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4900000015

第15章 高等教育(1)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世界上工业化国家并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5万人,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一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1998年中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不到800万人,到2010年已增加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稳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实现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预期发展目标。

(一)世纪之交以来的规模显著扩展

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政府决定大幅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上大学难的问题。从“扩招”前后的毕业生总量看,2001—2010年各类高等教育毕业生合计5107.1万人,同1991—2000年的1492.2万人相比,增长2.4倍。其中,毕业研究生增幅最大,增长4.7倍,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增长3.5倍,增幅远高于成人高校。尽管国务院在2005年开始宏观调控招生总量,但因之前“扩招”的原因,2006—2010年间的毕业生增幅最大,除成人高校外,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和所有类别研究生数均超过前15年的毕业生总和。[2]

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小,1998年已有明显增长,再到201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比1998年增长近3倍,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增加5.5倍,超过了同期成人本专科在校生的增幅,其中,普通专科和成人本科的增幅十分显著,成人专科的增幅最小。2010年,原计划成人本专科在校生600万人的“十一五”规划目标未能实现,但普通本专科增量很大,拉动高教在学总规模比原计划3000万人目标多出105万人。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素质逐渐改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再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看,中国从1990年的3.4%,到世纪之交刚刚接近10%,2002年达到15%,迈入通常所说的大众化的门槛,2010年达到26.5%。

高校“扩招”以来,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中国政府重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推进高水平教师从事基础教学工作;重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建设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师培训网,鼓励高等学校建立校内培训教师制度,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进修提高;组织开展每两年一次的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表彰工作,重点奖励在本科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在社会上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教育部通过多种有效举措,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等项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中国政府同英、法、德、澳等39个国家签订了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基本质量得到了国外同行认可。

(二)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2000—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事业发展迅速,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科学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科学技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发展,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1.高等学校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规模

中国高等学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持续增长。据统计,2000—2010年,在全国理工、农医类高校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从22.32万人增加到32.29万人,增长44.7%;研究与试验发展折合全时人员从19.37万人年增加到22.07万人年,增长13.9%。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从113.5亿元增加到733.95亿元,年均增长20.6%;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63.7亿元增加到475.12亿元,年均增长22.5%。

2.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在中国国家有关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承担了一批国家实验室试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2000—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发展机构从1866个增至5010个,增长1.7倍;从事研究与发展的人员从33180人增至80166人,增长1.4倍;研究项目也从27243个增至125513个,增长3.6倍。其中,依托中国高等学校筹建的国家实验室4个,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6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08个(包括省部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86家。同时,依靠“985工程”的支持,有关高等学校共建设科研创新平台252个。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高等院校科学研究能力,而且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

3.承担科研项目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等学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重要力量的地位日益凸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2000—2010年,高等学校累计承担的全国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超过半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占80%,重点项目占64%。同期,中国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由9.3万项增至32.1万项,增长2.5倍;其中,基础研究由2.7万项增至11.7万项,增长3.5倍;应用研究由5.2万项增至16.7万项,增长2.2倍;试验发展也由1.4万项增至3.7万项,增长1.6倍。中国高校发表学术论文由2.8万篇增加到7.4万篇,增长1.6倍;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由2.6万篇增至17.5万篇,增长5.7倍。高等学校依靠自身学科齐全和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在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要承担力量。

4.科研成果转化与科研成果奖励

在中国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高等学校获奖数量逐年递增,每年都占较大的比例。仅2010年,中国高等学校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1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70.0%;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2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75.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152项,占全国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71.0%。

北京大学王选院士、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和首都医科大学王忠诚院士、复旦大学谷超豪院士和上海交通大学王振义院士分别获得了2001年度、2008年度、2009年度和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南京大学闵乃本教授所属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了2003年度和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南大学黄伯云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广军教授,以及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军教授所属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科研项目,分别获得2004年度、2008年度和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0年,全国理工农医类高校共获得授权专利43153件,比2009年增长54.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9036件,占全国职务发明专利授权总数的28.8%。2010年高等学校签订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金额196.6亿元,比2009年的134.97亿元增长45.7%。

(三)高等学校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

进入21世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高校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通过战略谋划,扎实推进,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脱颖而出;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建立了一批堪称“国家队”的研究基地,搭建了现代化的信息和科研服务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风气;研究硕果累累,产生了一批有深度、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增强了国际学术影响力。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更趋合理,高层次人才比例大幅提高。据统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总数达到44.05万人,比2000年的24.36万人增长80.8%;其中,教授约54.97万人,副教授约11.61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两倍和为97.8%。通过高端人才建设计划,共支持学校聘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0多名。

据统计,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当年在研项目总数22.6万项,各类项目经费投入总额达到45.5亿元,比2000年的3.46亿元增长12.2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项目资助范围面向全国2000多所普通高校,并特别向西部地区和民族院校实行政策倾斜,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从1999年实施以来,共设立了151个重点研究基地(其中教育部重点基地135个,省部共建重点基地16个),分布在全国66所高校,基本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所有重要领域。该计划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学术精湛、作风严谨,具有多学科背景和综合研究能力的学术队伍。151个重点研究基地有专职人员近2000人,兼职人员3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约占9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约占70%,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达到各自总数的1/3。十年来,重点研究基地以不到全国高校文科10%的研究力量,取得了占全国高校近1/3的研究成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70多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0多项,分别超过各自总量的50%和75%。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约1.5万篇,人均逾5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2000篇,被SSCI和A&HCI收录500多篇;以基地名义出版学术专著6000多部,人均近两部,其中在境外出版著作100多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50多项,占获奖总数的1/3强;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00多项。另外,还培养博士研究生1万多名,50多人的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超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人文社科类总数的50%;为社会各界10多万人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800多期(次)。先后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500余场,与国外300多所高校建立起了良好合作关系。

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0年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24.19万部,发表论文约258.59万篇。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四届和第五届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共有1074项优秀成果获奖。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推出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精品,在决策咨询服务、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集合高校内外优秀研究团队和顶尖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历年立项的330多个重大攻关项目牵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数百家,汇聚研究人员3000多名,推出学术专著68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5760多篇,提交各类咨询报告720多份。

通过加强网络管理平台、文献基础数据库、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络的建设,提升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支撑。“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收藏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提供多项专业化、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服务。“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访问量大幅上升,日均访问量近2万人次。

同类推荐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什么是社会常识?“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曾说:“社会常识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必须掌握且行之有效的知识,对于一个人而言,社会常识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社会常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自然也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了。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生命语文

    生命语文

    本书从生命语文的内涵、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文本的阅读,以及课堂空间的构造等四个方面,细致阐述了她所提倡的“生命语文”理念和教学实践过程。作者对“生命语文”的创造性的教学探索,表现出了全新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和有效的教学能量——既能深入文本的内部世界、领略文本世界内部构成的绚丽风光,理解和建构文本意义,赋予文本以“活”的生命,又能在建构文本世界的同时建构自我世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与语文的文化意蕴和诗性内质的体验和感悟、对话与交流,涵养文化精神,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得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提升生命质量。
热门推荐
  • 都市全职天师

    都市全职天师

    姜易很羡慕古代的那些天师,只要努力抓抓鬼,捉几个小妖怪,皇帝都要叫你爸爸。而现在,做为一个优秀的天师,不仅要认真读书工作,还要赚钱买房,赡养师傅,照顾美女徒弟,最后还要学科学技术……为了让自己活得明白点,只好把所有挡在面前的妖魔鬼怪、天才对手全部踩在脚下让他们用力叫,爸爸!
  • 网游之离尘剑修

    网游之离尘剑修

    昆仑练剑练十年,再回都市已懵逼。在这个虚拟游戏风靡全球的时代,从昆仑山学剑十年归来的云珞以剑道入尘,踏足《离尘》世界,他又能在这网游世界划出如何浓重的一笔。
  • The Pupil

    The Pup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可爱你被逮捕了

    小可爱你被逮捕了

    震惊!晏少捡回家的神秘女孩竟喊他——爸爸?!十级洁癖的晏家太子爷亲自抱回家一个失忆的小姑娘,捧在心尖疼爱,宠得无法无天。小姑娘又娇又软,拧不开瓶盖爱撒娇,打雷闪电要抱抱,遇到蟑螂喊怕怕……大家都以为晏家少主养了一只小白兔,直到后来亲眼见她徒手将两个壮汉打趴,踩在脚下嗷嗷哭!被撞破的小姑娘心慌意乱,晏少长臂一揽将爪牙锋利的小姑娘搂进怀里,低声诱哄:“别当混世大魔王了,做我的小公主吧!”【这是一个傲娇大少爷捡回失散多年的小青梅,把她宠成小公主的故事!】【也是一个情商智商双高的腹黑青梅伪装成小白兔,撩动竹马哥哥谈恋爱的故事!】“大狗狗。”“是狼。”“我喜欢大狗狗QAQ”“汪!”
  • 别让坏心态害了你

    别让坏心态害了你

    我们每天都会整理自己的房间,可是我们也许很少想到过要整理自己的心情。整理房间,我们可以丢弃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同样,整理我们的心情,也可以丢弃对我们处理事情不利的坏情绪。本书不是教年轻人拼命地迎合别人、丢掉个性、忘记自我,而是告诉年轻人在处世方面,不但要善良、真诚、宽容,还要学会做事,灵活而圆融地做事,在保护自己和不伤害到他人的基础上做事。即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一起出发,对你的性格死角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做好铺垫。
  • 林徽因剧本集

    林徽因剧本集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建筑学等方面成就斐然。通过她,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华绝色和风花雪月,让后人追昔抚今,心生向往。
  •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用易经的观点读透西游记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好书确实是要多读几遍才行的。多次阅读之后,很多人发现《西游记》里面不仅有神仙妖怪、风花雪月、刀光剑影,而且还蕴含着一种超强的、超绝的、超越的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易经!易学是中国文化生活的根源,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历程,对中国文史学的发展,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西游记》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一代大文豪,博览群书,他正巧通晓阴阳五行和佛理!
  • 星帝问仙

    星帝问仙

    一个雄奇磅礴的仙侠世界,一个有情有义的世间凡尘。天生缺少一魂一魄的少年走上征途。夺天地为三魂七魄,山河大地化肌脉血肉。我志一方净土!我志傲天凌云!我志为道!兄弟热血,儿女情长,生离死别。让我们一起踏三千大千世界,一起铸就一个全新的仙侠世界。一起问仙问天问道!
  • 书鲍忠壮公轶事

    书鲍忠壮公轶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翻滚吧闲鱼君

    翻滚吧闲鱼君

    李闲鱼不想当大英雄,只想做幕后的咸鱼大佬。这是一个咸鱼少年被迫改邪归正,拯救世界的恶俗故事,也是一段卑微中成长,孤独中逆战不可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