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80600000053

第53章 仇士良阴谋败露 李德裕义赈回鹘

话说那颉啜临行前嘱咐守营将士,只看唐营火起,可齐出接应,一举大败唐军。约三更后,只听唐营一片杀声,却不见大火烧起,守营将士惊疑不定,遂不敢动,只守定营盘。那颉啜见张仲至率军挡住去路,就招呼众将齐上,共战张仲至。张仲至只略战数合,就率自己所领一支军向东退去。那颉啜率军夺路而走,张仲至并不阻挡。只等那颉啜率军北还,张仲至才率各路军从后追杀。等到那颉啜率前军进了自己的大营,张仲至率军也已赶到,一面追杀,一面放火烧那颉啜营帐。营帐着火,很快蔓延,那颉啜所部无法立足,人喊马嘶,各自突营逃命,张仲至率军四处追杀,死者不计其数。那颉啜只得带着少数亲兵,夺路向西北方向逃去,其众被烧死者,又不计其数,其所率的七千余帐全部归附。

张仲至留军于边境地区,出粮接济安抚回鹘附众,他率亲军南下回到范阳,张仲武闻报大喜,上表入奏朝廷。唐武宗一面大赏张仲武兄弟二人,一面和众大臣商议安置回鹘七千余帐附众。李德裕上言:“贞观三年,东突厥败亡,太宗将颉利可汗安置在京师,其部众都安置在西起灵州,东到幽州沿线各州。今陛下宜遵太宗之制,仍可将七千余帐平均分配,安置在从灵武至幽州一带各州。”唐武宗准奏,就诏令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协助户部,将附众于各州安置,且由各州供给所领附众粮草,划地准其从事农、牧。

观军容使仇士良,见唐武宗事事听信李德裕,李德裕也所谋事事得成,屡屡建功。而唐武宗对自己不闻不问,备受冷落,因妒火中烧,总想千方百计败李德裕之事,控制唐武宗。适逢唐武宗见自己即位以来,在许多事上都得以成功,初步实现了自己励精图治之志,就想依历朝惯例,给自己上尊号,就御丹凤楼宣布敕书。仇士良就派出自己的亲信四处打探消息,有人报告说,李德裕已同其他宰相及度支部初步议定,要减削禁军的衣粮及马的饲料费。仇士良闻报大喜,就到处扬言说:“宰相为给皇上上尊号,首先要减禁军衣粮及马刍粟,到了受尊号日,禁军将士必于楼前喧哗闹事,衣粮等不得减。”这事传到了李德裕的耳朵里,就暗中派人追查,此话出自谁之口。结果其属下回报说,众口都听仇士良之言。李德裕大怒,就入宫请唐武宗开延英殿召宰相入对。唐武宗出延英殿,李德裕等拜见后,就将自己所听及调查的情况上奏,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李绅也上言:“此言臣亦耳闻。”唐武宗大怒,立召中使向禁军将士宣谕:“敕书初无此事。且敕书出自朕意,非由宰相,尔安得此言?”禁军将士一听,并无此事,个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奏。仇士良闻报,怕事情败露,赶紧以观军容使的身份,代表禁军去向唐武宗叩头谢罪。唐武军见禁军谢罪,为不影响受尊号大典,就只向仇士良斥道:“卿往后好自为之!”第三天,受尊号大典在丹凤楼如期举行,李德裕率群臣上表,请唐武宗上尊号为“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唐武宗依例不准,大臣再请奏,经三请三不准后,唐武宗才答应,就将尊号诏告天下,并宣布大赦天下。

诏书送到闾门山,乌介可汗大惧,且知那颉啜兵败逃回,就派军捕杀了那颉啜,然后托唐武宗之前派往回鹘的使者、中使杨观回朝代为谢罪,并请他转奏说:“回鹘虽衰,今尚有部众十万,驻牙于大同军北闾门山。所部素以游牧为业,牛羊多为黠戛斯所掠,部众乏食,请大唐天子赐我粮食、牛羊,且请执送没斯等。”杨观自闾门山回朝复旨,就将乌介之表,转奏唐武宗。唐武宗览表大为不快,就说道:“乌介号十万之众,请赐粮食、牛羊,且请执送没斯等。众卿以为将何以答之?”李德裕出班奏道:“回鹘破灭,没斯归附天朝,吾皇已以其为左金吾大将军、怀化郡王,乌介不思恩待左右,却请执送没斯,甚是无理。陛下可令没斯归朝,以断乌介无理之请。赈济回鹘,我朝已数次赐粮数万斛,无力永保乌介十万之众之食。诚然如此,回鹘可遵旧例,以马匹于灵武、振武互市,籴换粮食。至于牛、羊,更非我朝所富,不可允准。”李绅出奏,支持李德裕答乌介之策。唐武宗敕道:“就依宰相言,中书诏答回鹘。”

散朝后,李绅回到中书衙门,草诏曰:“粮食听自以马价于灵武、振武籴三千斛。牛,稼穑之资,中国禁人屠宰;羊,中国所鲜(少),出于北边各部,国家未尝科调(征税调用)。没斯自本国初破,先投塞下,不随可汗已及二年,虑彼猜嫌,穷迫归命。首可汗以猜虐无亲,致内离外叛,今可汗失地远客,尤宜深矫前非。若复骨肉相残,则可汗左右信臣谁敢自保?朕务在兼爱,已受其降,于可汗不失恩慈,于朝廷免亏信义,岂不两全事体,深叶良图?”李绅拟好送进宫,唐武宗阅后命中书用印,派使送往闾门山。李德裕盖印时,叹道:“中国的牛,皆为耕牛,百姓凭其耕种庄稼,国人禁止宰杀;羊只,中国少而属北方游牧部落盛产,乌介却做无理要求,大概与我朝通好不得善终了。”遂命人将诏书送王践言,派中使发出。唐武宗又遣使令没斯入朝,且充为军使,免得乌介再来纠缠要求将其押送回回鹘。

没斯已知道,乌介可汗请求朝廷将他执送回回鹘,而遭唐君臣拒绝,今又见敕书下,命他以前职充任军使,且举家入朝,意在保护他及其家族。他感激涕零,就上表谢恩,且愿为军使,率诸弟居家太原,竭力为朝廷守边。唐武宗诏准,又敕令河东节度使刘沔,在太原为没斯筹建府第,置办所有用具,以存抚其家。同时赐没斯诸弟皆姓李,除赐没斯名李思忠外,又赐其弟阿历支名李思贞、习勿啜名李思义、乌罗思名李思礼;又以何弘顺为归义军副使。

中使奉命到达闾门山颁诏后,乌介可汗见执送没斯等回回鹘及赐牛、羊等请求,唐武宗不答应,心中极为不满,就又上表向唐借兵帮他回复回鹘汗国,且要借天德城为建牙之地。这种要求更是无理,唐武宗怎能答应?就下诏不许。开初,乌介可汗率众往来于天德、振武之间塞下,借以依赖唐剽掠羌、浑等各部落,又屯兵杷头烽北。唐武宗采用李德裕之策,一面赐粮安抚其众,一面下诏令其返回漠南。刚开始,乌介率众确回到了错子山,但很快又回到了塞下,唐武宗再下诏令其北还,乌介拒不奉诏。李德裕以为:“那颉啜屯于错子山北,乌介恐那颉啜与奚、契丹通谋,断他归路,且敫击他之部众,故乌介不敢远离塞下。望陛下敕张仲武宣谕奚、契丹与回鹘共灭那颉啜,以解乌介后顾之忧,使其能回还。”唐武宗允准,这才有幽州北之战,实际上由卢龙军独自使那颉啜全军覆没,乌介派兵捕杀了那颉啜。

那颉啜死后,黠戛斯率众北驻闾门山,又和唐通好,唐武宗答应帮乌介可汗复国。见武宗答应帮他复国,便停驻闾门山,不再北还旧地。他今天要借振武城,明天要借天德城。其实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意在先插进一只脚,就会有坐的地方,名曰借城,实是只借不还,他可凭一城而窥河套一带。试想这种企望,如何能瞒得过唐武宗、李德裕等君臣?故一借不准,再借还不准。朝议中,又有人提议,乌介不奉诏北还,意在求马价。原来自唐代宗始,代、德宗等以为回纥(鹘),在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中,确有大功,虽已得大批财物、赏赐满载而归,但在九姓胡的撺掇下,回纥(鹘)可汗要求和唐开和市、互市,以高其马价换取的绢帛,除少数自用外,大多都销往西域及其以西各国,取得厚利。每匹马由换唐二十匹绢,到三十匹,甚至高达四十匹绢,每年与唐换绢的马匹由一万匹,多到三万匹。到唐德宗时,唐国库已不堪重负,因有拖欠回鹘马款不能偿还现象,但马、绢交换仍在继续。

后来得李泌辅唐德宗进行了一系列军政改革,吐蕃渐衰,两国之战渐稀,唐对战马的补充、需求渐少。到了唐武宗即位,历经裴度、李德裕等辅政,唐的国库已渐充盈。既然有人提议,乌介不愿北还意在求马价,唐武宗就命李绅聚度支算还回鹘马价。这时,李德裕想到一个人,就是度支郎中刘。李德裕知道,李绅为文学之士,虽以宰相判度支,但于经济却不是他之擅长,而刘为中唐理财家刘晏之孙,他自幼受刘晏影响,精于筹算,数算极为神速,人称“神算”,就上奏唐武宗,由度支郎中刘主持算还回鹘马价之事,唐武宗允准。

这筹算,到了唐代已很盛行,特别是唐肃宗于灵武即位,由于“安史之乱”叛军占据了中原大部地区,唐肃宗即位后,财政十分困难。而要平定叛乱,军费支出更是捉襟见肘,君臣不得不精打细算。大臣上朝,都随身佩带算袋,以备皇帝动问,可当堂演算,遂成为定制。后来唐肃宗从灵武回到长安,在服饰中就规定,大臣除随身佩带印绶外,还须佩带算袋。实际筹算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为算盘的前身。筹,就是一些小竹棍,可用它们摆成不同的形式,进行各种运算,因叫筹算。平时将“筹”装在锦囊等小袋中,随身佩带,因称算袋。至迟在春秋战国时,中国就已经流行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和筹算运算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算),长六寸,所以计历数者。从竹、弄,言常弄乃不误也。”《前汉书·律历志》中又记载说:“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到了隋代,算筹就已缩短,《隋书·律历志》载曰:“其算用竹,广二分,长三寸。”唐承隋制,所用算筹就宽二分、长三寸,是数学的主要计算工具。

自隋代首开制科以来,其数学制度也被列入了教育制度。唐承隋制后,无论是开科选士制度,还是数学教育制度,都有所改革和发展。唐贞观二年(628),便已经在国子监中设立了算学。显庆元年(656),开始设置算学科,但此后的算学科设置有时属国子监,有时又属于太史局或秘书局。可学完算学科全学程所需的时间较长,共需七年,所以招收的学子很少。贞观二年(628),入国子监算学的学士为三十人,分为两部分:即十五人学《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等书;另外十五人学习较难学的《缀术》和《缉古》。时间分配是:《孙子》《五曹》学一年;《九章》《海岛》学三年;《张丘建》《夏侯阳》各学一年;《周髀》《五经》学一年,共为七年。另一部分人所学为《缀术》学四年;《缉古》学三年,共为七年。其学子来源几乎都是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人家的子弟。

唐朝科举考试中,设有“明算”一科。没有经过国子监学算学的人,也可以应试。考试时,《九章》考三题,《海岛》《孙子》等七种科目各考一题;另外一部分人,考《缀术》七题、《缉古》三题。两种类型的考试,均为十题中答对六题,为及格。此外,还要对《数术记遗》《三等数》两本书进行“帖读”。所谓“帖读”,就是随便提出书中的一两处字句,考生要按提示的字句,继续背下去,“十得九为第”。这种考试,实际上是只要求学子记住“十部算经”的条文。凡考试及格的,可以获得“从九品下”,即品级最低一级的官职。

由于“明算”及第,所得品位最低,故一般士子都不屑为。再加上唐代重进士、轻明经,俗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谓,学子们都十分重视文学诗赋,真正攻读“明算”的人,就更少了。贞观二年(628),进国子监算学科的还有三十人,到中唐后就寥若晨星了。元和二年(807),东都洛阳国子监算馆,只有二人。但世上的事,总有一般和例外。在学子中,刘就是个例外,至于他对筹算及李德裕对他的了解,却说来话长。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一部感悟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智慧,令人在现实中受益终生的力作。它根据叶嘉莹记录的国学大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这部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通俗雅正、情感妙理合揉,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并在,诗内诗外,谈天说地,文采飞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它把作诗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领会中国传统人生的妙义,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 繁星·春水(全新修订版)

    繁星·春水(全新修订版)

    《繁星》《春水》是冰心小诗中的精华。这些小诗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书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精悍而意味深长,语言明白晓畅而又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本书还收录了冰心散文、小说中的名篇佳作,引领读者全方位领略其温柔清丽的笔风、风格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真正让大师的文学魅力滋养我们的灵魂和生命!
  • 诗舞祭

    诗舞祭

    本书是一部以文学为主的散文集,分说诗、谈色、评书、创意四部分,“说诗”收《我的学诗经历》、《诗舞祭》、《奥斯维辛的诗意栖居》等文,“谈色”收《情色和身体》、《瘦美的重担》、《后殖民孽债》等文,“评书”收《症状写作》、《生死一囚徒》、《会心的漫游》等文,“创意”收《榆树下的省思》、《流年知多少》、《母语之根》等文。共计收文39篇。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文学史理论

    文学史理论

    本书以历史美学的文艺学方法为指导,汲取现当代外国文艺学新方法,从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和性质、文学史研究的方法、文学史的时间之维与分期、文学史的文体分类及其流变、文学史的文本与人本、文学史与创作主体的心态、文学史与文学的传播、文学史与文学史料、文学史著的形态等多个维度对文学史理论的诸多基本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探讨文学史家如何以自己的文学观、文学史观去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学史。
热门推荐
  • 寒海青鸟诀

    寒海青鸟诀

    中庆代号为“寒鹰”的青鸟营战士一直潜伏在西辽,直到他冒死获取了一条重要情报:邻国武齐将最新研发的战场神器羽天翼卖给了敌国西辽,暴露之余只能返回中庆,然而,西辽却在其体内植入“银魂蛊”进而获取中庆机密。危机之下,“寒鹰”结义兄弟宋扬和儿子韩天慕挺身而出,涉险为寒鹰解蛊,解除了中庆危机。然而,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待着他们……
  •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转识论(从无相论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灵情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心灵情感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灭世雷罚

    灭世雷罚

    他诞生于守天之族,却一出生便遭到了天的诅咒。那恣意咆哮着的灭世雷劫,是为他今生纵横的宣扬,还是前世罪孽的累罚。长生不死药,救得了身,可救得了心?所谓净世,是救世还是灭世?是谁在前方扬起了诸神之剑,百祭苍天,那便以我身罪孽,点燃圣祭之门!
  • 狂暴宠物系统

    狂暴宠物系统

    【火热新书,百万追读】武者世界,强者为尊!而我林凡,光靠宠物就能碾压天下英才。
  •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魔倾天下千年等待

    千年的回眸换回的是什么,是擦肩而过,还是再续前缘……“我与魔教并不相熟。”“无碍。”“教主与我可是有何纠葛?”“并无。”“如此,还请教主留情。”“……好。”你可知,教主回眸时那滴泪水?你可知,千年前那位痴心的教主?你……还记得吗?是忘了吧……
  •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远行

    以校园搞笑风格为主题的爱情短篇集。故事纯爱、温暖、搞笑之余更让人动情。 “看她的小说如同与文字谈一场恋爱,从心动到爱上小说中的主角,这个过程让人如此期待又如此向往。
  •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嫡女无双,腹黑世子妃

    穆祁然,上一世全心全意为所爱之人宁愿沾染鲜血。却遭遇惨死。即便她曾甘愿与所有人为敌。好在上天待她不薄,12岁重生,被襄王府世子爷御君倾所救,这一次,她要一个个解决上辈子背叛对付穆府的人!
  • 纷生

    纷生

    木筱然醒来时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所有记忆,她只记得自己的名字跟年纪,却不记得自己从哪里来,为何会晕倒在树林里,也不记得自己过去曾经历了些什么?天生乐观的她为了过好接下来的人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了一身武艺,后来又成为了长安有名的成衣商,但是却因此卷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计划……
  • 重生之异能者女王

    重生之异能者女王

    25岁的月轻尘在继母欺侮,继妹欺负的情况下死于非命,她在继承母亲给自己留下的财产的时候,被继妹和继母所害死。她被阎王同情,而重生,她发誓,必要手刃自己的继母和继妹!一朝重生,让她拥有了非于常人的异能,她绝对不会再让前世重演!前世,自己爱的男人和自己疼爱的妹妹背叛了自己。这一世,她再也不要做衬托继妹的影子,不要再受那个男人的欺骗,她要报仇,把害死母亲和自己的人亲手毁掉,一定要他们永远也不能翻身,要他们在痛苦中煎熬的等待死亡,她再也不会懦弱!再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自己!她要让前世害她的人一个个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