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400000034

第34章 政策引导,促民以孝(4)

如果在避家讳上犯有错误,官员要么被罢官,要么受到法律的制裁。唐宋的法律中都明确规定:“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不少心存侥幸的人为了圆自己的做官梦,即使是明知犯了父祖避讳也不舍得放弃已到手的官位。而一旦东窗事发,被人揭露出来,便不仅会被贬官除职,而且有牢狱之灾。如唐代郑云逵参奏他的弟弟郑方逵直呼亡父的姓名,并要求朝廷惩处郑方逵。朝廷在查明郑云逵所言属实之后,马上贬黜了郑方逵的官职,并下令将其禁锢。

当然,除了依法避讳父祖名号外,更多的人是基于自己的一片孝心而避讳父祖名号。《世说新语》中记载,东晋桓温的儿子桓玄被任命为太子洗马,特地设宴请客以示庆贺,席间有为宾客嫌酒太凉,便让侍从去“温一温”酒。桓玄听到“温”字,马上联想到了自己的亡父,因此痛哭不已,弄得那位宾客也一脸尴尬,羞愧难当。从桓玄的表现来看,避讳父祖姓名,尤其是避讳已故父祖的姓名确实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因字符相同,而让生者联想到亡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生者对亡者的哀思。古人讲“入门而问讳”为的就是避免出现像桓玄那样的尴尬局面。

但也有一些人,过分得看待了避讳父祖名号,不仅在说话写字中要避讳,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处处不忘避讳父祖名号。宋代的刘温叟与徐积便是两个典型案例。刘温叟的父亲叫刘乐,为了避讳“乐”字,他不仅终身不游中岳、东岳,而且也不听音乐。有的时候朝廷举办宴会时会有歌舞乐曲的演奏,他听完之后回到家中,便一边痛哭一边说:“若非君命则不至于此。”徐积的父亲叫徐石,徐积便终身都不使用石头做的东西,遇到石头他从来不踏上去,而是绕道走。有的时候过石桥,他实在是无路可绕了,便让人把他背过去。刘温叟与徐积的做法,也许的确是出于对父祖的一片尊重之情,但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往往让人不但感觉不到他们的孝心,反而认为他们是在矫揉造作。

避讳制度在中国盛行了两千余年,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才被彻底埋葬。极度的避讳,不仅给世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且还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现在常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由于避讳不当而来。根据范仲淹的《老学庵笔记》记载,田登任郡守时,自讳其名,不许百姓用“登”字及与“登”字同音的字,凡是触犯者都会受到他的鞭笞。于是全郡都称“灯”为“火”。上元节的时候,田登下令放灯三日,供人游观。他的手下为了避讳“灯”字,便写作“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田登也因此为天下人所诟病。古代也有因不满于避讳制度的种种限制而对避讳提出质疑与反对的,但却根本无法撼动它的地位。避讳制度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兴衰而兴衰,充分说明了它对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性。现在看来避讳制度似乎是古人自以为是的一种忠孝表现方式,但这种自以为是的忠孝表现方式却恰恰与当时的忠孝观念不谋而合,它为封建社会建立起了一套尊尊亲亲的仪礼秩序,从而对封建时期忠孝观念的推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谥号加“孝”意义大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文人名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追加的或褒或贬的称号。谥号分官谥与私谥两种。

谥号是有身份限制的,正所谓:“生有爵,死有谥,贵者之事也。”也就是说有谥号的人都是身份显赫的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朝代对谥号获得者的身份限制标准不同,如两晋时期,有官爵和无官爵但有功勋的人都可以获谥;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朝为了拉拢各族上层分子,将给谥的范围进一步放宽;而到了隋朝,官员的给谥资格则严格限制于三品以上;唐代则明文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才有资格死后获谥;此后的宋、元、明、清历朝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虽然在获谥者身份限制上各朝代宽严不济,但总体看来,谥号基本上都限于顶层贵族。

关于谥号的作用,其实古人最开始使用谥号并不是为了评判死者的功过,而是为了避讳。郑樵在《通志·谥略》中说:“周人卒哭而讳,将葬而谥。有讳则有谥,无讳则无谥。”由此可见,周朝时期给予死者谥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讳死者的名号。因为按照中国古礼,直呼死者的名号是对死者的不敬。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将谥号与死者的行迹联系起来,使谥号不仅有了褒贬评判死者的作用,而且具有了“劝善戒恶”的教化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视为教化之本的“忠、孝”自然也在谥号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忠”字主要被应用于赐给官员的谥号中,能以忠字作谥号的官员必须做到“临危奉主,以忠事朝廷”。如明代的张玉便是一例。张玉(1343~1400),字诗美。他原是元朝的枢密院知院,洪武年间归附明朝之后,由于骁勇善战,为明成祖朱棣所器重,成为朱棣的亲信之臣。靖难之役中,随朱棣起兵,在攻打东昌(今山东聊城市)时战死。明成祖即位之后,追封他为荣国公,并赐谥号“忠显”,以褒扬他为主捐躯的功绩。朱棣的儿子仁宗即位之后,又将张玉的谥号改为“忠武”,以推崇其“临危奉主”的品格。

当然,判断一个臣子是否有资格获得“忠”的谥号,是否做到了“临危奉主,以忠事朝廷”,往往是由皇帝的喜好决定的。而在昏君当政的情况下,这种依据个人喜恶决定的谥号往往就丧失了“劝善戒恶”的作用。如岳飞死后,连谥号都没有得到,而大奸臣秦桧死后,宋高宗赐其谥号“忠献”。直到多年之后,岳飞平反昭雪,宋孝宗才追谥为“武穆”,其后又改为“忠武”。而秦桧的谥号则在宋宁宗时被改为“缪丑”,后又在宋理宗时改为“缪狠”。这才算是让他们各归其位。再如晚清的李鸿章,虽然因镇压农民反抗、出卖国家权益而遭到时人唾骂,但在慈禧太后等人的眼里,李鸿章却是国之栋梁,君之忠臣,无论是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还是签订卖国条约,都是救朝廷于危难。因此,在李鸿章死后,被赐予谥号“文忠”,既有“文”又有“忠”,这可以算是臣子谥号中的最高等级。

也有的谥号是纯粹为了满足统治需要,利于道德教化而赐定。如关羽的谥号便在统治者的需要下多次被更改。关羽死后,蜀汉政权给关羽的谥号为“壮缪”,按照郑樵的《通志·谥略》中关于谥号等级的划分,“壮”字属于上谥,而“缪”字下谥,“壮缪”则是一个不好不坏的谥号,一方面“壮”字是褒扬关羽的英勇善战,另一方面“缪”字贬责他大意失荆州。这个谥号对关羽而言应当是比较公允的。但到了后来,统治者们为了突出关羽的忠勇,以为自己的臣子树立榜样,便将关羽的谥号改为“义勇吴安王”、“忠义神武大帝”等。由此可见,此时关羽的谥号已与关羽的实际行迹没有太大关系,统治者注重的是通过赐予谥号的形势,将关羽塑造为一个忠君报国的义士的符号。

如果说以“忠”字为谥是大臣的专属,那“孝”字为谥则基本上成为了帝后们的特权。由于皇帝的谥号基本是在其去世后由臣子与新即位的皇帝商议而定,而秦始皇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号确定模式有可能让他在死后遭受非议,因此下令废除了谥法。直到汉代,吕后当权时,又重新恢复了谥法。

恢复后的谥法依然明确规定,帝王的谥号先由礼官进行初议,然后由群臣共同讨论,最后由新即位的皇帝进行裁决颁布。刘邦安葬后,为了彰显刘邦平定天下之功,群臣及新帝议定“高皇帝”为刘邦的谥号。汉惠帝刘盈去世后,为了体现“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其谥号被议定为“孝惠皇帝”。自此以后,在谥号中加“孝”字成为了西汉皇帝的惯例。如汉文帝的谥号为“孝文皇帝”,汉景帝的谥号为“孝景皇帝”、汉武帝的谥号为“孝武皇帝”……东汉建立后除刘秀谥号之前未加“孝”字,为“光武皇帝”之外,其他11位皇帝的谥号都是以“孝”字开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加之统治政策的转变,除个别皇帝外,帝王谥号中不再加“孝”字。

隋唐建立后,尤其是唐朝建立后,社会趋于稳定,政治清明,“以孝治天下”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孝”字也重新回归帝王的谥号。唐初的几位皇帝虽然早先议定的谥号中并没有“孝”字,但在其后的追谥中仍出现了“孝”字。如唐高祖李渊死后最初的谥号为“大武皇帝”,而到754年时,被追谥为“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也在754年被追谥为“文武大圣天广孝皇帝”。自唐中宗李显开始,“××××孝皇帝”成为唐朝皇帝谥号的基本模式。就连禅位于朱温的末代皇帝李柷被害之后也得了个“昭宣光烈孝皇帝”的谥号。

宋、元、明、清四朝基本上延续汉唐帝王谥号必加“孝”的传统。宋朝(包括南宋北宋)先后17位皇帝的谥号中都有“孝”字;元朝虽是由蒙古人建立,但也依照汉俗,为每位去世的帝王拟定了谥号,而且除元世祖忽必烈的谥号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外,其他皇帝的谥号也均为“××××孝皇帝”;明朝除建文、景泰、崇祯3个皇帝外,其他获得尊谥的13位皇帝中,有12位的谥号中均有“孝”字,而这一位谥号中没有“孝”字的皇帝明孝宗还是因为避讳庙号中的“孝”字;清朝12位皇帝中除末代皇帝溥仪没有谥号外,其他11位皇帝也都以“孝”字为谥。

除帝王外,后宫的妃嫔,尤其是有幸坐上皇后宝座,或者是未坐上皇后宝座但有幸成为皇太后的德行良好者,其谥号中也往往会出现“孝”字。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最为频繁。清朝在生前被正式册封的皇后,除两人被废之外,其他14位皇后的谥号均以“孝”字开头。

无论是皇帝还是皇后,“孝”字在他们的谥号中的频繁出现,充分说明了统治者对孝的重视程度。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即使他们竭尽全力去孝敬父母,也没有可能在死后获得以“孝”为谥号的权利。但作为社会最上层的帝后们以“孝”为谥的行为,起码会产生一种导向,让民众们进一步意识到统治者对孝的提倡与重视。

通过以上分析便会发现,无论是官员的谥号,还是帝后的谥号,谥号的功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周人最初设谥号的目的是为了避讳死者的名号,而春秋战国时期,谥号的主要功能转化为对死者的道德评判,而在汉代以后,其道德评判作用则在不断减弱,而“劝善戒恶”的社会教化功能则在不断增强。如果说汉代的谥号还基本上是符合死者行迹的客观评价,那到唐以后,在谥号中肆无忌惮地夸大帝王或某些官员的生前行迹,以及对个别前人的追谥、改谥,则纯粹是为了给世人提供一个行为的标杆,而“忠、孝”则是要首先树立起的两个最重要的标杆。

五、法律劝孝双管齐下

自古以来,法律都被看作是统治者规范人民行为的强制性手段。它所具有的强制性让绝大多数人望而生畏,从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也正因为如此,统治者们将法律视为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的法宝,只要将他们所倡导的纳入到法律的管辖范畴,便基本上可以达到高枕无忧的效果。作为历朝历代都大讲特讲的孝,自然也不可能失去法律这重保护伞。自秦汉以来,孝就已经被写入了法律,惩罚不孝子,成为了法律赋予社会的正当权利。

但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究竟是法大还是情大,往往成为古人争论的焦点。不孝子被治罪当然是名正言顺,合情合理的。但当出现不孝子被治罪无人尽孝及孝子因孝犯罪两种情况时,是应以法为先,还是以孝为先,就会使人处于两难境地。在轻法重情的古代社会中,其结果往往便是法律作出让步与妥协。这也就出现了“存留养亲”、“存留承祀”及孝子复仇得赦免的现象。

归结起来,孝与法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不孝获罪,二是因孝减罪或免罪。惩罚不孝子的目的是为了杀一儆百,让民众以不孝子为戒;宽宥孝子是为了彰显孝的重要性,让民众心中的孝观念更加深化。从这两方面来看,法律不仅具有强制性,也具有教化性,而且它的强制性是为了教化性服务的。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开卷书坊·文人

    开卷书坊·文人

    主要内容是写不同个性和命运的文人,透过他们的文字和言行,发掘当代人可以汲取的力量。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文人印象”,大部分写作对象都是与作者有过交往的文人,期望通过个人印象、文献资料和历史的关照等多方面,对写作对象予以概括和描述。下编是“文人剪影”,通过一鳞一爪的史料,来凸显文人的个性、情趣。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曲蹄

    曲蹄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孔子弟子考

    孔子弟子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宠盗种妻

    霸宠盗种妻

    推荐贝儿的新文《少将独霸冷妻》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醉酒劫色,误把无赖痞子看成纯纯美少男给劫了!于是,她就开始倒霉了,身边多了几个拖油瓶不说,还要逃过那个无赖的追捕!世界上最令人抓狂的事情是什么?——好不容易泡了个大款,岂不料到,子弹也跟着银子滚滚而来!于是,她也只能在敛财的同时,跟着那男人在子弹的夹缝中求生存!生活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弄个简介还得要个小片段!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老婆!该睡了!”某男翻来覆去的,实在是没办法入睡。“你睡你的,喊毛喊啊!”某女头都没抬一下,手指飞快的闪动着,两眼冒光的盯着手里的钞票,激动啊!“你给我睡觉!要我押着你睡么!”某男一脸阴冷的盯着某女。“拿去!别来烦我!”某女拿过一张红太阳,封到了某男的嘴边。某男顿时阴下脸,冷冷地瞥了某女一记,抬脚,几脚将床边的那几捆钞票,尽数踢下床,一手拿过床头的遥控器,‘啪’的一声,房内顿时一片黑暗,身子一翻,将某女压在身下。而黑暗中的某女却张牙舞爪的狂呼道,“我的钞票啊!”推荐贝儿的另一文《腹黑前夫,你死定了》推荐绝色文文。《盛世军婚》逐云之巅《极品闪婚》逐云之巅《冥后“哆”夫》沫紫倾推荐好友文文《小娘子乱惹桃花》傾君之時《玩火妈咪》欧阳沙沙《首领小夫人》景行《杠上黑心老公》苏谨儿《一品宫女千千岁》恋恋《下堂妃也逍遥》御剑行《不要嫁有钱人》月下波笔《憨憨老婆,别走》幕晚溪《难耐美人恩》凤陌焰《宠妃残颜》红涩此文绝对是一对一,温馨又带搞笑,会给亲亲带来特别不一样的感觉,喜欢的亲亲就放入书架,花花钻钻直接砸过来。
  • 北宋捉妖师

    北宋捉妖师

    因为一只千年老妖的失误,程章来到了北宋宣和二年。此时的北宋,依然是一片太平光景,但是靖康之耻的风暴已经逐渐临近。原本一心只想回家的程章,却又意外地得到了捉妖师的传承。此时的名臣李光有云:怨嗟之气,结为妖沴因此捉妖师唯有抚平了这世上的怨气,才能使妖异不再为害。程章能否改变北宋的命运?他与这时的历史名人,又会发生怎样的交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不朽真圣

    不朽真圣

    人若渺小今生无成,人若无心怎可谈情。命已如此怎能易改,励志无穷智定天运。梦亦是实,实亦是梦。致爱深骨,恋情入髓。笑看花落,落叶纷飞。相濡以沫,事违人愿。沧海桑田,梦游人间。破梦归根,戏谑世间。问天道,落九尘。看破世间百态却从未破情逍遥……
  • 麒麟代行

    麒麟代行

    新人一个,不知道该怎么写,就当是一个修仙的带领妖族生活在都市中吧!
  •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人脉仿佛是一条看不见的经脉,又仿佛是一张透明的蜘蛛网,人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得到它有着巨大能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一切与成功有关的“好东西”,都是给人脉给力的人准备的。人脉高手们左右逢源、四通八达,对他们而言,没有趟不过的河,也没有翻不过的山。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找亲戚帮忙;亲戚解决不了,可以找朋友;朋友帮不上忙,可以找领导;再不成,还可以找朋友的领导、亲戚或邻居来帮忙,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脉像一条巨大的章鱼那变幻莫测的触须,幽幽地发出它的信号,从容穿过那些七折八拐的甬道,猎取到自己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