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800000034

第34章 两盏都不省油的灯(1)

亲家公,阴的就是你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清现在的局势:

其一,太平天国是被消灭了,但是西北甘肃新疆的回民叛乱已经有多年,只是地处偏避,清军又忙着剿灭太平军,暂时放下了,现在必须又要提上日程。

其二,太平军大部分在南京一战中被消灭,逃到浙江的一部分也被围歼,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继续向南逃窜,在浙江和福建的交界处伺机反扑。

其三,在北方,分散于河南、安徽和山东三省的捻军依仗着机动灵活的马队,日行百里,到处流窜,给清廷以很大压力。捻军一日不除,慈禧等人一日不能安睡。何止慈禧,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个马新贻,就算官至两江总督,不也是被捻军刺杀了吗?

我们可以分析这三块心病,新疆的回民之乱,清朝现在是有心无力,而且暂时也危害不到大清的安全;南逃的太平军也是强弩之末,可以不用太畏惧;最危险的其实就是捻军的存在了。

所以,有了心病,就得治疗;要治疗,就得找好的大夫;而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就是最好的大夫。

剿灭捻军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就交给李鸿章了,因为李鸿章手底下有洋枪化的淮军。也许有人问,曾国藩的湘军呢?不好意思,湘军已经裁撤干净了,这不是朝廷的意思,而是曾国藩自己的意思。曾国藩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所以太平天国一灭,他就奏请朝廷解散湘军。当然朝廷也是很乐意的,毕竟曾国藩是汉人,一个汉人领着几十万虎狼之师,哪个满族人也睡不着!

所以,剿灭捻军的重任,就交给了李鸿章。

也许还有人会问,为什么不交给左宗棠呢?这个原因,很大一部分人会想到第一点,就是地理限制,捻军在北方,离李鸿章较近,调兵遣将比较容易;而左宗棠是闽浙总督,太平军残余力量南下,正好归他管,顺理成章。除此之外,还有第二点,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会用人,也能留住人,所以将领众多;在这方面,左宗棠那张噎死人的嘴,让很多有才之人纷纷离去,因此放眼他的楚军,没有几个可以大用的人物。

所以,李鸿章平定捻军主力,又高升为两江总督,而左宗棠只能扫除长毛残余。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样子。不过,福兮祸所依,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先拿李鸿章来说吧,他的淮军跟捻军一周旋就是好几年,胜利之后,淮军风头一时无二,几员大将也是加官进爵,年深日久,淮军便有了暮霭之气;由此形成的淮系,终于腐朽不堪,在甲午一战中溃败,李鸿章也背上了千古骂名,虽然这个骂名不公平。

我们再拿左宗棠来说,他手下没有什么大将,所以也形成不了派别,即招即用,在平定了太平军残余之后,闲暇之余开办了船政学堂和马尾船厂。在新疆告急之后,左宗棠毅然又从湖南招募了一批年轻力量,深入大西北,溃败阿古柏叛乱,新疆千里江山归我中华版图,左宗棠实在是功不可没!

后人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总是很矛盾。但是在评价左宗棠的时候,除了回、汉之间有些矛盾之外,谁不对左大人五体投地?

性格决定命运,只能这么说。

我们暂且不空发感慨,回到左宗棠身上来。左宗棠不是怕事的人,对于朝廷分配的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可是朝廷一连串的处置,却使他既气又急,愤愤不平。

首先大失所望的是,浙江巡抚派了马新贻,蒋益澧落了空,也就等于使他失去了浙江这个地盘。其次是李鸿章调署两江,名位已在己之上,使他很不舒服。再次是陕甘总督杨岳斌,奉旨迅即到任镇压新疆叛乱,朝廷责成浙江每月拨给陕甘协饷10万两,并先筹措8万两银子,作为杨军的开拨费用。

这三件事情,让左宗棠的肝火极旺,每日闲来无事,就在府中大骂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

这样骂了几天,没有人跟他对骂,自己也感觉到无聊,气也就慢慢消退了。想想既不肯辞官归田,就得有声有色地大干一番。带兵打仗左宗棠是极有把握的,就是饷源越来越细,得要找个足智多谋的人,趁马新贻未曾到任、浙江还是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好好筹划妥当。

这个人自然非胡雪岩莫属!

两个人在一起商量了大半天。左宗棠长叹一声:“福建穷得很,我能筹饷的地方,只有浙江与广东了。郭嵩焘暂时署理广东巡抚,他是我亲家,这本是件好事。但是可恨郭嵩焘,心目中只认得曾国藩、李鸿章,该给我的饷不给,此恨难消!”左宗棠一生气,连自己的亲家也骂上了,停了一下又说:“至于马新贻,听说倒还讲理,不过他既然也是曾国藩保举的,又是李鸿章的同年,不见得肯助我一臂之力呀!”

我们有时候觉得左宗棠挺可怜也挺可爱的。他很有才,面对逆境甚至绝境都能想出对策来,但是他的臭脾气却是怎么也改不了,这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大大影响了他的形象,让他办起实事来经常碰钉子,甚至无端地把自己送入逆境中去。

直率而有才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注定艰难,这个不分古代还是现在。如果要分的话,这样的人活在现在会更加艰难和悲惨。

听了左宗棠的话,胡雪岩默然,因为处境很难!左宗棠的知遇之恩自己要报答,就要为他筹集饷银。福建太穷了,筹集饷银只能从浙江下手,而浙江是自己的家乡,饷银这东西,羊毛出在羊身上,搜刮得厉害了,作为办事者肯定会挨父老乡亲的骂。

所以他有点迟疑不决,左宗棠察言观色,不免追问缘故。

“不瞒大人说,我很为难。大人现在只有浙江一个地盘,粮饷当然出在浙江,筹得少了,不够用;筹得多了,苦了地方。说起来是我胡某人出的主意,本乡本土,我不大好做人。”

胡雪岩接着又说:“如果大人兼署浙江巡抚,我还可以出出主意,截长补短,见机行事,总还兼顾得到。现在换了马中丞,我又是分发江西的试用道台,是大人奏调我在浙江当差,大人一离浙江,我当然不能再过问浙江的公事,事情就更加难办了!”

左宗棠不住点头,等胡雪岩说完,他摇摇手道:“你刚才所说的情形,我完全清楚,我们要好好谈谈。万变不离的宗旨是:雪岩,你仍旧要帮我的忙。怎么个帮法,我们回头再商量,现在先谈你的难处。诚如所言,我现在只有浙江一个地盘,粮饷只有着落在浙江,而且要定一个确数,按月一定汇到,连日子都错不得一天。雪岩,凡事先讲理,后讲情,情理都站得住,还争不过人家,我当然也有我的手段。”

胡雪岩不知他最后这几句话,意何所指,只能就事论事,问一声:“大人预备定什么数目?”

左宗棠放低了声音说:“我们自己人,我告诉你实话:我的兵,实数18000,不过筹饷要宽,照23000人算!”

士兵每人每月饷银、军粮、器械、弹药、马料,加上营帐、锅碗等杂支,平均要5两银子,23000人就是11.5万两。另外加上统帅个人的用途,文案、文员的薪水伙食,送往迎来的应酬费用,每个月非15万银子不可。

每月15万两,这可是笔巨数,浙江一省承担,绝对受不了!胡雪岩便很婉转地说道:“闽浙一家,如今福建有事,当然要帮忙。而况大人带的又是浙江的兵,理当由浙江支饷。不过,浙江的情形,大人是再明白不过的,能打一个太极拳,就可以轻松许多了。”

左宗棠一时间不明白胡雪岩所说的“太极拳”是什么意思,疑惑地看着他。

“浙江不是每月要给陕甘10万两的协饷吗?而广东不是每月要给我们浙江10万两的协饷吗?既然广东给我们的协饷有名无实,那么……”

“啊!”左宗棠抢着说道,“我懂了!我亦本有此意,第一,陕甘的协饷,决不能答应;第二,广东解浙江的协饷,有名无实,我要奏请停拨,这样我们白省10万两!”

说到这里,左宗棠眼珠突然转了几转,脸上现出了诡秘的笑容。这一笑,让胡雪岩摸不着头脑。

左宗棠看着疑惑的胡雪岩,低声道:“广东的协饷是有名无实的,只是个画饼,但是我有办法让这张画饼变成肉饼,你信不信老夫的手段?”

“怎么不信?”胡雪岩紧接着问,“大人变这套戏法,可要我做下手?”

“当然!少了你,我这套平地抠饼,外带大锯活人的戏法就变不成了。”

“不知道元帅要锯哪一位?”

左宗棠阴森森道:“锯我那位广东的亲家!”

胡雪岩通过左宗棠前面的话,知道虽然他与郭嵩焘是亲家,但两人却是不合,但是听到左宗棠要“锯掉”郭嵩焘,还是吓了一跳。

“不知道大人怎么个锯法?”

“雪岩,我的为人,我的处世,你能明白五分,还有五分,你不但不明白,或许还会大不以为然。这就因为你少读书,如果你也多读一点书,就会明白我那另外五分,而且谅解我不得不然,势所必然!”

胡雪岩明白,左宗棠这是为他下面“锯”郭嵩焘的损招找借口:不是他左宗棠损,而是自己读书少!这老头,脸皮不是一般的厚!

当然,胡雪岩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卑职读书很少,大人做什么自有道理!请教大人高见!”

“我的行事,于亲有亏,于义无悻;于私有惭,于公无愧。这都非世俗之见所能谅解,而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在心里说一声:左某人经世之才,不得不然!”

见左宗棠说得郑重其事,胡雪岩知道,左宗棠要对郭嵩焘下手了,而且是辣手!只是,到这时他还是不明白,身为闽浙总督的左宗棠用什么手段为难远在广州的署理广东巡抚郭嵩焘。

正在纳闷,左宗棠起身坐在书桌前面,伸毫铺纸,很快画成一幅地图,在那些曲线、圆点之中,写上地名。胡雪岩看出是一幅闽粤边界的局势形势图。

左宗棠指着地图说道:“李世贤在漳州,大概有8000多人,不可轻敌。”接着又指着长汀、连城、上杭这三角地带说:“汪海洋在这一带,照我的看法,他比李世贤更凶悍。雪岩,你这几年总也懂得一点兵法了,如果我故意不把这两人困死,你看李、汪二人的出路在哪里?”

胡雪岩仔细看了半天,小心地说:“他们是由西面江西逃过来的,东面是海,他们没有船。北面呢,大人带兵压了下来。这个,我知道了!”胡雪岩恍然大悟,很有把握地说:“这两个长毛的出路,只有南面的广东,嘉应州首当其冲!”

左宗棠满意地点点头,说道:“郭嵩焘一直担心曾国藩‘驱寇入粤’,怕把长毛引到广东去,他没想到的是,到头来‘驱寇入粤’的是他的亲家!”

胡雪岩不禁打了个寒噤,左宗棠这招真是太阴了!引太平军入广东后,朝廷肯定会倚重左宗棠的威望,拜他为钦差大臣,节制福建、浙江和广东三省的军务。到时候,官大一级压死人,郭嵩焘可真是将要被左宗棠“锯掉”了!

左宗棠这一招确实够阴,但是胡雪岩打心底里是赞成的,因为只要左宗棠能控制了广东,那么在饷银这方面,浙江就可以大大轻松了。

大锯活人的计策是想出来了,但是怎么操作还需要从长计议。因为左宗棠的兵力不够,如果想用三面包抄的办法,将太平军向广东方面挤,非常吃力;万一有个漏洞填塞不住,太平军真出了海,暂且不管他们有没有船,自己都脱不了干系,是弄巧成拙的大罪。

怎么办?左宗棠又想到了李鸿章!唉,看来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这个安徽佬。攻占湖州的时候,两人已经合作过,李鸿章还算讲道义。有了上次的经历,想来李鸿章也不至于拒绝。

但是,左宗棠却不便开口求李鸿章,不是面子上的问题,而是钱的问题。如果左宗棠开口了,那么自己就是主军,而李鸿章派来的兵就是客军,客军的饷银补给是要由主军出的。左宗棠粗略算了一下,假如自己向李鸿章借一万人的话,饷银就得五六万;而且,由于是借人家的兵,还需要另外支付犒赏,又得五六万。这两项加起来,没有十万两银子拿不下来。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还真有!那就是想法设法让朝廷下一道圣旨,让李鸿章派兵到福建助剿。这样的话,李鸿章派出的军队就没有客军的说法了,粮饷就需要由他自己出。这样,就能省下五六万两银子,而左宗棠只需付给李鸿章一笔答谢费用就可以了。

想什么办法让朝廷下这道旨呢?那就得托京官在北京活动了。所以,就要找浙江在北京的大佬。

浙江在北京的大佬,自然要数许乃晋。这个许乃晋还有个弟弟,叫许乃钊,官至江苏巡抚。所以一提到他们家的时候,便有两位许大人。外人为了好区分,便按家中排行来分,背地里分别叫许乃晋为许六大人,许乃钊为许七大人。

那位许乃晋,官至吏部尚书,在京里是浙江老乡会的乡长,在浙江籍的京官中很有威望。许乃晋的长子许彭寿,是李鸿章的同年,也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未这一榜的会元,许乃晋还有个胞侄许庚皋,在“辛酉政变”中出过大力,如今是极红的“小军机”——军机章京领班之一,熟谙兵事,精干方略,对军务部署有极大的发言权。

找他们解决问题,肯定没有错!

但是,左宗棠和胡雪岩肯定不会千里迢迢赶去北京的。所以,只有通过许六大人的亲属进行疏通。找谁呢?找许七大人。

这个许七大人说起来也挺惨的,他本来是江苏巡抚,坐镇南京,封疆大吏,很是威风。但是,广西那帮上帝教子民揭竿而起,很快就把南京打了下来,他没有办法,离开了南京,在江南大营帮着处理些事务。

同类推荐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热门推荐
  •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父母和哥哥相继过世,家道中落,姜琉馨原本是想着嫁一个老实人安顿一生也好,哪成想,会咬人的狗不叫,被迫流产后又净身出户,甚至几次险些丧命,绝对不能在坐以待毙了,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春禧宫谋

    春禧宫谋

    她是钮钴禄璟婳,承蒙“天降贵女”荫庇,一朝入了嘉亲王府,做了永琰的侧福晋。一句“与我执手看天下”锁牢了她的心,一个“顾全大局”了结了她的少女梦。一入皇家深似海,阴谋暗算接踵而来,一夜之间,失子被冤的她反而竟成了家族的一颗“弃棋”。当取而代之的那些莺莺燕燕睥睨羞辱她时,如何生存下去是她首要思考的问题!争宠?霸权?自此,纠绊一生的恩爱情仇开始了,她的痴情与无情就在这皇宫里缘起缘灭了……
  • 女子道学院

    女子道学院

    一位凡间女子看破红尘,最终走上修真路。爱也人间恨也人间。原是姑射仙子转世而生。此生可否断轮回,回归来处。
  • 医妃难求:追妻是门技术活

    医妃难求:追妻是门技术活

    初见时,后院纷争,她伶牙俐齿,虐渣女斗后妈,他只袖手旁观。再见时,雪落屋檐,她诚心躲避,左推辞右嫌弃,他却心思暗动。穿越而来,她风华尽显,素手针落,毒姐狠母皆退散,腹黑王爷骗到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秦先生的朱砂痣

    秦先生的朱砂痣

    新书【嫁给全城首富后我飘了】已开【我爱上谁也不会爱上你陶如陌。】【谁娶你谁倒霉】【大家好,我叫秦倒霉】年少时,秦楚放下豪言壮语,誓死不娶陶如陌!后来——得知陶姑娘要去相亲,他第一时间赶回京都,开着宾利车去搅了她的相亲会,成了她的相亲对象。相亲会上。秦楚一紧张,就爱不停地搅咖啡。“陶小姐对未来另一半有什么要求?”陶小姐:“四个要求,一不能太丑,二不能粘人,三不能大男子主义,四不能太有钱,太有钱了招桃花。”前面三条他都符合,第四条...秦楚指着外面那车,撒谎不脸红,“那车是我老板的,站车旁边那男的是我上司。”小助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小助理都过上了一段被大老板叫老板的日子。【关于八卦】京都有传言,秦家那混世魔王结婚了。传说,妻子身份成谜。传说,秦魔王宠妻如命。传说,秦魔王喜欢了那个女人很多年。后来,他带着她出席长辈的生日宴。盛世美貌,惊人才华,她令整个京都为之惊艳。本书又叫《秦先生,民政局见!》
  •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之天眼神算

    重生再活一世,得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顺便还附送一枚师傅和天书得天书,开天眼,掌人命,断生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请个门神他也是高手,这天下她还哪里去不得小时候版元芝芝小盆友十一岁之前都是光头走遍天下,直到有一天女性特征来临,用上了XX卫生巾后,光头元就开始了蓄辫子的旅程。“头发有啥好,一不能吃二不能穿,全剃光了才凉快,省时间省洗发水。”光头元翘着个二郎腿,一点也没有飘渺气质。楠竹门神对她上下其手了一遍,仙气飘飘的回:“头可断,发不可剪,你不是喜欢重口味吗?”光头元一听以他的话儿,立马两眼发光。长大版“呀,山上鸟又长得肥美了,必须得让它们知道谁才是老大。”长发元又开始了大杀四方的生活。仙气男纤纤玉指一张,脸上笑得过分邪恶。穷凶极恶板都市神话中,有一个能算过去未来的算师,她不为财不为命,只为爽不爽,顺眼时路上的乞丐也能得她一卦,不顺眼时天王老子也只能等死。从此以后有人称这位算是为活阎王,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涉及专业东西请匆考究,因为经不起推敲,架空世界,不要与任何都市挂勾,架空世界,我的想像我作主
  • 白夜晴朗

    白夜晴朗

    董咚咚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她遇到了三个与众不同的男人:长腿叔叔白一尘、阳光暖男叶晴朗和机车少年夜洄。百转千回的爱恨交缠,痛并快乐。我们一生之中,会和谁相遇,与谁相守,拉着谁的手走过晴朗的白夜,缘分妙不可言,谢谢你爱过我。或者,这就是所有女人都经历过的爱情。你的记忆,你的秘密,你的一生所爱,都在其中。谨以此,纪念我们飞扬的青春无悔……
  • 乞丐大掌柜

    乞丐大掌柜

    民国1919年,从山东流落到北京的小乞丐栾学堂,因救了老板的女儿有幸在济丰楼里当堂倌,从此开始了他的餐饮人生。一路走来,他被选择过,也被抛弃过;被幸运光临过,也被重重打击过;但他心中永不放弃对生活的信念,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餐饮名店丰泽园。栾学堂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和努力,渐渐变成了内心强大的商者。他跌宕悲喜的经历教会人们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奋斗,用脚丈量梦想。
  • 惑乱君心,丑妃太妖娆

    惑乱君心,丑妃太妖娆

    重生成第一丑女,只想待在相府后院闲散度日,却不想赐婚从天而降,对方居然是佞臣摄政王!他说:“我自知自己身体,怕误了别家姑娘,特娶相府三小姐为妻。”她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太监配丑女的确无所谓,她乐得自在!后面她醉眼朦胧,看着面前妖孽的脸“嘿嘿嘿嘿我跟你讲我嫁了一个太监。”此刻的她没有看见,边上男人已经黑了脸。咬牙切齿的他开口:“暮粟冉,我是不是太监,很快你就会知道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