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600000064

第64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其安①易持②,其未兆③易谋。其脆易泮④,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⑤之木,生于毫末⑥;九层之台⑦,起于累土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⑨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⑩;学不学,复(11)中人之所过。以辅(12)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注释】

①安:安稳,安定。

②持:支持,维持。

③兆:事物发生前的征候,端倪,迹象。

④泮:分离,分解。

⑤合抱:两臂围拢。

⑥毫末:细小的幼芽。

⑦台:古代可供人们游玩、眺望的建筑物。

⑧累土:一筐土。

⑨几:接近,差不多。

⑩难得之货:指珍珠宝贝等珍贵的东西。

(11)复:还原,挽回。

(12)辅:辅佐,辅助。

【译文】

事物在安定的时候易于维持,在没有迹象的时候易于图谋,在脆弱的时候易于分解,在微小的时候易于分散。防止事故要在没有发生的时候,治理动乱要在没有开始的时候。高大的树木,由细小的幼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筐泥土垒起;遥远的旅程,由脚下第一步走起。想有作为就有失败的可能,拿着东西就有失掉的危险。因为“圣人”无为而治,所以不会失败;不拿东西,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做事,经常功败垂成。在快要完成事情时要像开始时一样谨慎,那么就不会失败。因此,“圣人”把没有欲望作为欲望,不稀罕难得的东西;把没有学问作为学问,挽回众人在修“道”上的过错。以自然规律辅助万物的运行,不敢有一点勉强。

【延伸阅读】

老子看问题,总是用哲学家的头脑去思考。他一再叙述事物会向对立面转化,但这种转化,必须经过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量变引起质变,是一种飞跃;人对“道”的认识,也会有一种飞跃。而达到这种飞跃的途径,老子认为是“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复”者,返也,挽回也。挽回众人在修“道”上的过错,这不是一大飞跃吗?而能达到这一飞跃的就是“圣人”,因为“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效法“道”,按照“无为”的原则辅助万物自然运行,决不敢违背自然规律。老子所推崇的这种“圣人”,能够尊重客观自然法则,具有唯物主义精神,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颂扬“圣人”,分析了“圣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矛盾的诀窍,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的观点。这话有点难以理解,但仔细捉摸,就觉得有深刻的道理。举个例子:

以擅长考据闻名的清代乾嘉学派中,有个得力干将,就是曾做过湖广、云贵总督的大学士阮元。他在封疆大吏的高位上,罗致大批学者,刻印了《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鸿篇巨制。他本人在处理公务之余,主要精力都用于做学问,从经籍训诂发展到求证古代金石,并对天文、历算、地理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古文字学的探索,阮元可谓独树一帜。他编纂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一书,著录有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汉晋器99件,除摹录其文字外,并附有详细的考释,搞金石学的人,几乎都必备此书。

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金石学家,竟然也会上当。

还在阮元当浙江巡抚时,门下有个弟子,家境贫寒,生性幽默,爱开玩笑。有一次这个门生上京城参加会试,因为盘缠较少,只能住小店,吃大众食品。他途经通州时,在一家小客栈住下后,便去买烧饼充饥。吃着吃着,突然发现一个烧饼十分奇特,背面斑斑驳驳,好像古文字一般。他便用纸将烧饼的背面拓下来,看上去如同钟鼎铭文。这位门生想与老师开个玩笑,就把烧饼拓片冒充“铭文”寄给阮元,还附上一封信,“学生在通州古董店中见到一只古鼎,遗憾的是钱不够,无法购买。学生也不清楚这是哪朝哪代的遗物,特将铭文拓出,寄请师长与各位专家共同考订,以证其真伪。”阮元收到这封信及其“铭文”,十分重视,马上召集严小雅、张叔未等学者一起商量。这个“铭文”似曾相识,又很陌生,一时难以定夺。他们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殷商的鼎器,有的说是周秦的铭文,最后还是由阮元总结,认为这是《宣和图谱》中著录过的某个鼎,颇有来历。他在门生拓来的“铭文”后面写了跋文,肯定它不是膺物。阮元在跋文中一一指出哪些字和《宣和图谱》相合,哪些字因为年久“铭文”剥蚀,哪些字因为拓工不精而漫漶。这个门生收到这张经过考据专家精心考证并加了跋文的“铭文”后,不禁哈哈大笑,想不到作为当时第一流的考据家的老师,竟会闹出“考证”烧饼为古鼎的大笑话。

如果阮元不是考据专家,没有金石学方面的学问,就不会上当,不会将烧饼的斑纹“考证”为鼎的铭文。面对这张拓片,换了个目不识丁的人,没有任何古文字和金石学知识,绝不会进入考据的误区,如老子所云,“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也许凭直觉就会说:“这是烧饼啊,什么稀罕物!”

同类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析

    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析

    本书以“自由”、“平等”和“所有权”为主线,旨在阐释、比析马克思、科恩分别完成对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非正义的批驳,而后各自构建其社会主义正义论。其中,重点阐明科恩立足于当代现实,大胆质疑马克思主义自我所有、剥削等理论,同时发展马克思正义思想;回应当代自由主义的挑战,批判并吸纳当代自由主义的合理资源,探索社会主义基本正义。为了达致上述目的,本书从四个层面展开研探:起先探究马克思、科恩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缘起,而后着重研究马克思、科恩对新、旧自由主义的批判,再后探析马克思、科恩对社会主义正义的建构,最后简评马克思、科恩两种正义思想。本书的出版一方面有助于国内学者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最新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结合我国现实,建构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论和解决中国正义问题,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之所以活得那样逍遥、自在,是因为他把利益看得很轻,把功名看得很利淡,所以他才能够真正做到“乘物以游心”,并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如果我们也像庄子一样,凡事也想开一些,那么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喧嚣中拥有一份宁静,在忙碌中拥有一份悠闲。每个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庄子。有人仰慕“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有人秉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处世态度,也有人心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洒脱性情。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大陆新儒学评论·2017卷

    大陆新儒学评论·2017卷

    《大陆新儒学评论》(第一、二辑)出版以来,受到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大陆新儒家又有了新的发展,学术界对大陆新儒学的研究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为了对大陆新儒家的思想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及走向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定位,我们编辑了《大陆新儒学评论》(第三辑),重点收入2010年至2017年相关领域学者评论大陆新儒家的学术论文、访谈、讲座稿等近30篇。作者主要是方克立、陈先达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者。这些文章或从宏观上对大陆新儒家展开回顾与反思,或对儒学复兴、政治儒学、大陆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关系加以专题研讨,客观全面地呈现了学术界近年来有关大陆新儒家的研究状况,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中国文化思潮的客观现状及基本走向。
热门推荐
  • 教授大人有点甜

    教授大人有点甜

    问,为什么高远最近倒霉连连?答,应为他碰到了一个叫霍商的男人。自从高远再次遇到多年未见的霍商,他就预感到他平静的生活将再次被彻底打乱。什么被夜闯民宅,什么爱车被拖,什么被小混混追的满街逃窜,什么泡妹不成反被压啊,这些都弱爆了。书友群:297652967期待各位大大的大驾光临本文走的是轻松搞笑路线,好吧,可能有些小剧情有点那个什么什么,但是,请别问我逻辑君在哪,我只能说,它跟节操君一样,被狗狗给叼走了。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御夫有道:独宠傲娇夫君

    一场同学聚会让颜洛葬身悬崖,却阴差阳错穿越凤天大陆,一个女尊的世界。她,由一个烟雨楼的小老板变成富可敌国的大富商,一路走来,遇到了傲娇的他,娇媚的他,温润的他,霸气的他,可爱的他,身边环绕着众男子的她,能否在滚滚红尘中保持本心,是选择从始至终还是入乡随俗……且看颜洛的表现吧!
  • 一切从只狼开始

    一切从只狼开始

    “打游戏也是要恰饭的啊,不做视频是不可能的,在游戏世界里那么强还那么帅,不给别人看看那不是锦衣夜行嘛?”“我只是个兴趣使然的指挥官。”与此同时,现实世界里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剧变。幻想投影现实。那天,历史开始转弯。
  • 紫玉锁

    紫玉锁

    紫凌雪全然感觉不到周身的疼痛,此时的她,只知道,今后的每一日,都只是为了替爹娘和灵儿报仇……应府,应风,应寒冰,都给我好生活着,等我手刃!玉夏隐,倘若我还有命回来,定会来寻你,与你不负此生可好?
  • 末誓2

    末誓2

    一不小心败北大冒险、原来伤心是句号。我心爱亲爱的真心话、妄想开心逗你笑。摸摸头,擦擦眼,我看不见。重要的,事情的,要说三遍。时光飞逝,转眼十年。她走了,去往了那妄想异世界,抛下我独自在人间,“我恨,我哭,我……爱你”。
  • 那个17岁的女孩

    那个17岁的女孩

    如果现在是人生的开始,我宁愿当初回到起点……我无法改变,所以自己一定要改变。不想就这样被生活压倒,最后还是学着坚强一点。
  •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军校的小子们之青葱岁月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出于不同的目的齐聚于军校这个特殊的集体,他们将经历什么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改变?请跟随他们一起领略别样的青春人生……
  • 百乐门

    百乐门

    《百乐门》的故事从一群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涉世未深的社会新鲜人与社会资深精英人士,在同一扇门后生活的趣事与琐事展开。在姐姐的光芒下活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的江宇雪,为了准备毕业出国考试租了一间民国遗留下来的老房子——百乐门后院,在这里生活的还有房东家的大公子童德和他即将高考的堂妹童欣,以及道貌岸然的政治老师尚官,当然还有无业游民齐冬冬和职场精英方和凉。当这群怪力乱神的人聚集到同一个屋檐下开启一个“同居时代”,并为各自的生计和未来发愁时,当他们在“百乐门”这个“安乐窝”里日渐安逸习惯之时,却被通知“百乐门”要被卖掉了,当糟糕的人生来临,他们是否还能趾高气扬地活下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