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19

第19章 先父梦岐先生

曹聚仁

从我个人的生命根源来说,我永远是我父亲梦岐先生的儿子,却又永远是先父的叛徒。一个经过了十几代挖泥土为活的贫农家庭,祖父永道公一生笃实和顺,委曲求全;有一年,天旱,邻村土豪霸占了水源,祖父不惜屈膝以求,先父愤然道:“我们为什么要向他哀求?”便拖着先祖回家。这便见先父的反抗压力的精神。先父之所以要在耕余读书,要参加科举考试,要背着宗谱到金华去考试,这都表现他不为环境所束缚的威武不能屈的气度。

先父从杭州应了乡试回来,接受了维新志士的变法路向;一回到家乡,便把学校办起来。在我们自己的厅堂上办育才小学,已经招来亲友们的窃笑。说先父是书呆子。而进一步,把通州桥头的观音堂的庵中佛像拆了,办起乡村小学来,那真是犯众怒的大事。却一肩独当,居然做成了,这就使亲友由惊疑而钦佩了。先父青少年时,身体很怯弱,二十八岁那年,大病几乎死去。其后,他处在危殆境况中,总是说:“我譬如二十八岁那年死去了,怕什么!”除死无大难,这就战胜了横逆之境。看起来,先父那么一个瘦弱的身子,却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我阅世六七十年,能如先父这样敢作敢为的汉子,就很少了。

有如范仲淹那样,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公而忘私的人,世人一定看作是大傻瓜。先父说了要维新,便一一做了起来。女人要放脚,儿童要受教育,革命就剪了发,事事切实去做。辛亥革命,废旧历行新历;先父便要我们在阳历去向亲友贺年,到了旧历新正,就不让先母招呼贺年的亲友,这虽是小事,做起来,就十分别扭的。他要兴实业,就要家中人,种桑养蚕,纺纱织布,还开了一家小小的布厂。我们在小学读书时,先父就划了一亩水田,给我们种稻、种麦、种豆,从插秧到收割,让我们一一做起来。因此,我这个书呆子,对所有田间的事,一一都熟知,我还会养蚕养蜂接桑。我一向看不起孔老夫子,因为他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人。先父虽是圣人之徒,却是要我们学农学稼,走的是许行的路子。

表面上看起来,先父是朱熹一派的信徒;朱子的《近思录》和《小学》,乃是教导我们立身处世入门工夫。但在躬行实践上,却和北方学人颜元李塨的路子相吻合。而他那年从杭州回家,带了一部《王阳明全集》回来,他的关心社会治安,培养民间新风尚,敢作敢为的立身之道,实在和王氏相符合。这种种,正如朋友们所称道的“蒋畈精神”。这是维新志士所带来的朝气,但先父并不如康梁那样浮夸,也并不想投入政治圈子,只是一点一滴在地方自治的文化教育下工夫就是了。因此,先父的施为,颇和陶行知先生的晓庄工作相吻合呢!

先父这位圣人之徒,他只从孟子的议论中知道有所谓“异端”杨(朱)墨(翟);他从来没看过墨子和庄子列子之书。其实,先父一生磨顶放踵,以利天下而为之,是一个墨子之徒。而我呢,却是一个老庄之徒,正是孟子所谓“异端”。到了先父晚年,扬名声于四近,一提到“蒋畈曹”,有着敬而畏之的意味。真所谓“邪不敌正”;我们那一边区,真是烟赌盗窃丛生之地;他以一手之力完全肃清掉。地方自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恶务尽,无权无势,怎么做得到?居然做到了,乡人奉之若神明。先父逝世了,乡人都说他到某地做土地神城隍神去了;乡人都相信,只有我不信。

我的舅父,他是独生子,给外祖父母娇养惯了,吃喝玩赌吹,无所不能;先父嫉恶如仇,凡是他所要禁绝戒绝的,舅父无一不染上了。可是,舅父老年时,却对我说:“四近百里以内,没有人不怕你爸爸的,只有我一个人不怕你爸爸;可是,不怕你爸爸的人,总是没出息的!”这就说了他心底的话了。要说舅父是软弱的人吗?他七十五岁那年,感怀身世决定要自杀了,如杨白劳喝下盐卤去。喝盐卤自杀,是一件极苦痛的事,他有那么大的勇气,却耐不住赌博的诱惑。这件事,对我是了解人生的一课。

先父是一个防微杜渐,而且以身作则的人。我六七岁时,旧历除夕,跟邻家女去赛“字乌”(一个钱的正面,便是字,反面便是乌;三钱在掌,谁得的字多胜),先父便叫了回家,狠狠打了我一顿,我一生不受赌博,和那顿教训有关。

我对先父,“畏”的成分多于“敬”;他只怕孩子们玩物丧志,因此先父生平,是不让我们看社戏。(他决想不到,我到了中年以后,倒成为地方剧曲的研究者呢!)他以坚强意志来克制种种欲念,立志成为圣人之徒,因此,我一直怕了他,不肯和他相接近。别人都以为先父只痛爱我这个孩子,我呢,却畏敬而远之。

二十以后,我一直在上海做事,年节也很少回乡去。有一回,一位至戚到上海来看我,对我说:“你知道你爸爸怎么对我说?他说:‘别人都说我有三个儿,一个女儿子,实在呢,我是养了四个女儿!”’这番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原来他是把热情的火团,用灰盖了起来,时时怀念着我们的。那年,我回乡住了一个夏天,秋初回上海去,先父一直送我们出门,送了一程又一程。其明年,先父便卧病了,病了十八个月,便逝世了。病中,我曾在床的另一头陪着他,却已补不了先前对他的疏远了。先父对先兄聚德管责得最严厉,对我次之,到了四弟,先父公务太忙,管束最松。后来,我才知道先兄的受责,有时是挞伯禽以教成王之意,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能领会的了。不过父子之间,究竟该怎么来教育?自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古有易子而教之说,也值得研究一下的。

先父是一位笃实的理学家,他对程朱学说的和儒家思想的笃信,已经到达要排除佛道各派思想的程度。他要把居敬存诚工夫灌输到我们这一代,让理学在我们心灵中生根,其结果是失败的。但我一生对于恋爱会这么认真,也还是受了理学的影响。有一件事,我在这儿郑重说一件旧事:先父病危时,有一天,忽然要叫我母亲备一份香烛到庙中去祈祷一番,而且吩咐她不要我们知道这件事。我忽有所感:先父到了最后,对灵魂来世的事,无法安顿;这样的矛盾,颇值得体味的。于先父死后,乡间传出了他出任某处县城隍的神话,我已说过了。先父是不礼拜佛道二教的神道的,也不相信基督耶稣的,只留下了泛自然神教的观念,真要成神的话,也只有土地神可以做得的了。

在这一方面,家母倒是先父的忠实信徒,她既不烧香拜佛,也不吃素念经。

我自信,我所讲的金刚经,比一般方丈法师高明一点,虽不能使顽石点头,却也足使凡人们恍然有所悟。上海解放以后,家母从乡间来上海,我看她十分寂寞,心绪也不十分好,想试着劝她看看金刚经。她却一一拒绝,说她是不信佛的。她和我一样,近于自然神教,我是走出了儒家圈子以后,走进道家思想圈子去。家母则是无意之中,闯到泛神论的世界,成为朴素的自然主义的信徒的。

有一位耶稣教徒,他自以为天天关着门看圣经,直通基督的圣旨,他认为如我这样一个凡夫俗子,不会有所领会的。他并不知道我正走了和他相反的路。我是走了比较宗教的路,才对这一问题有所交待。我觉得各种经典之中,博大精深,莫如佛经。新旧约实在浅薄得很,比之佛经,连小巫都称不上。道家思想虽不及佛经,但圆通之处,老庄还在释迦之上。从前,我不曾注意到可兰经,后来看了一遍,才知道此中自有胜义,自在新旧约之上。我从反程朱而重复回到宋明理学、儒家思想门庭,已在中年以后,觉得孔老二毕竟见过大世面,不像耶稣在钉上十字架以前,只在小天地中翻斤斗的。比较宗教,比较哲学,使我成为虚无主义者,我想当年的释迦也一定走过同样的路子。可惜,这些话,已经没有机会来和先父反复讨论了。

当然,先父虽是是启蒙时期的进步分子,但他毕竟是上一代的人物。当他病危那一时期,他和我谈到一件宗法社会的大事。我们的祖先,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立下了祠规,不许外姓人继嗣的。恰好洞井叔一辈某家,没有后嗣,已经抚养郑姓的外甥来继嗣。依祠规,那是不许“上宗谱”的。因此,那家便上法庭提出控诉,按照国家法律说,这样的嗣子,应该承认的,这一场官司,先父代表宗祠任被告,却败诉了。先父觉得他自己对不起了祖宗,要我牢记在心,在适当机会,把这场官司再翻过案来。我当时不知怎么答复他的,到了今日,连宗谱也不再存在了呢!

同类推荐
  •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离地一厘米的飞翔:在平凡的日子里长出翅膀

    这是一本倡导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生活之美的书,不过它的涉猎范围更广,从经典电影中、从经典的书籍中,以及平常的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来阐释与美有关、与不慌不忙地生活有关的内容。学会理解不同,学会在生活中做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这也是在有意识地倡导的一种精神行为,女人借由这些不同于自己生活的书籍和电影来成长,学会理解,学会热爱生活的途径。
  •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1920年代上半叶,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巴黎永远没有个完》记录的正是作者当日的这段生活。不过海明威是在将近四十年以后才写出这段岁月,换句话说,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这些记忆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永远融为一体。“译文华彩”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全新书系。主题明确,分辑出版,每辑五种,配以符合主题风格的精美封面,由新生代优秀设计师周伟伟老师操刀设计。内容上,充分利用上海译文出版社强大、受到广泛认可的译本资源,撷取其中的名篇成册,第一辑的主题定为“漫游”,收录纪德、海明威、劳伦斯、永井荷风、毛姆五位文学名家的游记文字,分别为纪德《放弃旅行》,海明威《巴黎永远没有个完》、劳伦斯《漂泊的异乡人》,永井荷风《荷风细语》和毛姆《国王陛下的代表》。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

    张胜友,福建永定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编审,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出版《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破冰之旅))等报告文学集12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让浦东告诉世界》等影视政论片25部(300集)。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
  •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石头里藏着一匹马

    本书为中考热点作家周海亮十年经典作品集。书中三分之二部分为散文,也收录了一些曾获过奖的小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小见大,寓意深刻。作者不回避现实的残酷,却也惊叹生命的顽强。与其说他笔下的人物是被命运捉弄,不如说是被各种局限性——身外的和自身的局限性所困。作者善于架构情节,设置悬念,时而温情脉脉,时而深沉冷峻,每一个故事都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富贵闲人

    穿越之富贵闲人

    薛锦绣穿越了,虽然穿到一个傻姑娘身上,可好在这是富贵家族,母亲慈爱,父亲聪明,姐姐和善,除了几个讨厌的亲戚,并没什么值得去宅斗的地方。所以她决定要做个富贵闲人:有钱,有闲,日子甜。只是有一天,她全家突然惨遭灭门之灾!一夕间,山穷水尽,大宅众人死于非命。薛锦绣表示——刚穿越到这个大家族时她以为自己会宅斗,可后来她才发现她想多了……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嫁为侯门妻

    嫁为侯门妻

    到后来,柳撷枝才明白,所谓歌尽桃花扇底风,不过是朱弦断,歌已绝。她说:“你明知我心里没有你,又何必如此执着?”他只说:“你只当我趁火打劫吧。”这算不算趁火打劫,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个遮掩,而她的漫漫余生所能做的只有维持两人表面的安宁,并无真情可言。世人都说昌明侯洁身自好,却十里红妆迎娶一个青楼女子,实在鬼迷心窍。她只笑,这流言纷纷岂能伤她半毫。整顿家宅,她游刃有余;收拾奸佞,她处变不惊。十年宦海沉浮,她陪他走;无边刀山火海,她陪他下。她曾想过,月亮并不时时都完满,纵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可她亦懂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世事变幻,朝如白云,暮如苍狗。朱颜辞镜花辞树,又有什么是人间留不住的时光?
  • 逆天战神妃

    逆天战神妃

    (正文加番外已完结,放心阅读)她是龙陵国人人皆知的丑颜废物小姐,一碗毒药,再度睁开眼睛,迎来的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不能修炼灵力,无元素天赋,没有契约兽?又有谁知道她丑颜下的绝色,强大的灵力,更是掌控了六系元素,魔兽之主跟随!一双金瞳,惊艳天下……是神,是魔,那又如何,若天阻拦,我便逆天而行……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又该上演一场怎么样的追逐好戏!
  • 仁学

    仁学

    这是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的哲学著作,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的。全书共50篇。该书以佛教哲学为理论框架,糅合中国传统与西方学术,欲将宗教、哲学、科学融为一炉,以“冲决罗网”为号召,在晚清有志于改造中国的维新派、革命派群体中影响巨大,时人曾誉其为“维新运动的圣经”。本书主要内容为抨击封建社会宣扬三纲五常的专制制度、提倡资产阶级平等与民主观念;主张维新变法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旧思想、旧传统的批判,是为宣扬维新变法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做准备;而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提倡,反过来更加深化了对君主专制以及纲常名教的批判。本书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共一百回,七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小说中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霸气王妃,用力吻

    霸气王妃,用力吻

    前一世,爱错了人,做错了事。她本该被打入地府,却一朝重生。她不再重蹈覆辙,决心报仇雪恨。千军万马,一人之下,成王败寇,在此一举。却因为他,天下万物在她眼里,已黯淡无光…“王爷!王妃跑了!”“没事,别让她伤着就好。”“可是王妃说,槐云小姐才是她的真爱……”“让她做好三天下不了床的觉悟。”“是……是……是……”“夫君,你怕是不知道一句话。”“什么话?”“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啊!”“我只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天一夜解决不了的,实在不行……就两天两夜!”“你,你!哼╯^╰信不信我让你三天开不了荤!”“那我也可以让你三天下不了床!”世人皆叹:“王爷王妃真的是‘相生相克’啊!”
  • 利苍传

    利苍传

    利苍是个孤儿,被年轻归国的秦始皇嬴政捡到,从此跟在身边。随着他经历了嫪毐之变、荆轲刺杀、修长城兵马俑,直到临终托孤,却被赵高诬陷为叛国,从此变为追杀对象。于是他隐姓埋名,没想到遇到刘邦、韩信,又意外加入项羽军中,从此卷入秦末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期间,他见到了刘邦斩白蛇、韩信胯下之辱、另一个版本的鸿门宴,陪吕雉度过了三年牢狱之灾,见证了霸王在虞姬怀里哭成泪人,还有十万楚军在垓下被活活包围。当然,他也见到了刘邦立朝后沉猜果诛,鸟尽弓藏;吕雉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心狠手辣;韩信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命运……。而他,利苍,一个无法载入史册的小人物,在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后,他到底想要什么?
  • 祸水王爷顽劣妃

    祸水王爷顽劣妃

    第一次见面,他还是一具有着些许温度的尸体,而她,则是一个盗墓者,从他身上顺走了一枚上等血玉;第二次见面,他活生生地站在她的面前,而她;则已为人妻,但她却开口便向他借了一万两;她因意外回了现代,而他却一夜白了头,为了她,他一举灭掉了东越,让整个东越的皇室为她陪葬;再相见,却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