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600000009

第9章 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①,故几②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③。

【注释】

①恶:讨厌、厌恶。

②几:相似,接近。

③尤:怨恨、埋怨。

【译文】

崇高的德行就像水。水有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停留在人们所讨厌的低洼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居处善于像水一样避高就低,胸怀善于像水一样保持沉静,交友善于像水一样与人亲爱,说话善于像水一样遵守信用,为政善于像水一样简洁清明,处事善于像水一样无所不能,行动善于像水一样随时应变。只有像水那样与物无争,所以心中才没有怨恨。

【延伸阅读】

中国历代文人常与水都有一种不解之缘,浩瀚的典籍中有许多他们曾经咏水的诗文。有的优美,有的清隽,有的深刻,有的精警,所以能流传千古,脍炙人口。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子》“上善若水”的议论,因为它阐述了一种充满智慧的人生观,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老子认为,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具有水一样的秉性。水的秉性是怎样的呢?它善于利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乐于停留在众人轻视的低下之处,因而最接近于道。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处世,住的地方要像水那样善处低下,心境要像深渊那样清澄平静,交友要像水那样亲密仁爱,言语要像水那样诚信无欺,施政要像水那样洁净清明,做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举止要像水那样伺机而行。

水的品性真是高尚:滋养万物而不与天下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处于低下之地。人大多希望一步步往上爬,水却宁可一点点朝下流,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上善之人,便效法水的品性,温良恭俭让,博施却不望报答。

水的特性是求实。它明如镜,能照鉴万物,既不夸大、也不抹杀万物的优点,既不嘲笑、也不隐藏万物的缺点,这是它的实事求是精神。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上善之人,便效法水的特性,办事脚踏实地,待人接物言而有信,交友诚恳。

如果真能像水一样处世为人,那就几近于“道”了。

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传他的处世哲学,那就是做人要与水一样,有极大的可塑性。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它可以有一泻千里的气势,也可以有排山倒海的威力。它可以宁静,也可以奔腾。做人处世,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时间,不也有不同的样子吗?事实上,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父母面前你是儿子,在妻子面前你是丈夫,在儿女面前你是父亲,在上司面前你是下级,在下属面前你是领导。乘车你是乘客,购物你是顾客,看书你是读者,看戏你是观众……如果你用同一个样子去演不同的角色,社会舞台就会乱了套。所以,我们要学水的秉性,随遇而安,适应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命。地球上水占了71%的面积,人们享用水的恩赐,开发水的功能,离开水,人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水给世界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水又是最为柔弱的。然而,就是这柔弱的水,却没有任何攻坚克强之器能够胜过它。

于是,我们又悟出了一个道理:柔能克刚,弱能胜强。

同类推荐
  •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苏格拉底之死(译文经典)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处刑,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史,乃至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本书收录的四篇对话录,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所著。通过记述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事件,柏拉图发展了他的哲学,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苏格拉底独特的生活、思想和人格魅力。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本书分理解哲学、思辨人生、生活智慧、历史视野、文化反思、叩问信仰六辑,收录了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先达教授近年来有关哲学与人生的随笔漫谈六十余篇、哲思断想百余篇。作者认为,哲学是智慧的大海,是安身立命之学。哲学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用,要让哲学走出书斋,走进人们心中。本书结合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观察思考,阐释困扰人们的哲学认知、人生智慧、历史文化、价值信仰等重大命题,让人们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系统的哲学知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自我,勇敢迎接挑战。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三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太上慈悲道场灭罪水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栖处是归处

    凤栖处是归处

    讲诉一个家境富足的大小姐由于一场意外而被人养育多年,性格乖张却独立,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却在爱情的路上一根经,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遇到他。。。。。
  • 兜兜转转钟于你

    兜兜转转钟于你

    “什么?咱程老大也用追女生?”“什么?那女的还不乐意和咱程老大在一起?”“什么?那女的不要咱程老大了?那可不行,咱得帮程老大!”于是,大家伙拿着各种零食塞给景悦哄景悦开心。可是,事情传到了程晏耳朵里就变成了有人想欺负景悦。程晏一听说这消息,那还了得,立马从病床上跳起来,飞奔回学校。程晏一把抱住景悦,“小悦悦别怕,我来了我来了。”“程晏!你又发什么神经!”(本文校园文,甜宠。)
  • 桓生不知情

    桓生不知情

    遭遇了饥荒,与父母走散,姐姐为保住自己被难民分食。唯一活下来的桓生流落到了一个被称作“赤狗营”的地方,求生不得,求死无力。他不能死,他的命是姐姐用自己的血肉换来的,所以他只能选择成为他们口中的“赤犬”,活到最后。本故事纯属虚构,不符合现实的地方欢迎提出来,但如果需要大篇幅改动的话,你们就随便看看吧,别当真。事先在电脑上有存货,所以更新速度不会慢……也许?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重生影后逆袭日常

    重生影后逆袭日常

    爹不疼,娘不爱,妹妹是个小变态,未婚夫还想卖掉自己还赌债!刚一重生就重温噩梦,陈熙遥决定誓要和恶势力血战到底。某军少:“我是友军,别误伤!”陈熙遥眼神一凝。某军少挺直腰杆,态度诚恳认错道:“好,我是恶势力,请影后大人务必和我血战到底,只是……那几天,你真的可以?”陈熙遥老脸一红:“你这个污妖王,给我滚!”PS: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
  • 天师府

    天师府

    “祖训规矩,不得违抗,一句佳话,变成了千古罪人,背叛师门,落魄而生”重返师门,红尘已去,从新做人,成仙得到,天师传奇,妖魔鬼怪,各路正神小神,圣山之说,六界太平。””一路伏魔,九黎仙界之托,千年往事,千年大战,生死轮回,位列仙班,新招子弟,天师府而后代可谓。”
  •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全文完】“忠心于朕,朕许你六宫无妃!”高位上的他眼眸里隐匿的是霸道的邪魅。“天堂地狱,本王也要与你同在!”堂堂一国的王爷,竟然霸道的将已为皇妃的她揉进怀里。“主人,我活着,你活着;我死了,你也得活着!”有着琥珀色眼眸的温柔男子深情款款的望着她。当绝情冷血的杀手掉入一群美男的陷阱里,究竟是她成为了别人的棋子,还是别人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
  • 辩锋犀利(下)

    辩锋犀利(下)

    论辩是人们常用的、最正当而且最有效的武器。武器的种类很多,使用的方法当然各有不同,它的利钝也因武器而异。语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它的用法昏然不知,再好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 匪事

    匪事

    战后中国,满目疮痍,一次偶然,让三个世界的男人相识,不同的经历,殊途同归。三个没落的男人,三个不同的故事,身份颠倒,场景转换,最后的子弹又射向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