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400000019

第19章

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夏日池塘的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诗人对小荷的描写细致深刻,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热爱,以及对崭露头角的新人的赞美。

诗歌首句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涓涓细流无声流淌的景象。第二句描写池塘中倒映的树影,反映了树与水之间相映成趣的特点。作者将笔下的景色统统赋予了生命的色彩,特别是尾联对小荷的描写,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像一个初生的孩子,顽劣而又努力地生长着。但是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它捷足先登,似乎是在为这新生的力量加油鼓劲。小可以喻大,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是,荷尖初露,风采未显,蜻蜓却一下就发现了它,提示着我们要有发现人才的眼光,在贤才崭露头角时就要予以保护和培养。

【注释】

a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灵鹫禅寺

南宋·杨万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题解】

这首诗作于淳熙六年,诗人被任命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路过灵鹫寺时写下了这篇佳作。诗人夜宿山寺,半夜听到水声,初疑夜雨,等到早晨起来,才知原来是急湍而下的山泉。山泉下泻,形成瀑布,终夜响个不停。诗人顺流而行,见山泉流入山下溪水后,由于水路宽平,竟悄无声息了。

在杨万里看来,一些朝中的重臣,往日里一个个高谈阔论,等到真正需要他们仗义执言时,又一个个哑口无言。就如同这山中的流水,只有在人睡觉的时候才哗哗作响,“在山做得许多声”,正是对这些夸夸其谈者的绝妙讽刺。这首诗还阐明了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现的道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a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题解】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时的独特感受,充满了理趣,它所揭示的道理有两重,一是人生道路时刻充满艰险阻碍,不要因为克服了眼前的一点点阻碍就放松了警惕,因为前方依旧有阻拦道路的大山;第二重含义则是鼓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虽然眼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但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那就一定能走出层层“大山”的阻碍。身在群山之中,需要不停地登攀,诗人勉励人们在克服困难之后做好新的思想准备,就像登山一样,要有越过重重障碍的顽强毅力。人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决心,就能够踏踏实实地前进。

【注释】

a赚得:骗得,欺骗。

三月二十三日海云摸石

南宋·范成大

劝耕亭a上往来频,四海萍浮老病身。

乱插山茶犹昨梦,重寻池石已残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赖有贻牟b堪饱饭,道逢田畯c且眉伸。

【题解】

范成大,南宋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传说海云寺中有一池塘,池塘中有一灵石,摸之可以祈福。作为当地的官员,范成大与民同乐,也来到海云寺摸石祈福。他在去年曾游览海云寺,现在又来到此地,可是在游玩之余诗人的情绪却倍感悲凉。他坐在劝耕亭中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感叹聚散无常。游春的人们旋聚旋散,一哄而返,世间浅薄的人情大抵如此。在流逝的光阴中,一年又过去了,诗人眼见得北伐无望,身体又患有严重的疾病,这种种情形使得诗人心中产生了归隐田园的想法。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是本诗的名句,发人警醒,哲思深蕴。

【注释】

a劝耕亭:中国古代地方官有劝课农桑的习惯,劝耕亭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修建的纪念物。

b贻牟:通“贻谋”,留下的计谋。

c田畯:泛指农民。

【名句】

惊心岁月东流水,过眼人情一哄尘。

观书有感(二首选一)

南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a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b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解】

这首七绝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代表作,题目点明了此诗的来历是朱熹阅读时的心得,亦即这位著名理学家对治学功夫的思考。诗歌用简明的意象来说明富含意趣的道理。诗人以方塘比喻治学的境界,达到澄明之境时,心绪仿佛明亮的铜镜,可以照映出天色云影。各种知识仿佛在心中反射出来一样,学者的认识是明确而清晰的。作者亦有将书本比作铜镜的意思,《旧唐书·魏征传》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含有鉴戒自警的意思。“活水”比喻新的知识或新的感悟,实时更新自己的学问见识,才能使得池塘清澈,才能使思想不僵化枯竭。

【注释】

a鉴:镜子。

b渠:它,指代方塘。

【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a寻芳泗水b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解】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是寻觅春踪的游览诗,实际上作者所描述的是自己求学的心得体会。朱熹的哲学可以简要概括为“万物一理”,“理”是指事物的准则、规律,宇宙万物的本体和道德伦理原则。“理”可以外化为具体的事物,这就是“理一分殊”,各有自己不同的形态和规定性。朱熹比邵雍等理学家进步的地方在于,从这种逻辑推导而出的可知论,朱熹认为要认识世界的终极本质,必须要从“格物”入手。此诗就是“格致”的艺术化体现,首联描写的是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不断地求索知识。“无边光景”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外物,是“理”的体现。在具体可见的事物上不断努力地发现探索新知识,这是最终“识得东风面”的必要途径。而从认识发展的角度看,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最终达到了“穷理”的目的。

【注释】

a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b泗水:位于山东曲阜,传说孔子曾在泗水滨讲学。

【名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泛舟

南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a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题解】

这也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水上为例,使读者体会学习中积累和悟性的重要性。从诗歌的意象来看,往日里难以推动的大船,当春水猛涨时,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所比喻的正是学问由广博积累、勤思苦学后达到了豁然贯通的效果。朱熹在阐述自己的为学之道时,特别看重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强调学习的悟性。水涨方能推动巨船,船才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灵感勃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者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更要顺应学习规律,把握突破的时机。在成功之前,应该掌握尽量多的材料,促成条件的成熟,而不是主观冒进。

【注释】

a艨艟:亦作“艨冲”或“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舰。

偶题(三首选一)

南宋·朱熹

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a随处弄潺湲。

【题解】

朱熹阐发哲理非常喜欢使用水的意象,这首诗也是他对于体道求理问题的感悟。

作者“沿流寻源”,这实际上就是朱熹认为的格物致知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和致知是认知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沿流”就是跟随着万物的表象去追寻背后的真理,“寻源”乃是目的,这二者有机统一在一起。但是行到水的源头,却不免一片怅惘,因为所谓的“源头”也不过是“真源”的表象而已。既然“源”上还有“源”,那么这个真源究竟是何物呢?实际上,穷究事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印证我心中固有之理的过程,也是把我心中的固有之理推广开的过程,这个心中的固有之理就是真源。所以“真源寻不到”并非是朱熹陷入到了不可知论的老路上去,而是将世界的本质转化为先验的本体论,使得最终追寻的目标应该是个人的内心,“倚筇随处弄潺湲”实际上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感受乃是“天理者,此心之本然”的外化。

【注释】

a筇(qióng):本意为竹,实心节高,适于做拐杖。

立春偶成

南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差差a。

【题解】

张栻,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朱熹、吕祖谦合称“东南三贤”。

此诗描写的是一年之始的景象,作者紧紧把握住春天的特征,透露出万物即将萌发、生命开始复苏的消息。使人读后有豁然开朗的感受,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氛围。

首联写春回大地,冰霜减少,人们在准备过春节,但没有人注意到“春”的讯息,只有作者一人敏锐地意识到了。“春到人间草木知”直接点题,借草木写春来,一个“知”字将原本无意识的草木变成了有意识的。“便觉眼前生意满”,仿佛是作者已经看到了百花盛开的景象,实际上这却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东风吹水绿差差”描写了解冻后的水面被春风吹拂的场景。这首诗展示了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规律,冬春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阴阳变换的结果,往往是一方发展到极致就会向另一方转化,这种辩证发展的观点是诗歌中表现的哲理。

【注释】

a差差(cī):参差不齐的样子。

金陵杂兴

南宋·苏泂

朱雀街a头观阙b红,角门东畔好春风。

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入宫墙自不同。

【题解】

苏泂,“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这首诗描写了金陵城中的柳树,其着眼点不在于柳树的颜色和状貌,而是以柳树所处地位的不同来阐发人生哲理,借柳抒怀。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南京城内春日的风光,朱雀街与朱雀航相连,他们都是皇城的御道。在皇城街头可以窥视到皇城内部的景象,“角门”用来代指宫墙,皇城之内的柳树在“好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诗人联系到个人的生平遭际,顿时明白了沉沦下僚的原因是“种入宫墙自不同”,表现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平。

【注释】

a朱雀街:朱雀街与南京正门朱雀门相连,是皇城的御道。

b阙:宫阙,泛指皇宫。

浣花溪a

南宋·苏泂

抱郭清溪一带流,浣花溪水水西头。

重来杜老谁相识,沙上凫雏水上鸥。

【题解】

这是诗人早年随祖父到蜀地时所作的诗歌。“浣花溪”在成都城外,著名的杜甫草堂就在此处,杜甫晚年在此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因为崇拜偶像,作者自然也要来到此处寻访杜甫旧踪。

首联描写的锦官城外的景色,浣花溪静静地流淌,它温柔地将整个成都环抱起来。作者顺着溪流向西走,来到了当年草堂所在的位置。当年的人物皆已作古,草堂也难觅其踪,只剩下这静静流淌的浣花溪依旧保持着旧时模样。物是人非的感受涌上作者心头,作者的生命意识勃然而生,自然事物作为永恒的存在,它们与短暂急促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生只拥有短暂的时光,其最终的结局即是死亡。生命只是作为一种短暂的存在,而变化与消亡则是永恒的。“重来杜老谁相识,沙上凫雏水上鸥”,写得颇有理趣,作者假设了杜甫重生的情节。如果当年在此生活的杜甫重新回到浣花溪的话,那么又有谁认识这位老人呢?恐怕只有当年被他写入诗篇的“鸥鸟”“凫雏”了吧。此诗情景优美、意境闲适,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体悟,富含理趣。

【注释】

a浣花溪:位于成都城南,因杜甫在此避乱生活,建立草堂而知名。

口占

南宋·苏泂

士生弊于文,其实乃无用。

今年州县间,朋友多不贡a。

桔槔旱而工,已得轻抱甕b。

大舜举皋陶,乃曰选于众。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的激愤之作,主要抨击了选举制度的不公,以及对贤才无用的惋惜。宋代重视科举,读书人纷纷求取功名,但这一政策的背后却是大量冗官冗员的出现,到南宋中后期,这种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官员数量的饱和,使得朝廷难以再吸纳寒士进入官僚集团。在文化发达、教育昌盛的背景下造就的大量士人一下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这就是诗歌首联和颔联的时代背景。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读书人希望通过干谒,凭借自身的才华来博得公卿的赏识。这就造成了种种科场舞弊的存在,使得本来就不公平的仕进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作者在颈联和尾联连用两个典故,“桔槔”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庄子·天运》云:“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这种“俯仰由人”的境况是当时士子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皋陶”是舜的贤臣,他是由大家公推公选出来的,他制定刑法,制教规,推行了一套公平的治理法则,因而也被视为是公平的化身。《孟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阐述了中国古代关于公平重要性的理解,而在作者的时代,这种公平却被破坏殆尽,怎不令他感到愤怒。此诗说理寓于典故之中,激烈的诗情与质朴的道理相得益彰,读后发人深省。

【注释】

a不贡:“贡”指贡士,后用来指代科举考试。不贡就是科举失利。

b抱甕:汲水所用的坛子。

贫居自警(三首选一)

南宋·刘克庄

其三

客过吾庐语至晡a,旋营盐酪刈薪刍。

酒兼麟脯b不时有,饭与鱼羹何处无。

力穑c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俗儿未识贫中乐,妄议书生骨相臞d。

【题解】

同类推荐
  • 思路花雨

    思路花雨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家庭上遭受打击,又在人生路上经遇了风雨坎坷,其内心的痛苦总是难以描述的。但,他并没有被痛苦压倒,他调适心态,以坚强的毅力,拿起手中的笔继续“战斗”!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乙未诗稿

    乙未诗稿

    《乙未诗稿》收诗150余首,是作者近年的诗歌专辑,在体例上,古诗与新诗兼具。在内容上包括感怀、咏物、怀古、寄情,特别是对玉器、砚台、鼻烟壶、紫砂壶等文玩古物的吟咏,对历史古迹的吟咏、对二十四节气的吟咏具有特色,体现出历史学者的诗歌特色。
  •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石嘴山市文学作品集:小说卷

    50年来,石嘴山市的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个新型工业化山水园林城市迅速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石嘴山市的文学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门类到多门类共同发展繁荣的光荣历程。
  • 余秋雨读本

    余秋雨读本

    《余秋雨读本》内容选本的选择标准,主要着眼于表述的方式,而不是表述的内容。作者们写文章,有时希望读者关注自己的话题,有时则希望读者关注“文章”本身,这个选要侧重于后者。对话题中,只作了一个最粗浅的划分:上卷有关人生体验,中卷有关国内行旅,下卷有关海外行旅。
热门推荐
  • 狂妾

    狂妾

    三年前,他残忍地毁了她的清白,三年后,她为了心爱的男人,出嫁。“你终究还是背叛了本王。”他冷冷的眸子,射出狠不得将她撕裂的目光,手中的‘证物’狠狠地摔在她的面前。她的眸子扫过依在他的身边,楚楚可怜的女人,唇角扯出冷冷的嘲讽,“没有忠诚,何来背叛?”对于他理所当然的认定,她没有任何的解释。眸中中嗜血般的暴戾,愈加的恐怖,“你以为,背叛了本王,本王会轻易的放过你吗?”淡淡一笑,如柔风般的轻飘,如星月般的眩目,“但求一封休书,从此两不相干。”话语微微一顿,双眸微沉,“或者王爷想要直接要了我的性命?”“离开?休想。”他咬牙切齿地低吼,“想死,也没有那么简单。”话一说完,便揽着怀中的女子,冷硬的离开。最后??当真像一点点的解开,他望着那一大一小的人儿,笑颜灿烂,美丽的诱人,可爱的醉人,只是却偏偏对他,冷若冰霜,视若陌路人。他要如何、、、、、、、、、、“风儿!”他直直地立在她的面前,双眸中带着自责的懊恼,也隐着欣喜与期盼。微微的抬眸,一脸的温柔,却是太过的平静,“这位公子,我们认识吗?”“让开,让开,不要挡了本姑娘的路。”三岁的小脸上,却是十足的小辣妹的霸道,伤害她娘亲的人,就是她的仇人。他双眸中的那丝欣喜瞬间的僵滞,“风儿,跟我回去吧?”只是看到仍就一脸平静温柔时,急急地转向小女孩,“宝儿,我可是你爹爹。”“哼。”小女孩昂起头,冷冷地一哼,“你才不是我爹爹,他才是我的爹爹。”一只胖胖的小手,指向前方一身飘逸的男子,拉着她的娘亲,向着跑去。片段:肃静的大厅内一片的沉寂,众人都纷纷小心地望着那个带着微微的轻笑,慢慢的品着茶的男子。突然一个蹒跚学步的大约只有两岁多一点的小女孩,攀过那高高的门槛爬了过来,却并不理会自己略显脏乱的衣衫,一脸欣喜地向着那个品茶的男子身边的一个美妇急急地走去,口中还咿呀地喊道,“娘亲,抱抱,娘亲,抱抱。”众人不由的惊住,这是他们成亲三天回门的日子,怎么会跑出这么大的一个女儿,难道他们在成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私生女?美妇的那冷如冰霜的脸快速地变得柔和,而唇角也慢慢的露出轻笑,下意识地想要起身。却猛然被那只端着茶杯的手压住,那听似轻柔,却冷到刺骨的声音也同时在她的耳边响起,“娘子?”冷冷的声音似疑问,却更似警告。而那压向她的手,也暗暗的用力,那看似温柔的动作,加注到她的身上,却成了钻心刺骨的痛。
  • 前夫再见

    前夫再见

    此文,关于高干,关于背叛,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男婚女嫁。【正剧版】信东,她用七年的时间来爱他。七年的相濡以沫,她以为,那便是她要的一辈子的幸福。可是,爱情终究错了位。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没有婚姻的爱情,岂不是死无葬生之地。她怎么选,都是错的。他是世人眼里的模范丈夫,她是别人眼里羡慕的美娇娘。女人应做寒向南,嫁人当嫁梁信东。可谁又知道风光背后的酸痛、无助、彷徨。婚姻,本就磨人,还是她爱的太深。好友背叛,小三找上门,亲自撞上奸情,婆婆虐待,她没法在自欺欺人,做别人眼里的模范妻子,乖顺儿媳。原来,爱情终究经不起诱惑。终究,还是不爱了。否则,又怎会背叛。离婚,只能是唯一的出口。她要的从来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再婚,老公俊雅倜傥,事业有成,对她爱护有加。这一次,她是否真的找到了她要想的幸福?慕白,她从来没有看懂过他,时而冷漠,时而温存。她看不清,那个才是真正的他。为了她,他说太他定要成为最强的人。【剧情版】寒向南以为她为了爱情放弃她所有的爱好,所有的不舍,那就是她要的爱情。可当七年的感情在权利,金钱,欺骗之下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她又该何去何存?宿城第一少,人中龙凤,又为何对她情有独钟,非她不娶,她是否会被他的真情所打动?神秘酷男慕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过往,他为了什么独自离开,又不顾一切后果的归来?纠结的感情,不同的过往,造就不一样的结局。感情之路,何其漫长,她突然的转身,他会不会就在她的背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他站在她的背后,她站在他的背后。离婚的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其实,爱情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此文,过程是情意绵绵无期的,结局是意想不到滴。亲们安心看文吧。求收藏,票票,花花。。。。咳咳,简介先这么着,后期在改善,不怎么会写,亲们可直接进去看文,喜欢就收藏,千万不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简介而错过一篇好文。推荐区;都市文:跑给你追临窗纱前妻三嫁紫砂萍重生-老公别乱来风念夕重生之就做狐狸精小妖重生霸情哥哥舍不得的温柔前夫倒插门逃爱木棉皇后天涯孤鸿
  • 龙先生,超甜

    龙先生,超甜

    又名《嫁给一条龙》游轮上一场拍卖,她误救了人首‘鱼’身的他,她却因此流落孤岛失去记忆。再次相逢,翩翩冷少今不识。她成了他的手下,他多次试探,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两年后,她再次海上遇险,想起了过往种种,独独忘了两年间与他的一切。又经两年,她跟他在各自的领域站稳脚跟,均成为了不容小觑的存在。突有一天,他抱着孩子出现在她的面前……
  • 女配很欠抽肿么破

    女配很欠抽肿么破

    大龄剩女修仙者钟离虚,手贱的翻了一本小摊上的小话本,谁料这个话本竟是一个已经安排好一切的空间位面,钟离虚开启了她的冒(苦)险(逼)之旅。随身携带的法宝和老妈子丢了,修为也没了,还要被迫为奴为仆?!在现实的碾压下,钟离虚始终相信:前途是光明的!在打破位面的不详后果和无数机缘的诱惑,钟离虚果断的选择了后者,一边抱紧大师兄的大腿,一边在欠抽的边缘无限作死。但是原男主:机缘都归你,你归我。钟离虚:好好好!大师兄把某人抵在墙上,眼神阴翳:你刚刚说什么?钟离虚:好好好……好个鬼!注:这是一个先荤后爱的(假)修仙之旅。1v1,男女主都是雏儿,女主戏精上身,男主面瘫冷艳傲娇。
  • 放牧众神

    放牧众神

    他从神圣中来,走向永恒的不朽。……关键词:浮空艇,墨甲,炼金术,超凡者,气魄,旧神,屠龙技……群星位移。隐藏在历史与神话间隙中的旧神复苏。时隔四百年,有人再次踏上了封神之路。……他是穿越者的养子。他是诸多隐秘教会眼中的唯一圣子。他是迷路羔羊眼中的圣者。他是新王的领路人。他是神灵眼中窃夺权柄的卑劣之徒。当封神之路走到尽头。他终将在群星闪耀之时,颠覆神的御座!……
  • 魔男小屋异闻录

    魔男小屋异闻录

    大家好,我叫艾伯纳·艾伦,是魔男小屋的代理商。魔男小屋的话,负责接待各种奇妙事件。只要给够了钱,我什么都能帮你摆平(当然,得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行了,简介就在这里,接下来便是我在魔男小屋的各种趣事。附注:由于弥补我咕咕咕多月,现已加入免费阅读运营套餐。讨论(吹水)群:87926105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楼主又挂了

    楼主又挂了

    新书《神话崩坏》,求支持。……夏芒继承了一座楼,成为一名光荣的包租公二代。这座据说祖传了二十七代的小破楼里却住着一群神经病。二层楼里有个自称李天王,却否认是哪吒他爹的邋遢大叔,整天叼烟喝茶吹牛皮,吹嘘自己曾杀进妖墟,血屠十万八千里!五层楼住着个爱梳头的文艺和尚,端个破碗唱求佛、化酒喝,赌咒发誓自己出身小灵山……七层楼躺了个神神叨叨的病秧子,一阵风都能吹倒,名字倒是够坚挺,匪号杨顶天。还有个老大爷没事就爱学狗叫!……对此,夏楼主表示嗤之以鼻,想着要尽量远离这群神经病,怕被传染——都和平年代了,哪来什么妖魔鬼怪,哥已经中二毕业好多年。直到六月里飞来一场泼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七个日夜……一夕之间,酷暑进入凛冬!……
  • 盛世宠婚:神秘妖妻有点甜

    盛世宠婚:神秘妖妻有点甜

    【特工总裁逗比双处1V1甜宠】夏子焉:“冷子墨,你滚开,35岁之前,我没打算结婚!”“......”夏子焉:“你.....你是我的新上级?”“......”夏子焉:“冷子墨,你是哑巴吗?”“......”小包子翻了个白眼,一脸不屑的说道:“爸比,这年头,追女生装酷没有用的,我们幼儿园都不用这一套了,你应该狠狠的说服她!”夏子焉:“......”我是你亲妈!!冷子墨:“......”果真是我亲儿子!!!
  •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泰山和蚁人(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