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300000055

第55章 学佛应该以佛为榜样(2)

你们别以为慈悲有爱心就会有朋友,就会受人爱戴。没有智慧,你如何判断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你的慈悲、博爱若没有智慧做基础,不能对症下药,把握轻重缓急,所做皆非,又如何令众生欢喜,博得众生的赞叹?学佛的人都喜欢“慈悲”这顶帽子,我劝你还是先要“智慧”这顶帽子。智慧体现在哪里?一是为人,二是处事。你的理想、抱负、人生价值唯有建立在让众生受益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如果你的理想、抱负不能让众生受益,不能让你所在的集体受益,说再大一点,不能让国家、民族受益,没有人认可你,还谈什么人生价值和意义呢?

凡是被认可、受到器重的人,他的言行,小而言之对这个集体有利益,大而言之对国家、民族有利益。政府机关考核干部首先看思想品德,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看发心是否正确,是否能利益国家、民族。有的人能力很强,但领导对他不信任,说明他没有真正的能力。还有一种人能力并不强,但领导反而重用他,因为用他放心,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一个人如果德行差、品质劣、境界低,能力越强,对团体的破坏力会越大。人的能力可以锻炼、培养,但品质要改变很难。

记得上次打坐和你们聊到,人与人的差别、人与神的差别,就在于思想境界高低的差别。学位通过努力可以拿到,能力通过培养可以获得,境界通过自身修养也可以提高。但是,要想达到很高的境界,靠的是觉悟,是平常心。常听说某人自私,心量小,修为不够,这都是属于思想境界的问题,不是知识、能力的问题。我们首座和尚境界就非常高,包括JX和NM,你怎么骂他,他也不嗔恨你;无论你对他是好是坏,他都报以平常心。首座和尚,无论你怎样对待他,他对你都一样。他为什么能保持如此平常、平衡的心态?就是思想境界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作僧众的典范。也许他的能力不强,知识不够丰富,但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已经达到了。还有一些人知识渊博,学位高,有能力,但你要是多说他两句,他就生气了,继而搞破坏,搞报复,甚至甩手不干。这种人把个人的得失、利益、形象看得太重,完全为自己的面子活着,为自己的六根活着。

没有超越六根的人,遇到赏心悦目的东西就高兴,相反就苦恼。一个境界高的人,无论是赏心的还是悦目的都无所谓,甘与苦也无所谓,他总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常听人说:“这人有智慧,有能力,知识渊博,就是境界差。”一个境界差的人是不能用的。知识、能力、境界三者之中,境界最重要。

人无完人,如果你没有境界,但具备做事的能力,我也认可,也会给你机会发挥你的优势,克服你的弱点。你不是为了寺院、为了我而活着,是为了你自己,起码的自知还是要有的。处处被动,从不主动,完全被制度、教条约束,无法从规矩中解脱出来,不懂得通过提高自身的修为、修养来超越这些教条和规矩,活着的价值在哪里?

一个恶习已经尽除的人,清规戒律对他还有用吗?之所以感到清规戒律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是因为你身上的刺太多,恶习太多了。既然我们学佛,就必须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慢慢地把自己身上的恶习去掉。

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多。过去我跟你们讲过:最差的方法是自己不受益,别人也不受益;好一点的是自己受益,也不妨碍别人受益。最好的是自利利他,双方都受益。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最佳的处理方法,你有智慧就用最好的方法,没有智慧只能用最差的方法。

身边的人犯错误,是我们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身口意,给了别人犯错误的机会。如果我们把握好了,不给别人犯错误的机会,双方都会进步。

佛教的兴衰、东华寺的兴衰,真的都在你们这些小沙弥和即将出家的小伙子们身上。佛教没有前途,寺庙没有前途,就意味着你们没有前途。佛教有前途,寺庙有前途,你们都有前途。凡是好的寺庙都注重常住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培养,任何一个团体的兴旺靠的都是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的人。在寺院的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是对你修行境界最好的检验。

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格局定好。佛教讲到菩萨、罗汉的境界时,说罗汉如同花盆里的花木,菩萨则是跳出花盆,进入广阔天地的树木,没有框框,所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菩萨。一个私心重的人就像栽在小花盆里的植物,根伸不出去,无法扎根于肥沃的土壤。你修行之所以没有感应,得不到加持,就是因为被我执、习气和私心框住了。

对于出家人永远不存在“到位”这一说,因为你是佛子,是学佛的人,就要以佛的标准做人。况且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和我们的理想和追求还相距甚远。如果你是俗人则另当别论。发心有多大,成就有多高。发心与不发心都是过一辈子,发不发心也都是在游戏人生。不发心,你的人生就没有价值;发了心再游戏人生就有价值、有意义。出家人做得不好,信徒即便当面不指责,背后也会指责。千万别以为人家指责出家人有罪过。因为你不是僧宝,你只是披着僧宝外衣的俗人。你说你是僧宝,僧宝的标准你达到了吗?如果是真正的僧宝,信徒崇拜都来不及,怎么会指责呢?因为你的言行体现不出僧宝的庄严和高贵,所以人家才会指责你。他指责你不仅没有错,而且功德无量!他是在维护三宝的形象,维护三宝的尊严怎么会有罪过呢?而你只是个地道的凡夫僧,僧人的基本标准都达不到,还不努力,他怎么指责你都没有罪过,因为他是在维护正法。

有时候看到你们犯错误,我没有严格要求你们,这种包容和忍耐也助长了你们的恶习。实际上,对你们包容、忍耐、慈悲是损害三宝。心量放大一点,对你们狠一点,就是在维护三宝,这样才有功德。身为一个学佛的人,无论出家人还是居士,你没有无我地去学习去奉献,就是最大的罪过。既然你已经出了家,学了佛,就一定要以忘我的精神去学去做。不要跟身边的人比,你是学佛的,你要跟祖师比,跟佛比。万行从来不跟你们比,只跟祖师比,跟佛比。跟你们比,万行还有什么出息呢?跟祖师比,跟佛比,万行才会进步,才会有谦卑心。所以希望你们跟佛比,跟祖师比,以佛以祖师为榜样,你们才会进步。为什么早晚课天天都提醒我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学佛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人生目标,怎么可能空虚、迷茫、迷失方向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你一生努力的方向。

无论你是做师父还是做领导,你身边的同事、下属跟你有不同的观点、见解,跟你争辩,甚至吵架,这也是你进步的资粮。如果大家把你当佛来顶礼膜拜,这就是你最大的悲哀和失败。他跟你吵跟你打,说明他想和你沟通、交流,想和你共事。有很多人希望得到别人的顶礼膜拜,那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古人说宁愿和聪明的人打架,也不和愚昧无知的人说话。

总之,我们当下经历的一切都是来成就我们的,无论顺境、逆境,烦恼、菩提,都是我们灵魂的选择,灵魂知道这些是成就菩提的资粮。烦恼是因,菩提是果,我们借此来修行。修的是什么?是智慧。借助的是什么?是烦恼。接受你们面临的一切,以佛祖为榜样,做一名好僧人!

2010年11月20日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追踪与溯源: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云贵有关当今世界伊斯兰教热点问题的专题论文集,集中探讨了当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伊斯兰教法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论证严谨,评价公允,代表了中国学者的立场与观点。
  • 生活的佛教:正信

    生活的佛教:正信

    本书分为生活的佛教、修行之道、道德福命等三卷,在形式上多以数字做标题,如“一”字福、受人欢迎的“四善事”、日常五心、六种助缘、新八正道、十有思想、为人处世十二法则等,条分缕析,文字浅显而寓意深刻,虽说佛法,更为劝善戒恶,以培养健康人生,建立融和人际关系。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爱在忧伤年代

    爱在忧伤年代

    当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都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谁?这是个难题,也是个诱惑,因为人往往在爱的面前容易迷失自己。爱你的人,你爱吗?你爱的人爱你吗?如果只是单方面的爱,你会选择谁?我曾经深深的爱过一个人,为了他,我失去了一个爱我的人,我一直以为我选择的是我的真爱,我可以寄托的是一份真情。我很在乎我爱的人,我可以为他寒、为他暖,为他守侯、为他相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望那一年蝉鸣

    回望那一年蝉鸣

    高三的备考生活也许就是我们大多数学生所要经历的事。正如长辈所说,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其实高三不只是埋头苦读的生活,也不是只有作业和学习。无论是学渣还是学霸,都会忙里偷闲,寻找快乐。柏霖,章璋,段念…闺蜜的快乐,闺蜜情也许也才刚刚开始在高三的生活里皮皮打打,一起欢乐一起伤心。没有女主光环,没有金手指,更不会突然逆天改命~以平常的心过普通的生活。(本书与起点阅读中预估的小说《邂逅那一场流年》联动)本书前期无男主(也有可能一直没男主)男女生之间有纯友谊(瞎想的放顾奕了)(ノ=Д=)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狼牙之巅

    狼牙之巅

    我叫狼王,我不叫加内特!算了,既然回来了,这些虚名不要也罢,审审美得了。
  • 猫武士之血族崛起

    猫武士之血族崛起

    族群的胜负就掌握在新生的幼崽中。红色的风划过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新的希望会在灾难后崛起。新的血族会在战争中重生。
  • 七星凡世

    七星凡世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是穿越天地间的人神之恋,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看似生命短暂,却经历了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李瑞雪从尊贵的公主到最平凡的人类,走了一条曲折的路,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面对两难的选择,在父亲与爱人之间,责任与爱情之间,她该何去何从?她用生命诠释着不一样的人生,最终超越了天规戒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 摄政王的废物小王妃

    摄政王的废物小王妃

    女主升级打怪-爽文-甜宠被渣男背叛,异世孤魂成废材,废就罢了还是个丑女。 误惹冷面摄政王,非要逼着以身相许。 洛颜:有婚约在身,恐怕不能以身相许。 冥鸠苍:没事,谁敢娶你,本尊让他做不成男人。 洛颜:我太丑了,你太俊,配不上你。 冥鸠苍:这么丑了,就别去祸害别人了。 洛颜:不行,我才十一岁,太小了。 冥鸠苍:嗯,是有点小,本尊不嫌弃! 洛颜:不行,你太老了,我喜欢小鲜肉! 冥鸠苍:呃……女人,要不咱们重新转世投胎
  • 待嫁的新娘

    待嫁的新娘

    缘斯雨跟鱼蝶嘉是高中同学,他们也是一对恋人。但是这场恋爱是青涩的,是不被承认的。有如一串串绿色的葡萄,酸酸的却让人回味。然而一对恋人却在高中毕业时分手,鱼蝶嘉也有了新的恋人。缘斯雨在大学里也认识了一个大男生乐腾宇,从此展开了她的人生之旅,同时也有了与之终身为伴的人。
  • 小先生治病(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小先生治病(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小先生治病》一书是原来的《小先生治病》和《星星记》两小书的合集。《小先生治病》以书中一篇文章名为书名,也做了新版的(两小书组合版)书名。新版《小先生治病》一书共有三篇作品,分别是《小先生治病》《检讨会》《星星记》。前两篇是作家张天麟为小朋友们身体健康写的,《小先生治病》以故事的形式为小朋友们普及了关于食物中维生素的知识,只有不挑食,摄取各种维生素,才能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