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400000002

第2章 体育理论基本知识

本章概要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日益昌盛的体育运动,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本章从体育一词的来源引出体育的含义,简介体育的功能及组成,介绍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目的和任务,阐明实施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及实施,让大学生真正认识体育、理解体育,从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目标

1.了解体育的含义、功能以及组成。

2.了解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目的和任务。

3.熟悉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及实施。

名词解释

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2.学校体育:又称狭义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健康和体质,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3.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成绩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

4.社会体育:亦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旨在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第一节 体育

一、体育的含义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出现和演进的,它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社会的需求,它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体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却出现得较晚。“体育”一词是18世纪60年代法国人首先在学术上使用的。在此之前世界各国对体育这一活动过程的称谓都不相同。在古希腊时期,体育活动往往用“体操”表示。但是,古希腊词语的体操不同于现在的体操,它包括当时进行的所有身体操练,如拳击、跳跃、奔跑、投掷和角力等。在我国古代,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生”、“导引”、“武术”等名词来表示。1894年前后,德国和瑞典的体操开始传入中国,我国才正式使用“体操”这个词来表示体育的含义。据史料记载,清朝政府批准执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体操科(即体育课)。直到1904年,基督教天津青年会干事饶伯森在京、津各校宣传“西洋体育”时,才开始出现“体育”一词。1905年,浙江绍兴成立了“大通体育会”,1906年,又出现了四川体育专科学堂等。从此,“体育”这一术语便开始在我国被广泛地使用。但是,这个时期是“体操”和“体育”两词并用的时期。直至1923年,在北洋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公布的《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这一官方文件中,才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此后,“体育”一词逐渐取代了“体操”一词,而被广泛地使用。

作为“西风东渐”的舶来品,我国“体育”的含义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当它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教育,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即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在当时我国很少有竞技运动和其他群众性体育活动,更未形成统一的共性概念的条件下,以其狭义的含义来使用体育这个术语,还没有太大的矛盾,这也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physicaleducation)是一致的。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便由学校扩展到社会,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育”的范畴,体育的内涵更丰富,体育的外延被扩大,社会体育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人类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意识的不断作用与强化人体技能的较量,竞技运动蓬勃兴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竞技运动的职业化、竞技化、商品化日趋明显,体育的概念被混淆。

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围绕什么是体育,什么是竞技运动以及与体育类似的一系列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讨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加强了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但在体育的概念上仍未达成共识。80年代中期,我国体育理论界围绕体育概念进行了一场大讨论,最终统一术语。但是,体育术语不是一个词所能解决的,它形成的术语体系及体系中各个不同层次的术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专家们认识到统一体育术语并非易事,于是讨论以确立广义体育与狭义体育的两个概念而告一段落。即用于广义时,一般是指体育运动,其中包括了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用于狭义时,一般是指体育教育。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体育”的概念提出了一些解释,但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体育的这一定义既说明了它的本质属性,又指出了它的归属范畴,同时也把自身与其邻近或相似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出来。但是,体育的概念并非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也将有所发展。

小贴士1-1

名人谈锻炼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皮埃尔·顾拜旦

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不生锈。———朱德

聪明人治病靠锻炼。———德莱顿

当有病时,就要努力恢复健康,当健康时则应当经常从事锻炼。———培根

必须锻炼我们的身体。锻炼可以使人健康,而且预防危险并容易获得荣誉。———苏格拉底

要从小把自己锻炼得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到大自然里远走高攀吧。———昂利克·费米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蒂素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二、体育的功能

在古代,体育只是人们强身、自卫、求生存,从劳动中演变而来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在近代,体育成了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手段;在现代,体育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象征,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体育自身的规律与其他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体育的功能也在进一步被认识、被开发,体育本身也从单一的健身功能拓宽到一个多目标的综合性的新兴科学。下面重点论述体育的六大功能:

(一)健身功能

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和持续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手段来实现增强人的体质的目的,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点。

一个人体质的强弱,受遗传变异和后天营养、劳动、生活环境、体力活动等条件以及生命规律的影响,其中,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体育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式,身体运动又对有机体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为: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促进机体内脏器官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调节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生命在于运动”是一条已被证明的真理。

(二)教育功能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体育的教育功能在不断地变革与升华。首先,体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等都不尽相同,然而对体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已广泛地纳入各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各国充分肯定体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明确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是关系到民族兴亡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其次,体育所独具的活动性、竞争性、技艺性、群聚性、礼仪性和国际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一种传播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体育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将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各种复杂的动作练习,可以克服来自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阻力和困难,磨练刻苦、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通过集体活动,可以树立服从大局、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群体意识和观念排斥和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各种竞赛,能够培养奋发向上、拼搏进取、胜不骄、败不馁,为集体荣誉而战的良好道德风尚。可以说,体育是提高人类思想品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作用十分广泛和深远。

(三)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体育受政治的制约,又为国家的政治服务,具体表现在:

1.体育能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国际体育竞赛是和平时期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舞台,也是显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窗口。因此,比赛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誉,现代世界各国无不重视体育运动的政治意义。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捷报频传,2008年国门前的奥运会,51枚金牌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0年广州亚运会,199枚金牌……这些都让世界震惊,使国人倍感自豪和振奋。

2.体育能为外交服务。体育是超越世界上任何语言和社会交流障碍的国际语言,可以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一种文化交流的工具。

3.体育是促进国内政治团结的重要方面。由于体育运动的群众性,能使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加强人际交往,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例如,竞赛活动、群众性登山、野营活动、余暇活动等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交往,培养一致的社会情感,使人与人之间充满团结和睦的氛围。体育有一种内聚力,可以提高一个团体的向心力,促进团结。一个国家的体育竞赛可以促进国内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人们的爱国热情。

(四)体育的娱乐功能

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是由它的娱乐特点所决定的。从体育运动产生起,它就是人们娱乐的重要内容。随着节假日、双休日的增多,如何善度闲暇之日,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现代人对休闲娱乐体育情有独钟,是因为休闲娱乐体育的趣味性强、活动气氛轻松、最易获得乐趣的本质特征与现代生活快节奏之间有一种互惠互补的作用。休闲娱乐中的轻松活泼,有效地缓解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给人带来的紧张情绪;融洽的人际关系,克服了现代社会中部分人所带来的冷酷、孤独;人们对游戏活动的忘情执著,是对人生各种焦虑、沉闷心境的一种超脱,有着陶冶精神情操,体验人生真谛的积极作用。所以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表现为娱乐和享受、减压和宣泄、消除孤独与寂寞、促进家庭和睦、强身健体、减少医疗开支等作用。可以预见,新时期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必将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发。小康社会要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毫无疑问,轻松体育、快乐体育、休闲体育会风起云涌。

(五)经济功能

体育是人的活动,特别是体育成为一种很多社会成员参加的经常性活动后,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与体育活动相关的器材、服装、装备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就会随之产生,体育服务等社会行业必然出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体育中的很多内容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奥运经济,它给举办城市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国际品牌地位是举世瞩目的。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总值约40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本国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体育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在各行业中的排名处于前20名,部分国家甚至跃升到前10名。我国的体育产业起步晚,但经过长期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一些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城市,体育产业已粗具规模,在这些地区GDP中占有相当比重。2010年3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文件指示,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六)培养社会意识功能

这里的社会意识主要是指团结、协作和竞争意识。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体育竞赛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强烈的取胜欲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竞赛中就不可能取得胜利。体育竞赛,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竞赛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既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竞争意识,又要懂得与同伴和队友的团结协作,才可能达到目的。而体育的这种“模拟社会”的功能,将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三、体育的组成

体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功,其内容十分广泛,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现代体育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使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我们从现代体育的不同属性或关系比较出发,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予以的影响不同,对现代体育进行分类。目前普遍认为,现代体育运动主要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部分构成。

1.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又称狭义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等相互配合,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完善人类的自身发展,使学生具有良好体质,没有竞技运动的功利性,也没有社会体育的随意性,而是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为了达到教育、培养及锻炼身体的目的,不同层次的学校体育按不同教育阶段和年龄特征,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组织形式,围绕“增强体质”这一“中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

2.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它是在全面增强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以取得优异成绩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各种竞赛活动。这种竞赛具有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和高度的技艺性,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竞赛成绩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

高水平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种特殊形态,成为一种专业化或职业化的社会体育现象,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已有50多种用于国际比赛的运动项目,并设有相应的国际体育组织和单项运动协会。世界各国都把很大的力量投入到奥运会比赛上,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夺取金牌,而且是追求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为了“和平、友谊、进步”,促进人类的友谊,增强人类的体质,提高运动技艺和精神境界,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3.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亦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旨在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健身、娱乐、休闲体育、养生体育和医疗体育都属于社会体育的范畴。它的对象主要是一般民众,其中包括男女老少及伤病残者,活动领域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活动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强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社会体育一般运动量和强度适中,对运动技术要求比较低,不追求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在于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另外,它的随意性较强,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活动练习。一般是参加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来进行身体活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业余时间增加,以及社会生活对人的要求,群众体育将日益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推行全民建身计划。199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旨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201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明确到2015年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任务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人们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群众体育普及的程度(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和时间多少等);体育运动的制度和措施的制度和执行情况;各种体育设施的状况;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最后成绩等。这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标志。

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者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它们都要求全面地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机能的能力。在三者的实践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技能。不同的是,学校体育的侧重点是教育,竞技体育的侧重点是训练和比赛,社会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强身健体。

小贴士1-3

《全民健身条例》

《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由国务院制定的办法。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它对全民健身管理机制、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保障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并把每年8月8日确定为全民健身日。

第二节 高等学校体育

一、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在“培养体魄健壮、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新世纪是科技大发展的年代,对合格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培养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四化”建设的开拓型人才,高校体育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学校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成为身心健康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身心健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无论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还是发展科学技术文化,都集中反映了人才规格的要求必须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应通过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基本组织形式,围绕“健康第一”的目标,全面实现学校体育各项任务。

(二)高等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高等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高等学校体育不仅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明确指出:“重点抓好学校体育,把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一个民族的体质水平是这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他们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适应能力也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心理也逐渐成熟,精力和体力相当充沛。在这一时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体力、智力和能力。发展体能,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为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对提高民族的体质水平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其次,高等学校体育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源泉。现代竞技运动要求贯彻科学训练与比赛的原则,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和智能,才能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大学生在体能和智能上都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优势,有条件有可能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训练。”最后,高等学校体育对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不仅是完善自身和推动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要,也是毕业后走向社会,坚持终身体育,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学校体育是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健康、文明、和谐的课余文化生活,以适应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体育活动能使大学校园充满活力和生机,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另外,参与和观赏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可促进大学生体能和智能发展,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小贴士1-4

专家预测20年后社区体育大变化

变化之一:人们在社区生活的时间将大大延长,人们的体育活动主要在社区内开展。

变化之二:社会体育指导员将成为受到人们尊重的一种职业。

变化之三:社区间的竞赛活动、社区组织的体育旅游活动将成为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

变化之四:人们大量的体育消费将在社区内实现。

变化之五:一个居民住宅区,体育娱乐设施健全与否将成为确定房价的重要标准。体育娱乐的占地面积将和绿化地带一样成为一项硬性规划指标。

二、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其教育目的应和高校教育总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即为总目标服务,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另一方面,高校体育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应该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属性,即要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提高人的潜能,增加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所以,综合来讲,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身心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过程中,进德、益智、健美,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所需的合格人才。

(二)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健康与体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把健康作为体质状况的起码条件,那么,体质则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因此,评价大学生体质优劣,不仅看他们的机体各器官有无疾病,机能是否正常,还要看他们的心理和精神上有没有缺陷。只有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发展,才算得上体格健全。

2.传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理论讲授等各种体育途径,向学生进行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还要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学习和掌握1—2项有兴趣、有特长、有延续性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让他们学到手,带着走,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并能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达到终身受益之目的。

3.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体育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要育“体”,还要育“心”,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活动和竞赛之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要培养拼搏进取的竞争意识和遵纪守法等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现代体育意识;要把健康与生存、学习、工作、生活和自身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要培养勤奋好学、勇敢顽强、团结合作,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等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发展。

4.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当然也包括了培养体育人才,大学应当成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预备队。随着现代大学生国际体育交往的不断增多,迫切地需要建立一支真正能够代表我国大学生的高水平体育运动队伍,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学校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努力赶上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可行性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体育强国的先例可供借鉴,高等学校应该为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创造条件,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三、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及实施

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关键环节。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高校逐步推行“完全学分制”,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体育课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随着高校体育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的课程。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以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计,每学年为72学时,共计144学时。大学体育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课的学时为总学时数的10%,包括运动卫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理论内容,一般应结合身体锻炼实践课进行教学。必修课实践部分中,用于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数的50%。选修课实践部分中,用于发展一般身体素质的学时,应不少于总学时数的30%。根据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和体育学科的自身发展规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课程。

1.必修课

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意义,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改善身体形态。增进健康,培养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对体质和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该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设置,以基础课、选项课等多种形式分项目、分层次地组织教学。

(1)基础课:根据学生入学时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及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体育理论的基础教育,全面加强身体素质锻炼,学习和掌握有关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及部分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技能,树立健康的体育观,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选项课:依据学校师资及教学设施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水平,选择某一个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来学习,自主选择上课内容及水平层次,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2.选修课

选修课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课程,是必修课的延续和补充,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体育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意识。

3.提高课

提高课是根据学校传统运动项目和学生的运动专长,为学校、院(系)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专门人才所开设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的一种形式。本课程可参照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和形式组织教学。

4.体育保健课

体育保健课是为有疾病、残疾或体弱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其目的是使他们得到相应的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康复锻炼的方法,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教学内容可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5.俱乐部锻炼课程

俱乐部锻炼课程为面向广大学生的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的锻炼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健身锻炼,参加比赛和参与组织。在学校设定的项目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俱乐部、自主选择时间、自主选择指导教师。

(二)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是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为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提供了重要途径。国家颁发的《体育法》、《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健身条例》,对学校体育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具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7号文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各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传统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这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早操

早操即清晨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合理作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每天坚持20-30分钟的晨练,一般选择散步、健身跑、广播操、武术、太极拳等内容,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学习。通过早操,可以兴奋神经,活跃生理机能,促进有机体以良好的状态进入一天的学习生活。此外,开展早操对于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校园精神文明也有重要意义。

2.课间操

课间操是在课间休息时进行的时间较短的轻微活动。活动方式一般以散步操、太极拳等内容为主,5-10分钟较为适宜。通过课间操,可调节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消除静坐上课的脑力疲劳,使接下来的学习保持充沛的精力。

3.班级体育锻炼

班级体育锻炼,是大学生结束一天课程学习之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教学班为单位,分组、分项、定点组织活动,以选择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集体项目为宜。通过班级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学校社团协会型体育俱乐部

学校社团协会型体育俱乐部是将热爱体育运动中某种项目、某类活动的学生组织起来,缴纳一定的会员费,享受一定的权利,承担一定的义务,按照章程定期开展活动的形式。多以定期举行体育活动的竞赛,促进学生体育自主锻炼,培养组织体育活动竞赛能力。其主要特征是社团和协会将体育作为开展活动的一项内容,把个体的自觉自愿归结在社团和协会相对固定的计划安排内,实行“自主自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管理方式,通过定期的俱乐部活动提高社团和协会的凝聚力。

5.体育节

体育节是在课外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育活动。体育节时间比较灵活,可用一周或几天,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这一活动。体育节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适应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又要兼顾知识性和教育性。在举办体育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宣传工作,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内在校园创造一种体育活动的热烈气氛。这对吸引更多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会产生良好的作用,也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课余体育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将部分热爱体育运动、身体素质好、有专项运动特长的学生,按项目组织起来,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化教育过程。其目的是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它本身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体育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在体育课程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基础上实现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的一个基本途径。

在高校可以组建不同水平、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队伍并进行课余体育训练,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兴趣运动训练队

只要身体素质好,有专项特长,兴趣浓厚,本人自愿,经过批准就可以参加兴趣运动训练队。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设备、传统运动项目等条件来决定。训练的目的可以为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也可以不为任何比赛,而仅仅为了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种训练队常以单项协会或俱乐部的形式完成训练任务。在这种基础训练队中可以产生班队、年级队、系队、校队的优秀人才。

2.学校代表队

学校代表队的目的主要是代表学校参加校际或上级组织的比赛,项目设置一般根据学校传统运动项目和上级比赛的竞赛规程来决定,其队数和每队人数均比兴趣训练队少。一般由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学习成绩合格、思想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

3.高水平运动队

高等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优秀运动员人才梯队建设的战略举措,旨在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开辟一条新的途径。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通知》,确立了51所试点学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1995年增为53所,运动项目的设置比重最大的为田径项目,其他依次为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目前,各高等院校根据学校实际,正致力于对局部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学制及训练与管理的探索与创新,为开拓竞技体育人才输送渠道和扩大国际交往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课余体育训练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课余体育训练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其实质是对运动员的机体进行改造,训练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管理训练和队风训练等。为提高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运动基础、作息制度及生理、心理特点制订专门的训练计划,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

(四)体育运动竞赛

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课外体育的组成都分,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重要组织形式。高等学校开展运动竞赛,主要是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调动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丰富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通过运动竞赛这一形式,可以检查教学和训练情况,总结和交流经验,也可以选拔体育人才。

在高等学校,运动竞赛分校内和校外两大类,经常采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学校运动会:高等学校通常有春或秋季举行的田径运动会。它的特点是项目多、规模大,能较全面地检查学校田径运动开展的情况,进一步推动该项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2.传统项目比赛: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一项或几项传统项目长期开展比赛,如篮球、排球、越野跑、乒乓球、拔河、跳绳等,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锻炼和训练,定期举行传统项目比赛。

3.对抗赛:不同班级、院系或几个学校联合组织的比赛。目的在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它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便于在业余时间进行。

4.友谊赛:与邀请赛和对抗赛基本相同,只是在对象、水平、规则等方面不像对抗赛那样要求严格。

5.测验赛: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标准或了解运动员进步情况而组织的比赛。

6.选拔赛:为了组织某一项目的运动队(或代表队),而进行选拔队员的比赛,它可以单独组织,也可结合其他比赛进行选拔。

7.表演赛:为了宣传体育运动的意义和扩大影响,或对要开展的项目作示范性介绍而举行的比赛,如武术、艺术体操、广播体操等。表演赛可以单独组织或在运动会中附带进行。

同类推荐
  •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人口与生殖健康

    人口与生殖健康

    本书讲述了人口学的基本知识;分析了我国人口现状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理清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介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的法律法规;阐明了性与生殖健康、生育与节育、优生优育等知识。
  •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父母如何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父母如何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

    《孩子学习的黄金期》从激发兴趣、学习环节、各科学习、才艺培养等多个方面,就广大父母如何帮助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科学的指导,以帮助家长引导孩子一入学就很快适应学枝的生活和学习,并且努力在各方面出类拔萃。以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并具极强的指导性,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的一大特点。同时,书中字里行间溢出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读来轻松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指导性、操作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本的家庭教育读物。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

    本书紧扣《规范》的基本精神,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解读《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内容体系,重点解读六条师德规范的内涵,疏理其间的逻辑关系,构成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 财务会计(第二版)

    财务会计(第二版)

    余海宗编著的《财务会计(第2版)》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立足我国会计实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关键词。具体修订内容:增加了对财务会计概念及特征的阐述;对存货的初始计量问题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补充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具体会计处理;完善了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处理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凡真武

    超凡真武

    当异度空间入侵现实世界,地球文明迎来灾厄降临。在神秘世界的恐怖生物面前,人类为求自保,古老的武道修行,再次开始复兴崛起,就此开启超凡进化。一切就从林离无意中发现一条空间通道开始!
  •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编辑推荐: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刘玉民倾情力作!塑造了东方奇人群像!打破长篇小说的局限!看作者如何用另一种文学形式深入生活!
  • 万古独尊

    万古独尊

    掌方天神鼎,御九阳仙气,练就神魔地狱,横扫九天仙佛!将挑衅我的,全部打入尘埃;将背叛我的,统统扫入地狱!至尊重生,将会引起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
  • 隆兴编年通论

    隆兴编年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面神尊:霸爱纨绔妃

    冷面神尊:霸爱纨绔妃

    千年等待,她终于找到了日思夜想的人儿。于是乎,方圆十里,只要有雌性动物接近,一律灭之!美名其曰;护花!他:听说,我冷漠,傲娇,对你态度恶劣,恩?某女惊:纯属造谣!你华贵,高冷,神秘,无人可比!某男似笑非笑逼近她:原来我在你心里这么高大上?不过……这还不够深刻。某女诧异;深刻?于是某男强势壁咚,翻身压制,“我免费教你啊。“一不小心,寻找千年的暖暖小夫君秒变腹黑闷骚帝,宠到她求饶!她嘤嘤捂脸,自己找到的夫君,哭着也得抱着。
  • 豪门霸少:老婆别太拽

    豪门霸少:老婆别太拽

    冷旭尧看着床上躺着的一双人,心中的怒火达到了顶点,“穆念微,你说回来有重要的话要告诉我,就是要告诉我,你给我戴了绿帽子?”穆念微在冷旭尧的怒吼声中,醒了过来,迷茫地看着眼前犹如怒化的狮子般的冷旭尧。不明白冷旭尧这怒火来自哪里。直到顺着冷旭尧的目光,穆念微往自己身边看去,居然有一个男人跟自己同躺在一张床上。穆念微下意识往自己身上摸索,惊觉自己身上未着寸缕。“旭尧,你听我说~我~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你听我解释!”“解释?都让我捉奸在床了,还解释什么?穆念微,你真让我恶心。”冷旭尧甩开了穆念微的手,转身就走。“旭尧,你别走,听我说···”穆念微顾不得会走光,赶紧伸手去拦冷旭尧。“别碰我,我嫌脏。”
  • 放生

    放生

    每一天,都有多少人在张望婚姻,如同远远地张望梦想的城。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从彼此认可到彼此认领,以及从身体到内心的忠诚的使唤。围城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有一座自已满意的城,那是一定愿意围起来的。苍穹之上到底有没有救星?仰望到尽头,你是不是惊讶地发现了救星的自救。琚丝桐的《放生》讲述了孝顺母亲善待公婆的明慧雯,因为母亲突患癌症而使平常安稳幸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 半梦半醒中等你

    半梦半醒中等你

    苏情遇见叶尘风,是在她23岁那年。本以为余生就这样将就的过下去,直到他的出现,结束了她的荒诞过往。那时她还只是对他有点兴趣,就起了捉弄他的心思。可未曾想到,有朝一日,她嫁给了他。他宠她,爱她,护她,许她一世承诺。尘风,往事如风。或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的余生,注定是属于他的。
  • 堪尽繁花

    堪尽繁花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情豪溢,天地归心!至性至善,大道天成!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