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2600000033

第33章 公元九一五年(1)

唐天祐十二年,后梁贞明元年,前蜀永平五年,契丹太祖九年

分魏

晋王李存勖平定幽州后,北顾就已经无忧了,经过近一年的休整、备战,便决定全力攻伐大梁。他亲自率军自黄泽岭东下,与赵王王镕、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潞州节度使李嗣昭等在赵州会军。魏州节度使杨师厚闻讯,连忙屯军于漳水之东,严阵以待。

晋军会军之后,即大举南发,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至张公桥后,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晋军裨将曹进金因违犯军规而惧怕李存勖责罚,竟率其所部数千人投靠杨师厚去了!李存勖大惊,只得下令停军。曹进金对晋军军情了如指掌,晋军众将大为气馁。李存勖见状,只好下令各军班师。

军报报至大梁,张汉杰奏道:“此次李亚子虽然退兵,但他早晚还会再来的,须得尽早做好准备,重新调整部署。”

朱友贞问道:“如何调整?”

张汉杰指着舆图说道:“李茂贞屡犯长安,康怀英屡屡与其交战,且常常克敌制胜,用他应对李茂贞最为合适;张万进本为降将,青州乃大镇,距京城又远,不宜以其为帅;杨师厚握兵太重,须得调兵牵制;刘浔乃先帝极为看重之人,须加重用……”

朱友贞赞道:“爱卿不愧是名将之后,天下大事皆在爱卿心中矣!”遂依其所言,改任感化节度使康怀英为雍州永平军节度使;改任青州节度使张万进为兖州节度使;改任濮州刺史王彦章为澶州刺史,晋爵开国伯;改任雍州节度使刘浔为开封尹……

张汉杰又道:“王殷本为友圭同党,他的徐州武宁节度使是友圭加封的,眼下,福王友璋尚闲置在府,可让他替代王殷。”

朱友贞依言,任命福王朱友璋为徐州武宁节度使,王殷则改为宣徽使。不想,诏命到达徐州后,王殷不但拒不交出节度使符印,而且密与徐温通款,意欲举徐州叛梁附吴。时为华州节度使的王瓒,本为王殷堂弟,担心受王殷牵连,便上章言道,王殷本姓蒋,并非王重荣之子。朱友贞于是下诏削夺了王殷的所有官爵,令其恢复本姓,命朱友璋及郓州天平军节度使牛存节、开封尹刘浔率军讨伐。

王殷闻讯大惧,慌忙遣使向淮南求救,徐温即令平卢节度使朱瑾率军救援徐州。

朱瑾率军行至距宿州六十里处,突听一声大叫:“牛存节在此等候多时了,朱瑾,你已中我埋伏,还不快快弃械投降!”霎时间,杀声四起,箭如飞蝗,吴军登时大乱,纷纷抱头鼠窜。朱瑾无奈,只得仓皇退去。随后,牛存节、刘浔两路大军合围徐州,不到十天,即将徐州攻克了。

王殷走投无路,举族自焚而死。牛存节在火烬之中找到王殷的焦尸,枭其首级,献于朝廷,徐州之乱遂告平定。

朱友贞大喜,正欲封赏平叛功臣,不想,有魏州来使报来一个噩耗:天雄节度使兼中书令、邺王杨师厚暴病而薨了!

朱友贞即位以来,对杨师厚既感恩又惧怕,每颁诏书,从不敢直呼其名,而是以“邺王”相称,事无巨细,必先与杨师厚商量好了再定。杨师厚也越发狂妄起来,竟然令人至黎阳开采巨石,意欲为自己树立德政碑。巨石开采出来后,又驱赶着数百头壮牛拖拉,所过之处,坟丘、墓舍、民庐皆被毁坏,百姓望见,皆呼道:“碑来了!碑来了!”说来也巧,就在碑石到达魏州的当天,杨师厚就暴病而卒了。魏人大奇,皆认为“碑来了”是“悲来了”的应兆。

朱友贞闻听噩耗,当时就在朝堂之上哭得死去活来,并宣诏:辍朝三日,追赠杨师厚为太师。但是,一回到内宫,他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还特意吩咐大摆宴席祝贺。张汉杰道:“邺王之死,实乃天意,陛下心中大患终于去除了,这是上苍庇佑我大梁啊!”于是,君臣推杯交盏,大为开怀。

酒酣之际,赵岩说道:“魏博六州,精兵数万,蠹害唐室一百多年。罗绍威前恭后倨,先帝也每每对其含怒。先帝尸骨未寒,就连忠厚如杨师厚者都大施阴谋,骄横无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魏州地域太广,兵力太强,朝廷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陛下何不乘此良机,消除这一隐患呢?所谓‘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谁又保后继之人,不是另一个杨师厚呢?”

朱友贞问道:“卿有何良策?”

赵岩道:“依臣之见,不如将魏州所辖六州,分成两座藩镇,以削弱其军势。”

朱友贞大喜道:“爱卿真是妙计,若如此,魏州即可长治久安了。”

次日,朱友贞即下诏:将魏州一分为二,以原来的魏州、贝州、博州为一镇,仍为天雄军,治所仍在魏州;割相州、卫州、澶州为一镇,建置昭德军,以相州为其治所。以魏州都指挥使贺德伦为魏州天雄军节度使;以宣徽使张筠为相州昭德军节度使,并将魏州将士、兵卒、府库各一分为二。

赵岩担心魏人不服,便又鼓动朱友贞下诏,命开封尹刘浔率军六万自白马渡河北上,名义上是要讨伐镇、定,其实就是为贺德伦、张筠助威。

贺德伦接到诏书后,当即就把魏兵一分为二,一部留魏州,一部准备迁往相州。留在魏州的将士倒还安静,可是将要离乡背井迁往相州的将士,却迟迟不愿动身。

魏兵将士皆父子相承数百年,各族之间,婚姻相通,可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自然都不愿意分离。一时间,满营怨气冲天,将士们聚在一起,整日里抱头痛哭。贺德伦再三催促,魏州兵就是不肯动身,无奈,贺德伦只好遣使催刘浔火速北上。刘浔渡过黄河后,将大军屯于南乐,先遣澶州刺史王彦章率五百龙骧骑军进入魏州,督促划为昭德军的士卒赶快前往相州。

王彦章入城后,将五百骑军屯扎在金波亭。

魏州银枪效节军队长张彦对魏兵道:“朝廷疑忌我军府强盛,设此计策就是要使我军残破、分离。我六州历代归属一座藩镇,大兵从未远出河门,一旦骨肉流离,定将生不如死。”魏军将士皆有同感,暗自打算实施兵谏。

三月二十九日夜晚,张彦率银枪效节军抢先发难,率领一万多魏军包围了金波亭。王彦章见势不对,慌忙率骑军逃出了魏州城。天亮之后,张彦又率领乱兵突然冲入了牙城,贺德伦的五百亲兵拼死抵抗,怎奈众寡悬殊,五百亲兵眨眼间就全都战死了,张彦遂将贺德伦劫持到了城楼之上,将其软禁了起来。一时间,魏州全城大乱,魏州士民被乱军屠戮者,不可胜计。

消息报至大梁,朱友贞忙遣供奉官扈异前往魏州安抚,并许诺对张彦不但不问罪,而且将擢升为刺史。张彦却不答应,对扈异道:“你回去对陛下说,魏博六州自古一家,绝不可分割!请陛下收回成命。”

扈异回京后,将张彦之意禀告给朱友贞,并对朱友贞言道:“张彦易于对付,只要遣刘浔兵临城下,张彦立可授首!”

朱友贞不许,再次下诏许诺厚赐魏州诸军,将士优赏,但没有答应张彦“收回成命”的要求。张彦看罢,当时就把诏书扔到了地上,对使臣更是痛加辱骂,并逼着贺德伦再上奏章,奏请恢复魏军如旧,令刘浔之军退出魏州。

朱友贞看罢奏章,再遣使者至魏州,宣旨道:“此乃国家大计,既然制置已定,不可轻易更改。”

如此来往数次,张彦等气急败坏,手指着南面破口骂道:“无知小儿,竟敢如此固执!”想来想去,只有再次逼迫贺德伦上表列举利害。

贺德伦道:“我乃武将,识字有限,难以表明其意。”

张彦想想也有道理,便问左右道:“谁人可起草奏章?”

众书吏皆道:“判官王正言应该可以。”

张彦对兵士们喝道:“还等什么,还不快把此人带来!”

不一会儿,一个瘦骨嶙峋的书吏就被众兵士推搡着进来了,此人留着花白的山羊胡,看年龄早已过了花甲之年。张彦将其按在书案旁坐下,让他赶快起草奏章。王正言本来就不善文辞,此时周边又全是明晃晃的乱军兵刃,恐惧紧张之下,脑子里一片空白,一时间,汗流浃背,久久不能下笔。

张彦大怒,一把就把王正言拉起,骂道:“笨死了,你这不是污辱我吗?”

转头问书吏:“还有谁可以起草奏章?”

书吏言道:“罗王的掌书记司空颋甚有文采,他肯定能行。”

张彦立即让人又把司空颋召来。不一会儿,军士就把一个人带了进来。张彦一看,不禁大失所望:此人约摸四十来岁,身上衣衫褴褛,脸上脏污不堪,甚为猥琐。

张彦不屑道:“你就是司空颋?”

来人点了点头。

张彦又问:“你曾为罗王当过掌书记?”

来人又点了点头。

张彦知道,罗绍威本人即文采过人,能在他帐下当掌书记,自然非同小可。于是,他便将自己的想法对司空颋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词语尽量强硬,不必拘泥礼节。”

司空颋听罢,仍是一言不语,走到案边,提笔就写,一挥而就。张彦大为惊愕,忙命书吏读给他听,书吏读道:

臣累拜封章,上闻天听,在军众无非共切,何朝廷皆以为闲。半月三军切切,而戈矛未息;一城生聚皇皇,而控告无门。惟希俯鉴丹衷,苟从众欲,须垂圣允,断在不疑。如或四向取谋,但虑六州俱失。言非意外,事在目前……臣当道兵甲素精,貔貅极锐,下视并、汾之敌,平吞镇、定之人。特乞委臣招讨之权,试臣汤火之节,苟无显效,任赐明诛。

张彦虽然不是全懂,但也知道这正是他要表达的意思,连忙对司空颋赔罪,赠以衣服、仆从、良马,并当即聘任他为节度判官。

朱友贞接到表章后,连忙召张汉杰兄弟、赵岩等人商议。张汉杰道:“此表危言耸听,外强中干,一旦刘浔大军抵近,区区乱兵,何足道哉!”

朱友贞遂又下诏书道:

魏、博寇敌接连,封疆悬远,凡于应赴,须在师徒。是以别建节旄,各令捍御,并、镇则委魏、博控制,泽、潞则遣相、卫枝梧。咸逐便安,贵均劳逸,已定不移之制,宜从画一之规。至于征伐事权,亦无定例。且临清王领镇之日,罗绍威守藩以来,所领事衔,本无招讨。只自杨师厚先除陕、滑二帅,皆以招讨兼权,因兹带过鄴中,原本不曾落下,苟循事体,宁吝施行。况今刘浔指镇、定出征,康怀英往邠、岐进讨,只令统率师旅,亦无招讨使衔。切宜遍谕群情,勿兴浮议,倚注之意,卿宜体之。

诏书到达魏州后,张彦见朱友贞已经铁了心要将魏州一分为二,心中气恼至极,一把从中使手中将诏书夺过,扯碎,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对贺德伦道:“梁主愚暗,被小人蛊惑,现今魏州城内扰攘不止,不知依靠何人。魏州甲兵虽多,却也不能没有依托,太原晋王统兵十万,高举着匡复大唐的大旗,且与大梁不共戴天。若能与我同力,何愁大事不济?请将军改图归晋,以求多福。”

贺德伦不得已,只得依从,遂遣牙将杜廷隐手持贺德伦之书出使太原。

张彦又逼着贺德伦告谕全城道:“从今日起,魏州将依从河东称天祐年号。此后,任何人不得与河南往来,若发现有只言片纸,定将严惩不贷!”

银枪都

杜廷隐抵达太原后,李存勖看罢贺德伦的书信,不禁大喜若狂,他当即意识到这是一次占据魏州的天赐良机,但又不敢相信天上真的能掉如此大的馅饼,深恐这是梁人的诈计。为稳妥起见,他先命马步军副总管符存审出兵试探,让他自赵州率兵进占临清。刘浔听说后,当即引军前进,屯于洹水。

贺德伦再次遣使告急于李存勖,李存勖这才亲率大军自黄泽岭东下,与符存审会兵于临清。此时,他仍然怀疑魏人有诈,四处派遣侦骑,多方打探消息。

贺德伦知道李存勖心存疑虑,特意遣司空颋至临清犒军。司空颋将事情原委告诉了李存勖,并悄悄言道:“除乱当除根!张彦等人凶残、狡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魏州此时已然是晋王的囊中之物了,不过,要想真正得到魏州,就必须得到魏人之心。眼下,魏人最恨之人就是张彦及七名军校,晋王只有先替魏人除掉此八人,魏州才能真正为晋王所有!”李存勖听罢,不置可否。

李存勖随即进屯于永济。张彦听说后,当即亲率五百银枪效节军士前往永济谒见李存勖。不想,张彦一进入永济城门,就有大队晋军把他们团团围了起来。张彦大惊,高声问道:“张某举魏州献给晋王,晋王这是何意?”

李存勖站在驿楼上对张彦喊道:“请张彦将军及七名军校出列,本王有话要说。”

张彦以为,晋王这是要对他们予以封赏,当即和七名军校站到了军前。

李存勖高叫道:“李建及何在?”

随着一声响亮的应答,“银枪大将”李建及和数十名精壮武士突然冲到了张彦等八人身后,干净利落地将八人捆了起来。张彦等大叫:“为何?为何?晋王怎么……”

李存勖高声道:“你等凌胁主帅,在魏州滥杀无辜百姓,夺其妻女,本王来永济才短短数日,却已有百余人在马前诉冤。我今举兵而来,实为安抚百姓,绝非贪人土地。你等虽有功于本王,本王却不得不诛杀你等,否则,无以安魏人之心!”说罢,右手往下一挥,李建及等人会意,登时手起刀落,将八颗脑袋砍了下来。

银枪效节军士见状,皆心惊股栗。李存勖随即抚慰道:“只此八人有罪,其余一概不问,自今日起,你等当尽心竭力效忠于本王。”

五百银枪效节军士连忙下拜,连呼:“晋王万岁!”

次日,李存勖除掉铠甲战盔,只戴一顶束发金冠,身着轻裘博衣,俨然如翩翩公子般策马出入于永济,而扈从他的,竟然是五百银枪效节兵士!在他们擐甲执枪的护卫下,李存勖从容自若,一脸的微笑。魏州人见状,皆暗自喝彩。五百银枪效节军军士更是暗自佩服,自此之后,人人都为能护从李存勖而自豪。

李存勖对李建及道:“本王想把魏州的银枪效节军改为银枪效节都,让你这位‘银枪大将’来执掌,如此一来,不就名副其实了吗,你看如何?”

同类推荐
  • 奇人马应龙

    奇人马应龙

    马应龙站在华风门前的大街上,口里吹着一只黄色的哨子,手里拿着小红旗,胳膊上戴着红胳膊箍,用自己的手势指挥着行人和自行车。到第五天,有一个更扎眼的风景跃入人们的眼帘,有一个女人爬到华风大药房的顶楼,用一把刀发疯地破坏着上面的广告牌。她专砍马应龙的脸,她恨那张脸,她要把那张脸千刀万剐。最先看到这越格情景的是马应龙自己,他一下子就认出那是楚芸。马应龙就强迫自己镇定自若,他把目光挪回来,开始气定神凝,刹那间他的小旗就挥舞得更有劲、口哨也吹得更响了。他不允许大街上此时出现一点事情,他俨然是在一个炮火硝烟的战场上,他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共和国卫士……
  • 水都丽人

    水都丽人

    身负为英格兰国王搜集绝密情报任务的弗朗西斯,逗留在庆祝嘉年华的威尼斯里。今晚又是如此,在旅馆里边脱着放荡贵族光鲜的衣服,他不禁想起了偶然邂逅的莱昂纳多?杰西卡。那顺垂的黑发,娇艳的嘴唇,纤细的身体和楚楚动人的声音。虽然隐藏在谜一样的面具后,素颜一定美不胜收。还想多了解杰西卡一些,还想多听听杰西卡的笑声。就是出于这样简单的想法,他送了杰西卡一束花作为礼物。可也就因为这束花,他将他的天使推入了危险之中。
  • 我的儿子我做主

    我的儿子我做主

    高妈妈在擦灰。这是她每天吃完早餐,合上报纸之后开始干的活儿。阳光穿过阳台再穿过窗户洒了进来,在沙发深咖啡色的木头腿上,留下了一道金灿灿的亮色。高妈妈手下的抹布,祥和地在屋子里的家具上一寸一寸地展开着,水印像一朵朵花儿一样,不停地展开、收小,深深浅浅,渐渐不见,一件件的家具,在她的擦拭下,慢慢地润泽和亮堂起来。这是高妈妈进城跟儿子同住以来,最普通的一个上午。儿子高明刚刚吃完早餐上班去了,餐桌上他喝粥的饭碗还温热着,即便沙发腿上的那抹阳光是个先知,它却无法开口告诉大家,如此平常的一天,却是这个人家命运的转折点。
  • 梅宝有片竹林(中国好小说)

    梅宝有片竹林(中国好小说)

    梅宝田和刘西荞两位留守老人在乡村发生的一系列悲喜剧。梅宝田不满儿媳妇总是在刘西荞家看电视,叫刘西荞“爹”,不满孙女叫刘西荞“爷爷”,于是他处处和刘西荞作对,他甚至怀疑儿媳妇和刘西荞有一腿。为了打击刘西荞,他联合外乡人来找茬。谁知有一天晚上,梅宝田亲眼看见外乡人和自己儿媳妇在做苟且之事,梅宝田悔不当初……事情败露,梅宝田的儿媳妇带着孙女豆豆和外乡人一起私奔。梅宝田给刘西荞道歉,二人重归于好,可是仍无法找回出走的儿媳妇,两位老人心情落寞,在乡村里凄凄惨惨地相守、生活……
  • 白昼的星光

    白昼的星光

    容貌尚可、脾气尚可、连头脑也只是尚可的小女子顾且喜,因为一次意外,匆忙嫁给了优秀男人赵苇杭,而后者也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急于在现实中寻找一份没有爱情奢望的婚姻。两人各取所需,各尽本分,相安无事地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在“大灰狼”一样的丈夫面前,顾且喜始终扮演着一个的谦卑的、没有骨气的小媳妇形象,可爱、可恨之极。然而,在琐碎的、不经意的家庭生活中,爱在两人之间悄悄萌芽,当两人都深陷其中时,又不得不分手……《白昼的星光》,木梵又一情感力作,透视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触动你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热门推荐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起悲剧作品之一,讲述了两个有世仇的年轻男女——罗密欧和朱丽叶,在一次舞会中相遇、相知、相爱,却碍于家族,最后双双自尽的故事。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点将录

    点将录

    铁血无情剑有情,魔帝轩辕剑圣演绎一曲旷世的王者大战。一个神秘少年横空出世,力邀当世五大高手决战巫山之巅成就般若神功!
  • 我真是个王者

    我真是个王者

    “昨晚您于路边摊用餐后没有付账,您觉得这样做对得起您王国守护者的身份么?”面对来自记者的质疑,白·瞎了眼的枪术师,半米内近战枪神·武者之耻·超能掌控者·逸无聊的翻了个白眼儿。“这还用问,你们的守护者已经穷到没钱守护国家了!”~~~~~穿越到一个混乱无比的新世界,这里的科技逐渐兴盛,武者的地位在时代浪潮中跌落谷底,巫师在角落里苟且偷生,超能力者躲藏着来自实验室的慈爱与关怀,生命越来越卑微,但总有人逆流而上。
  • 三国之天帝传奇

    三国之天帝传奇

    十万里江山,血和歌!百万里山河,笑如狂。乱世天下出英雄,莽莽苍天谁主宰?英雄泪,将军埋;沙场阵阵秋风。少年血,女儿泪;拔剑乱舞问苍天。【打劫收藏】
  • 紫霄传人之三板斧

    紫霄传人之三板斧

    若说有仙,为何你我皆不曾见?若说无仙,那满天神态各异的神仙又是何人想像?仙,是迷信还是传说?亦或者……程正也不相信有仙。可是当有一天……青莲镇外,紫气东来。陈氏后辈,三斧封天。
  • 南烛一梦

    南烛一梦

    这是一个小狐狸千里寻夫的故事:南烛说:以我此生,许你一梦,大梦将醒,从此无悲无喜。
  •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林语堂之于我们,是一种浓重的情结,就像村上春树之于日本,米兰·昆德拉之于捷克,卡夫卡之于奥地利。他们既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那一抹微笑或是自得,或是青涩,或是疼痛,或是幽默,都已随着文字的变迁深深地植入人们心中,不择水土地生根、发芽、长成。
  • 十字军东征时代的女性

    十字军东征时代的女性

    本书是C.A.布劳斯“古代历史系列”中的一部,以六位中世纪国家的女性为主角,介绍了这些女性在中世纪的欧洲所扮演的角色,这六位女性来自于布洛克(法国)、耶路撒冷(以色列)等当时的主要城市,在她们所生活的时代,发生了一场空前浩大的十字军东征。作者通过对这些女性的经历的描写,还原了十字军东征的进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中世纪所存在的文化冲突、性别冲突等。
  • 王者传世

    王者传世

    《王者传世》又名《异界之王者传世》,是一部奇幻小说。小说以主人公风铃子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以七界特别是异界的魔幻故事为源头,叙述了主人公风铃子在王者之域上的爱恨情仇,博弈人生,最终成就一位不朽王者的传奇故事,从而为读者展开一幅气势蓬勃的江湖画卷。小说旨在鼓励人们要有敢于拼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勇于承担责任和认清自我,探索新事物,追求新思想,超脱现实不满的束缚,不让自己随波逐流的人生价值观。小说注重探索和求新,作者不仅融合了诸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道德经》和《易经》等多部中国文化精粹中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而且在小说的始末也贯穿了作者的生活所得、作品感悟以及作者自己所作的诗词歌赋。更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向读者呈现了源自《山海经》中的多个神话传说、奇人异兽,而不只是单单的叙述故事和乏味地论经据典。最后,作者想送与读者一句诗:觅得红尘望余路,尔来人生终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