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300000056

第56章 盛神法五龙

【原文】

盛神③法五龙④。盛神中有五气⑤,神为之长,心为之舍⑥,德为之人⑦。养神之所,归诸道⑧。道者,天地之始⑨,一其纪也⑩。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11)。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12),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13)者,气之门户,心之总(14)摄(15)也。生受之天(16),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17)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18)。知类在窍(19),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20)。此之谓化。化有五气(21)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22),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23)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注释】

①本经:本,本源、根本;经,经典。这里指基本经典。

②阴符:阴,暗;符,符契。这里指客观事实与主观谋划暗合。

③盛神:盛,旺盛,强盛;神,指人的意识和精神。

④五龙:五行中的龙。所谓“五行”,是中国古人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传统学说,认为在天地之间,有循环流转不停的金、木、水、火、土,万物就是根据这五种元素而产生的,龙是古代想象中的灵兽,具有超人的能力。

⑤五气: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这里认为气是万物生成的根源,形成风雨、寒暑、阴晴等天地间现象之源。

⑥心为之舍:舍,住所。心是五气所“住宿”的地方。

⑦德为之人:德是使人成为人的本源。

⑧养神之所,归诸道:根据道来养神,道是万物的根源,也是养神的根本。

⑨天地之始:天地的开始,指“道”。

⑩一其纪:一是一切的纲纪。

(11)化端:变化的开始。

(12)得一:一为万物之源。得一,即得到一切。

(13)十二舍:是指目、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等。

(14)总:谓聚合,统领。

(15)摄:提起,执持。

(16)受之天:由上天传授到人间。

(17)类:种类。

(18)化物:变化。

(19)知类在窍:人之所以能知事类,完全是根据九窍。

(20)舍神:使魂魄停止。

(21)五气:这里指志、思、神、心、德而言。

(22)舍之:住在这里。

(23)执一:专一。

【译文】

要使人的精神旺盛充沛,就要效法五龙。旺盛的精神中包含着五气,精神是五气的统帅,心灵是五气的住所,品德是精神在人身上的表现。凡属培养精神的方法都归于“道”。所谓“道”,就是天地的本源,是天地的纲纪。创造万物的地方,就是天产生的地方。化育万物的气,在天地之前就形成了,可是没有人见过它的形状,也没有人叫出它的名称,只好称之为“神灵”。所以说,“道”是神明的根源,而“一”是变化的开端。品德可养五气,心能总揽五气,于是产生了“术”。“术”是心气的通道,是魂魄的使者。人体上的九个孔和十二舍是气进出人体的门户,都由心所总管。从上天获得生命的人是真人,真人与天融为一体。明白这些道数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才明白的,这就叫做圣人,圣人能以此类推而明白一切道理,人与万物一起生成,都是事物变化的结果。人所以能了解事物,都是通过九窍。如果对事物有疑惑不解的地方,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排除,如果仍然不通,那就是方法不当。当九窍畅通之时,五气就会得到滋养,滋养五气就要使精气留住,这就是所说的“化”。所谓化,必须有五气,主要是指志向、思想、精神、道德而言,其中“神”是五气的统帅。如果宁静、祥和就能养气,养气就能得到祥和。这四个方面都不衰弱,周围就构不成威胁,对这种情况可以用“无为”来处之。把五气寓于自身,就是所谓神化,当这种神化归于自身时,那就是真人了。

所谓真人,就是已经把自身和自然融为一体,和大道彻底符合,坚守无为法则来化育万物,他们以大自然的胸怀,广施善德来滋养五气,本着无为法则,包容智虑、思意,施展神威。士人如能心术通达,心神盛大,就能修养自己的心志。

【延伸阅读】

人身上有五气,即:心、肝、脾、肺、肾。精神是五气的统帅,心灵是五气的住所,品德是五气的根本。“养神之所”在于道,而道是神明的根源,品德可以养五气心志自然可以生术,而术又是心气所借用的手段,是灵魂的使者。九种器官、十二种住处都是气的出入口,都由心来管制,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

在这里,文章重在讲述积蓄力量的问题。“盛神”即积极努力,积蓄力量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加强内在的修炼,善于积累,不断磨炼,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一旦时机成熟,便可迅速出击,锐不可当。而如果时机未到,随意妄行,往往会造成失败的后果。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天,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石头的袭击。甚至,孩子会攀上它那羸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身材”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愉悦。

世间的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步骤,我们不能为了达到某种炫耀的目的就拔苗助长,跃过或者忽略掉其中的一步,这样只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健全的人,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要为眼前的小利而失去长远的大利。要学会耐心等待,等待收获更大、更好的“果实”。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时,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老兄,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不如你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着牙,它把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见状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安静,猎人和猎狗早已回家了,老虎也没在近处徘徊,根本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勤于磨牙呢?”这时,野狼停下来回答说:“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如果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不刻苦,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要想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就要在平时积蓄力量,磨炼一双能够把握机会的手。

这个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要想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让自己成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要善于利用时间加强自身的锻炼,通过不断地积累来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等待厚积薄发!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第一次在太湖大学堂的演讲辑录。本书对如何修证佛法,尽快在修证之路上取得成就,有诸多独到的个人观点,更有诸多具体实证修行的办法,是南先生很重要的著作。南先生还站在现代生命科学的角度,考察了西藏密宗、禅宗、净土等修行法门,其中有些内容,南先生更以密宗上师身份,亲述自己修证之路上的传奇,和诸多实证感受,澄清了修证者在前进之路上的歧途,可谓“掏心”之作,是志于佛学、修身的读者的福音。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素书

    素书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蔡澜·致青春)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蔡澜·致青春)

    此书着力点在对“真爱”的讨论。从“小女孩 纯纯的爱”,到“爱要怎么说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爱”以及“你好 初恋”等七个篇章,蔡澜以豁达的“过来人”的身份,帮年轻人解决在初恋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烦”。他在第一篇文章里说道:“在公交车上见到不敢开口表白的情人,这种感觉多么珍贵。”只一句话,就能轻易激发你的共鸣。
  • 西贡往事

    西贡往事

    一个雨天傍晚,我揣着小如猫咪的行李袋敲开了那所房子。房子有些黯淡,湿乎乎的药水味儿弥漫了整个房间。狭长的暗白色的横棱格木窗隐约透出的光映穿了她的半边脸。她用有些嘶哑的声音唤我道:“进来吧。”说的是中文。放下行李袋,随着她穿过走廊去盥洗室洗脚洗脸。那么小的房子,走廊却长得惊人。脱了鞋,光着脚跟着她白色的奥黛裙裾走动时,直让人觉得像是穿过了沁凉的长颈鹿脖子。我的房间在长颈鹿脖子的另一头。“澡,你会洗?”“会。”我说。
  •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诗词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 胁门

    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拱手河山讨你欢:错为帝妻

    拱手河山讨你欢:错为帝妻

    “深宫寂寞,臣妾今日就让皇后娘娘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快乐,可好?”控制不住的直接冲出冷宫,直到自己吃饱喝足以后,身侧却早已无人。落难凤凰不如鸡,曾经三千宠爱也不过过眼云烟。不过她也不稀罕,神马宠爱都是浮云,一人吃饱全家暖就好。
  • 带一本书管公司

    带一本书管公司

    如何让你的公司独领风骚,占据行业制高点,管理是成败的关键。《带一本书管公司》由夏在伦编著,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管理公司的原则和方法,力求全面、通俗地解决在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务求管人管事管到位。《带一本书管公司》囊括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经营、财务、激励方式、绩效等方面,综合阐述了作为一个管理者怎样使自己从优秀变得卓越,如何调整心态、储备能量和人才,优化经营策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走在市场的前端。
  • 忌敏之喜欢你

    忌敏之喜欢你

    喜欢你就是我一想到能和共度余生就心生欢喜。一篇忌敏同人文。
  • 快穿之红尘愿

    快穿之红尘愿

    身为路人,不,也许连路人都算不上,在剧情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只是因为主角或者配角们的一句话,就遭受无妄之灾的炮灰。然生为炮灰也有自己的宏愿,突遭厄运,自然要奋起反击,或沉沦或堕入深渊。花洛诞生之初就一直流浪在各个世界,受其冥冥中的召唤而来,守护这些人,替她们扭转轮回的宿命。无系统无cp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滚烫的青春炽热的我们

    滚烫的青春炽热的我们

    因为读书,让来自天南地北的一群姑娘聚在一起,看似一团和气的她们关系是否真的有那么好呢,明争暗斗的女生小集体有是怎样的呢?有人喜欢争强好胜,有人则是无欲无求她们真的合得来吗?再冷漠的她也有温暖的一面,可平时温文尔雅的她如果背后捅刀会让别人相信吗?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永远的坏人也没有永远的好人,也没有人永远和你关系好,平时对你冷言冷语的人也许会给你雪中送炭,而你的好友也许会落井下石,也许她等着看你的笑话已经很久了。滚烫的青春,我们就这样在这个大学的小时候中开始,让后再一点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