】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大夫:为卿大夫处理家务的总管。下文的“宰”与此相同。】谋以殉(xùn)葬,定而后陈子亢【陈子亢(kàng):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已:止,终止。】,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二子:指陈妻和家宰。】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弗(fú):不。果:果然,结果。】用。

【译文】

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家里的总管打算用活人为他殉(xùn)葬。决定之后,陈子亢刚好过来了,两人便告诉陈子亢说:“他老人家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cì)候他,希望能用活人为他殉葬。”陈子亢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尽管如此,但他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谁能像他的妻子和管家一样精心伺候他?如果不用殉葬,那正合我想法。如果要殉葬,那我就想用你们两个人来殉葬。”于是,陈妻和家里的总管便没有用活人殉葬。

【师说】

面对野蛮的行径,不是义正词严地斥责,而是巧妙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样既达到了制止的目的,又体现了陈子亢的智慧和“黑色幽默”,很值得赞赏和回味。

在生活中,对于别人不好的举动,也要敢于大胆地制止,并学会用巧妙的方法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

【知识卡片】

古代的殉葬制度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出现了用活人殉葬的残酷制度。远在商朝,用奴隶殉葬和祭祖的做法十分盛行。随着人们的反抗和社会进步,自汉武帝到元朝,这种残酷制度基本被废除了。可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将这野蛮的做法重新恢复起来,并作为一种制度在明朝沿用。

【故事链接】

以德报怨

梁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年春天,两国的村民都种下了瓜种。不巧,这年春天气候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梁国的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到地里挑水浇瓜苗。连续浇了几天,梁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了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出不少。

楚国的村民看到梁国村民种的瓜苗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jí)妒(dù),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梁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梁国村民非常气愤,都要去踩楚国村民的瓜秧。宋县令一听,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苗。”

村民们气愤至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1],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梁国村民不但不记仇,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2]得无地自容。

注:

[1]善罢甘休:轻易地了结纠纷。

[2]惭愧: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羞耻。

卫献公出奔

【原文】

卫献公【卫献公:卫国国君,名衎(kàn)。】出奔,反【反:通“返”,返回。】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及:到。郊:郊外。将:打算,想要。班:分发。邑(yì):采邑。封建社会君主赏赐给亲信、贵族、臣属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农民。从者:跟随的人。】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皆:都。社稷(jì):国家。】,则孰执羁靮【孰(shú):谁。羁(jī):马络头。靮(dí):马缰。执羁靮:意思是在国君身旁效力。】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私:偏爱,偏心。这里指把采邑分赏给随他逃亡的人。】也,毋乃【毋(wú)乃:大概,恐怕。】不可乎?”弗【弗(fú):不。】果班。

【译文】

卫献公出逃在外,后来返回卫国。到了城郊,他想分赏随他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柳庄说:“如果大家都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奔走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随着您逃亡,那么谁来保卫国家呢?国君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有偏心,把土地分赏给随您逃亡的人,(恐怕会引起保卫国家的人的不满)这不可以吧?”结果卫献公没有分赏土地给跟随他逃亡的人。

【师说】

把采邑分赏给随他逃亡的人,会引起保卫国家的人的不满;而把采邑分赏给保卫国家的人,又怕今后没有人跟随,这确实让卫献公难以选择。

常言说,一碗水要端平。不论是国君,还是平民;也不论是国事,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公平、公正对待,赏罚分明,才会令人心服口服。反之,则会引起矛盾。

【知识卡片】

卫献公,姬姓,卫氏,名衎。卫国第二十四代国君,公元前576年至前559年、公元前546年至前544年在位。他是卫定公之子,卫殇公之兄,卫襄公之父。

【故事链接】

论功行赏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他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xiāo)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此不满,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夺地,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时,关内侯鄂千秋把刘邦要说而未说的话讲了出来:“众位大臣的主张是不对的。曹参虽然有转战各处、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是一时的事情。大王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掉军队,只身逃走也有好几次。然而,萧何常派遣军队补充前线,这些都不是大王下令让他做的。汉军与楚军在荥(xíng)阳时对垒(lěi)[1]数年,军中没有口粮,萧何又用车船运来粮食。如今即使没有上百个曹参,对汉室也不会有损失,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2]于万世的功勋[3](xūn)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居第二位。”刘邦肯定了鄂千秋的话,于是确定萧何为第一位,特许他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注:

[1]对垒:指两军相持。

[2]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3]功勋:指对国家、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特殊的功劳。

战于郎

【原文】

战于郎【战:交战。于:在。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齐国攻打鲁国时,在郎发生战斗。】。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公叔禺(yú)人:鲁昭公的儿子。保:同“堡”,小城。息:休息。】,曰:“使之虽病【使:指徭役。之:指老百姓。病:痛苦不堪。】也,任【任:指赋税。】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谋:谋划。】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yǐ)!”与其邻重【重:应为“童”。】汪踦(qī)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勿:不。殇(shāng):这里指未成年而死者举行祭祀。】重汪踦,问于仲尼【仲尼:孔子的字。】。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干戈(gē):这里泛指武器。以:来。卫:保卫。社稷:指国家。】,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译文】

鲁国和齐国在郎交战。公叔禺人遇上一个拄杖进入城堡来休息的人。公叔禺人说:“虽然徭(yáo)役使百姓们痛苦不堪,赋(fù)税使他们的负担很沉重,但君子不能为国家谋划,士不能为国家献身,这可不行,我敢于这样说,就要做到啊!”于是他和相邻的少年汪踦一起上了战场,后来两人都战死了。鲁国人不想用孩子的丧礼来为汪踦办丧事,于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们能够拿起武器来捍(hàn)卫国家,就算不用孩子的丧礼来安葬他们,(用成人的丧礼来安葬)那也是合理的呀!”

【师说】

公叔禺人和汪踦自告奋勇上战场,并战死沙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体现了为国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面对这种感人的情况,有着严格等级规定的礼,可不可以被突破,可不可以特殊情况处理呢?先圣孔子的回答是可以。

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原则上是不允许违背的,不如此则无规可循,就会乱套。但是,如果死守规则,就会将一些应享受某些礼遇的情形排除在外了。所以,面对特殊情况,规则也要灵活用。

【知识卡片】

有关规则的名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莱蒙特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管子·版法》

【故事链接】

农夫救驴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想尽各种办法想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驴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qī)惨[1]。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上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这只驴子便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跑开了!

注:

[1]凄惨:凄凉悲惨。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哀:伤心。】。夫子式【式:同“轼”(shì),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而听之,使子路【使:派,让。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子:你。壹(yī):的确,确实。重:一再,多次。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忧伤的事。】者。”而曰:“然【然:对,是的。】。昔者吾舅【昔(xī):以前。吾:我。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苛(kē):苛刻,暴虐(nüè)。苛政: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统治。】。”夫子曰:“小子识之【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识(zhì):同‘志’,记住。之:这句话。】焉,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从泰山旁边路过,看到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非常伤心。孔子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xún)问。子路问:“听您的哭声,真像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人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和苛刻的法令。”孔子对子路说:“年轻人,要好好记住:繁重的赋税和苛刻的法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师说】

宁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

黑暗和残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封建社会的本来面目。“苛政猛于虎也”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给普天下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知识卡片】

孔子的成就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故事链接】

捕蛇人的故事

永州的郊野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黑底上有白斑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人,没有什么办法医治。然而捕捉到这种蛇,把它晒干做成药,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当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1](mù)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让他们捕蛇来抵他们的租赋[2](fù)。永州的百姓争着干这一差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独自享受捕蛇抵赋的好处已有三代人了。柳宗元问他,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差事上。现在我干这差事已经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儿死掉。”他说这些话时,脸色好像很悲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以专题的形式叙述了回族商贸经济,其主要内容:蕃商东来、海上国际贸易、蒲寿庚与市舶司、香料贸易与回回医药、理财大师阿合玛、识宝回回、和平使者郑和、回族商帮、河州脚户哥、河州筏子客、新疆回族驼运、回族商业老字号、近代回族实业家名录、回藏贸易、当代回族商贸经济、回回宰牛业、回回皮毛贸易、回族集市贸易、新型回族村镇掠影、西宁虫草交易市场等20个专题。
  • 明英宗宝训

    明英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国与神与人

    国与神与人

    多个拥有不同能力不同国家的主角,为了各自的梦想与目标聚集到一起,经历了重重考验种种磨难,最终改变了世界。
  •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夙结良缘:商妃倾世宠

    乔卿笙,罪臣之女,生于宦官之家,本是受尽宠爱的千金小姐,却因朝堂之争而家破人亡。见惯世态炎凉,从此敛去一身天真,在世间步步为营,立誓成为心无旁骛的无心之人,却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人情根深种。商王薛明临,旻朝首位以商人之身封王的外姓王爷,俊美无双,世故圆滑,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心腹,亦是朝中改革派的主力军人物。相传他爱好风雅,府中姬妾无数,风流之名天下皆知。鲜有人知,云淡风轻的背后,他曾将一颗心拱手相让……总而言之,这是一对相爱之人互相付出、互相爱慕却又互相折磨的故事。【男女主身心双洁,放心入坑】
  • 恰似南风也温柔

    恰似南风也温柔

    年少何为?如果说这一生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你的时光,一个温暖了你的岁月,那这个人就是你。——阮音说如果说这一生我冷淡痞坏,无所事事,那么我见到你的第一眼,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以我之名冠你之姓,小课代表!——程千浩说
  • 王牌天后

    王牌天后

    不辣不江湖,有狠不王牌,娱乐圈的是是非非,潜规则的时明时暗,选秀活动的内幕,明日之星的养成,究竟谁才是天后,究竟谁才是王牌!她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她为你揭秘台前幕后!
  • The Good Man Jesus and the Scoundrel Christ

    The Good Man Jesus and the Scoundrel Christ

    Upon its hardcover publication, renowned author Philip Pullman's The Good Man Jesus and the Scoundrel Christ provoked heated debates and stirred a frenzy of controversy throughout the clerical and literary worlds alike with its bold retelling of the life of Jesus pgsk.com this remarkable piece of fiction, famously atheistic author Philip Pullman challenges the events of the Gospels and puts forward his own compelling and plausible version of the life of Jesus. Written with unstinting authority, The Good Man Jesus and the Scoundrel Christ is a pithy, erudite, subtle, and powerful book by a beloved author, a text to be read and reread, studied and unpacked, much like the Good Book itself.
  • 唐初一小兵

    唐初一小兵

    唐朝,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最为强盛的朝代。诸位看官且看张毅如何从一名无名小卒混到朝堂,与历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将斗智斗勇
  • 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

    西尔斯亲密育儿练习手册: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

    亲密育儿法在很多方面操作起来都不容易,但在每一方面,它都是最肯定生命、最贴近人心的方法,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妈妈们的肯定和拥护,西尔斯夫妇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其代表作《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长期占踞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第一部分首先检查父母与孩子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是否顺利,因为这决定了孩子在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发展。第二部分则指导父母如何把良好的亲子关系转化为更具体的成功技能——沟通力、同理心、自信心和安全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