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7600000003

第3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②相倾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④,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⑤。

【注释】

①已:同矣。

②下:低。

③倾:依靠。

④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⑤去:离开。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的东西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说什么是恶了。有和无的互相转化,难和易的相反相成,长和短的互相映衬,高和低的互相充实,音和声的互相呼应,前和后的互相随顺,对立物的相互依存是永恒的。因此,圣人治国为政以“无为”的态度行事,用不言的方式去实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强行规范,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延伸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对“美”的理解及追求成正比。文明程度越高,对“美”的理解就越深刻,对“美”的追求就越执著。当人类走出蒙昧时代,就有了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制作的第一件工具,无论是石片、石针或骨针,都可视作是一件艺术品,上面凝聚着原始先民对美的理解。现代考古发现,从河姆渡的蝶形器、陶猪,到秦山大地湾大房子里的地画;从彩陶器上的纹饰,到玉器上的图案——都是古人的艺术遗存,都是值得欣赏的“美”的化身。

当然,美不仅仅指艺术之美,还有自然风光的美,人文环境的美,人体形象的美以及心灵思想的美,等等。不同的时代对“美”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理解。无论怎么说,追求“美”总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认为,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什么是丑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什么是恶了。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崇尚美、厌恶丑;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追求善、斥责恶。于是,“美”与“善”,已不仅是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修养。

既是社会规范,便会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孟子·离娄下》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意思是说:西施是公认的美女,但她如果沾上了不洁之物,路人也会捂着鼻子从她的身边走过去。这就说明,“美”是有条件的,是会转化的。“美”的事物一旦被玷污,人们就不再欣赏它、赞美它,反过来还会躲避它、嘲笑它。“一个面目丑陋的人,如果能洁身持戒,同样可以祭祀上帝。”《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你会认为他丑吗?相信你不会。这就说明,“丑”是相对的,是能扭转的。“丑”的事物如果能扬长避短、改过迁善,就会被人们承认、接纳和尊重。

凡心智正常的人,都有求美、羞恶之心,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能将美与善发扬光大者,就是圣人。黄帝、唐尧、虞舜、夏禹,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有仁、义、礼、智、信各方面的美德,所以世世代代被传颂。人们敬仰圣人,就是人性崇尚美、追求善的反映。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都与矛盾的对立面一起运动着。

《老子》第二章谈到了一系列矛盾概念,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互相对立,而又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这是永恒的道理。

总之,矛盾是绝对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没有人能阻止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没有人能阻止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然而,《老子》又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这又怎样理解呢?所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如早期道教,即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这是将“无为”的概念,作了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强调:“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

“无为”一词,除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喜欢使用外,儒、释两家也颇多提及。儒家的“无为”,指的是以德政、仁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治。如《论语·卫灵公》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佛教的“无为”,指的是非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说一切有部”主张“三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大众部”主张“九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唯识宗”主张“六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儒、释、道三家都各有对“无为”的主张,词同而义不同。后来道教的“无为”,指的是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这是道教对于社会政治和处世的基本态度。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宇宙间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自有其“道”。对待万物和治理天下,都应该顺乎自然和社会。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古人论述颇多,如《云笈七签》是这样说的:

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无为”,并非是指无所作为、消极避世,而是远离不利于己的环境,谨慎处世;同时还要努力,积极进取,通晓各种知识,善于应付各种情况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说,追求“无为”,应该按“道”行事,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无为”,可视作一种处世哲学,要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只有在人生旅途中慢慢体会、咀嚼了。

同类推荐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道德经通解(精装)

    道德经通解(精装)

    本书稿是作者学习《道德经》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以讲座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道德经》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语言生动,说理明晰,既能帮助当代读者读懂《道德经》,也能帮助人们将其中的精华运用到生活当中。
  • 生命哲学书

    生命哲学书

    生死离别便是一种尤为明显的无常现象,只是世间众多男女尚被执着所缠,心中烦恼丛生,无法堪破这本属平常的无常现象。可是,如果我们契入法性,生起觉悟之心,以觉悟的心去谛观世间的生死离别,那么我们便会发现,曾经心中执着的一切,不过都在缘生缘灭中变化而已,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是生命的另一种新生。
  • 悟经

    悟经

    《悟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融合了儒、道、兵、法等历代名人的思想,并将其加以客观分析,全书共十一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和道德标准,同时它又与当今人们为人处世的许多观念有深度的契合。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
  • 这个主角我当不了

    这个主角我当不了

    张笑颜劝人学医穿越,是恶果还是报……报答?寂静的树林之中,貌美的少年是真二还是中二?敬请走进这个主角我当不了,所有的故事完全解答不了
  • 我的英雄学院之HERO

    我的英雄学院之HERO

    六月是花落花开的季节英雄的世界伴随着凋零和绽放荣耀和争斗寻觅的路途名为迷茫漫漫前路去留时间在述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Fox in the Henhouse

    The Fox in the Henhouse

    Privatization has been on the right-wing agenda for pgsk.com make a powerful case that the market is not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and that a vital public sector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a healthy democracy.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在分析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面临短板、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生态建设相关建议。
  • 神欲之心

    神欲之心

    游戏中的美少女突然降临到现实世界,冒险搞笑独居的二十二岁龙霸天,因在超市购买一包卫生纸,意外收获万元大奖·即由全球最大跨国财团天成国际开发的次世代网游《神欲》的游戏头盔及五星幸运帐号卡,隐藏种族,隐藏职业,竟然还送号称能实现任何愿望的【梦幻之球】以及超级美少女守护者·小白……
  •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

    《西风消息》为青海散文女作家李万华近年散文随笔作品的结集。本集所收作品多篇幅短小格局精致,记录生活感受片段和生命思索点滴,既体现了身为青年女性散文作家所固有的新鲜明亮的生命力特征,也同时体现出了因身患深重疾病而对人的生命历程进行反观和思索,而获得的沉静、深邃的品质。
  • 苍生灭世劫

    苍生灭世劫

    神依自身而创苍生,然苍生愚昧、好斗、不敬为神不喜,故降劫灭世。然神亦有怜世人苦难者,教化天下,传授本领,救得部分生灵。因此为苍生争得生存之机,延第二次净世于万纪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