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900000002

第2章 政治家与军事家(1)

毛泽东: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毛泽东是一位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政治家,他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创造了历史新局面,将旧中国“换了人间”。伟人从来都是以历史为人生舞台,他的生命经历,即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线索;他所开拓的政治视野,仍为当代改革开放的中国继承和参照。毛泽东一生的波澜壮阔,始自他的读书时光。而在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岁月中,还有一段在小学教书的经历。

以教书为职业的初衷

教育系我职业,顿湘两年,业已决计。

——毛泽东:《致向警予信》

1920年6月,湖南五四运动风潮之下的“驱张运动”告一段落。作为运动中的代表,易培基先生开始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的校长。三个月后,他即聘请曾为“驱张运动”奔走效力的毛泽东担任“一师”附小的主事。易先生做过毛泽东的国文老师,他知道,毛泽东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三年前“一师”举办“人物互选”活动,毛泽东在全校34名当选者中名列榜首,他当选的项目包括“敦品”“自治”“胆识”“文学”“才具”“言语”六项。其中“言语”和“敦品”两项票数第一,“胆识”项得票为他所独有。[1]易先生也知道,毛泽东是一位优秀的学生活动组织者。在1917年下学期,毛泽东主持“一师”学友会工作,他心很细,创立了“纪事录”制度;他胆子大,当年遇到兵灾,果敢地组织起学生自愿军保卫学校,并且靠着几杆枪就机智地震服了一支三千人之多的溃军;毛泽东坚持办夜学普及教育,提倡打破社会和学校鸿沟分明、相隔相疑的局面,在毕业之前,附近工厂的工人都知道“一师”有位“毛先生”。易先生肯定还知道,“一师”附小的学生是熟悉毛泽东的,五四运动中毛泽东组织学生分赴城乡,开展爱国宣传活动,他在附小作演讲时不让大家叫他“老师”,而是叫他“老同学”,使大家感到格外亲切。学得好、做得好,就能教得好,便能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大家中间有威信,又善于为大家服务,便能做一位优秀的小学主事。这也许就是当年易培基先生聘任毛泽东的理由吧!

做一名小学教师,并不脱离毛泽东的个人规划。1913年,毛泽东考入师范学校时,就有做教师的意愿,他曾向斯诺说起:“我也在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前途’,而且差不多已经决定自己最适合于教书。”[2]1918年,也就是毛泽东从“一师”毕业那年,他在给罗学瓒的信中,建议新民学会的诸友人不要都向外面发展:“深以同人多数他往,无有几个从事小学教育之人,后路空虚,非计之得。”[3]几乎在同一时间,蔡和森写了一封信给他,表示支持他的观点:“吾辈总要如何秉了现在之志向,于现在立一可大可久的基础”,同时就此提出建议:“望同辈中多出几个小学教员,万勿以个人暂时之不经济,忘却远大之举”,并认为学会中如能“出以挥霍旁通之才,广联高小、中学、专门(学校)之学生,而且介绍京湘之常常通信,实无异亲炙也”[4]。其时的中国,学校是个新事物,是一个能形成文化认同并且上下左右联通的大系统,既招引人才,又成就人才。毛泽东有政治家的眼光,他看重学校,依靠教育工作凝聚同志,发展团体,巩固社会改进事业的根基。至于毛泽东个人暂不考虑留学而专心在国内发展的决定,则是在任主事前六个月作出的。他认为给世界作贡献亦离不开中国这片土地,“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层工夫,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恐怕有些困难”[5]。那么,毛泽东打算做多长时间的老师呢?他对以教育为职业是作了长久打算的。在附小工作一年之际,他填写《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终身志业调查表》时,在“终身欲研究之学术”栏目下填写了“教育学”,在“终身欲从事之事业”栏目下填写了“教育事业”。

走进“一师”附小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位颇具见识的知识分子。他一年前主编的《湘江评论》是五四运动中一面鲜明有力的旗帜,受到了***的称赞。他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四个月前还在上海与陈独秀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并受到鼓舞。正如他后来对斯诺所说,陈独秀谈信仰的那些话,在他一生中这个关键性的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进“一师”附小的毛泽东,有着崭新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不主张朋友们“徒然做人的聚集,感情的结合,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是客观的道理,关于社会的“主义”本身即是一种“知识”,是启蒙过程中个人要学习才能有所得的新知新见。从此,匹夫之责要在“主义”中表达出来,“主义”之下的诸友人不应该一起遣散闲情,“主义”团结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6]。“主义”通过学校可以成为众人的共识,这必定是毛泽东的想法。彼时的他已经行有所持,心有所念,他带着青年人特有的愿为社会和民众效力的志气、乐于践履实行的锐气、求通求变求上进的朝气来到“一师”附小,他的教育工作也因此而别开生面。

面向基层的教育主张[7]

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就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对学校改革很用了一番心思,他根据现代学校的规则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改进了附小的招生制度。当时“一师”附小的学制是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学校有七个班,规模在三百人左右,招生范围是湘中各县。毛泽东取消了这些限制,使招生覆盖全省各县。尤其重要的是,过去录取新生,由主事依据旁人的介绍和推荐独自作出决定;现在则要召开校务会议,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根据,集体讨论决定。除了招生正规化外,毛泽东还注意保持招生的灵活性。当时的社会信息尚不通畅,交通也不发达,发榜以后,还有学生请求报考。毛泽东会再次召集校务会议,大家集体决定是否录取。20世纪初,学校尚不能完全规范化,其时读小学的并不一定是孩童,毛泽东自己进东山小学时就已经17岁了。他考虑到这一情况,同时也为了给工农子弟更多的入学机会,提倡放宽入学年龄。

毛泽东尤其能理解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苦衷。他从管理学校庶务的毛泽民那里了解到一些家境困难学生的情况。比如,一个肉摊小老板整体的家庭情况完全可以让孩子读得上书,但是学生在入学时必须一次性缴清学费、杂费和膳食费,这就让小老板为难了。毛泽东着眼于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研究学校的开销,决定允许学生分次交齐各种费用,并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免收各种费用。这个决定,使一批渴求知识的学生得以进入课堂。

有些学生从附小毕业没能进入中学,还有一些外校失学的学生要求到附小插班复读,以备升学。针对这一情况,毛泽东在附小高小部开办“成年失学补习班”,设有国文、英文和算术等课程,与附小的“民众夜学”同时开展活动。毛泽东利用他在“一师”读书时办夜学的经验,同何叔衡等人亲自授课,结识了许多青年朋友。当时江苏吴县有个学生叫许志行,高小没毕业就到长沙一家五金玻璃店当学徒,三天后逃走,流浪街头。毛泽东在为“驱张运动”而赴京时遇到了这个穷苦但有上进心的青年,给他路费回家暂作安顿。为了让许志行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毛泽东任附小主事后,让他到补习班上课,并为他负担费用。在共同的读书生活中,毛泽东成为许志行的知心朋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广州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时,邀请许志行任宣传部交通局助理。毛泽东除了给学生以知识上的滋养,还注意将他们引领到更宽阔的事业中,指给他们一条生活的道路。

毛泽东爱护学生,认为学校是冶铁洪炉,学生即使是顽铁,也是可以炼好的。如果要开除学生,必须取得全校师生员工的同意。1920年,附小第十四班招收了一名叫钟化鹏的插班生。钟化鹏原来在湖南沅江县立第一高小读书,由于反抗学校的恶劣风气,顶撞了校长和训育员,被县知事开除。他来到附小求学,毛泽东很关心,经过考试和校务会议研究,接收为插班生。第二年毕业时,按规定插班生要向原来所在学校调索学年成绩,但原校不给。毛泽东知道后,即以附小名义去函,从沅江高小调来了钟化鹏的成绩,并帮助他进入师范部,在第二十二班就读。[8]

毛泽东在附小的时间不长,但他在学校里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面向基层,重视基层,为基层的学子创造教育机会,提供发展道路。他尊重教育领域一个最重要的道理:人有出身,但心却没有,心灵通过学习而有属于其自身的成长史。这些学生的基层经验,一经融化到文化世界中去,便会开发出丰富的想象和坚定的意念。毛泽东的教育理念,与他个人的出身和学习经历有关,更与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总结出的“民众大联合”思想有关。就任主事前一年,毛泽东反省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毛泽东最终的理想是通过民众的联合找到“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9]。20世纪的中国要完成建设国家的任务,必须经过凝聚成国家这一步骤,毛泽东式的政治话语就产生于这一背景之中。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毛泽东在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极其重视民众中蕴蓄和发挥出来的力量,我们在毛泽东短暂的附小岁月中即可看到这一思想的缩影。

通于学校内外的视野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1950年毛泽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题词

学校主事团结人,学校就能形成一个蓬勃向上的氛围。毛泽东特别具有在一个共同的事业中把大家团结起来的本事。他为学校写了一副对联:“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号召大家在共同的追求中认取自己的责任,而这一追求就是在人民大众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毛泽东作为主事的要求,同时有鼓励和商量的意思,亲切而有力。

既然世界是我们的,那么我们就要关心世界。毛泽东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形势变化一日千里,新的思想和观念带给人们新的想象与可能,如果不能把社会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教学必定是呆板无趣的。毛泽东借助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启发。许志行回忆说:“毛主席很重视语文这门课。他说,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是学习其他各课的入门要径。这门课学好了,脑子就灵了,思想就通了。但学这门课,不是容易学得好的,非多读多练、刻苦钻研不可。”[10]毛泽东鼓励学生在这门锻炼思想品质的课上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对时代形势的见解。他本人对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练就了敏锐的眼光,在教学中善于寻找素材、捕捉时机。他改革了国语教材,比如高小三年级的国语课就用收集的时文作教材,而不用当时流行的课本。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读到像***的《今》这样富有哲理的文章。***是思想先进的著名教授,能读到他的文章也就触及了时代的气息。毛泽东还曾把鲁迅的《故乡》《我们怎样做父亲》介绍给学生阅读和抄录。毛泽东写的《“湘人治湘”与“湘省自治”》也曾作为国语教材,印发给学生。毛泽东最喜欢读报,他在辛亥年短暂的从军生活中,就曾用大部分的饷银订阅了省内外几种报纸,以此了解社会。他也向大家推荐了这个好习惯,要求学生读《湖南通俗报》,并且要人手一份。每天上课前,学校老师亲自指导学生读报纸上的新闻和评述文章。这份报纸当时正由他的朋友何叔衡主办,涵盖讲演、世界新闻、国内新闻、本省新闻、新智识、小批评、社会调查、琐碎话、谚语、儿歌、新字课等内容,文字浅显生动,极富教益。毛泽东鼓励学生读和说的同时,还鼓励大家经常练笔,每周写一篇作文和一篇读书心得,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说”的条理,检验“读”的效果。湖南军阀赵恒惕迫害进步青年,毛泽东就鼓励学生以此为题材写文章,表达见解。许志行针对湖南迷信现象较多的情况,写了一篇《靠菩萨的结果》,毛泽东非常欣赏,鼓励他投稿,文章最终得以发表在《湖南通俗报》上。读时文,写时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懂得了学习的责任。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莎士比亚(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热门推荐
  • 我的修仙靠复制

    我的修仙靠复制

    恭喜你喜提‘无敌复制系统’,只要有积分就可以复制一切。极品灵根,复制。极品丹药,复制。极品法器,复制……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薰衣草的衣嫁

    薰衣草的衣嫁

    床前的风铃被岁月的风吹动,于是压在箱底的青春被吵醒,关于成长,关于爱情。
  • 人性的弱点(译林人文精选)

    人性的弱点(译林人文精选)

    《人性的弱点》主要讲述了如何构建成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商务沟通和与人交往的策略,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从而为你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卡耐基成功的励志经典图书、全球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它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激动人心的内容,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
  • 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

    经常请吃饭的帅气下属

    新书《心愿解决师》已发表,请大家多多支持! 每一个热搜背后,其实都是人为操控?寻臻表示,热搜这玩意都是老娘玩剩的。(干练职场女强人×职场新人小奶狗)(背景架空,内容纯属虚构,勿考据。)
  • 废柴倾城:狂妃训邪王

    废柴倾城:狂妃训邪王

    她乃北冥国闻名遐迩的丑女废物,遭未婚夫打死。凤眸再睁,一朝重生,从此翻手云,负手雨。废物?先天晶石前引凤凰出世,一手斗气,一手火术,乃惊世奇才。丑女?眼角伤疤消失,红莲为印,倾城容貌,魅惑众生。身负凰命,阴阳命格,易成死相。自重生便落入算计,步步成劫,九死一生。他乃天外天王者,却身中剧毒,遇见她,失了心,成了魔。不顾她容颜丑陋,执意要娶。三年之约,他重聘迎娶,成就她最好的盛世。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共登龙凤之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转玲珑

    九转玲珑

    来自艾泽拉斯世界的上古之神克苏恩的历,看他是如何从一个触手怪变成大触手怪的故事。。。
  • 云光集

    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有肥妻:老婆别吃了

    家有肥妻:老婆别吃了

    作为一个又胖又丑还是暴发户的女儿,她受尽嘲笑讥讽,备受欺凌。而他作为最神秘的顾家三少,却是风流潇洒,受尽追捧。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偏偏迫于无奈而被牵连在一起,从此唇枪舌战成了日常。“喂,你觉得我这两天身材怎么样?”某人勾唇一笑:“猪。”【推荐自己的新书:《首相大人,求放过!》】
  • 烈血焚天

    烈血焚天

    一块玉佩,一个少年,一场入侵,一次守护。“我杨烈,愿为大陆血战到底,誓要让入侵之敌血染青天。”“我辈武者,战天伐地,有畏死不战者,退立一旁,待天寇奴役尔等万世千秋。”“其余诸位随我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荡尽天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