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31

第31章 人本佛教(1)

打坐昏沉如何对治?我以前讲过好多次,今天再告诉大家一种对治的方法:把脊柱拉直,闭上眼睛,吸一口气到丹田不要呼出去;压下巴,眼球顺时针转十圈,逆时针转十圈,由外向里转十圈,再由里向外转十圈。这时候抬起头来呼气。这样做,三口气就可以驱除昏沉。

如果静坐时很散乱,已经散乱成片,控制不住了,就不要继续用功了。用这种方法对治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用功,能用多久就用多久。当散乱又成片时,又用这个方法对治,然后再重新用功。

这就像我们开着汽车往山坡上冲,第一次没冲上去,就不要继续冲了;必须把车倒回来,加足马力再冲一次;一旦冲不上去停在半路上了,还要再次回过头来加足马力,再冲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冲过这个山坡。

为什么人困倦的时候就要打哈欠,一打哈欠就会眼泪汪汪的呢?学过五官科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五官之间有一根很细的管道,彼此相通。打哈欠是血液里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产生的生理现象。你头一抬,嘴巴一张,打个哈欠,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缺氧得到了缓解,脑部暂时得到了养息。但没维持多久又缺氧了,又要昏沉,打哈欠。

修行人最初用功的时候,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当散乱刚刚减轻,又开始昏沉;昏沉一旦解除,头脑清醒了,又开始散乱。一直这样反反复复。这是修行人都会遇到的通病。

虽然我们不具备四禅八定的功夫,虽然我们现在还有种种恶习,但是,只要我们渴望求道的心不退,我们修道的心不退,临终时就不会进入三恶道。

问题是当我们临终时,是否会道心退到一边,习性现前呢?如果这样,还是会被习性牵着走,顺着习性去往生。如果临终时,习性没有现前,就会保持渴望修道的心,与道相应。

参禅打坐,念佛持咒,也是培养一种学佛的习性。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恶习,要比学佛的习性大无数倍!

学佛的人越精进用功,过去八识心田里收录的种子越容易现前。这是好事。因为你内在恶性的种子现在不现前,就可能在临终时出现,那时候出现会更麻烦!生前恶习的种子出现得越多,临终时就出现得越少。

一个人如果生前一直压抑自己的恶习,那么临终处于昏迷状态,意志力薄弱的时候,恶习的种子就会出现并占主导地位。如此说来,我们平时应当如何处理内在恶习的种子呢?

学佛的人对自己的不良习惯,往往是采用压抑的方式,不让它显现出来。实际上这不是根治的方法。为什么说学佛的人要天真、单纯、表里如一呢?内在有什么习性,就让它展露出来。只有展露出来,自己和他人才看得清楚。恶的习性,就把它对治掉;好的习性,就继续培养,让它增长。

如果你是用压抑、掩盖的方式,那么好的、坏的习性都被压抑在里面。要想彻底整理、清点八识心田中收录的过去世的种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地敞开自己,无论好的习性还是坏的习性,都用大魄力把它显露出来。否则你无法走出自己狭隘的空间,与外面广大的空间融为一体。

学佛修道即是走出自我的空间,与外面广大的空间融为一体,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与外界相融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敞开。当你把自己敞开时,外界的力量自然会进来,不需你走出去,刻意与外界相融。就好比一间封闭的房间,当你把门窗打开,外面的空气自然会进来,内外的空气自然会融为一体。

你不需要求道,更不需要求佛菩萨,只要把心打开,自然就与道、与佛菩萨融为一体。不是我们走进他里面,而是他一直在门口等待着我们把门打开,是他渴望走进屋子里!与道沟通如此,与人沟通也是如此,只要打开自己,自然就与对方融为一体!

昨天来了三四个人,跑到山上要皈依。我说我不想给他们皈依。他们说:“我们几千里地跑来不容易,又辛苦又花钱,就是专门来皈依的。家里事情很多,想过两天就走,你今天就给我们皈依,起个法名吧!”

我心想,又跟前面来的那些人一样,又是大爷来了!又来跟我讲条件了!下午刚到,傍晚就要皈依。我说我不想马上替他们皈依,他说:“是不是嫌我们笨呢?”我说:“那是你自己说的,我没说。”

今天皈依的时候,我一看,怎么没有那几个人呢?后来一打听,原来吃完早饭就走了!当时我想:唉呀,现在学道的人哪,确实是不好讲!你说他不虔诚吧,他确实挺虔诚,从几千里外跑来,说要把身口意供养给我。我只说我不要,他就觉得没有面子,不好意思,第二天就走了!

学佛还要什么面子呢?学佛的人根本不能要面子,要面子你就学不了佛,更学不好佛!你要求法,乃至做人做事想明确方向,怎么能因为师父说了一句“不收,不要”,说你笨(“笨”还是他自己说的),你就面子上下不来呢?

不过这种情况我自己也出现过,要找某位师父求法、办事,话一出口,师父也是这样做,我就觉得丢了面子,不好意思了。用这种心态学佛修道根本不行,绝对要不得!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有多大,内在的境界就有多高,果位也能升多高。罗汉的承受力、菩萨的承受力、佛的承受力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用说圣人,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一点承受力,怎么做人做事呢?现在学佛的人根本无法跟古人比!

难怪过去的祖师爷说:“打不走,骂不走,才是佛门的龙象!”现在的人,你不敢打,不敢骂,哄着,哄着,他就歪了!实际上真正的人才不需要哄,你就打,就骂,结果几年打下来,骂下来,他就成才了!

我们佛门里把学佛的人才(即法器),比喻成“佛门狮象”,像狮子、大象一样。狮子代表“锐利”,它气势威猛,生命力特别旺盛,冲劲十足。吼一声,威震山岳,谁都抵挡不住!

大象是能承载重量,驮几千斤都没问题,而且任劳任怨!你们都见过大象,它的四条腿就像四根柱子一样,走起路来非常稳健。但是一旦发起火来,咆哮的时候,碗口粗的树,鼻子一卷就连根拔掉了!

大象是有耐力,狮子是有威猛力。一个学佛的人既要有威猛力,又要有耐力。可是现在学佛的人,你说猛,他猛不起来,勉强算有点魄力,实际上魄力也算不上。你说他没有魄力吧,他动不动还要生气发火。但是真正的大火他又发不起来,没有那个底气!过去那些祖师爷们发起火来,吼叫起来,骂起人来,声音比寺院的钟声还要宏亮!

说耐力,我们更没有!任何一件事,我们做上三两个月、半年,充其量一年,就厌倦了。你种菜没有耐力,做饭没有耐力,做生活中的事情没有耐力,你学佛同样也没有耐力。你做一件事情有耐力,转过来学佛,你同样也有耐力,学佛也是在做一件事情。你骂人有胆量、有魄力,你学佛修道也会有胆量、有魄力。

一个人的心无论敞开不敞开,别人都看得很清楚。学佛的人乃至不学佛的人,内在都有贪、嗔、痴和杀、盗、淫。这些都很正常,没什么好掩盖的!

告子曾说:“食、色,性也。”一个人有饮食的需求,有贪嗔痴,这是人的习性,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没有必要掩盖,你说与不说,彼此都知道。只不过是有的人轻一些,有的人重一些而已。

我们是婆娑世界的众生,也即欲界的众生,有欲望很正常。并不会因为你说出来就多一点,不说出来就少一点。你敢说,你心灵的大门才会打开,你和宇宙的力量才会相应;你不敢说,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和宇宙的力量就无法相应。

讲修行的体验和感悟,不像在外面做事,说错一句话,表错一个态度,就无法收回,会给个人和团体带来损失。你讲自己的感悟和思想,讲错了也不需要负责任,仅仅是谈自己的体悟而已。

投师学艺、皈依佛门是非常快乐的事。因为这些是形式上的、刹那间的事,我们会觉得好玩,轻松自在。而学佛修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在未入门之前,真的是一件枯燥、痛苦的事。

今年一年很快又要过去了,今天已是12月3号,还有二十几天就到元旦了。接近春节,事情又多了。年终总结、财务报表、来年的计划,都要向宗教局、向政府汇报,天天忙得不得了!但是,就在这样的忙碌中,自己在不知不觉地成长。

真正的修道,是在做人做事中修,闭着门能修什么呢?只能修个小定,修个小慧。小定、小慧拿到世间上去用,根本不堪一击呀!“遇事心不烦,心不动”,说起来很容易。但佛法不是说的,是要做、要行的。一个人功德圆满,名成业就,不是靠想,也不是靠说,而是慢慢干出来的!

一个人这也不能承受,那也不能承受,这也嫌麻烦,那也嫌罗嗦,以这样的心态修行,别说你修不进去,就算你修进去了,修成了,你也起不了大用。

离开人无大道,离开人无佛法,离开人也没有功德福报。无论你想成为哪一个果位上的圣人,只要离开人,离开事,都无法达成。

说这些你们无法感受啊!万行悟得太晚了,33岁才悟到这些道理。但是现在告诉你们,你们也无法感受。也许十年之后你们才能感受,但到那时已经晚了!我很有幸,已经感受到了。我把我的感受告诉大家,你们听了只是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会有感悟,但是无法感受。没有感受,就无法受用。什么时候你们身心都感受到了,才会受用,才能开始起“用”。

所以我把我修行的心态和课程重新列了一遍,全部调整了方向。过去确实走错了许多路!但我相信,重新调整之后,再用十年的功夫,加上我过去十几年修学摸索到的经验,十年之后,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我们出家人这么笨,只能讲讲所谓的“佛法”!真正的佛法也讲不出来,只能拾人牙慧,东拉西扯,扯出来的东西既不成体系,也不能自圆其说。甚至前后矛盾,都是邪知邪见!还自以为能自圆其说,行家一听就知道是外行。

同类推荐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

    《博客心语:从心而生的誓愿》收集了五台山尼众佛学院院长如瑞法师2008、2009年博客上的文章,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收集了如瑞法师一些零散的文章,包括对母亲的思念、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身边景物的描写等。下篇收集了如瑞法师对《净行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的讲解,《净行品》是生活的祈祷文,通过通俗易懂地解读,如瑞法师教大家用心体悟其中的胜妙功德,并付之于行,落实到生活的点滴中。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夏时经年

    夏时经年

    夏珺为调查其青梅竹马梁景行的意外坠崖事故来到永川县,在调查的过程中却卷入各种事件,并在无意中与暗道掌门人叶空城交手。而后夏珺的身份被揭穿,关于梁景行坠崖更大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 女招商办主任

    女招商办主任

    刚刚大学毕业的江琴琴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南江市选美招聘大赛的冠军,成为南江市的招商办主任。南江干部群众对选美招聘的疑虑给刚刚走马上任的江琴琴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副主任危高强对她的排挤,也让她的招商之路步履艰难。那么,这样一个刚入社会又才貌双全的女孩,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与商场中,能否冲破阻力,顺利地开展工作?能否在招商引资方面一炮打响呢?面对重重诱惑,她是继续保持在校时的出淤泥而不染还是一改往日清纯,为了招商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色相呢?<br/>敬请阅读《女招商办主任Ⅰ》!<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请叫我充电宝

    请叫我充电宝

    关于肥宅死后附身充电宝,三千年后成精的故事
  • 中层领导力:西点军校和哈佛大学共同讲授的领导力教程

    中层领导力:西点军校和哈佛大学共同讲授的领导力教程

    全球领导力研究第一人约翰麦克斯维尔博士,通过40年的研究,逐步揭开领导力的秘诀。无论是培养将军的西点军校,还是培养企业家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都聘请麦克斯维尔博士开设领导力课程。《中层领导力》即是该著名课程的结集,出版十年来,风行全球,被奉为领导力培养的速成经典,也成为世界500强高管的必读书。
  • 杀手霸宠:神女归来

    杀手霸宠:神女归来

    “你即将上任万经国第一百三十年次的实习土地公。”“我不要,请唤我土地娘娘。”现代的大学生穿越成为了土地娘娘。“不要轻易附身在人类身上,不要随意现真身出去玩,……”土地神嘱咐的一堆东西,她都没有一条是遵守的。“不要碰我。”某男厌恶的抗拒着。“我可没有碰你。”她用嗅的。“撕。”二话不说,她就把男子的裤腿给撕了,白洁的大腿展露无遗。“我不需要你救。”“你不需要是你的事情,医者父母心,我不能看着你在我地盘上死掉!”一次一次的救下他,一次一次的碰触下,这算是日久生情吗?神和人不能在一起?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想做的。她要和他在一起,无乱如何。
  • 我被系统挟持了

    我被系统挟持了

    “叮!宿主,很不幸的告诉您,您已经被我挟持了!若想活命,以后必须听我命令行事!”程阳:“我不呢!?”系统:“嘿嘿!那我只有取代你了……”
  • 我的道灵有点呆

    我的道灵有点呆

    在下商牟修,复姓商牟,单字修,天穹宗乙等导师,天轮境八阶,力压甲等导师一等,武器天源上阶,略逊镇宗之宝一筹,人气高涨无解,撩人只需一瞥。嗯?为什么只是乙等导师?啊,那是因为……我的道灵有点呆
  • 今传是楼诗话

    今传是楼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关于重生的故事

    关于重生的故事

    上一世,她求而不得,在午夜梦回中蹉跎了九年的岁月这一生,她拼尽全力守住自己的心,却总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一夜,星光暗淡,他把她逼到墙角,声声质问,他不明白的是...那个曾经很喜欢很喜欢他的她早已在另一个世界结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