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89

第89章 我和父亲(1)

范若丁

我不了解父亲,至今我还不了解父亲。

世人也不了解父亲。我想父亲在离世时,他的内心有一种难言的巨大的哀痛。

父亲用他的一生,写了一部充满矛盾的历史。

父亲给我留下的是一个谜,一个矛盾。

我说不出父亲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我朦胧记得由于我小时候体弱与好哭,他是很厌恶我的,一次他从前线回到郭村老家,他听到我在厢房不住啼哭,就走到上房前檐下厉声喝道:“再哭就把他扔出去!”当然我还是哭,他也没有把我扔出去,但他却把“扔出去”这几个可怕的字扔进了我朦胧的脑海里。可能这就是父亲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他很少回家,每隔一两年回来一次,哥哥、姐姐都要围上去叫“爸爸”,我不叫,他也当没有看到我。

一次他从洛阳回家,好像那时他的官职是“司令”吧,他出资办的小学已开课两年,老师带着全校同学到四里外的蔡店街去欢迎他。他从一辆崭新的人力车上下来,面带微笑,从瑟缩在寒风中的小学生的队列前走过,却没有认出我,或者不愿意认出我。我对他不认我倒没有感到屈辱,只奇怪他为什么坐人力车:你的马呢?你的汽车呢?打仗时都丢了吗?我心里感到惊惧和好笑。

老家郭村是伏牛山北麓一个不大不小的庄子,百来户人家。我跟母亲从开封回到郭村时,村子周围还有土筑的寨墙,墙下有寨濠。村里的南北东西大街,都铺上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石块,牛车走在上面,发出轰隆隆的响声。村子的中心是十字街口,十字街口往南有两口古井,村人大都来此汲水,这是村里最热闹的所在。南大街有一座村公所和一间中药店,除此之外,村中好像没有别的能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我家的新宅没有建成之前,村里的建筑很一般,都是些低矮瓦屋和草房,包括村中首户郭举人家。我家的新宅为中西合璧,轩敞高大,位于村北,故被村人称为“北官”。后来父亲出资,又在我家北侧建起几十间房屋,办了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从学校再往北去,就是一片辽阔的直达龙门山口的平野。数十里的平野上点缀着许多阡陌和村落,远远近近,朦朦胧胧,当麦苗长高时,它们一会儿被绿浪淹没,一会儿被绿浪托起,飘飘悠悠,浮浮沉沉,能令孩子们生发出无限遐想。平野的四季变化和光秃南山的凝重,都很美,唯村中沉闷、散乱与闭塞的景象,使我感受着一种蒙昧与神秘的说不清的压抑。

村里人都说我父亲好,当了大官不忘本。他每次回家,进村都是步行,从不敢坐车骑马进村。那时公路只通到离郭村二十里的寨街,从寨街到郭村则是陷在深深路沟里的坑洼不平的黄泥路。晴天可勉强把汽车开到村边,阴雨天就不行。有一年秋天下连阴雨,他居然要家里的伙计赶几匹大马把小汽车从寨街拖回郭村。我心里好奇怪,既然不坐又何必把小汽车拉回来呢?可村里的孩子高兴,整天围着小汽车打转。

父亲虽然穿草绿色的哔叽呢军装,竖背挺胸,一副军人派头,但在村上遇到老人,依然“大伯、大娘”地叫着。所以村上的人都称赞他。他每次回家,不忘乡亲,常带回许多白糖、茶叶之类的东西送给大家。有一次他还带了几驮子桐油籽和荆条籽,发动村中青壮年到南山种植。他想给村民一个致富的门路,正像他办学校,想使村民脱去蒙味状态一样,都是为了想报答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父亲不喜欢祖母以势压人,他不敢直说,常劝祖母不要管地方上的闲事。

他对家中其他人也这样要求。一向性子平和的二伯,一次把外村一个偷地庄稼的人捆起打了一顿。父亲听说后,对二伯十分不满。

父亲喜欢交朋友,喜欢喝酒,每当他回来,家里就要热闹几天,猜拳行令、呼朋唤友,从三门里就可听到他在二院大客厅里大声讲话的声音。他在他的下属面前很威严,他的下属好像都很佩服他,包括他那身草绿色哔叽军装都令他们崇拜。他的副官和勤务兵喜欢在我们这般孩子面前神吹穷聊,把父亲说成是刀枪不入、呼风唤雨的神人。抗日战争期间;父亲在黄河北曾两次率部突围。

一次是l940年八九月间,部队被日军包围,第一战区长官部命令煳与日军“和谈”,“虚以委蛇”。他到濮阳去同日军谈判,借酒大骂日军司令官‘~说你们小日本瞎了眼,想叫我范龙章当汉奸,办不到!我是来骗你们的机关枪大炮的!

翻译把他骂日本人的话翻译成是骂蒋介石的,日本人信以为真,居然给他发了10万发子弹。有了子弹他便率部突围,打了几天几夜,风雨交加,终于被他突出了包围圈。1943年四五月间,国民党庞炳勋集团军在日本大举进犯面前,两个军投降,一个军溃散,只有他率部过了黄河。这一次又是风雨晦如磐,天助他脱险。所以他的士兵应着他的名字把他看成“龙”,编出了神话。都说父亲讲义气,打仗不怕死,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他对他的部队是有吸引力的。有一个我看到他打一个勤务兵,十分不解。这个勤务兵把他一条毯子不知放到哪里了,一时找不到,他就抡起手仗打了勤务兵几下。接着他要这个勤务兵去试机枪。那时郭村的寨墙还未扒,勤务兵揉揉哭红的眼,爬在我家门口的大椿树下,肩顶轻机枪,几发点射,把土寨墙打了几个大黑洞。枪声脆响,父亲一高兴还帮勤务兵拍拍身上的土,当时我呆呆地看着,真不明白父亲。

父亲文化不高,却善于辞令。他喜欢给士兵训话,士兵居然爱听,并且都学会了他的口头语。他喜欢讲“你们觉量着”,不少官兵都学会说“你们觉量着”。有一次他到学校训话,对着我们这些站在旗杆前的小学生讲了一个早上。

“你们觉量着你们应不应该好好读书?抗战胜利后要建国。靠谁来建国?靠你们来建国。你们觉量着不学好本领行不行?……”他讲完了,我跟着大家一起鼓掌,我心里想,他没有老师讲得好听。但我没有说出来。朝阳已经爬上学校的围墙,在一片杂树林背后挂着,血红血红。我睁大眼直瞪着那团红光,望着晶亮晶亮的露珠。空气很湿润,阳光一点不刺眼。我呆呆望着,直到上课钟敲响。操场上只有我一个人,我不知同学们什么时候散去,也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离开。

1944年,家乡沦陷,父亲派人把全家接到他的防地南召。我们住在刘村,离他的师部留山只有三十里路,所以他常回来。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有一天下雪,教室前边有一层很厚的积雪,我就把雪描写了一番,过了几天雪融化了,阶前积了一个小小的水潭,我兴之所至,在日记中把这水潭也描写了一番,并说明这水潭是如何如何形成的。过了两天水潭消失了,我写道:“这小潭哪里去了?呵,原来它被太阳蒸发了,它变成水蒸气,变成云,正在蓝天上浮游呢。”不想这几篇日记被级任老师看中,并呈给校长,校长称赞不已,于是我的功课特别是作文就在学校出了名。到刘村后,父亲不知听谁告诉他了这件事,忽然想起他还有个其貌甚丑,其性甚犟的三儿子,兴奋得不得了,要我拿作文给他看,他也真真地挺着胸脯,手持作文本看个详细,不时还点头称好。父亲可怜,他自幼没有读过书,对文化敬畏之极,把我这个远非秀才的蒙童也当作文魁星了。

本来父亲很宠爱大哥汉卿和二哥汉臣。大哥很文雅,二哥很聪明,父亲对他俩寄予厚望,我这两位兄长确也自幼抱负不凡。大哥念中学时,本是个长得白白净净的儒弱公子,最喜欢背诵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之类的名句,却偏偏要把自己想象成叱咤疆场的英雄,并给他和二哥起了“军峰”、“军枢”恁般了得的名号,很不把父亲这个“司令”放在眼里。后来他有两件事伤了父亲的心,一件是1943年秋,他与父亲在二十七纵队时的副司令赵紫俊的女儿结婚,父亲为这场婚事没少花心力与金钱,从天津采办了很多迎娶的用品,给大哥订制了西服,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大哥与父亲争吵,不肯着西装,说自己脖子长,着西装不好看,要穿长袍马褂。本来女方已决定第二天穿婚纱,不得不赶快通知人家改穿旗袍。父亲气得脸色发青。再一件是我家逃难到刘村后,父亲要大哥到西安或重庆考大学,大哥坚决不上大学,要到西安上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去了两个月,受不了军校的苦,又回到家里。父亲只好任由他去,不再过问他的事。祖母很偏心,喜欢大哥不喜欢二哥,他护住大哥却专爱挑二哥的毛病。二哥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爱动。老家郭村那两口古井,井口很大,二哥六七岁时就敢从井口上跳过来跳过去;二哥喜欢爬高上低,喜欢在墙缝里掏麻雀,并把雀雏调教得听从指挥,这些作为惹怒了祖母,祖母一见父亲就要唠叨二哥的种种“行状”。大哥的书没有读好,还常同他闹气,二哥机灵调皮,不太用功,他把范家的文运就寄托在我身上了。他每次回到刘村,就要看我的作文,我也确实令他高兴过几次。但我性子执拗,总同他有种隔膜,他也无奈。

到冬天,我和哥哥没有棉衣,父亲要军需官送来两套士兵的棉军装,太大,一个勤务兵送我到李青店去改棉衣,遇到大雨当天回不来,晚上我同勤务兵睡在一间小客栈的牲口房里,可能谁都想不到我是师长少爷,棉衣改好,哥哥不肯穿,父亲看到我穿着怪模怪样的棉衣,夸了我一句:“汉生老实。”

刘村是个小寨子,被土夯的寨墙围着,中间一条大街,从东寨门直通西寨门。南寨门有门楼而没有门洞,人们只从三个寨门出入。街上有几间杂货店,还有一个邮政代办所。我们家借住在寨西南角一个大户人家里。我虽出生在开封,但我尚不记事已回到郭村。刘村比郭村大,也比郭村热闹,有点城镇的气象。它是我最早留下印象的“城池”,所以至今有关“城池”的联想,我仍然会把地点移至刘村。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豫南小集镇。它西临白河,南滨留河,地处两河交处,河对岸是起伏的山丘,山丘上长满丛丛柞树,深秋季节,柞叶像被秋风烧过,变成半焦的暗褐色。冷风吹来,满山都似火苗飘荡。留河岸上,疏疏落落地立着一兜兜芦苇,灰白色的芦花在阳光下闪动,远看如无数只白鹤在低徊高翔。河岸与寨墙之间有一大片桃林,桃子早御了,桃叶飘落了,但那密密的交织在一起的枝干,仍铺排出一派蓊茏之气,令人感觉不到秋之萧条、冬之凛冽。白河离寨子稍远,碧清的河水和白色的沙滩从遥远的天际飘到这里一展,似要把这座小镇裹挟了去。它是天之河,它的美丽无与伦比。我喜欢站在寨墙上眺望它,一带稀疏的柳林含着晚霞托着殷红的夕阳,夕阳慢慢下坠,渐淡渐扁,又踮踮脚,不知是跌落到岭后还是河底。河水在辉煌地一亮之后变暗了,沙石滩上飞起一群大雁,啼鸣着,扇动着黑色的翅膀在河面上盘桓,好像要打捞落日,但它们的翅羽遮住了西天的霞光,天猛一下子黑了下来。我回头望望,原来星辰早在东方升起,寨子里已有点点灯光。

刘村有一座中学——南都中学和一座中心小学。中学在街上,小学在东门外,二哥上中学,我每天到东门外上小学。父亲所以选择刘村来安置我们,我想是为了我们念书方便,我记事之后跟着父亲驻防,这是仅有的一次,我们借住人家三间房,母亲和弟弟、妹妹住东间,乳母带我和哥哥住西间,正中一间算是客厅。我住的房间南窗下有一书桌,我同哥哥常在上面做作业。父亲每回家,常到书桌旁站站,看我们做作业。他只是默默地看一看,从不说话。

父亲常带愁苦之色。那时候部队非常困难,老家的房子被日本人扒了,财。物几乎全毁,祖母总是向父亲要钱,父亲没有钱她就闹,还闹到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那里。这一次高树勋对父亲很同情,给了祖母一些钱,说父亲是孝子。

美国援华团到中国,派了许多视察组,有一个视察组到新八军来,为首的是一个美军校级军官。军部在石桥,军长胡伯翰要各师师长到石桥欢迎援华团视察组,并要求军容严整,必须穿马靴。经过几年的辗转,父亲私人的物品几乎一无所有,哪来的马靴?一个副官听说某团长还有双马靴,赶快借来。父亲穿起来太小,夹脚,他痛苦地走几步,突然大怒,脱掉靴子猛然向墙上掷去,狂吼道:“老子这个师长不当了,他妈的,我这个将军还得穿马靴向洋少校敬礼,可笑!

同类推荐
  •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文集(1—7卷)

    鲁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高级记者。历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体育报告文学研究会会长。该文集是他五十多年文学创作的集成,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报告文学、人物传记、散文、影视剧本等。如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长篇散文《世纪之战》《近墨者黑》等。作品曾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文学大奖。
  •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一念花开锁清思:林徽因

    《林徽因:一念花开锁清思》是“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 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一生。作者以林的感情经历为线索,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爱情和婚姻,以及坊间传言的林徽因与徐志摩、金岳霖的 感情纠葛,同时也较多的涉及了林徽因在文学和建筑上的成就,并折射出她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是一本比较全面的讲述林徽因生平的评传。
  • 苏曼殊作品选

    苏曼殊作品选

    英人诗句,以师梨最奇诡而兼流丽。尝译其《含羞草》一篇,峻洁无伦,其诗格盖合中土义山,长吉而镕冶之者。曩者英吉利莲华女士以《师梨诗选》媵英领事佛莱蔗于海上,佛子持贶蔡八,蔡八移赠于余。太炎居士书其端曰:“师梨所作诗,于西方最为妍丽,犹此土有义山也。其赠者亦女子,展转移被,为曼殊阇黎所得。或因是悬想提维,与佛弟难陀同辙,于曼殊为祸为福,未可知也。”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追忆张逸生

    追忆张逸生

    张逸生是冀东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军人,忠诚的共产党员,1973年任柏各庄农场党委书记。2016年是柏各庄农场建场60周年,张逸生诞辰100周年。本书收入20多篇富有真情实感的追忆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见证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人民公仆不平凡的人格和精神。此书既是对他的纪念和缅怀,也是以史鉴今的重要文史资料。
热门推荐
  • 轮回元帝

    轮回元帝

    灵气复苏,天地分崩。秦南十年一梦,重生而来,小小少年逆天改命,踏红尘,修轮回,成就帝业。
  • 茶系男友

    茶系男友

    【女扮男装系列】二十一年向来来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还正直无比的高岭之花祁慕,学业游戏双丰收,却不想在时水这栽了个大跟头!谁叫他当初一口一个哥哥喊呢。他扶着这个烂醉如泥的女生,听到她说:“你不是在网上叫哥哥很顺口呢吗,你现在立马叫我一声哥哥,不然揍你!”看着奶凶奶凶的时水满脸醉意,他悄悄凑近她的耳朵:“回家再给你听,行吗?”“行!必须行!”“那我背你回家。”“回家!”
  • 宇宙上行

    宇宙上行

    当一个再聪明的人类大脑,也无法用一生的时间,学习完前沿科技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时,人类的科技文明也走到了尽头。人类的脑容量、学习效率、寿命成为了文明前进的桎梏。人类文明的未来在哪里?是将文明的火种交付给人工智能生命?还是重启禁忌的生命工程,期望探索出阻止人类再次进化的秘密?当人类即将陷入绝望时,一艘从太阳中穿梭而出的外星飞船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宇宙上行,人类永恒。地球人柳夜魂穿到千年之后,一个被姐姐暴打想不开自杀的同名少年身上,代替他享受肤白貌美大长腿姐姐的悉心照料。他的口号是,如果金手指不给力,那么就只好回家抱姐姐的大长腿啦!PS:结局已经想好,请大家放心食用。柳夜被人发现魂穿的事实,卒。全书完。
  • 吃掉腹部赘肉

    吃掉腹部赘肉

    不用流汗,不用望“肉”兴叹,甚至不用花大把的银子买减肥药,本书告诉你修炼“小腰精”的秘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兽之墟

    神兽之墟

    作品讲述了“我”无意中知道了自己异人族的身份,并窥探到这世界上隐藏于人类平静生活之外的神族与兽族之争,稀里糊涂地被强行改变了生活轨迹,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和纷争之中,并且遇上了自己的天意,从而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之旅。
  • 祥瑞劫

    祥瑞劫

    贞元三年,钦天监上书曰:“今圣贤明,令太平成象。”于是十道百州,尽献祥瑞以悦圣。
  • 古玩之先声夺人

    古玩之先声夺人

    古玩商人赵琦,激动地发现自己重生了!前世他后知后觉,别人赚得盆满钵盈,他只能血本无归,别人捡漏得宝,他却马虎大意,破家荡产,穷困潦倒!重活一世,他要步步为先,收罗珍藏,走上人生巅峰!额,好像有些不容易?一步一步来吧……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