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400000027

第27章 文学作品,劝民以孝(3)

父母或鳏寡,为儿守孤独。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身长不知恩,糕饵先儿属。健不祝哽噎,病不知伸缩。衣裳或单寒,衾绸失温燠。风烛忽垂危,兄弟分财谷。不思创业艰,惟道遗资薄。忘却本与源,不念风与木,蒸尝亦虚文,宅兆何时卜?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

父母为了子女可以忍受鳏寡孤独之苦,不续娶、不改嫁。而儿子却是娶了媳妇忘了爹娘。小时候父母有好东西总是留给儿子,而儿子长大后,却对父母不闻不问,毫不关心。在父母病危时,他们只顾瓜分父母的家产,埋怨遗产分得少,却忘了父母的恩情,忘了尽孝的职责,连父母的安葬之处都忘记选择。作者将父母为儿所做的与不孝儿子为父母所做的放在一起,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不孝子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对于这些不孝子,作者的评价是不如牲畜、不及草木。因为身为动物的乌鸦与羊羔尚且知道感念母恩,身为草木的孝竹尚且知道不忘呵护母亲,作为享受了母亲无尽恩惠的人子,贪财忘本,不孝父母,实在是天理不容。

劝尔为人子,孝经须勤读。王祥卧寒冰,孟宗哭枯竹。蔡顺拾桑椹,贼为奉母粟。杨香拯父危,虎不敢肆毒。伯俞常泣杖,平仲身自鬻。江革甘行佣,丁兰悲刻木。如何今世人,不孝古风俗。何不思此身,形体谁养育?何不思此身,德行谁式毂?何不思此身,家业谁给足?父母即天地,罔极难报复。

在诗歌的开头部分,作者就讲到,孝子孝行在古书中不乏记载,有大量先人的事迹可以追寻。而此处,作者则是将这些孝子孝行一一列出,王祥卧冰为继母求鲤、孟宗哭竹、蔡顺拾椹异器、杨香扼虎救父、伯俞泣杖、平钟自卖为奴、江革行佣、木兰刻木,历史上孝子的先例数之不尽,世人却不去主动效仿。面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作者连用三句“何不思此身”,督促不孝子女们进行反省,看到父母恩泽的深厚,从而醒悟过来,以免老人亡故后,徒然悲伤。

亲恩说不尽,略举粗与俗。闻歌憬然悟,省得悲莪蓼。勿以不孝首,枉戴人间屋。勿以不孝身,枉着人间服。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可以看出,对于那些不孝之子,作者实在是难以容忍的。连用三个“勿”字,将不孝之子的穿衣、吃饭、住宿的基本权利都给予了否定。恨不能将这些忤逆不孝之徒赶出天地之间。

及蚤悔前非,莫待天诛戮。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

在对这些不孝子们一顿臭骂之后,作者给予了他们最后的忠告:赶快醒悟过来痛改前非,不要坐等上苍的惩处。“万善孝为先,信奉添福禄”再次与开头的“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录”相呼应,不仅仅劝诫天下的不孝子,而是劝诫天下所有子女要以孝敬父母为先。

纵观全文,王中书的这首《劝孝歌》可分为讲述父母恩德、贬责不孝之子、奉劝天下儿女三个大部分,三个部分依次衔接,逐渐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由父母过渡到子女,将“劝孝”一步步实现。有人说“千古言孝,莫切于此读此歌一遍”,而“读此歌一遍,而尤不知亲恩之重者,必非人!”足见此诗歌的巨大影响力和教育力。

五、孝妇与孝子——《琵琶记》

《琵琶记》是由元代文人高明创作的著名戏曲,在戏曲界中具有重要地位。相传,高明为了写作《琵琶记》而辞官回家,隐居创作。为了使自己写的戏剧合乎音律,便于演唱,他每写完一曲都要反复吟唱,吟唱时往往右手敲着桌子,左脚踩着地板打拍子,发现一点不合适的地方,就要反复琢磨半天。修改后,再尝试。长此以往,在他写完《琵琶记》后,桌子上被磨出了一条一寸多深的印记,地板也被踩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窟窿。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努力,《琵琶记》最终一曲惊人,至今仍被戏曲界视为“南戏之祖”。高明也因《琵琶记》而一举成名,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剧作家。

实际上,《琵琶记》并非原创自高明,而是高明在原来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基础上重新加工改造而成。改良后的《琵琶记》共42出,由男主人公蔡伯喈的京城生活和女主人公在家侍养公婆两条线索构成。讲述了一个农村穷小子高中状元后,糟糠之妻在家孝养爹娘,而他却被当朝宰相选中被迫入赘为婿的故事。

陈留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燕尔,伉俪情深,如胶似漆,过着无忧无虑,“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幸福生活。可惜的是,这种鸳鸯般的美好生活仅仅持续了两个月,就被迫中断了。原因是在他们新婚后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为了能光宗耀祖,蔡伯喈的父亲强烈要求儿子去应考。在开始阶段,蔡伯喈不肯答应父亲的要求。一是因为新婚不久,他舍不得离开娇妻,更重要的是他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顾。但老父蔡公,却丝毫不退让,还请来邻居劝说蔡伯喈。终于,蔡伯喈拗不过父亲,只好收拾行囊,告别了父母、妻子,进京赶考。没想到的是,蔡伯喈这一考,竟高中状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巨大反差,让蔡伯喈欣喜若狂。本想衣锦还乡,一家团聚,但半路却杀出了个牛丞相。这个牛丞相,有一女尚未婚嫁。牛丞相看到蔡伯喈年纪轻轻便摘得状元的桂冠,便向皇上请旨招新科状元为女婿。蔡伯喈以家中父母年迈,无人照顾,需要回家尽孝且家中已有妻子为由坚决拒绝,并上书皇帝准备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坚决不准,蔡伯喈被迫留在京城与牛府大小姐完婚。而此时的陈留正在闹饥荒,在牛府度日如年的蔡伯喈知道灾荒的消息后日夜担忧,偷偷写了书信寄往家里,没料想却遇到了骗子,书信未寄成,却与家里断了联系。

而此时的赵五娘正一个人承担着家里的重担,饥荒使本就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为了渡过难关,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与嫁妆,但依然是杯水车薪。为了获得粮食,赵五娘顾不顾一切,走出深闺,抛头露面去领朝廷的救济粮,但却又被那些贪官污吏给抢走了。心灰意冷的赵五娘想一死了之,但想到丈夫外出未归,公婆又无人照料,只好放弃了自杀的想法。但家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即将面临着断炊的危险。好心人张广才给了他们一些米,赵五娘舍不得吃,将米留下来给公婆吃,自己躲起来吃米糠。没想到却被婆婆误解,以为她是在偷吃好东西。真相大白后,婆婆羞愧难当,痛悔过度而亡。不久之后,公公也因病去世。公婆去世后没有钱买棺椁,赵五娘便将自己的头发剪了去换些钱买棺椁。请不起人埋葬,赵五娘就自己用罗裙包土给公婆筑坟。

在安葬了公婆之后,赵五娘背着公婆的肖像,靠着一把琵琶弹唱乞讨,踏上了寻夫之路。历经千辛万苦到了京城后,恰逢弥陀寺开会,赵五娘便把公婆的肖像放置到供坛上去礼拜。而正在此时,蔡伯喈也来寺中祈福,无意中看到了父母的肖像,便把肖像带了回去,放在了书房。几经打听,赵五娘寻至牛府,在牛府门前弹唱。牛府小姐被她的琵琶声打动,便派人将她请进府内弹奏。经过交谈之后,牛府小姐得知她便是丈夫蔡伯喈的前妻。本性善良的牛小姐有意安排他们相见,便在公婆的肖像上题诗一首。蔡伯喈归来后,看到诗非常奇怪,最终在牛小姐的引见下,见到了离别多年的妻子赵五娘。当五娘告诉她家中的遭遇时,蔡伯喈悲痛至极,当即上表要求辞官回乡守丧。在得到牛丞相的同意后,蔡伯喈带着两个妻子回到了故里。三年丧满后,皇帝下诏旌表蔡氏一门,蔡伯喈重新回朝任官,获中郎将之职。

从戏曲情节上看,“孝”是整篇戏文的主题,女主人公赵五娘,新婚不足两月,便由于丈夫外出,而独自承担起了孝养公婆的责任。在那个“娶妻为养”的社会中,娶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侍奉父母。因此,此时的赵五娘如果仅是为公婆洗衣做饭,洒扫侍疾,那在世人看来都是应当应分的。虽是尽孝,却没有感天动地。真正能让赵五娘感动天地的有两点:一是她将米留给公婆,自己却食米糠,这不仅感动了公婆,也感动了世人;二是在公婆死后,她可以为了安葬公婆卖发易钱、罗裙兜土筑坟。这些都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媳妇的孝行,为常人所不及。再看男主人公蔡伯喈,开始时为了尽孝于父母而放弃科考,后又为了满足父亲光宗耀祖的虚荣心而辞别新婚妻子;他不稀罕做宰相的乘龙快婿,竟上书辞官、辞婚,回家尽孝;在被迫进入牛府之后,享受锦衣玉食的他却时时不忘家中父母,依旧对父母牵肠挂肚;得知父母去世的消息后,他立即上书辞官,回家守丧。他的孝虽然没有赵五娘那样感天动地,却也是时时、事事体现着一片孝心。

清代有人将《琵琶记》与《西厢记》比较研究后,点评说:“《西厢》言情,《琵琶》亦言情。然《西厢》之情,则佳人才子花前月下私期密约之情也;《琵琶》之情,则孝子贤妻敦伦重谊缠绵悱恻之情也。”如果仅以此而认定《琵琶记》高于《西厢记》那固然是有失公允的,但“孝子贤妻敦伦重谊”的评价却是十分恰当的。在高明的笔下,赵五娘被塑造成为感天动地的贤妻孝妇,蔡伯喈被塑造成为一个不忘父母、不忘糟糠之妻的孝子贤夫。高明完美的塑造,再加上表演者入木三分的演绎,使得赵五娘、蔡伯喈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孝妇、孝子的典型,学习的榜样。一曲《琵琶记》不仅赚足了普通民众的掌声和眼泪,而且连明太祖朱元璋都盛赞它“如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而且“日令优人进演”。由此可见,《琵琶记》已成功超越了普通民间地方戏的地位与影响,进入到全国士人的视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更有人将《琵琶记》称为净化人心的《女通鉴》,足见教化世人的作用之大。

六、割股疗亲——《陈情记》、《四美记》

“割股疗亲”是指割肉入药医治有疾父母的行为。这种行为最早应源于司马迁《史记》中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因钱银被部下盗走,没有钱买食物,饿得走不动道。身边的介子推毅然从自己身上割肉给重耳充饥,使重耳得以重获生机。后来“割股”的作用逐渐被神化,发展为“割股”可以“疗亲”。最早的关于割股疗亲的例子为唐时的王友贞。据《旧唐书》记载,王友贞的母亲病重,医生说只有“啖人肉”可以救活。于是王友贞便真的从自己的腿上割肉给母亲入药,其后王母果然大病痊愈。王友贞也因此事受到了武则天的旌表。自此之后,割股疗亲便被视为是至诚至孝之举,不仅广泛记载于史书中,而且成为无数小说、戏曲宣讲孝道的必备题材。昆曲《陈情记》与《四美记》中,都有割股疗亲的情节。

《陈情记》为明代高濂撰写的传奇,后经昆曲演唱,颇受好评,一直流传至今。其剧中主人公的原型为《晋书·孝友传》中的李密。整篇戏文中,除割股疗亲为作者虚构的情节外,其他内容基本都是依据《晋书》的记载而来。

李密自幼命途多舛,4个月时父亲便撒手人寰。其后母亲也在舅舅的逼迫下被改嫁他人,只留下年幼的李密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的抚育下,李密终于长大成人,并娶得贤妻。李密深知奶奶抚育自己的辛苦,结婚后对奶奶愈发孝敬。在李密的影响下,妻子也夫唱妇随,极力侍奉好奶奶。无论寒冬酷暑,李密夫妇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向奶奶问安,然后伺候奶奶穿衣进餐。有时看到奶奶衣衫单薄,李密夫妇便会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奶奶披上。虽然,李密夫妇将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由于年事已高,奶奶还是病倒了。为了给奶奶治病,李密冒雨将自己的衣物典当了去买药。道路泥泞,李密跌跌撞撞,弄得满身是伤,但他丝毫不敢耽误,只想着赶紧买药回家医治奶奶。在奶奶患病的这段期间,李密夫妇衣不解带地日夜照顾在床前。但奶奶的病依然没有好转。无奈之下,李密记起了《本草拾遗》中食人肉可以治愈顽疾的记载。便悄悄地来到后院,忍痛从自己的手臂上割下一块肉,给奶奶做药引。而在此时,妻子也悄悄来到了后院,做着跟李密同一件事。后来李密夫妇的孝行被当地的里正告诉了刺史大人,刺史便向朝廷举荐李密为孝廉,入朝为官。经皇帝批准,李密被证诏为太子洗马(简称“洗马”,是中国古代的官职)。诏令下达后,李密迟迟不肯去任职,地方官员多次催促,无奈之下,李密上书《陈情表》,言辞恳切地说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请求皇帝准许他在家侍奉奶奶尽孝。皇帝亦为李密的孝心所感动,准许他推后就职,并且赐给他仆人与膳食,以便更好奉养奶奶。后来直到奶奶去世,守丧期满之后,才又复职上任。

同类推荐
  • 徜徉莫斯科

    徜徉莫斯科

    俄罗斯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陌生,还加上几分神秘的国家。中国人经常把俄罗斯和苏联划等号,的确,从国土和科技文化上看,是可以这样理解的。苏联有2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分成16个国家,俄罗斯仍然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和苏联两个国家曾经是非常密切的朋友。
  • 雅言与俗语

    雅言与俗语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从秦汉到今天,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汉字文化积累,其中许多聪明才智的展现、悲欢离合的体会,都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生命追求。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容也许庞杂,但真要追索起来,这本书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古往今来的“雅言”与“俗语”。如果说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结底,也都是仓颉惹的祸。
  • 弟子规全评

    弟子规全评

    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共分成八章九十二小节,每小节包含原典再现、重点注释、白话翻译、鉴赏评议和处事解读五部分。全书在系统阐释《弟子规》的字词句义基础上,广泛而全面地围绕《弟子规》展开了评议鉴赏,深入地对其处世意义进行了现代解读。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Life of John Sterling

    Life of John Sterl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侯门神医大小姐

    侯门神医大小姐

    “殿下.....你——”她咬牙。“我怎么了?”他邪笑。她是顾府大小姐,肥壮膘多,懦弱颜丑,大婚前夕被未婚夫与亲妹羞辱投湖而亡。一朝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医毒双绝,身怀空间,强势归来。说她丑?眨眼恢复倾城容颜,惊艳天下!毒如蛇蝎的亲妹?莫怪我改你八字,毁你姻缘,让你孤苦一生!想吃回头草的前未婚夫?你是世子你很拽?她一把拉过身边的妖孽男:殿下,他要抢你的女人。某妖孽身形一动,渣男已肿成猪头。下一秒,某妖孽声音蛊惑:“颜儿,继续刚刚的话题,我保证令你身心愉悦。”
  •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本文1vs1,双处。一句话介绍:我那一无是处的青春,最惊喜莫过于,你曾出现在那里。他是黑了心肠的翩翩佳公子,偏偏她被蒙蔽了双眼。徒劳的爱着一个人有多卑微,只有爱过的人才明了。她几度被磨难压垮终于再遇良人,他却如磐石骤然神降在眼前,以深情地模样。爱你的,和你爱的,你要选哪一个?当最爱的和不堪的过往重合,当陷入往事的谜团逐步揭晓。直到风都逆转,塔都推倒,桥都崩毁,你还肯爱我吗?
  • 不惑之虚

    不惑之虚

    今天是立冬。却仍无法改变这个下午的性质——无聊透顶。灶膛内,火苗像飘忽不定的橘色手指抓向锅底,把锅里那些黑油挠得咕嘟咕嘟直冒泡;灶膛外,我的黑胖脸也快被烤熟了——郝月季却仍嫌我烧的火不够旺。这个女人越来越让我厌烦,她的思维跟我的想法简直一个驴唇一个马嘴。记得十几年前初次见到她时,我还曾被她的青春与美貌所迷惑,甘愿做她放牧的牛犊子,甚至趴在地上被她鞭笞也无怨无悔。我们是在放牛的时候认识的。确切地说,她放的是牛,而我放的是鹅。说到放鹅这件事,必须提到我的父亲。这种有悖于常理的事,也只有他才能促其发生。
  • The Lost Continent

    The Lost Contin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的孩子全跳舞

    神的孩子全跳舞

    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地震所引起的或之于村上的地震! 爱,只有爱才能使遭受重创的心灵获得再生!本书6篇小说都以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认识。 作品既有空虚、空壳、憎恨、暴力等负面字眼,又有自由、沟通、光明、爱和决心等正面语汇。 而且随着篇名的依序更迭,由负而正呈明显递进趋势,负越来越少,正越来越多。最后终于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空洞,完成超越,获得再生。
  • 武控神魔

    武控神魔

    世家子弟遭人陷害,父亲残废忠仆身陨;巧获大罗天经,重修五脉再锻筋骨!一朝出世,斩尽仇敌霸绝天下!神以天威凌众,魔以妖邪乱世,岳凡却能洞悉诸天之密操控神魔,以神为奴,以魔为婢,凌驾诸天之上……
  •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今日的头条也很给力

    考古系异能者PK金融圈头条大佬这世上有种说法:机关术,阴阳墓。阴墓是埋人的,阳墓则是埋藏秘密的。考古系高材生小萱萱,为躲某人,本打算一辈子低低调调的隐姓埋名,却不料被抓住,第二日就被送上了头条。并且从此以后,仗着大佬的势,走上了掀翻历史,鸣不平、惩奸佞小人的高调之路。
  • 万灵教

    万灵教

    摩域,一个奇妙的地域,一个修炼者的梦想天堂。万灵教是摩域一个很小的宗教,由于摩域四派联盟认为万灵教扰乱了摩域的修炼界,故而进行了围剿。万灵教教主率领教徒抵御失败,驻地沦陷,极少数教徒逃生,竭尽全力的奋力搏战摆脱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