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500000003

第3章 康有为

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57年生。青年时期受业于朱次琦,到过香港,会晤今文经学家廖平,受到启示。

1893年,康有为考取举人。1895年进京会试,此时正值《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他认为国家有遭列强瓜分的危险,联合应试举人一千余人进行“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同时提出改变官制和公举“议郎”的问题。旋中进士,授职工部主事。同年6月30日又单独上书,建议“设议院以通下情”,“凡有政事,皇上御门,令之会议,三占从二,立即施行”。又言:“会议之士,仍取上裁,不过达聪明目,集思广益,稍输下情,以便筹饷,用人之权,本不属是,乃使上德之宣,何有上权之损哉!”虽然提出了设议院,但所讲议院性质模糊不清,加之未提出制定宪法,尚未具有君主立宪思想。当年,他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创刊《中外纪闻》,并在上海设立强学会分会,创刊《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两名传教士在山东钜野被杀,派军队强占胶州湾以后,康有为赶到北京,数次上疏,“首言立宪”。1898年1月,他在《上清帝第五书》写道:甲午战争失败之后,泰西各国蔑视我国为非洲黑奴。若不变法,“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伏愿皇上下发愤之诏,“明定国是,与海内更始,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并提出变法第一策:“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正式表达了他的君主立宪思想,主张效法日本明治维新。

这时有人保荐康有为,请光绪皇帝特别召见,光绪同意,但为恭亲王奕訢所阻。1898年1月24日,光绪命王大臣传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康有为阐述了变法的具体措施,驳斥了荣禄“祖宗之法不能变”的顽固思想。旋又应诏上书,将所著《俄大彼得变法考》和《日本变政考》等进呈给光绪皇帝披览。同时开始新的追求,大声疾呼:“能变则全,小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非大变全变骤变不能立国也”。强调指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变政全在定典章宪法”,“改定国宪”才是“变法之全体”。也就是说,只有制定宪法,并将其作为变法的总纲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日本如此而成效大著,“中国今欲大改法度”,“可采而用之”。

对于国家政体,康有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最为理想,“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并认为“三官之中,立法最要”,显示了他对民权的高度重视。

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光绪皇帝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1898年6月11日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接着召见了他,陆续颁发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的改革诏令,使停滞死寂的社会顿时呈现出勃兴景象。

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未再上过立即制定宪法和召开国会的奏折条陈,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两件大事。他认为,当前首要的急务是在宫中开设制度局,也就是成立一个由君主亲自挂帅,王大臣负责,十数名“通才”组成的“头脑”机关,以便统筹规划全局,条举总纲细目,权衡轻重缓急,制定宪法和法律章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变法,并在适当时机召开国会。这一步做不到,其他都无法进行,即使强行变法,也只能搞得一团糟。所以他一再请求首先开设制度局。至于国会,他认为现在守旧官员盈朝,学校未兴,不到召开的时候。由于势力庞大的顽固守旧派坚决抵制,康有为开设制度局的计划流产。

慈禧决定10月与光绪赴天津阅兵以后,社会上盛传着届时直隶总督荣禄将要废除光绪的谣言。康有为主张让光绪召见督练新建陆军的袁世凯,结以恩遇,以备不测,挽救危局,未能如愿。光绪命康有为速往上海。继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重新训政。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亡命日本。其时亦在日本的兴中会首脑孙中山觉得同是“逋逃客”,托日人宫崎滔天、平山周向康有为示意,与其商讨以后合作问题和救亡之策。康有为以帝王师自命,不便与革命党往还;且视孙中山一派为叛徒,深恐为所牵累,托事不见。以后革命派的陈少白向他历述清廷腐败已极,希望他改弦易辙,共同实行革命。他以保救光绪为职志,心如铁石,断然拒绝。

1899年4月初,康有为乘轮前赴加拿大,作短期停留后又放洋欧洲。5月底抵达英国伦敦,会见了英国前海军大臣柏丽斯子爵,请其说服英国政府帮助推倒慈禧政权,实行立宪,但未获得英国议院通过。

康有为再返加拿大,连日到各大城市会见华侨,发表演说,宣扬光绪的爱民德意,称其为自古所无的圣君,只有他才能救中国。并讲述变法的经过,痛诋西太后的罪行,极力鼓动华侨忠君爱国,齐心发愤,保救皇上。经其积极宣传鼓动,爱国华侨李福基、冯秀石、叶恩等于1899年7月20日创立保皇会。康有为任会长,派遣弟子分赴世界各地游说华侨,发展会员。数年之间,保皇会分布一百七十余埠,有会员百余万人。

康有为保救光绪的主要目的,是希冀有朝一日光绪执政,继续实现其君主立宪的宏愿,把国家推向近代化的道路。保皇会初期的活动,一是派人到各地建立组织,发展会员,募捐款项;二是猛烈攻击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三是让慈禧归政,反对废立。1899年7至11月间,保皇会曾两次发动各埠会员电请归政,一次奏请皇上复政。1900年慈禧立“大阿哥”,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前后,保皇会先后发电四十六处,每电皆数万数千人,“多言若果废上,另立新主,必皆不认,且必合众讨贼。”此外,保皇会还在海外创办中文学校、报馆、书局,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宣传君主立宪主张,介绍西方的政治思想,并投资经营酒店、银行、电车、矿山、铁路等工商企业。

康有为要求慈禧归政,大肆攻击政府,遭到清廷两次悬赏缉拿。1900年2月又悬赏十万两,购求康有为及梁启超之头。

为保救光绪,康有为与唐才常密商组织起义,坐镇新加坡主持一切。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康有为认为时机已到,6月发出勤王布告,声明将起义兵“勤王讨贼”,“救皇上复位,重行新政”。7月又函劝各省督抚剿灭义和团,营救皇上。8月,起义被镇压。经此沉重打击,他完全丧失了武装斗争的信心,“不复再言兵事矣”。

1902年春,美洲华侨因西太后掌权,民不聊生,且视保皇会为“逆党”,纷纷致书康有为,主张革命自立。其弟子中革命思想也大为膨胀,有的主张推翻清政府。康有为视革命之说为叛己,一面致书其弟子,责备盛倡革命之“大谬”;一面发表公开书,告诫华侨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他说,中国由君主专制“必须历立宪君主,乃可至革命民主”,此一秩序决不可紊乱。要革命也可以,但要等到光绪皇帝遭遇不测之后。目前光绪皇帝健在,应当等待其复辟,“上定立宪之良法,下与民权之自由”。民权自由与革命是两个问题,欧洲十余国皆有民权,皆能自由,除法国实行革命外,其余各国皆有君主。由此看来,争取民权自由,何必定要出于革命?而且,革命未成,国家大遭涂炭,连民权自由也得不到了。“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此时清廷正在推行“新政”,康有为批评新政没有抓住本原,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宣布颁布宪法、召开国会的期限,让人民从容研究。现在民智未开,不能骤立议院,但可先开地方议会,实行自治,开启民智;或先设一院以议庶政,且备顾问,作为权宜之计。他在宪政理论上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反复强调的是君宪与民宪差别甚微,说二者皆“为立宪政治,民有议院政权则同。”“若立宪,君主既已无权,亦与民主等耳。”“民之实权不可失,故必求之;君主、民主之虚位,无关要事,则可听之。”

但在实际行动方面,康有为却走在了国内人士的前面。1902年8月18日,贝子载振奉使英国后路经加拿大维多利亚,该埠保皇会首领叶恩、李梦九等百余人往谒,上书请其劝告慈禧归政,实行地方自治,然后开设议院,“确立宪法,满汉民族同担义务,同享权利。”同年,康有为亲拟《请归政皇上立定宪法以救危亡折》,以数百万华侨的名义呈请代奏。该折除要求慈禧归政皇上,立诛荣禄、李莲英,尽罢内监外,还写道:现在的变法,必不能救国,因为无其根本而从事于枝叶,无其精神而从事于其形式。“中国者,民等四万万人公共之产也。国政者,民等四万万人公共之事也”。“民等之公产,则民等当公共保存之,当一切预闻之”。“故开议院以立宪法,与民权而听自治,此万国公共之法,而民等四万万之人民应有之权也”。“今欧美法至美密,而势至富强者何哉?盖以民权为国,乃其根本精神之所在也”。“是故有民权者昌,无民权者亡,有民权者盛,无民权者丧,此方今大地之势矣”。“伏乞下诏,立定宪法,以垂后世,立与民权,以保国祚。”此次上书开创了民间直接要求朝廷实行立宪的先例。

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预备立宪上谕,康有为闻之大喜过望,以为“有预备行宪政之大号,以扫除中国四千年之秕政焉”,“君民同治,中国从兹不亡矣”;“皇上日渐有权,圣躬必可无恙,从此不复劳吾同志之忧矣”。当前中国所缺的是人民没有权利,假如实行立宪,有了民权,国即能强,“从今切近之急务,莫如讲宪政矣。”遂于1907年2月13日将保皇会改名为帝国宪政会,“以君主立宪为宗旨”,“以君民共治、满汉不分为本义”,具体纲领为尊帝室,扩民权,监督政府,讲求宪政之事。后来看到预备立宪的实际情形,他十分不满,认为政府行政,压制太甚,与立宪之政大反。

康有为和梁启超自1898年出逃到国外后,一直未得到朝廷赦免。预备立宪以后,康有为认为立宪国家均允许政党合法存在,从1907年起,即不断指示梁启超多方运动满族亲贵善耆、载泽、铁良、世续、载涛、载洵等人,开放党禁,以便回国开展活动,发展势力,将来成为中国第一大党。可是,由于种种阻力,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去世,康有为在海外发出《光绪帝上宾请讨贼哀启》和《讨袁檄文》,并上书摄政王载沣,指出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出卖光绪,要求为光绪皇帝复仇。

1907年10月,康有为领导的帝国宪政会发动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的华商数万人推举代表入京,呈禀农工商部,要求速开国会,让人民参政。11月,澳洲的帝国宪政会电请召开国会。康有为也拟《海外亚美欧非澳五洲二百埠中华宪政会侨民公上请愿书》,要求“立开国会,以实行立宪”。1908年,帝国宪政会和南洋各支会都积极参加了请愿运动。在1910年的全国大请愿中,帝国宪政会会员陆乃翔被南洋雪兰峨华侨推举为回国请愿代表,后又兼任了澳洲华侨的请愿代表;美洲的帝国宪政会向载涛呈送了要求本年10月召开国会的请愿书。康有为本人也在第二次全国请愿后,起草了《代美国宪政会请开国会折》,上书政府,指出:“立宪、专制,政体相反。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筹备宪政,最主要的是召开国会,现在所搞的自治、警察、学校、审判等等,都是万国通行的国政,不能用来冒充宪政。请“立下明诏,定以宣统三年开国会”。还致书山东巡抚孙宝琦,指出“吾国日言立宪而未离乎专制”,请其联合各省督抚,要求“立开国会”。

1911年,康有为见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揭露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是“一生以卖中国为业”的“卖国贼”,中国之败坏危亡都是他干的,阻挠立宪和国会也是他干的。最后以“五万万国民”的名义正告奕劻:“如能立请诏书,九月即开国会,可赦彼;或如欧人上下商价例,且许彼保相位。若不即开国会,则为举国公敌,为卖国大贼。吾五万万人虽无目无心,亦必不听彼安坐长生,以卖吾五万万同胞也。”

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实行君主立宪已无可能。1912年2月19日,康有为通知各埠会员,将帝国宪政会改名为国民党。但他仍然坚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1913年创办《不忍》杂志,提倡尊孔。1917年与张勋等拥护溥仪复辟,出任弼德院副院长,失败后逃离北京。1927年3月逝世于青岛。著作有《大同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政论集》等。

同类推荐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千古英雄

    千古英雄

    郑成功既是一个顶级英雄,又是一个完人。他不但文武双全而且品德高尚,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人物。郑成功最突出的是忠君爱国,在国难当头时他挺身而出,力挽狂辛阑;劝降面前,他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族气节的典范。占领金门、厦门后,他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挥师北上抗清复明,志在中兴,可见他对国对人民的忠心。更可贵的是,收复台湾时,危难之际,他身先士卒,导航在前,不愧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既有雄心壮志,又善于隐忍磨砺,十年生聚,卧薪尝胆,枕戈泣血十六年终于收复了台清。更难得的是他既是大将,又是模范丈夫,家庭和睦,夫妻恩爱。他还是个孝子,是个忠孝两全的人。他既指挥作战,又体恤下士。他是一个最关爱兵士的将领。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我不是女配

    末世重生之我不是女配

    (不是你记忆中的爽文,但致命的程度没有两样,有一种时空原则是,你所改变的仅仅只是推迟,你无法扭转已经发生过的事,如果你扭转了就要付出代价,这是我的逻辑结构)这个世界有好多人在走走停停,幡然悔悟却也无疾而终,不过失魂落魄的未亡人,游离在其他人的悲欢中。作者所写的故事里有善也有恶,不刻意贬低和降智,群像不过是一环套一环,角色随着自身的发展站在了对立面上。……我很喜欢我在内容里边写过的感慨,希望有人能读懂,如果有的话,没有也没关系,我习惯了。在我的眼里,所有角色都在下棋,只不过是以命为子。……放段内容:有人求财,终生相伴满筐金银沾染一身铜臭;也有人求情,碌碌无为爱字难断徒惹半生清苦,还有人求识,看不破红尘是非仍自笑无欲无求,更有人求权,建功立业享万世太平愿挥霍无度。…在往后的道路里,她看过很多美好中的不尽如意,以及饱有遗憾的欲言又止,还有无所顾忌的胆大妄为,最后都化为凯凯白骨,吹散于世间尘沙。
  • 辰生异世

    辰生异世

    名满天下的第一宗门玄重宗一夜之间被灭门,天下哗然。究竟是谁敢做出此等举动?江湖上一时之间腥风血雨。而在漩涡中间的玄重宗宗主之子此刻正瞪着他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神奇的世界。来自地球的一缕魂魄此刻正在适应这个小小的身体。一双冰冷的双眸锁住了这个身躯,仇恨如同实质般的利剑仿佛划开了他小小的身体。啊?刚来到这未知的世界,游戏就要结束?什么情况?在危机时刻,稚嫩的小手握住伸向自己脖颈的大手,露出了孩子独有的纯真笑脸,一瞬之间,这个仿佛来自地狱的修罗停止了动作,看着这个小孩,眼神几经闪烁,嘴角浮出一个阴寒的笑容……
  • 唐望三部曲(套装共3册)

    唐望三部曲(套装共3册)

    本书记录了卡斯塔尼达在《巫士唐望的教诲》出版之后重返墨西哥,继续存唐望的指导下学习印第安巫术的经历。在本书中,卡斯塔尼达极戏剧性地在凋零的美洲印地安文化中揭露出一种秘密的神圣传统,这个传统能产生极具性格及奇异精神力量的人物。他的理性使最为怪异的经验都具备着科学数据般的精确威力,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唐望是人类学文献中最特殊的角色;一个来自于新石器时代的智者。他的书帮助我们从这片被我们占夺的大地上,感受一份充满智能的神秘礼物。
  • 秘密恋爱少女的他

    秘密恋爱少女的他

    她,是安家的千金大小姐欧阳,南宫家的继承人皆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可当经历了无数背叛与阴谋之后再次面对一个是无可替代的阳光男孩一个是只对自己融化的冰山她又会如何选择?
  • 经营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大全集)

    经营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大全集)

    开服装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如果您想开一家赚钱的服装店,希望低风险,高收益地经营下去;希望每天门庭若市,而不是门可罗雀;希望营业额节节高升,而不是一筹莫展,本书就是您的“百科书”。如果您想店内摆放井然有序、店员工作清晰、顾客满意离开,本书就是您的“参考书”。本书从开店的详细计划,资金的筹备,相关手续的办理到如何纳税,如何规避风险等都作了详细、全面的介绍,让大家在开服装店之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将来服装店的经营之路打下基础。
  • 赢在谈判

    赢在谈判

    本书谈判是一场战争,有些谈判是为了和平,有些谈判是为了正义,有些谈判是为了公平,有些谈判是为了真相,有些谈判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谈判是为了面子……而对于商场来说,谈判就是一场为了利益而斗智斗勇的战争。《赢在谈判:成功商务谈判的46个攻略》由马斐所著,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并重,是一本成功商务谈判的指导用书。
  • 太上创世录

    太上创世录

    神冥大战结束,神界冥界在人界各自退兵,人界中的万族得以苟延残喘休养生息。残酷的世界真相,人界各族皆为奴隶?数以亿计的生灵竟然只是他人手中的棋子任意摆布?无数的人界英豪前赴后继,慷慨赴死,只是为了给人界争取真正的自由。
  • 倾城仙路

    倾城仙路

    九天神女,一朝不慎,修为尽散,转世成人,再踏修途,一剑惊天!
  • 赠严司直

    赠严司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都市游万界

    我在都市游万界

    这是最好,也是最坏的时代,灵气复苏,神魔降世,机遇与危险并存。一次偶遇让杨海‘重生’回到了高中,灵气复苏之前,掌握着‘种种’机遇的他满心欢喜的等待灵气复苏时,却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