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400000050

第50章 与天地同行,与道相伴(2)

你打坐的时候,这个小时很安详,很平静,说明你没有出现禅病,没有贪的思想、嗔的思想,没有妄念,那么这个小时你就不需要用方法,只要静静地坐着,保持清醒灵明的觉知就可以了。如果你坐了一个小时,突然有了杂念、妄想,那就要看你打的是什么样的妄想了。因为每个妄想都不一样,你有什么样的妄想,就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治。方法本身是为了让你的身心和谐、统一、安详,如果你的身心已经和谐、统一、安详了,就不需要用方法了。

目前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修行人都是在修法,不是在修道,每天都被法束缚,陷入到法里面,天天都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变得像一台录音机一样,根本不是用灵明的觉知在念佛。

什么叫灵明的觉知啊?就像一盆很清的水,周围的物体和形象都清晰地显现在这盆水中。并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我在念佛,周围的人在说什么我听不到;甚至你碰我,我都感觉不到。这绝对是一种错误的修行方法。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一个入道的人是极度灵敏的,任何时候都处在警觉之中。

什么叫警觉?比如他坐在这个地方,你们任何一个人说的话他都听得见。不是只能听到一个人说的话,其他人说的他都听不见。

人的耳朵就像录音机一样,录音机一打开,周围有十个人说话,十个人的声音都能录下来。但是,一般人往往只能录一个人的声音,无法同时录下其他人的声音。而修道的人是周围有多少声音都可以同时录下来。如果只能录一个声音,说明你修的不是道。

一个修道的人做任何事情,他的力量都是全然的投入。因为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心二意。为什么会三心二意呢?因为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你人坐在这里心不在这里,你的心是四分五裂的。什么时候你变成了一个全然的人、完整的人,随时带着觉照,无论你做什么都能尽善尽美。

问:在高处修行是不是会修得比较快?

师:刚开始修的时候,是会受环境的影响。当修完四禅八定以后,就不会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了。比如说你在海拔两百米和海拔两千米的两个地方打坐,身心的感受会有明显的差别。海拔低,氧气就足,压力就大,你的气血就容易往下走;海拔高,氧气就少,气压也小,你的气血就容易往上升。所以,如果你第一个阶段需要气血往下沉,也就是所谓的“气沉丹田”,那么你就要找一个低的地方,让整个身心的气血往下降,你的头脑就容易空掉,不容易有杂念。当你第一个阶段完成了,开始走第二个“开顶”的阶段,那么你就要找一个海拔高的地方,让你的气血往上走,当到一定程度时,你的头就会像花苞一样一下绽开。

这个原理和树木内部能量运行的规律一样。冬天树梢里面的能量全都往下走,潜藏在树干和根部。所以我们修剪树枝是在冬至以后,当树木的整个能量从树冠、树枝全都储存到树干和树根里面以后,才开始修剪树枝。

我们人体也是这样,到了中午的午时,上身所有的能量开始往下走,这时候人就会昏沉,就要休息。到了早上的卯时,也就是五点到七点,能量开始往外释放,这时候你必须起床。如果不起床,你身体里面这股往外释放的阳气就受阻,受阻之后你睡觉睡多了,我们就说这个人的阴气很重,浑浑噩噩的像没睡好觉一样。其实不是没睡好,是睡过头了。如果这个时辰起床的话,阳气没有受阻,你的心态、思维就会很阳光,你给人的感觉也会很阳光。

你们看,所有的宗教徒都是凌晨很早就起来修炼。这符合阴阳五行,符合人的生理规律和自然规律。现在很多人得病都是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违背了生理的作息时间和运行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

佛教的规矩是子时要睡觉,卯时要起床。因为子时是身体的阴阳五气要归元的时候。所谓的“五气归元”,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能量回到五脏里面,早晨的卯时往外释放,中午的午时往回收。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在卯时打开,到了午时和子时就彻底合在一起。大自然也是这样,白天是释放,晚间是合,是收。

问:怎样把自己的人生交给一个明师?

师:如果你真的相信这个明师,当你来到这个明师身边的时候,你就大大方方地说:“师父,我把自己交给你了,你就看着办,看着安排吧。”他就知道该怎么做。当明师发现你来到他身边自己有安排时,他就撒手不管了。你不准备,他就准备;你准备,他就不准备。就这么个意思。

问:修行,生理和心理如何转换?

师:我们凡夫的心理都是受生理的牵引和制约,只有圣人可以通过心理改变生理。一个凡夫,当他发现自己生病时,他的情绪往往一落千丈,接着他的心理也会生病。而一个圣人发现自己生病了,他的心理绝对不会再生病。他可以用他健康的心理影响他的生理,暗示它:“你不要生病,你要快快好,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他很快就用心理的力量转变了生理的力量。凡夫恰恰相反。我们佛教里面有一句话:“生理既然已经生病了,我(指心理)千万不能再生病了。”所以可以用心理影响生理,让生理转变过来。

问:打坐时身体特别热,是应该继续坐下去,还是打住呢?

师:这是一个过程,继续坐下去就好了,同时也要知道调理的方法。如果是一种烦躁、躁动,就要多往外呼气,把淤在胸腔的气呼出去;如果坐在这个地方,身体里面有一股暖流,是一种暖融融的感觉,这时候就不要往外呼气,往外呼气反而容易让凉气进来,会破坏这股暖流。

问:怎么样才能做到“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师:如果你对一件事真的很渴望,自然就是这样。我们做不到“如救头燃,如丧考妣。”,是因为我们心有二意,思想不专一。所以太多的选择往往会害了我们。如果你只有一个选择,没有其他选择,反而容易进步。凡夫之所以不能进步,不能进入这种状态,上不了层次,就是因为后备的空间太多了。

人都是这样,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很容易转变方向,而且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问:我们在家人应该怎么修行?

师:你们在家人不能为了修行放弃工作,也不能只工作不修行。所以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工作。你不要认为这样不是真修行。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身心,修心理不健康的思想、错误的观念,修生理不好的行为,包括我们的病态。所谓的“大道不离身心,离开身心无大道”,就是说大道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离开了生理和心理,没有大道可言。

问:为什么有些人学了佛以后反而变得拘谨、狭隘,做事不顺呢?

师:修行本来是为了解脱的,可是现在修行人不仅没有解脱,反而给自己套上了很多枷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做人做事变得缩手缩脚,修行以后反而不敢做事,做事反而不成功了。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做人做事绝对是畅通无阻的。之所以你学佛以后,工作不顺利,家庭不顺利,说明你把佛法理解错了,你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精神,更没有发挥佛法的妙用。如果你真正用佛教的理念去做事,那是完美的,圆满的。

问: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不是一种修行方法?

师:是的,修行就是改变,纠正自己。佛法的修学,一是指思想的领悟,二是指身心的感受。很多学佛的人在理论上领悟了,但在身心上并没有证到感受,这就不算圆满。修行,包括做世间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既要领悟又要感受。

问:在社会上工作,会碰到一些从佛教的角度来讲不是很如法的事情或现象,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师: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是法,住法位”,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无论你干什么,都要按这个行业的规则去做。佛教又讲“随缘做事,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也是指导我们做事的至理名言。你是一个商人,佛教里面讲“在商言商,在道言道”,你来到我们寺庙,你今天就是一个居士,你就遵守宗教活动场所的规矩,按寺庙的作息时间和规矩来做事。明天你离开了寺庙,回到你的工作中,你又是个商人了,你就按商场的游戏规则去做事,该还价的就还价,该圆融婉转的还要圆融婉转。

古时候的人想出家,师父会对他说:“好啊,你可以在我这里出家,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在我这里住十年。在我这里住不到十年,我就不收你为徒。”为什么呢?他就是要你定型之后,才放你出去参学,云游。但是现在的出家人做不到,他今天拜你为师,剃完头,明天就走了,出去所谓“参学”去了。你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去参学啊?

问:师父如何给来东华寺的信徒量体裁衣呢?

师:一般来讲我不会多事。你不是很强烈地要求,见了面,我也就是跟你说:“好好念佛,好好诵经,好好拜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问:如何做才算很强烈呢?

师:你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我是不会出手的。

问:什么叫“一而再,再而三”呢?

师:就是三次嘛,你不妨这么理解吧。

问:天天去拜师父,师父不是很忙吗?怎么可以呢?

师:师父再忙,累死活该!他就是干这个的,你不要心疼他,这不是你该考虑的。就像我们厨房的典座、流通处的负责人,我跟他们说:“你就是干这个工作的,累死活该,是你没本事,我不会心疼你。你既然答应了扮演这个角色,愿意接受这份工作,干好这份工作是你的选择和承诺。”师父累不累不是你要考虑的,你就考虑你能不能把你的身口意交给这个师父。

问:全部接受就是正信吗?

师:是一种迷信。所谓的“正信”,是亲履了本地风光,走进去再走出来以后才叫正信。我们现在每个人所谓的“正信”都是迷信,都是拿着地图在看:“哦,北京就是在北方。”从来没有亲履过本地风光,不是走进去再走出来的信,皆是迷信中的正信,或者说正信中的迷信。但是为了鼓励你们,为了让你们生信心,我会说:“对,没错,这就是正信。”佛教里面讲,你让人家退失了菩提心是要堕地狱的。但是,当我们说完第一句时,接着就会来第二句:“你们还要好好地修,一定要走进去再走出来。”我们接着给你的才是正信。我们承认你前面的“正信”,但为什么还要给你第二步棋呢?实际上就是否定你前面所谓的“正信”,但我们不会直接否认它。当你接到了我的第二步棋,你才明白:“哦,原来过去都是迷信,不是正信。”

佛教里面说,完成一个比丘或比丘尼的成长(我们出家人,男的叫做比丘,女的叫做比丘尼),不得少于三到五个师父,也就是说我们会拜三到五个师父。而你们作为居士,也可以皈依三到五个师父。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态下,需要不同的方法。

同类推荐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善观法性:洗心禅4

    善观法性:洗心禅4

    人人都身处多个环境,家庭,工作,社会,如何游刃有余的处理这些关系,同时还保持自己宁静的心性?又有多少人在这些繁琐和鸡毛蒜皮中丢失自己?或许禅修将为我们提供解决之道,贤宗法师认为禅修可让生活回归简单,看透某些问题,获得智慧,从而把握生活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一世情缘:老公别腹黑

    一世情缘:老公别腹黑

    养了一只白狐,软萌可爱,却没想到因为这只白狐,招来了灵异事件。直到被一一化解,出现在她梦里的他竟然挑逗她!还幻化成了大帅哥……
  •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女人,是需要智慧的。女人的智慧,可以使自己魅力四射,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的风景;女人的智慧,可以使刚强的男人为之折服,拜倒于石榴裙下;女人的智慧,可以给家庭带来温馨,给社会带来和谐;女人的智慧,更可以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境,豁达的襟怀。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女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 秦末之三国召唤

    秦末之三国召唤

    我的貂蝉在哪里?——战神吕布登场,和项羽大战三百回合,居然是为了抢虞姬?末将于禁,愿为胡家世代赴汤蹈火!——重度台词控于禁登场,上演东巡救主。没戴绿帽子,二爷我可不上场!——关羽大战韩信,骑得竟然是乌骓马!你的就是我的,万物皆可借!——到处打白条的诸葛亮,亲传厚脸皮神功,与谋圣张良斗智!……穿越秦末为胡亥,手握三国系统,斗赵高,战项羽,打刘邦……只为了实现老爸那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ps:1、轻松热血脑洞文,非严格考据派,有毒!2、弱化系统描述,强化三国人物特点,非传统意义的系统文。3、本书会尽量弥补历史遗憾,单女主,非种马。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偶谭

    偶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鱼江湖

    人鱼江湖

    华夏之后代,盘古之子孙,女娲之遗族,种种重重复杂剧情接踵而至,无言陪伴,终是不悔。他们逆天轮道,不信天,不信地,只愿自己执手掌命运。混沌初开,宇宙之内,三界之外,光芒照射大地,命运的眼神目不转睛,男女主可否摆脱命运之手?她绝一代之丽,莺惭燕妒。他如玉世无双,妖孽魅惑。初见,一介书生,再见,一方尊主。为你,我愿意付出鳞骨。初始,姑娘芳华萤世。末了,终是倾城湮世。为你,千千万万不足惜。仙侠眷侣,始终不渝,只因为是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农家娇女种田忙

    农家娇女种田忙

    非著名游戏主播林婉婉在连夜排位之后穿越古代,还得了个素质直播系统,林婉婉表示这都不是事儿,重点是她为啥成了个爷不疼奶不爱、父母包子、没吃没喝的小可怜?小可怜还没有消化完自己悲惨的身世,就听说她被卖给一个坏人当了媳妇!“听说你不乐意嫁给我?”坏人将她挤到角落里,挑着眉头问道。“不嫁,嫁你又没有好处。”林婉婉啃着手里的鸡腿断然拒绝。“真是个小没良心的,你手里的鸡腿是谁给你的?”坏人咬着她的脸颊问。“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林婉婉理直气壮。“这么说,我抢回家的媳妇儿也作数了。”坏人眼波流转,将她扛到肩头,回屋吃肉!【1v1宠文,男强女强,脑洞来袭,甜过初恋!】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