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900000006

第6章 政治家与军事家(5)

张澜对长袍“情有独钟”,是有一段来历的。1903年,作为四川省官派留学生,张澜进入东京宏文书院师范科。临行前,张澜的老父亲连夜用蓝色布帘为他亲手缝制了一件长袍。他告诫儿子:“为人不能忘本昧良,终生布衣也是福。男儿当自立自强,自爱自重,读书不求高官厚禄,但求为民造福。”布衣者,平民也,张澜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一直保持着平民本色,被人们尊称为“长袍先生”。

张澜做官从教始终不置私邸,不是住在“公家宿舍”里,就是租借简便寓所,或者暂住朋友家中。1923年他才在南充的南溪口修建了一座很简陋的瓦房,算是有了一处私宅。新中国成立后,夫人刘慧征携全家来京,张澜对她说:“慧征,这一年来,我是住在民盟总部的。周总理听说你要来,吩咐政府安排好的宿舍,找了几处很大、很阔绰的房子,我都嫌太考究了,没要,要了现在这幢房子[10],我看有这座小楼房也够住了。”深明大义的刘慧征完全赞同丈夫的决定。

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打算为张澜配备一个保姆,却被张澜谢绝,洗衣扫地之类的家务琐事都由刘慧征亲自操持。国家副主席应该享有的每月二百元办公费,张澜从不动用,一切开销都用工资支付。1955年2月张澜逝世后,夫人刘慧征迁回四川老家,子女将住房退还政府,不再占用。

就这样,张澜用自己事业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懈地践行着“四勉一戒”。“四勉一戒”对于进步青年和爱国志士来说,是极大的精神力量。许多人受到这个信条的鼓舞和推动。有一个姓沈的青年,积极追随张澜,在学习了“四勉一戒”之后,特意改名为沈自强。“先生之‘四勉一戒’,细思忖之,又何尝不是我中华民族,我泱泱大国之精神的鞭策!”[11]

光风霁月的人格力量

综观吾先哲之言治,如儒家之大同、太平诸义,墨氏之尚同、兼爱诸义,老庄主自由,除国界,并一切法制与所崇尚号召之具……凡此皆陈义宏远,为今欧人所不能窥。但墨子言兼爱,必以交相利为征,最为切实。由墨氏之道,则世界经济问题必一以大公为原则,绝不许有以此侵彼,或以强侵弱之事,尽大地人类利用厚生之资,一切交相利,一切均平,则谓全世界为天国可也。斯仁道之极也。

——张澜:《说仁》

张澜一生虽然担任过各种官职,但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着“布衣情结”;即使身处四川省长、国家副主席这样的职位,仍是布衣粗食,泰然恬淡。他为官清正,从不谋私。他在四川主持政务长达八年,他的亲人们却仍在家乡务农。其四弟是前清秀才,曾请求他在政府机关中为其谋一小小职位,张澜谆谆相劝:“我不能任用私人,你在家中务农并奉养老母亲最好。”从川北宣慰使卸任之时,他不仅没有丝毫积蓄,反而负债八百吊钱,出售了几亩祖上留下的土地才得以还清。南充军阀石青阳想打倒张澜,派人乔装暗访其家,但见家徒四壁,一屋空空,根本没有什么私产。暗访者以实相告,石叹曰:“川北圣人之誉,名不虚传也。”[12]张澜的人格力量,把专横的军阀都感动了。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张澜以一介布衣之身,凭借在社会变革、济世救民等方面的卓越实践,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和极大的威信。他对于近现代的四川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的影响。对于张澜的评价,有两段话特别著名。一段是毛泽东说的。195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大会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张澜先生说:“表老啊!你很好。你的德很好。你是与日俱进的。”我们的领袖非常明确地肯定了张澜先生的品行。另一段是胡耀邦说的。1980年春节,在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举行的迎春茶话会上,胡耀邦同志特意谈了对张澜的印象:“我感到这位先生有两条是很值得佩服的:第一条,他有很高尚的精神,这就是他的顽强的民主精神、民主思想;第二条,他有一个很优良的气质,就是他有强烈的正义感……这两大优点,对许多人,对我自己,印象是很深的,勉励是很大的。”

1947年4月,张澜写了《七十六岁自勉集语》。全文如下:“以义持己,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仁爱群,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乐善之人得众,故其心休休,乃能有容。逆耳之言利行,故一士谔谔,胜于千诺。益壮益坚,乃珍穷老。患得患失,勿效鄙夫。”篇幅不长,然而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这些语句是他对于自己一生言行的最好概括。张澜的嘉言懿行和高风亮节,是值得中国人珍视和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附录

张澜先生是一个可敬的爱国主义者,他坚持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的参加者和支持者。他是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中国人民感谢他在爱国运动中的贡献。

——林伯渠在首都各界人民公祭张澜大会上的悼词

奋斗五十年,与吾党同争得人民共和,雄心已遂;

结交卅六载,惜我公未及见台湾解放,遗恨犹存。

——吴玉章献给张澜的挽联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三句话,我们的先辈张澜先生是完完全全地做到了的。

——梁晓声:《精神之魂——论张澜》

[1] 出自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丁关根1992年4月在首都各界纪念张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 苏蓉:《论“川北圣人”张澜》,《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1期。

[3] 参见马建强:《共和国副主席张澜的中小学教育情结》,《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第2期。

[4] 戚如高、潘涛:《张澜与中国民主同盟》,26页,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5] 党宁:《一身傲骨炳青史,万里川江映伟功——忆著名教育家张澜先生》,《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34期。

[6] 张澜:《致赖心辉》,参见《张澜文集》,63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7] 冯维纲:《张澜》,11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8] 冯维纲:《张澜》,138~139页。

[9] 参见李永军:《张澜的清廉故事》,《中国统一战线》,2005年第5期。

[10] 这是一座中式四合院,在复兴门内嘉祥里。

[11] 梁晓声:《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张澜先生》,《出版参考》,2006年第17期。

[12] 徐庆全:《张澜:两大理想成就一生》,《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32期。

黄炎培:塑造爱国乐业的“中华牌”

黄炎培,字任之(韧之),号楚南,笔名抱一。上海浦东川沙人。他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卓越的教育理论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毕生从事职业教育,在数十年持之以恒的奋斗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科学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职业教育之旨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

——黄炎培:《职业教育谈》

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学生约70人,分为两个班。作为“总理”(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甚至较远的乡村也有人托人说情让孩子入学。学校的事务越发多了起来,黄炎培的担子越来越重。但他从不因事务忙影响教学,依然坚持亲自授课,从不旁骛。”[1]

1906年,应杨斯盛之请,黄炎培创办了位于浦东六里桥、占地60亩的浦东中学。筹建期间,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开办之后,他和张志鹤一起全权署理校务。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谈得头头是道,妙趣横生。学生们以此做为座右铭,经常对照自己”[2]。这三个字从此被确立为校训。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该校现为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有“炎培楼”“炎培亭”等建筑,纪念首任校长。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3]。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写文章,作讲演,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于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简称“职教社”)应运而生。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此后数十年,黄炎培的教育活动一直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以职教社为根据地。

黄炎培亲自为职教社拟定了宣言书,并请恩师蔡元培审阅。他还为职教社写了社歌,歌词充分展现了他的职教理念:“惟先劳而后食兮,嗟!吾人群之天职。欲完此天职兮,尚百业之汝择。愧先觉觉后之未能兮,舍吾徒之责而谁责?同心组成吾社兮,将以求吾道之昌也。研究试验以实施兮,期一一见诸行也。苟获救吾民之憔悴兮,卜吾国族之终强也。手旗兮飞扬!吾何往兮?比乐之堂!将使无业者咸有业兮,使有业者乐且无疆。嗟!嗟!吾愿何日偿兮?天假我以岁月之悠长!”

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包含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职业指导。“职教社在建国前创办的主要教育事业有:中华职业学校、重庆中华职业学校、上海和重庆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南京女子职业传习所、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四川灌县都江实用职业学校、昆明中华业余中学、上海比乐中学;还在上海办了七个职业补习学校,在上海、重庆、昆明、桂林相继开办了职业指导所,指导青年就学和介绍职业。”[4]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在33年间,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这些毕业生在社会上极受欢迎,为民族工商业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被誉为“中华牌”。

黄炎培还参与筹办了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河海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了东南大学、私立青岛大学的校董。“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中,他亲手创办、主持或参与创办的教育文化机构,总数达百种以上。”[5]黄炎培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事业卓著、精神充实、乐在其中的一生。

以引出国民一切良能为事业

赤手能从平地起,苍生休被吾徒误。读书爱国两无妨,文兼武。寻真理,在何处?离群众,有谁与?听良知命令,是非清楚。物我一诚通万有,工商实用非虚语,倘专科大学挂虚名,终何补?

——黄炎培:《中华工商学校校歌》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他首倡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在我国教育界、知识界形成风靡一时的早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力地推动了民初的教育改革。”[6]

同类推荐
  • 千古孔子

    千古孔子

    本书的孔子不是一个神化的孔子,而是一个布衣孔子、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一个真实的孔子。全书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洋溢着感人肺腑的师生情。本书不仅成功地刻画了孔子,史诗般地再现了孔子的伟大非凡,而且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孔子的十个著名弟子:颜回、子贡、子路、曾子、冉求、闵子骞、冉耕、冉雍、宰予、子夏,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批杰出的贤人,讴歌了他们的情操人性和理想。该书文笔优美凝炼,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魅力,既给人以历史感悟,又让人得到文学美的享受。
  • 大作家姚雪垠

    大作家姚雪垠

    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当代作家姚雪垠,光在文坛上就“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超千万。”七十载,历尽坎坷,九死一生;超千万,字字心血,矢志不渝。姚雪垠一生度过九十个春秋,九十度春秋有些漫长,却又是那么短暂,而姚雪垠却在当代文坛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可以这么说,他把灵魂和躯体化为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而这超千万字的文学巨著,就是他灵魂和躯体的化身和再现。
  •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精选了一百例有关张恨水的故事,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一个完整、真实的张恨水形象,举凡张恨水的人生节点、写作历程、家国情怀、闲趣雅趣等,无不娓娓道来,加以作者独特的考证和点评,更显亲切可信。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大清王朝之爱新觉罗

    通过对爱新觉罗家族全新解读,再现清朝原貌,重温近代中华盛衰。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安乱、争战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兴衰昌亡,成败得失,令人荡气回肠。爱新觉罗家族十二位皇帝的功过是非,昭前警后。清朝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在明朝朱氏家族统治日渐没落的时候,东北苦寒之地的一个家族日益崛起,这个家族起先只是为了报杀父之仇,随着实力不断扩大,志向也由复仇变为建国乃至征服天下。清爱新觉罗家族自入关后,共历十帝,统治近三百年。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历史中,家族问争斗没有前朝各代激烈,的问题在于“华夷之争”下的民族融合。爱新觉罗家族的统治使封建经济达到了,但同时,由于闭关自守、盲目自大,使中国在近现代落看于世界发展。
热门推荐
  • 人间四月

    人间四月

    我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四月给我讲这些话时的神情——目光空茫,语气淡淡的,带着怅惘,有一句没一句的。哪怕我有一个语气词的回应,都会搞得她神色慌张,戛然而止结束话题。但也有些时候,她就坐在我对面,话讲着讲着讲成了自说自话,越说越流畅,越说越恣意张扬,连脸上的五官表情都随之生动起来。我于是想到,就像主动送我那些旅游纪念品和食品一样,四月一定也是想把自己的心事、秘密,作为礼物,郑重地都交给我,用以表达亲近和信任。这就跟送那些礼物一样,送出之前,我相信她未必不花心思、动脑筋,可当着我的面和盘托出时,却每每故意表现出轻松、随意、漫不经心的样子。
  • 崩坏世界的黑剑士

    崩坏世界的黑剑士

    无尽的杀戮,虚无渺茫的人生,这样的世界不如毁灭算了!
  • 陌生的恐惧

    陌生的恐惧

    他是我的初中同桌,他是一个为了实现理想能豁出命去打拼的人,也是一个有着坎坷经历的人。十七岁的他独自闯进陌生的城市寻找梦中的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用血与命征服了原本陌生的世界,造就了人生的精彩......他就是一本书!
  • 不语志异

    不语志异

    在民间的奇闻杂谈中,各路神仙粉墨登场,各显其能,在民间的这些流传的神话传说中,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绚烂多彩,又能体现一定人生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亘古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坚定邪不胜正、正邪不两立的意念。本书将以短片小说的形式整理民间流行的奇闻杂谈,讲述民间的奇艺色彩。
  • 终极调教师

    终极调教师

    调教不可一世的流氓恶势力,调教各种不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荷珠配

    荷珠配

    《荷珠配》是老舍根据同名川剧改编而成的一部话剧,讲述了员外刘志偕因女金凤暗赠未婚夫赵旭银,怒责之,金凤忿而投水。后家遭火灾,刘与仆赵旺暂居庙中,赵旺行乞,且赵旭已中状元,又知丫环荷珠冒金凤名已嫁赵旭,赵旺使刘前往认亲,适真金凤遇救来会,责荷珠,赵旺代荷求情,赵旭双娶二女,刘亦认赵旺为子。
  • 神尊王妃要逆天

    神尊王妃要逆天

    万神敬仰的神尊为救天下苍生不得不与魔君同归于尽……一朝转世成为将军府废材大小姐,自小父母失踪生死不明。还好家有爷爷宠,外有皇帝国师罩着,外加一个王爷夫君。谁若敢害我,没事……不过是时间问题。莲花绽放,王者归来……
  • 飞花

    飞花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活埋

    活埋

    小孟在妻子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有了一次去K城出差的机会。他犹犹豫豫地拨通了阿七的手机,说:“都七年了,我想来见见你。”阿七在电话那头安静了好一阵,回答说,好。阿七语气熟悉而又陌生,像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还是那么冷静。两人在电话里又沉默了好一会儿,都不知该如何继续,最后,阿七在电话那头笑了笑,挂了电话。小孟坐了四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K城火车站。已是下午,天空乌云翻涌,狂风大作,看样子有一场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