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400000008

第8章

此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对比来展示高洁品格的可贵,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个人品德,是一篇寄傲之作。诗中主要展示了世人的误解及作者的达观和坚韧,这种对立的矛盾隐含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即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群体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作者以一种自我勉励式的语言,宣告了自己所具有的“松月”之心是不会被世人误解的目光所伤害的。这种潇洒放旷、任人评说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在面对纷纷扰扰时,持有的独立傲岸的自信和坚毅贞正的品质。这种自信根源自儒家哲学“毁誉能容随风吹”的教导,《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换言之,孟郊作为一名饱受儒家思想教导的信徒,他在诗中阐发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正是传统儒家哲学所提倡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注释】

a风霜力:指代外界的摧残或艰难困苦。

b贞明:坚贞清白的节操、坚贞贤明。

浪淘沙(九首选一)

唐·刘禹锡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a似沙沉。

千淘万漉b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题解】

《浪淘沙》共九首,作于诗人被贬夔州之时,在这组诗中,围绕着大浪淘沙这一中心议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思考。本诗为其中第八首。

此诗首联以作者遭逢谗言,被贬夔州为始,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形象概括。刘禹锡仕途坎坷,屡遭政敌打击。对他来说,小人进谗是家常便饭。他相信历史的裁判,故而对生活始终充满乐观和自信。经过历史的千淘万漉,所受的那些谗言总会吹落洗净,自己如同真金一般的品质也必定会显露出来,大放异彩。诗歌的尾联,其本意是用时间来检验真理,引申出的含义是,做人做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道路,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道路的正确。毅力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奋斗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来,经过不断地淘汰披捡,最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注释】

a迁客:指遭到贬斥放逐之人,或遭贬迁的官员。

b漉:过滤。

【名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酬乐天a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b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c,到乡翻似d烂柯人e。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题解】

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白居易此时也从苏州返回东都,二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有感于二人漂泊落拓的生活窘境,创作诗歌赠予刘禹锡。刘禹锡也以此诗回赠,表现出他对波折人生的辛酸体悟和自我排解的豁达豪爽。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乡以后因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本诗的名句,也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此联常常被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注释】

a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b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c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d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e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赠长沙讚头陀

唐·刘禹锡

外道邪山a千万重,真言b一发尽摧峰。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c。

【题解】

讚头陀是刘禹锡在长沙结识的一位僧人。刘禹锡本人亦尊奉佛教,他早年跟随诗僧皎然学习诗歌与佛学知识,对佛教义理体会深刻。这首诗也是作者对佛教哲理的诗性阐发,作者描述了修禅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考验,千万重“外道邪山”,正是阻挠修行者前进的种种障碍,是摆在修行者面前的自身邪念和外界诱惑。“真言一发尽摧峰”指的是,面对种种外道诱惑,修行者都应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获得本心的解放,求得正果。“真言”代表了对于佛陀之法的领悟,其根本就是对心灵的净化。诗的后两句谈的是修行的方法,如何能解脱烦恼呢?这就需要修行者澄观静照,直视并破除自己内心邪恶丑陋的杂念。

【注释】

a外道邪山:邪魔外道,内心的种种邪念与外界的诱惑。

b真言:梵语,音译为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等。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

c恶龙:也称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题欹器图

唐·刘禹锡

秦国功成思税驾a,晋臣b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c,愿作丹徒一布衣d。

【题解】

欹器是古人设计的一种用来代替座右铭的器具,历代统治者将其放在座位的左右,用来提醒自己,做事情要符合中庸之道,适可而止,慎防出现“满则覆”的结果。刘禹锡此诗名为“题欹器图”,隐含着警戒自己中道而行的含义。诗歌列举了历史上著名人物的遭际来表达“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如秦朝李斯和东晋诸葛长民,因为贪恋权势与名利,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他们不是不懂得“满则覆”的道理,身边曾有人提醒过他们。但是,权力与金钱往往能够遮蔽人的眼睛,对于雄才伟略、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尚且如此,一般人又怎么能逃出名利的诱惑呢?作者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值得所有读者深思。

【注释】

a税驾:解驾,停车。

b晋臣:指诸葛长民,他是东晋的大臣,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

c上蔡牵黄犬:李斯家乡在上蔡,他在刑场上对子弟哀叹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用此典形容未出仕前幸福快乐的平民生活。

d丹徒一布衣:诸葛长民临难之时,思为丹徒布衣,慨叹富贵不可取。后遂用“丹徒布衣”指平民,称识破官场诡危的人。

放言(五首选一)

唐·白居易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a无。

但爱臧生b能诈圣,可知宁子c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d,可怜光彩亦何殊。

【题解】

这首诗是《放言》系列组诗中的第一首,主要关注了“真伪”问题。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们以何标准来判断?诗人举了两个例子,一是臧武仲智谋多端,能够欺骗大众,二是宁武子装疯卖傻来躲避乱世,世人却反过来笑他愚钝。这两个例子说明,人有可能被事物呈现出的表象所欺骗,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难以避免。然而,萤火虫的光芒始终不能与真正的火光相比,再光洁璀璨的露珠也不是真的珍珠。他们虽然都能从表象上欺骗一时,但是却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及真假之间的对比。这更提醒读者,不要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要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或者说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注释】

a底事:何事、此事。

b臧生:臧武仲,春秋鲁国大夫,臧宣叔之子,矮小多智,号称“圣人”。

c宁子:宁武子,春秋卫国大夫,谥号武子,故世称宁武子。《论语·公冶长》曰:“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后以“宁武子”形容国家安定有序则进用出仕,无道混乱则装疯卖傻以躲避祸乱,以便等待时机。

d燔柴:本为祭祀时焚化祭品所用的礼法,借指火光。照乘:珠名,能够照亮车辆的大珠,即今日所说之夜明珠。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a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解】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阴历四月九日,白居易被贬江州,与友人相约同游庐山大林寺。人间与大林寺仿佛两重天地,四月初夏,平原上的花朵已经凋谢殆尽,然而在此深山古寺中,桃李却刚刚绽放花容笑靥。诗人曾苦苦追寻春的踪迹,却一无所获。谁知春光并未归去,它悄悄地转移到这人迹罕至的僻静山寺中来了。诗人的惊讶与欣喜可想而知。这首小诗所表达的哲思与禅宗所说的“顿悟”有些类似之处,春光也可指代诗人所追求的禅机或真如,在求索过程中,诗人费尽心力却终无所得,反而在不经意处获得了菩提。禅宗修行的方法是“以心传心”和“明心见性”,一切佛法皆在自身之中,不需向外求,佛性就在人的心中。

【注释】

a芳菲:花草。

答友问

唐·白居易

大圭a廉不割,利剑用不缺。

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

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题解】

此诗是作者与好友元稹之间的唱答之作。元稹在《谕宝二首》中提出了“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的疑问,抒发了有才无用、沉坠泥中的感慨。作者以此诗作答,宽慰自己的好友。大圭虽然类似于剑,但却不能用来伤人。作者此处又用了“廉不割”的典故,“廉不割”出自《礼记·聘义》:“廉而不刿。”“廉”指棱角,引申为廉洁正义、刚直方正。“刿”,割伤之意。意思是说,正直的人虽然棱角锐利,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伤害他人。这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所提倡的“德行”。

“德行”并不是要求正直的人放弃刚直的本性,和光同尘。具有“德行”的士大夫也不会磨去其棱角,“利剑用不缺”就是这个意思:锋利的宝剑不会因为屡次使用而缺损。玉与铁因为其性质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性,将其置于洪炉,“铁消易如雪”,而良玉则毫发无损。作者认为人是否能经得起考验,与其才学高低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是与道德品质有关。这就是作者心目中所认为的“德”与“才”的关系,并强调了德行重于才学的道理。

【注释】

a大圭:古代帝王手中所持的玉制手板,形状狭长而锐上尖角,类似于宝剑。

画松

唐·元稹

张璪a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b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题解】

这首《画松》是元稹为张璪所画的松树题写的。其作画不求巧饰,不重视外形的形似,重在内心对景物的感受,得鱼忘筌,描摹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神态。这就是此诗“往往得神骨”一句的来历。不论是具有生命力的,还是已经干枯的枝条,张璪都能描绘出其各自独特的形态,或者说依照其独特的形态赋予相似意象的精神。

庸俗画师的松树既无潇洒的枝条,又无昂扬的精神,将万年老松本身所蕴含的奇态湮没殆尽。因为平常的画师心中并无松树的形态,他们的本心被尘灰所蒙蔽,无法体味到自然所体现的至道。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在于极貌写物、体物为妙,通过真切而准确地刻画景物的形貌情态,达到钩深索隐、穷形尽相的程度,这就突破了一般“巧构形似之言”的境界。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体悟外界景色的纤细变化和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应将作者的心灵融入到景色中,使“无我”之境化成“有我”之境,再由“有我”返归“无我”的质朴自然。作者感受到了张璪画中体现出的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意境,以及他们从禅宗“明心见性”哲思中所提炼出的创作精神。

【注释】

a张璪:字文通,中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其技法受王维水墨画的影响,人称“南宗摩诘传张璪”,他创泼墨法,工于松石。

b戛:本意为戟,借以指代松枝的形态。

楚歌(十首选一)

唐·元稹

其九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a。

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

【题解】

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后,一直在南方游历。元和九年,他受潭州刺史张正甫所邀,游历湘楚等地,《楚歌》十首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九首,主要描绘了长江三峡的景象。

同类推荐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诗稿

    柳光铎,1938年生人。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員。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诗词丶收藏丶书法丶艺术刻字丶民间工艺。柳公葫芦是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诗集出版。
  • 遍访西欧赏落红

    遍访西欧赏落红

    本书作者是新华社高级记者,常年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多次当西欧国家采访游历,对西欧有着深刻的感情与了解,本书是作者的随笔散文集,分为社会万象篇、历史风云篇、文艺殿堂篇、作家写作篇、名人后事篇五个部分,全面描述了作者眼中的西欧社会,有助于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西欧。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热门推荐
  • 嘉运

    嘉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特大城市

    重生之特大城市

    重生的80后陆泽从小定下目标:把一座五线小城市加速改造成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特大城市。
  • 九世倾心

    九世倾心

    轮转九世,与你相遇;轮转九世,为你倾心。你,可愿再陪我度过下一世......
  • 假设中的秋风

    假设中的秋风

    丫头,我从5岁的时候一直陪伴你到现在,你现在是不是也该陪陪我了。我不要你陪我太久,只要陪我度过这一世!如何?
  • 妻不可攀,权少宠妻要节制

    妻不可攀,权少宠妻要节制

    一场女演员之间的撕逼,影星淡绘锦意外流产。在做手术的途中,赶过来签名字的人,让她意外的是,竟然是自己结婚三年的丈夫。她不问,他也不说,两个人渐行渐远,可是命运的齿轮终究到底偏向何方。原本是一场成年人之间的各取所需的利益感情而已,是谁又轻易动了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异世界不正常

    我的异世界不正常

    穿越到异世界因自己格格不入现代人的装扮,引来了一位刁蛮可怕的女人。泡好方便面准备开吃,竟然闯入我房间,抢了我的面还揍我,他父亲因为她回家晚把我关到小黑屋。“让我跟着你嘛~嗯”火红少女噘着嘴撒娇着。“呵,女人”让你跟着我,你以为我会同意,其实我拒绝。你以为我躲不掉你,你把我想的太简单了。呵,换一个世界找刺激。
  • 神君好难追

    神君好难追

    她是沉睡在离湖旁不知名山的万年老姑婆,修炼的日子她百般遮掩岁数。然后……然后她就喜欢上了偶尔来离湖观景的一名俊逸小生。本担忧自己的大岁数喜欢个小生委实不妥,想不到俊逸小生竟是那九重天上高高在上的帝君,好吧,就算是天王老子她也要强追到底!于是就一而再再而三,从离湖到梧桐华宫,再到那紫玉床上霸王硬上弓,她终于喜滋滋对着那玉面小生揩油一把后说:老娘会对你负责的!……
  • 那杯蓝莓咖啡

    那杯蓝莓咖啡

    云杉回到红房子里,很快又出来。她走向停车位,和导游说着什么。车开动了,导游透过车窗向我说,明早见。明早我们要乘TCV高速列车返回巴黎。云杉和我说,哥,我开车送你回宾馆。她仍然叫我哥。她进到屋里,过了一会儿,端着一杯咖啡出来。她把咖啡放在我面前的木桌上,说,蓝莓的。我慢慢品着那杯蓝莓咖啡。味道有点怪。我和她偶尔相互对视一眼,大多时间只是看着山崖下的海和远处的海。
  • 动漫之逆袭

    动漫之逆袭

    一个行走在动漫世界的旅人,穿梭在时间长河之上
  •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