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76

第76章 待月山房幼读琐忆(2)

不知为什么,父亲从不教我们读古典诗词,他自己却是不废吟哦的。父亲吟诗很好听,拖起腔来,有板有眼,有疾徐轻重,用鲁迅的说法叫做“有节调”,完全不同于冬烘先生们念经似的瞎哼哼。儿女们都喜欢摹仿父亲的腔调吟诗,渐渐地也能像父亲那样变化着腔调以适应不同的诗情。比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起调便须激越:“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城无处不飞花”,音调始终平和,从容悠远。而某些乐府歌行,或跌荡起伏,或低回宛转,总之要吟出它那特有的一唱三叹之音。所以我们小时吟咏古诗,带有参与音乐活动的性质,好像在自度曲、自唱歌似的。

现在说到《唐诗三百首》。这是我年轻时读过的一个最好的选本,现在仍这样认为。蘅塘退士是位具有独特艺术见解的选家,很有些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像自居易积极倡导的“但歌生民病,为使吾君知。”的那类作品,选者态度冷漠,甚至完全撇开《新乐府》而选取了两首叙事名篇《长恨歌》和《琵琶行》。

连杜甫的《三吏》、《三别》也未予特别的青睐,但对它的另一些表现离乱之情哀世之思的作品,如《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丹青引》、((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却又大量摭拾。蘅塘退士并非在乱占鸳鸯谱,按照他的标准,没有选错,他要求美。《长恨歌》、《琵琶行》在诗史上语言之优美几成绝响,光彩流丽,字字珠玑,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颂至今。前述杜甫诸篇具有很高的艺术境界,《舞剑器行》中对于舞资的描写:“火霍如羿射九El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若移诗人自己的这些诗句赞美诗人自己的创造,我以为庶几仿佛,并不为过。诗应讲求美,表现美,无美无诗,美至上。这是蘅塘退士令读者从《唐诗三百首》中,可以把握到的他对于诗歌的一个总体要求。也应看到,蘅塘退士所要求的美,大体上仍以温柔敦厚为旨归,具有通俗性和世俗性。因而他坚决地排斥了著名的“诗鬼”李贺,《唐诗三百首》中李贺诗无一入选。蘅塘退士不喜听“鬼语”。“鬼语”虽时现石火电光,却嫌太硬太苦涩。太硬,难以温柔;太涩,无从敦厚。大凡温柔敦厚者,多少要带点松软甜嫩,所以它具有通俗性。孤癖狂狷,怪力乱神,也会是美的,却非选者欣赏的一路。“诗鬼”被摈于退士,似有点过份,这无可斡旋,无可调解。因为诗人有个性,选家也有个性。此选家之个性,排斥了彼诗人之个性,就是不选他的,有什么办法呢?然而蘅塘退士却大大抬举了另二位非常神经质的诗人李商隐。《唐诗三百首》中的作者,若以他们入选作品篇什多少论高低,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以下,要数李商隐的诗入选最多了。可知蘅塘退士是以有唐一代几位在数的大诗人之一来看待李商隐的。在李诗中又突出了((无题》诸作,七言律者几皆选人,包括《锦瑟》、《春雨》一一这两首原是有题之《无题》,或《无题》之有题,反正都一样。我佩服选家的这种胆识,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最懂得美,并刻意追求美,以美为诗的终极。《无题》证明了他的这种倾向。《无题》的美,美得凄婉,冷俏,别具一种美质一一哀而艳。

以上这些,当然是我后来的认识。年轻时读《唐诗三百首》,只是读,纯欣赏的,别的想得很少。、到十三四岁,跟我接触古典文学的同时,我已陆续读了当代诗人郭沫若、闻一多、朱湘、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等一些诗人的作品。杜甫论诗云:“不薄古人爱今人。”对古人是“爱”,对今人仅仅“不薄”,这还是“薄”了。我当时的态度倒是“不薄古人爱今人”的。对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我固然很爱甚至迷恋,但我更爱的却是当代诗人的新诗,任管它在艺术上远不及古典诗词的富有魅力,却与年轻的我息息相通,这因为作者、读者共处于一个同时代的大生态环境里,相通的、相近的东西总是更多的缘故。

所以,对古典诗词,我仅仅为欣赏而读;对新诗,才抱有参考借鉴的目的。我压根不曾想学写旧诗,但从读了些新诗以后,却偷偷地写起新诗。我特别喜欢戴望舒的诗。记得在我的一首习作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爱我恋人的住家,

华美如一座银塔。

中夜的月光落在窗前,

照见她哀怨地不眠。

我感觉得出自己的诗一出手便给蒙上了一层戴望舒的色彩。然而现在看来,并不仅仅是戴望舒,在我这首少作的意境深处,更闪动着唐诗的魂魄,或许就是李商隐,李商隐的忧伤,像酒,过早地醉了我年轻的心。

《无题》有云: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又云:

重帏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我醉迷在李商隐的酒中而不自觉。当时对李诗只以为是单纯的欣赏,岂知一往情深的欣赏比有意摹拟,更易受其影响的。

十九岁那年,我离乡远游,从此告别了故家,告别了待月山房。常常牵惹游子记忆的,少不了在待月山房习读的那段时光。王维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是呀!待月山房小院里父亲的那株梅花几度花开花落了?那是株被唤做绿萼的梅花一一多美丽的名字。我还常常想到院门旁墙头上那架嫣红的吐縻花。小院西墙上还有一架花是白的,我们叫它八宝,其实是吐縻的另一品种,这两架吐縻老本盘屈.枝条纷披。花时红白相映,招引得蜂蝶满园。以后听故乡人告诉:现在的主人嫌两架花碍眼占地方,都给砍掉了。更可惜的,以后又有人告诉我,院中的两棵海棠树也被伐倒了。这两棵海棠,很值得我补写一笔。一大一小,小些的那棵,树干已有大蓝花碗口粗。

另一棵大的,一抱抱不拢,父亲也不知道它高龄几何,少说也有百年以上。当暮暮三月之际,村庄上的人,老远都会望见高高托起的满树的繁花,像蓝天下忽生出了一片红云。它不但是我家,也是村上的一处景观。而今花木凋零如此,远处异乡的我听到这些消息,能不为之凄然吗?而后更不幸的是母亲辞世了,父亲辞世了,幼时一道随父亲习读的哥哥又横遭车祸,死于非命。记得民间有首情歌中说过:“人活百岁也是死,树长千年也是烧!”真是这么回事吗?无可驳难。然而这首民歌说的太透,看得太破,令人不忍卒听,不忍再想。早年我还打算专程回乡拜访待月山房,现在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太扫兴了!

然而待月山房最后馈赠我的却至为优厚。是一部《楚辞集注》,即毛泽东送田中的那种版本。我家所藏系明刻,父亲比较珍爱,另行收藏,久而久之,全然忘记,经我无意发现,他才想起有这部书。自学这部书太困难,很多古字,僻字,还要读古音,尤其读《天问》,莫名其妙,像读天书。这都降低不了我的兴趣。屈原的作品过去我只读了少数几篇,现在面对着他全部的辞赋,恍若走进了一个宝库。《九歌》的菲芳悱恻,字里行间如有兰气相吹;而《离骚》的壮丽辉煌,《招魂》的光怪陆离,只应梦中彩笔才能成此钜制。我完全为之惊眩而震荡了。在这之前,我还努力读了一些外国作品,多少了解点西方的艺术思潮、流派等等,任管皮毛得很,仍不无益处’,知道在这世界上还有另外种种五花八门的文学在。这也构成我能够接受一些新诗人如闻一多、戴望舒以至李金发等人作品的认识基础。而由于时局的急剧变化,社会大动荡的浪潮已呼啸而来,使我的思想陷入混乱和迷蒙,不知道历史会奔向何处,当时我无力作出理智的选择而又必须立即作出选择。在这种情势下,《招魂》较之《离骚》对我更具有吸引力了。在一首题为《大风》的习作中,我写道:

黄昏以后的大风呀,

你号啕自辽遥的深谷,

你听否哀时的诗人歌声正苦?

千山的鬼火色明如蓝灯。

黄昏以后的大风呀,

请会我们于深茂的林中。

那里有年青的寡妇陪你并哭。

有赤的犀、白的熊不休地颠扑!……

大风,似乎是一个遮天盖地号啕而来的巨灵,这意象的出现,说明我已感应着某种外来的艺术倾向,然而这诗的整个境界,我现在认为还是从《招魂》变化来的。如果我那时不曾读过《招魂》中“蝮蛇蓁蓁,封孤千里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等等幻想式的描写,我的诗里大概也难以出现“蓝灯”、“赤犀”、“白熊”这种怪诞的造境。写到这里,已完全表明我的文学生命一开始便植根于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里了。或许这不是坏事,或许这更不是好事。

1988年9月12日夜,南京

同类推荐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驯悍记

    驯悍记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品,情节滑稽有趣。它讲述一个聪明的男子,运用巧妙的计策,成功改造了脾气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故事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 掌声总在成功后

    掌声总在成功后

    本文题材宽泛,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市井百态,从IP精英到美国总统,跨度虽大,但都津津有味,入情入理,毫无生涩牵强之感。书中有励志的“鸡汤”,抒情的美文,诙谐的戏说,构思精妙,富于哲理,尖锐而不偏激。无论从容不迫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的中外典故,还是发人深思的金石之论,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以真知灼见使人“脑洞大开”。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陈超和他的诗歌时代

    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陈超和他的诗歌时代

    本书收录了谢冕、欧阳江河、唐晓渡、西川、臧棣、雷平阳、徐则臣等著名诗人、作家怀念和评述陈超的文章和诗歌,情深意远,构成了一本感人的特别的评传。“我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阳光从广阔遥远的天空垂直洞彻在我的身体上。而它在冰凌中的反光,犹如一束束尖锐的、刻意缩小的闪电,面对寒冷和疲竭,展开它火焰的卷宗。在这烈火和冰凌轮回的生命旅程中,我深入伟大纯正的诗歌,它是一座突兀的架设至天空的桥梁,让我的脚趾紧紧扣住我的母语,向上攀登。”这是中国诗歌界经常引用的陈超的一段话。陈超作为一代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和优秀教师的劳绩,随着他的去世更多地被人们记取。
热门推荐
  • 青梅狠会撩竹马太强势

    青梅狠会撩竹马太强势

    小时候,小雨萌对辰哥哥说:“小哥哥,你长得真好看,我长大给你做新娘子,好不好?”第二次见面,小雨萌拉着小言辰的手:“小哥哥,真巧呀,我对你可是‘一见倾心,二见倾城,下次见,可就非君不嫁’咯~”小言辰不作回答,但微红的耳尖已然出卖了他。长大后,夏雨萌把慕言辰一把推在墙上:“慕言辰,你说你到底喜不喜欢我?我都追你追了一个青春了!”慕言辰宠溺的看着夏雨萌,微凉的唇瓣抵住了夏雨萌的:“傻瓜,这么多年了,你还看不出来么?”欢迎入坑哦~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积善令

    积善令

    新书《超凡掠夺》已发布!!!好人李夏穿越重生,他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好人,然而脑中却多出一个积善令,不得不继续他好人好事的一生玉币、美人、神剑、福地,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全都要!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火影之战国事

    火影之战国事

    战国时候的一些事(纯属虚构,基本上和原著不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傲娇校草很坏

    傲娇校草很坏

    【欢乐校园甜宠文】【女追男】软萌可爱白小沫vs傲娇腹黑纪慕白。“慕白哥哥,我最喜欢你啦。”某傲娇面无表情说:“笨蛋,我什么时候允许你喜欢了?”白小沫做了个鬼脸准备溜走,却被恶魔一把抓了过来,“笨蛋,给我捏捏肩”,“笨蛋,给我捶捶腿。”“笨蛋,给本少爷倒杯茶。”白小沫不满的嘟囔:“你不许叫我笨蛋!”某傲娇把她圈在怀里,“那......沫宝,嗯?”
  • 天之风

    天之风

    “巨石兵”降临。地震、海啸......一切披着毁灭之名的灾难蜂拥而至。危急关头,一个少女像一朵悄然绽放的牡丹花,轻轻的落在了世界的风暴中心,她带着银色月牙,骑着七彩流光,抚平了无数“巨石兵”的狂躁暴戾。战争、火药......又有谁会明白其实一切都是人类自己多行不义。牛鬼蛇神的时代里,为人者必将思考身上肩负的使命。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0(纵横三国卷4):真假玉玺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0(纵横三国卷4):真假玉玺

    在这一册立,各路英雄震撼登场,展开了一幅血与火交织的宏伟画卷。背负着守护历史重任的冒险三人组将迎来他们最新的神奇伙伴,他会是谁呢?
  • 重生之步步为营

    重生之步步为营

    前世,她身为侯夫人却被丈夫和堂妹陷害,毁容、失明、家破人亡。最后,一杯毒酒结束了她与世无争的十九年,她终于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她用新的身份再次归来。尽管不能挽救一切,但带着双份仇恨的她,发誓让所有欠她的人血债血偿!她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只为给失去的亲人复仇。原本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可他的出现,终究还是她无法预料的意外。不过,既然遇见他已是注定的无法躲避,那许他为自己撑腰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