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300000027

第27章 青春无价,学海无涯(3)

要知道,问题是我们探索真知,获得灵感的灯塔。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探索,去寻求,我们才能有新的、不为人知的发现。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学生看似学懂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不会做呢?其不善于思考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不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可能成为别人思想的附庸者,也难以突破自我,超越别人。因此,人生于世,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学习,也要思考。二者紧密结合,才能铸就成功的自己。

据说沈括上山看桃花,每当想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时,沈括的眉头便会凝成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了解真相,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伙伴上山去探个究竟。等到了山上,沈括才发现,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这时,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晚呀。正因为沈括爱学习,爱思考问题,并且有着一股执着的求证精神,所以他后来写成了广为人知的《梦溪笔谈》。

可以说,梁先生一生的成就也深深得益于他的问题,他的思考。他一生自学成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终成一代文化大师。然而,他反复强调的自己生来愚钝,天资不高。但是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爱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甚至以思考问题为最大的乐趣。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一生的思想宽宏广阔。

众所周知,在梁先生的人生中,其思想曾发生过三大变化。第一时期,因受父亲的影响,他的思想倾向于现实主义,表现为功利主义;第二时期,梁先生从出世思想归入佛家,这时候一心想出家做和尚;第三时期由佛家思想转入儒家思想。用梁先生自己的话来说,“第一个时期可谓是西洋的思想。第二个时期可谓为印度的思想,第三个时期可谓为中国的思想。仿佛世界文化中三个流派,皆在我脑海中巡回了一次。”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切都大大得益于梁先生的思考。据说,因为思考问题,梁先生经常失眠。脑子一开动起来,就很难刹住车。后来到北大教书,因为失眠,他还向学校提出过辞职。每隔一段时间,梁先生便会躲起来安静思考、潜心推究。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的学问既有对别人的借鉴与参考,更有自己的判别与特色。

可见,学习中,只有爱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真正受益,而所得的学问才算是真正的学问,才有受用。这不也正是梁先生的学习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吗?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惜时如金,勤奋学习,但是也要注重学习的方法,要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学而有成。

一切罪过皆由懒惰中来

梁先生语录:

可是懒惰不振也不行!这种懒散不振,就是机械性、不由自主的下贱性,是从内心的矛盾冲突来。自己虽然也有要强心,但是自己和自己一打起架来,就憧憧无凭,把不住舵,很容易懒散。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习就该有这样的态度,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积少成多,才能登高望远,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若说学习有诀窍或者说捷径,那么,勤奋就是。试问,一个天天梦想要考上哈佛大学却从来不肯勤奋学习的人,即便是天才,成功又会眷顾多少个这样的人?按常理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没有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懒人,想要学好,学透彻,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可能还是会有少数那样的天才。但是,也需要惊人的天资。若是没有天分,又懒散,想学好,无异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也许有的人缺乏某方面的天资,但是,要相信,勤能补拙;也要相信,熟能生巧。

也许有的人天分过人,但是也切勿因此而骄傲自大,沾沾自喜,做一只井底之蛙,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明白,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此一来,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自己的天分,做一个勤奋的人,孜孜不倦,尽心学习,以求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这就是勤奋的魔力之所在。

古人读书、学习,高度评价勤奋。从“凿壁借光”和“悬梁刺股”的典故中,就能发现。古人尚能如此,何况我辈现代人?事实上,在学习上,处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否则,就如季羡林先生所说的:“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我们都知道,梁先生不是一个天资过人的人,如他自己说,自幼呆笨,六岁时还不会穿背带裤,要妹妹帮他穿,学习成绩也一直是中下等水平。他只有中学文凭,然而,他却被蔡元培先生邀请到北大当讲师,开坛讲座。他一生学贯中西,通古博今,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大师。这奇迹般的转变,不能否认,有一定的机缘在其中,但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梁先生的勤奋。

梁先生的学术思想自云是:“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这所有的思想与成就,都是梁先生在自学中用勤奋换来的。古人云,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梁先生就是秉持这样的精神,做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刚”的。

人生中,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老年,要在无涯的学海中大有成就,梁先生的勤奋都是我们应当借鉴的宝贵经验。长期如此,自然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古今中外,大有建树者,无不如此。而懒惰者,即便是别人替他把饼做好挂在脖子上,他也会饿死。学习中,也是这个道理。真知来自勤奋不懈的学习与自己的领悟,而不可能出于懒懒散散的得过且过。

当然,未必付出了就能有收获,但是不勤奋地、脚踏实地地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而勤勤恳恳地付出了,至少会问心无愧,会无怨无悔。最主要的是,付出了,就要相信,事在人为。

人生旅途中,我们时常劝诫别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也时常要求自己要“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止”。学,与不学是一种选择。但是,怎么学,是一种态度。勤奋还是懒惰,就是其中之一。既然选择了学,那就应当有学的态度,就应该做一个勤奋的人。不然,如蜻蜓点水般轻轻一碰,浅尝辄止,又有什么意思?反而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不学。况且,这样的做法也无法让自己尝到学问和知识的原味,转而又让自己为此而悔恨、痛苦,这不是庸人自扰吗?

因此,我们要学,就应当学好,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要知道,一切罪过皆由懒散中来;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

何以自学成才

梁先生语录:

像我这样,以一个中学生而后来任大学讲席者,固然多半出于自学。

梁先生评价自己说:“我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自十四岁起虽变得好些,也不怎样聪明。讲学问,又全无根底。而后来也居然滥厕学者之林,终幸未至于庸劣下愚……”但是,自19世纪以来,能够入北大教书的人,大都是在名校深造过的人;而天资聪颖,进入北大、清华等名校学习,接受名师的指点的人,最终能如梁先生一样成为文化大师的人,却是屈指可数的。

梁先生让自己成为出入百家,在哲学、佛学、政治学、经济学诸多领域皆有建树的著名学者,诀窍便是自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先生是中国学界的一大奇迹。我们不能否认,梁先生自学成才有很大的时代因素,在今天这个重视教育的年代,我们似乎没有自学的必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原因有三。

其一,即便学校教育结束了,但是它不等于学习的结束。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它所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里,需要我们依靠自己的自觉性不断地为自己充电——自学。

其二,也许你还是在校的学生,但是要知道,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老师传道授业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换句话说,许多必要的知识,需要我们自己从自学中获得。

其三,学海无涯。世上有许多高峰,是永远到不了终点的。知识之高峰便是其中一座。我们所能做的,便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到距巅峰更近一些的地方。如此看来,自学是必经之路。

梁先生一生能凭借自学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这对我们来说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如梁先生一样,因自学而成才呢?

梁先生反复强调,“自学最要紧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这种自觉来自于“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的渴望中,若不然,即便天天有人督促甚至是看守,也难以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更不会自觉地渴望学习,用心学习。所以说,要自学成才,需要有一定的生命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与执着性。此其一。

“读书不是第一件事,第一件事,却是照顾自己身体而如何善用它”。这是梁先生学而有成之后悟出的道理,也是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获得的人生启示。所以说,我们若想因自学而获益,必须看到身体这一根本,身体就是那个1,少了这个1,后面有多少个0都是徒然。因此,自学的前提条件是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样才能真正在自学中受益,否则,得不偿失。此其二。

自学也需要惜时。“由于向上心,自知好学,虽没用过苦功,亦从不偷懒。”所以说,自学成才,有生命的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还不够,还需要利用好自己健康的身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才能真正收获知识。“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也是这样实现的。此其三。

从梁先生《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梁先生是一个因自学而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人。这与他博采众长有着根本的关系。若不是如此,其思想难以如此深刻,其视角难以如此独特。据梁先生自己回忆,他中学时每天必读好几种报刊。这些报刊有中国人编办的,也有外国人编办的;有拥护改良的宣言,也有赞成革命的篇章。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向上心”的书,梁先生都会尽心尽力地去研读。比如佛家的经书,儒家的典籍,经济类的读本,政治类的著述,哲学类的著作等,几乎无所不读。所以,我们自学的时候,也不应当过于偏颇,将自己局限于一家之言。此其四。

梁先生总是说“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他常常告诉别人,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思考问题。“爱静中思维”,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能让学习服务于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自学中,梁先生能将学习与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他能成为一代文化大师,自学成才。因此,我们在自学的时候,也应当将“学”与“思”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深的领悟。此其五。

在《谈我的自学》一文中,梁先生坦言相告:我从自身的经历中体会到:学问必经自己求得者,方才切实受用。反之,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实,就不会受用。所以说,我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地领悟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它们消化,让它们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收获,否则,终究还是要还回给书本的。俗话说:“学来的曲儿唱不得。”它所强调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自学中,我们自己要用心去求真知。“一分自求,一分真得;十分自求,十分真得。”即便是有师承的人,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自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此其六。

不论是青春年华,还是耋耄之年,要通过自学有所收获,甚至是自学成才,都少不了有效的方式,而梁先生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所以,我们不妨向梁先生学习,不求自学成才,至少要通过自学收获真知。

同类推荐
  • 生存红宝书

    生存红宝书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瞬息多变,日新月异,年轻人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生存,的确十分不容易;若要谋求发展,建功立业,则更是难上加难。
  •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本书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内在力量——积极思想可以创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迹,负面思想则常常吸引失败的来临,同时详细阐述了自我激励的原则和技巧。细细品味,并按照其中的原理反复练习,等待你的将会是无数奇迹。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一个懂得思考的人、相信自己、身心富足的法则等。
  • 心态的力量

    心态的力量

    成功其实就是心态能量的获取、运用,可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巨大的能量,而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他们的最大秘密就在于心态能量的获取与运用,这也正是《心态的力量》(作者:马银春)要和每一位读者分享的神奇力量。《心态的力量》意在帮助人们发现、开拓和利用潜伏在心中的能量,唤醒心态的正能量,激发内心的强大力量。一旦你的内心沉睡的巨人被唤醒,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时短术

    时短术

    这是一本指导人们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掌握劳动时间缩短术的社科书。书稿从日程管理术一直讲到商务谈判和会议的技巧、最新的数字活用术,介绍了超过400个缩短工作时间的“技术”,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也有关于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指导读者展开令人际关系变通畅的交流,制定不出纰漏的资料,达到在挽救失败的同时兼具防止时间损耗的效果。
热门推荐
  • Danny's Own Story

    Danny's Own 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帝宠妻:特工狂妃一等一

    邪帝宠妻:特工狂妃一等一

    【新文《萌妻嫁到:夫人,乖乖就擒》连载中,多多支持~~~】女主腹黑强大,神武双修,还是全能雨系召唤师,各路神兽纷纷顶礼膜拜!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首席特工,一朝穿越,可笑的沦为了举国上下人尽皆知的废物!貌丑无盐,痴傻疯癫,受尽欺凌,人人唾弃!她冷笑一声——废物?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才!痴傻?无声无息弄死你们分分钟的事!丑陋?征服天下第一公子气死绿茶婊们!一生一世一双人,你,给得起么?她眼底冰冷,却分外澄澈!这一世,永永远远,伴你左右。他的眼底,分外认真,盈满了无限宠溺!且看张扬狂妄的她,霸气冷酷的他,如何联手相惜,谱写一曲永不磨灭的盛世年华!【宠文,强强联手!欢迎加入读者交流群:301103562~】
  • 他与时光皆深情

    他与时光皆深情

    酒吧玩大冒险,竟玩到妖孽身上。对此,顾浅夏只有万只卧槽在心中穿梭而过!再见,她是狼狈不堪的出现在他面前,撞着胆子,走着猫步上前。“老公,你怎么才来?”浅笑低语,像个十足的小妖精,傅凉城唇角抽搐。后来,她遭人算计,打包成礼物,送到他跟前的。看到这妖孽,她慌乱地想要逃走,被傅凉城霸道的抵在墙壁上。“老婆,负气离家出走,玩够了吧?该回家了。”唇角轻勾一抹邪笑。顾浅夏欲哭无泪,谁来告诉她,她什么时候成了他的老婆?你注定是我这一生的劫难,然而,我不后悔起初认识你,接着喜欢你,最后爱上你!放心跳坑,绝对是宠文哈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逢何必曾相识

    6月26日晚上我坐在马桶上发现自己“见红”了。那三种围产期医生一再强调的产前征兆——见红、肚子痛和早破水,医生说也不绝对只是这三种,但只要出现这三种之一就绝对是要生了。想来一定是刚刚晚饭后的长距离散步刺激加上离预产期的临近吧。我隔着厕所向卧室喊已上床休息的东东。时间已是晚上十点。会不会马上生?要不要立刻去医院?毕竟是两个初为父母的人,对于在惧怕中等待了九个月的这一刻的突然降临自然是惊慌失措的,想想还是先通过电话向医生询问。离预产期尚有九天,医生说不能排除很快就生的可能,建议我们立刻来医院。
  • 天地之狱

    天地之狱

    神魔降临,带来新的力量。一场灾难,世界生灵涂炭。蒙蔽的人类知道一切,反抗的号角便即将吹响。天地如狱,顺道则昌;天地为牢,逆天则亡。在牢狱之中,人类又能走向何方?
  • 爱早生根发芽

    爱早生根发芽

    腹黑男对上腹黑女,谁赢谁输还不一定呢,谁也别想跑。
  • 西域妖妃:王和天下我都要

    西域妖妃:王和天下我都要

    被孪生姐姐麻醉,叶陵音被迫代替她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的穿越任务。她在一盆沁骨的冰水中醒来,睁开眼,昏暗的四周却是围了一圈身着迤逦薄纱的美丽女孩,其中,一个身着红纱的女孩子走过来揪起她的头发,恶狠狠的说:“陵音,今天没死算你倒霉,因为接下来的日子,你会生不如死。”纳兰陵音?叶陵音怔了怔,脑海中出现穿越前看过的资料,对了,她这次魂穿的对象是西域妖妃纳兰陵音!那这里就是朱岚国养美女间谍的梧桐洞咯?叶陵音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一手掐住拉她头发的女孩子的下巴,另一只手狠狠地甩下一个巴掌。“你错了,今天我没有死,那么以后,生不如死的就是你们。”哼,我现在可是纳兰陵音,将来会是这个时代最强盛的国家——北元国,最受人唾弃的祸水妖妃,凭你们几幅颜色,不过是出场的炮灰罢了。叶陵音想,不过,既然已经替姐姐穿越过来了,那么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完成这一次的任务,她的终极目标,就是北元国未来的皇帝,司晗煜!
  •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