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4300000010

第10章 千古美谈(9)

刚开始,金贼曾任命他为河南元帅为钓饵引诱李彦仙投降,被李彦仙一口回绝。等到围困陕州后,金贼提出如果李彦仙接纳这个条件,金兵就撤兵。李彦仙却呵斥道:“我宁愿成为大宋的鬼魂,你们的荣华对我有何用?”金贼珍惜他的才干,竭力想让他降服,攻破城门后,还下令军中,生擒李彦仙者,可以得到赏金万两。李彦仙同士兵一样穿着旧军服,混于军中,金兵根本辨别不出来。

李彦仙为人刚正不阿,有违反命令者,即便是亲属也必绳之以法。诸将犯了错误,都会受到处罚。对那些驻守外地的,他就让手下的人,拿起自己的鞭子,代表自己到异地去执行处罚。那些受罚者都裸体挨鞭子,没有一个敢反对或有怨言的。

这时,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郑县)和长安(今陕西西安)都被金兵占领,陕州就是一弹丸之地,李彦仙临时组织的军队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整天与敌交战,都靠他鼓舞士气。李彦仙将每次上朝得到皇上的赏赐以及和敌军交战所获得的金银财宝,都分给将士们,一文钱都不会装进自己的口袋,所以,他手下的三万军队,先后经历大小战争二百余次,每次都能英勇杀敌。军中大事,都由李彦仙一人决策,州郡其他事务,每件事都要依法处理。所到之处,百姓们都非常拥护。

李彦仙殉国后,朝廷追赠他为彰武军节度使,并命令在商州(今陕西商县)为他建造了祠庙。

裴潜陆俟

曹操任命裴潜当代郡太守,平定了乌丸三单于的叛乱。后来曹操把他召回来,夸赞他治理代郡的功绩。裴潜对曹操说:“我治理代郡对老百姓宽广仁慈,但对胡人却不这样。现在我的继任者必定认为我治邦严谨,会对邦内的胡人广施恩惠。而这些胡人向来飞扬跋扈,对他们过于仁慈,就等于放纵他们,回头还得用严明的法令束缚他们,这就是叛乱频繁发生的原因。代郡还会出事的。”

曹操听后,认为他分析得很有道理,对这样迅速召回裴潜十分悔恨。没过多久,代郡真的传来了单于叛乱的消息。

后魏时陆候任怀荒(今河北张北县)镇的守将。当时高车(今河北、内蒙一带)各部上诉陆候严苛无恩,要求让原来的镇将郎孤代替他。魏帝听说后就把陆候撤换回朝了。陆候回来后告诫魏帝:“不过一年,高车必反。”魏帝很生气,狠狠责备他一顿。

第二年,高车各部果然杀死郎孤反魏。这时魏帝又想起了陆候的话,便问他:“你怎么知道高车必定会反呢?”陆候说:“高车各部不懂得君臣大礼,我就用国法来约束他们,使他们知道怎样去做,以后再慢慢对他们施恩。他们告我严苛,称赞郎孤,听到称誉后郎孤只以宽仁相待。等到后来这些人出现骄慢举动,郎孤必定会重新以国法制裁他们,这就产生了怨恨对立的情绪了。以后积恨深了,就会生出祸害的。”魏帝这才深有所悟。裴潜、陆候这两人算是真正懂得治邦策略的。

郑国子产病重时,对替代他担任丞相的子大叔说:“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宽容的政策服人,其次再也没有比严厉更好的策略了。”子大叔后来不忍心实施严苛的政策,萑苻(今河南中牟北)就发生了打家劫舍的祸乱。子大叔派兵镇压,费了好大劲才平定下来。他非常后悔没有听子产的话。

孔子有软硬兼施的说法。宽仁要以严猛来辅助,严猛要与宽仁相联合,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乌丸、高车等不懂礼法,裴潜、陆候先用威猛,使他们习惯法度,必定会再用恩德,这样就能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元正父子忠死

唐代安史之乱发生时,有几位忠烈人士,值得记载。他们是权皋、甄济、元正父子、张诚和卢巽。

权皋,字士繇,他考中进士,当上了临清(今山东临西)尉。安禄山听闻他名气非常大,就向皇帝奏表,让他担任蓟(今北京)尉,并将他纳入自己的幕府中。权皋经过考察,认为安禄山很快就会叛变朝廷,而安禄山又疑忌残暴,自己不可能规劝他洗心革面,就想着离开安禄山。但是又害怕灾祸牵连自己的母亲,迟迟不能行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派权皋到京师长安押送俘虏。在回程途中,权皋诈死,被装入棺材后,权皋悄无声息地从棺中逃走了。权皋手下的人回去后,将权皋死亡的消息告诉他的母亲。权皋的母亲以为自己的儿子真的死了,声泪俱下,乡邻们听见以后都禁不住掉眼泪。安禄山信以为真,就让权皋的母亲回老家。权皋在半路接到母亲后,陪着母亲昼夜向南奔去。刚刚渡过长江,安禄山就起兵叛变了。天下忠臣听说了权皋的故事后,都争相请他做幕僚。

甄济,字孟成,他是一位隐士,隐居在卫州青岩山十余年。官府五次请他出山做官,下了十次诏书请他为朝廷效力,他都坚决不出山。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朝廷用左拾遗的职位,再次诏令他出山。诏书还未到青岩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这时到了长安,请玄宗授甄济为范阳掌书记,玄宗答应了。安禄山派卫州太守郑遵意到青岩山请甄济,甄济不得已赴任。甄济到任后,发现安禄山准备反叛朝廷,就在一个夜晚把羊血洒在自己周围,佯装自己呕血不止,要求归山。安禄山无法,只好命人把他抬回青岩山旧居。安禄山造反后,使蔡希德捧着刀去招请甄济,并传话说:“如果甄济不来,就割下他的头见我。”甄济仍作病重状引颈待戮,蔡希德无奈收刀,只好据实回报安禄山,安禄山只好作罢。后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派人用轿子把甄济强行抬到洛阳安国观中。广平王收复了东都洛阳后,甄济就到广平王军中哭诉自己的遭遇,广平王大为感动。唐肃宗听说后,就让那些归顺了叛军的官员站成队拜见甄济,目的是让这些人感到羞愧。

《新唐书》把权皋和甄济列入《卓行传》,大加褒奖,流芳千古。但是元正父子的遭遇就不同了。

元正曾供职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幕下。史思明攻下洛阳,元正用车把父亲推到山中以避贼。叛军因为元正名声大,就到处搜寻他。元正考虑到事情已到危急关头,就对弟弟说:“叛贼的俸禄不能用来奉养亲人。叛贼搜录我,是想利用的我的名声以稳固其统治。忠义名节不失,我即使死于贼手,也会像活着一样受人尊敬。”

叛贼终于搜捕到了元正,以高官厚禄引诱他。他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宁死不从贼。叛贼恼羞成怒,把元正兄弟一起杀害。元正的父亲听到消息,肝胆皆碎,喝毒药死了。路上行人听说这件事,都掩面痛哭。

平定了安史之乱后,皇上下诏考察,一共有十一姓人家不屈服于叛贼的淫威,保持着忠贞名节,其中元正是第一人。权皋、甄济死了以后,与元正一样都被朝廷追赠秘书少监。我认为权皋、甄济二人虽然磨难重重却保住了性命,而元正父子三人都为国捐躯,所以当时人们会觉得元正是保持贞节者之首。可是《全唐书》没有将元正列入“忠义”,或“卓行”类中,只是将他附列在“文艺”类,在他祖父元万顷的传记之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也不记载元正父子的事迹,使元正的名字默默无闻。这真让人愤慨。

白居易在著作《张诚碑铭》中记载道:张诚官拜左武卫参军一职,负责镇守东都洛阳,安禄山攻下洛阳后,用高官厚禄和严刑拷打两种方式,诱惑和逼迫士大夫们归降与他。张诚和同僚卢巽悄悄逃到了陆浑山,依靠采摘山中野果和饮用泉水过了两年,最终没有被叛贼的淫威玷辱了自己的忠贞名节。唐肃宗下诏派河南节度使搜访那些拒绝到叛贼中当官而隐居山林的忠义之士,有六个人应诏出山,其中包括了张诚和卢巽。所以,张诚的名节在朝廷中广受称赞,皇上也下诏给予其赞许和嘉奖,并授他为密县主簿。

疾风知劲草,国难见忠臣。上述诸位的忠义风范,值得后世当作学习的典范。

同类推荐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鬼谷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鬼谷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鬼谷子》一书是鬼谷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纵横游说之术的高度总结,是纵横家理论争鸣的之著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四篇。中卷含《飞箝》、《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八篇。下卷含《本经阴符七术》、《持枢》、《中经》三篇。此外还佚失《转丸》、《胠乱》两篇。上卷以权谋策略为主,中卷以言辩游说为重点,下卷则以修身养性、内心修炼为核心。下卷是上、中两卷的基础,是它们的思想指导。鬼谷子在书中讲授了不少政治斗争权术,其中重要的是取宠术、制君术、交友术和制人术。因此,《鬼谷子》堪称是一部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权谋的智慧宝典,一直被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文心雕龙》还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原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本书进行了内容精选,将纲领性的文字提取出来。
热门推荐
  • 大树仙人

    大树仙人

    【非异兽文,非种田文,非日常文,剧情流小说。】林森和树有缘。转生到异世,成为了一株小小的幼苗。千年的岁月过去,他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外面刀光剑影的人世他不想涉及,只想守护自己身处的宁静小村。直到有一天,一群无良宗门弟子踏进了他的净土......——————————书友群:1016804873
  • 桑落不知归处

    桑落不知归处

    满门被灭的落难公子,生的是皎如玉树临风前,丝毫不见落魄,竟是招摇过市,惹得一片芳心错付。堂堂华王府钰世子,人人称颂的钰公子,没想到背地里竟是虚情假意、挟势弄权之人。佳人出洛家,容与上天津。本是飘零孤女,奈何人家有哥哥。
  • 残缺月亮

    残缺月亮

    就因为那种无以名状的情绪逐渐变得强烈,他们开始展示种种怪异的举动,最后只想强烈地打击对方。无论这些肢体动作伴有多少柔情蜜意,她最终感受到的却是那种源于生命底部的怒火。这火焰燃烧的是绝望和羞耻。
  • 元叟行端禅师语录

    元叟行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十七芳龄的少女竟然变成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什么妃子不妃子的,她才不想老死宫中,光是看望不到尽头的宫墙,就可想象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多么辛苦,什么被毒杀拉,被下计迫害拉,或者直接被匕首插入胸中拉,无论是哪种死法,她都不要,所以,她决定出墙……三岁之时:只是,这个奶娃是谁家的?干嘛紧拽自己的裤子不放?“壹,壹……”小奶娃的手逐渐上升,借着力道他开始攀爬,“悉悉”,然后用力地吸着口水。恩?裤子竟然被他扯掉了?没关系,没关系,她也才三岁,被个吸奶的娃看下没关系。“唔唔……”奶娃的唇直接吸在了她可爱的屁屁之上。“我,要,出,墙!”她大声呐喊。十岁之时:“去哪?”他冷眼望着偷偷摸摸的鬼祟身影。“茅厕。”将包袱往墙外一丢,她开始搬梯子,利落的速度便是她七年中不断累积的经验。“去宫外的茅厕?”额头上青筋浮现。“不对,是去妓院的茅厕看看。”一身男装的她兴奋地开始攀爬。“回去睡觉。”一剑砍断梯子,抱住跌落的娇小身影,直接消逝……十七岁之时:“爱妃,梦游发作了?”他坐在软轿之上,缓缓地扇风。“啊,是这个不知道名字的王爷说要带我出墙。”她倒很干脆的推卸了责任,事不关己,还是高高挂起的好。“王爷拉去砍了,爱妃,下次可别这么明显,浓妆艳抹,谁都知道你是皇妃,本来就丑,可别出来吓人。”侧过脸,她阴狠地笑了笑。她,还是,要,出,墙!
  •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邪王妻管严:腹黑杀手妃

    王牌杀手被爱人杀死含恨死去,穿越成相府倾城之貌却被嫡出小妹欺辱而死的庶女。软弱的无能女再睁眼端庄高贵,腹黑无情。原本的格局,因她的到来而彻底改变,她傲睨万物,步步为营,谁知无意中倒霉的惹到一个外表“温软好看又顾家”实则阴险狡诈,黑心黑肺的臭男人,还对她死缠乱打,大言不惭的要宠她护她,简直可笑!男人,理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吧。离王,天人之姿,帝王之才,心底的孤独伤痛掩盖在外表温柔慵懒之下,自取名为“离”,独活于世,与人无扰,本是慵懒无心之人,却对她一见倾心,从此万劫不复,为她处处谋划,只是侯门水深,宫府无情,她倾情自由,更将他当成洪水猛兽,那颗冰冷的心怎会轻易融化。可倾你心,寸土恰似虚弥。
  • 邪王盛宠之嫡女有毒

    邪王盛宠之嫡女有毒

    【双强甜宠1V1爽文】帝国行动队长的她,竟穿成被庶姐陷害惨死,声名狼藉的花痴丑女。呵呵,耍渣爹,虐姨娘,惩极品,甩渣男,搅的你们鸡飞狗跳,跪地求饶!凤紫本以为她穿越的使命是斗极品虐渣渣,搅风搅雨作翻天,结果一不溜神,就拐了个极品男人回家。坊间传闻,四皇子冷血残暴打女人,谁嫁谁要被折磨死。男人看似凶狠霸道,实则委屈无助又可怜?想着那忙前忙后,恨不得把星星摘下来给她的男人,凤紫对传闻呵呵一笑。这是嫉妒,一个个闲的发慌,那就让你们后院起火,前堂遭殃,誓将渣渣虐到底!被四皇子X凤紫坑的生不如死的人,气的抱头痛哭:嗷嗷嗷,求老天爷收了这对极品夫妻,给条活路吧!!!推荐小暄虐渣甜爽完结文《重生之特工嫡女》《重生之嫡亲贵女》
  • 汪曾祺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汪曾祺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送给你的生活美学课,黄永玉称他为“全中国文章写得最好的”人;《汪曾祺散文》是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散文的精装典藏本。汪曾祺一生创作颇丰,本书从他的数百篇散文作品中精挑细选出不容错过的必读名篇,一册在手即可读透他对“人间草木”的观察和感受,他一生在“行色匆匆”中游历各地的奇趣见闻,他细细品尝过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四方食事”,以及他对沈从文、老舍等“一辈古人”的回忆与怀念。……
  • 大比丘三千威仪

    大比丘三千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虚渺仙录缘

    虚渺仙录缘

    本是没有灵根,无法修炼的废柴小姐,殊不知,这修炼终究还是得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