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800000030

第30章 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瑰宝——英雄史诗《松迪亚塔》(1)

一、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代表

几内亚著名历史学家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认为:书面记录不是历史唯一的“大管家”。

布基纳法索作家约瑟夫·基-泽尔博说:口述传统是生动鲜活的博物馆,为历史的枝干增添了绿叶繁花。

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是研究马里帝国历史的专家。他的主要文学著作是《松迪亚塔:古代马里史诗》(1960年),这是尼亚奈汇编、整理了马莫杜·库雅泰和其他格里奥讲述的许多口头传说,形成的著名的英雄史诗《松迪亚塔》,这也成为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瑰宝。

黑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非洲地区,包括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以及沿海诸岛。因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故而一般将其称之为黑非洲。黑非洲有着古老而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口头文学丰富多采,种类繁多,有谚语、格言、寓言、诗歌和各种叙事故事等。20世纪初叶,教会和黑非洲的知识分子开始对口头文学作过不少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一些神话故事集和传说故事集,如塞内加尔的《阿马杜·库姆巴的故事》,象牙海岸的《非洲的传说》,喀麦隆的《在美丽的星空下》,乍得的《在乍得的星空下》,加蓬的《加蓬故事集》,尼日尔的《尼日尔的故事和传说》等。1960年,由几内亚历史学家、文学家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整理出版的《松迪亚塔》,也是黑非洲民间口头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松迪亚塔》是黑非洲著名的长篇英雄史诗。整理者为几内亚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吉姆里尔·塔姆西尔·尼亚奈(1932—)。

松迪亚塔的故事从13世纪起就长期流传于西非马里、几内亚等地(即古代芒丁),由“格里奥”口口相传,历经数百年,保存下来。“格里奥”是黑非洲世代相传的诗人、口头文学家、艺术家和琴师的总称。他们以此为业,家族世袭。古代格里奥中一部分人进入宫廷,担任相当于国王、酋长的史官、顾问、传话人的职务,在国王或酋长的宫廷里占有重要地位。另一部分格里奥成为行吟诗人,带着简单的乐器,周游四方,传授知识。他们博古通今,熟谙王国或部落的家族谱系、历代国王或部落祖先的不朽业绩,精通固有的律法和传统的习俗礼仪。国王或酋长每有重大决策,如征战、继嗣等,都要征询“格里奥”的意见。“格里奥”在收集、保存、传播黑非洲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口头文学作品正是依靠他们才得以流传后世。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王国大法、家族谱系、重要史实等,都依靠他们的记忆和口头传授保存下来。格里奥善于把枯燥的历史事实编成趣味盎然的传说,被称为语言大师。当代黑非洲作家视格里奥及其流传的口头文学为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从中整理出不少已被湮没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

尼亚奈这样介绍“格里奥”:“他们是身兼巫师、乐师及诗人三职的非洲黑人,在演讲之前,先追溯历史为其讲话奠定良好的基础。他们既是演说家也是家系学者,不仅讲述事件,还讲述事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重大庆典仪式上,他们都受邀参加,像调解者一样对其叙述进行梳理,以免自己的某些言语造成人们之间的争执。因此,他们首先会请大家原谅自己的疏漏……甚至是主动这么说。这些言语的主宰者不仅要肩负促进社会安定的使命,还要担负伦理职责。实际上,在非洲,话语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某些错误话语说出,就不能弥补。人们不能轻率胡乱地说话,有一句谚语说,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并且知道如何及何时保持沉默。这才是长谈的意义所在。”

“言语飞逝,著作长存,这是一句西方谚语。这句谚语从罗马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坚持认为,无需重视口述材料。但是,以口述传统为基础的文明丰富多彩,与那些使用书面文字的社会文明的繁荣程度相比,两者并不相上下。口述传统没有一成不变地叙说往事——它是一种经过组织、发展和建构的口头语言形式。它按照明确规定的习俗,成为社会积累知识的巨大宝库。这是运用了一套严格的方法形成的知识。”

“格里奥擅长使用口头语言,他们的作用是保存并传诵过去发生的事情。在西非马里的某些村庄,如keyla村,有500名村民,全都是格里奥。这些村庄好像口头语言的学校,等到儿童满七岁,便向他们传授家族的历史。学习过程全凭记忆,将需要记忆的内容编排成带有节奏的歌曲,在塔玛尼、康尼或卡鲁姆等乐器的伴奏下,一边弹奏一边诵读,这样,记忆便变得鲜活起来。因此,我的朋友兼几内亚同胞约瑟夫·基-泽尔博曾经说过,格里奥的语言就是口头形式的象形文字。”

“多亏格里奥的前辈们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掌握了口述材料,这些构成了基本的叙事内容。可是,他可以根据环境决定是仅仅述说某一个章节,还是故事的梗概。另外,他可以将旅途中与他人的交流体会添加进去。因为寓意蕴含在传说中,所以无论删除内容,还是增添内容,都不会改变世代传承下来的叙事的正确性。格里奥讲述故事时,从某个视角出发将事情贯穿起来——换言之,如果您认为历史不过是历史学家精心组织的一堆事实,那么,格里奥就是历史学家。”(尼亚奈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访时的谈话)

尼亚奈的祖先就是世代相传的格里奥。来自家族的影响,使他对于历史的研究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创作几乎全部与非洲历史有关。尼亚奈虚心拜访了几内亚西基里地区杰里巴·科罗村的“格里奥”杰里·马莫杜·库雅泰,并将其演唱的松迪亚塔故事记录整理成散文体,于1960年出版,全称为《松迪亚塔,或芒丁人的史诗》(中文本译名为《松迪亚塔》)。尼亚奈还创作了《西卡索》(1971),《沙卡》(1971)等历史剧,主要内容都是揭露殖民主义,号召非洲人民团结起来抵御侵略者的。

吉姆里尔·塔姆希尔·尼亚奈还负责编辑《非洲通史》第四卷《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的非洲》,这个阶段属于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阿尔摩哈德王朝等伟大帝国的统治时期,在非洲大陆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松迪亚塔》的主要内容

《松迪亚塔》这部既具有神话色彩又具有文献价值的长篇英雄史诗,共18章,歌颂了13世纪西非马里帝国的“国父”松迪亚塔一生的业绩。传说松迪亚塔是古代芒丁国凯塔王朝的继承人,非王后所生。因先知有言他将为王,遂遭王后迫害,经历了疾病和贫寒等苦难。国王去世后,太后篡权,松迪亚塔与其母被迫流亡国外。其后王国遭外敌侵犯,太后和新国王不敢抵抗,弃国而逃。年轻的松迪亚塔联合一些国家和部落举兵进击,经过几次大的战役,终于消灭了敌人,收复了国土,开创了延续二百余年的马里帝国。这部史诗塑造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民族英雄松迪亚塔的形象,描述了黑非洲人民光荣的历史传统,反映了13世纪上半叶西非的社会政治生活和风土人情。史诗的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完整,文笔活泼,语言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史诗中史实与神话相交织,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黑非洲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艺术才华。

《松迪亚塔》的故事是格里奥讲述的:我是一个格里奥,我要给你们讲述芒丁国的历史和松迪亚塔的故事。凯塔族的祖先毕拉里·布纳马是先知莫哈马杜的忠实仆人,松迪亚塔是他的第13代孙。松迪亚塔的父亲马汗·孔·法塔是深受爱戴的芒丁国王,他遵照先知的预言娶水牛女人松科隆为妻,在雷电风暴中生下儿子马汗·马里·迪亚塔,这孩子被预言为国王的继承人,地球的第7位征服者。可是迪亚塔是个瘫痪孩子,7岁还在地上爬行。父亲将自己的格里奥的儿子贝拉·法赛盖封为迪亚塔的格里奥,希望他真能成为伟大的国王。不久国王辞世,嫉恨已久的王后莎苏玛违背国王遗志,立自己的儿子丹卡朗·杜曼为王。松科隆母子被打入冷宫,遭到百般羞辱。愤怒的迪亚塔站立起来,双手举起6个人才能抬动的巨大铁棍,将巴欧巴树连根拔起。10岁的迪亚塔勇武过人,受到众人敬重,被尊称为“松迪亚塔”。王后莎苏玛召集9个巫婆谋害松迪亚塔不成,国王丹卡朗又以出使名义支走了松迪亚塔的格里奥忠实的贝拉。

为躲避迫害,松科隆母子逃离芒丁四处流浪,历尽苦难,也受到一些国王的善待。几年后松迪亚塔在苦难中磨炼成文武双全的勇士,被麦马国王封为副王。

此时索索国巫王苏毛洛·康坦的势力强大起来,他凭借巫术征服各国,蹂躏生灵,无恶不作。他入侵芒丁并捣毁都城尼亚尼,还自立为芒丁国王,霸占公主娜娜·特里邦,懦弱无能的丹卡朗却弃国而逃。芒丁百姓派使者遍寻天下,找到了松科隆母子,要求松迪亚塔拯救芒丁。卧病多年的松科隆在启程前夜归天,被厚葬于麦马。

如今威严强壮的松迪亚塔兵强马壮,素有情谊的麦马和瓦卡杜国王各自分给他一半兵力。松迪亚塔与苏毛洛交战的第一仗就如霹雳闪电,大败敌军,也唤起了人民的希望。经过纳格波里亚山谷与康基涅等战役,松迪亚塔的美名传遍平原,深受苏毛洛蹂躏之苦的各国国王纷纷带兵参战。苏毛洛重新动员兵力,准备与松迪亚塔决一雌雄。这时逃出索索国的娜娜·特里邦与贝拉·法赛盖来投奔松迪亚塔,提供了破坏苏毛洛巫术的秘密方法。决战在克里纳展开,松迪亚塔布阵有方,亲率军马勇猛冲锋。混战中松迪亚塔射中苏毛洛肩膀,巫王顿时失去力量,索索兵一败涂地。苏毛洛逃进了漆黑的库里科罗山洞,从此不见踪影,有人说他变成了顽石,也有人说他被箭射中当场毙命。松迪亚塔乘胜进军,攻陷索索都城并把它夷为平地。

各国大军会师卡巴,在富冈召开大会,12国王宣誓,公推松迪亚塔为草原各国公认的国王。松迪亚塔在富冈平分天下,现在那里还矗立着纪念柱。

松迪亚塔班师芒丁,重建尼亚尼。他治理有方,国泰民安。他开创了盛极一时的马里帝国,使尼亚尼成了世界中心。他的功绩无人可比,凯塔人民至今还怀念他,经常来到芒丁之父安息处向他致敬。

三、《松迪亚塔》记录了黑非洲的历史记忆

史诗《松迪亚塔》属于非洲最古老的叙事诗,通过马里帝国的缔造者松迪亚塔·基特的经历,述说了这个伟大帝国的形成过程。松迪亚塔·基特生活在十三世纪,统一了尼日尔和塞内加尔之间的撒哈拉地区。我们通过口述传统了解到他的故事,而这段历史事实也为书面记录所证实。

后代历史学家在整理这一段历史时,为了填补口述史缺失的细节内容,特意搜集、整理、比较了十四世纪伊本·巴图塔(出生在丹吉尔)和伊本·赫勒敦(出生在突尼斯)留下的文件资料。通过史料比对,可以确定克里纳战争发生的准确日期,就是在这次战斗中,松迪亚塔打败了他的敌人——索索国巫王苏毛洛·康坦。

整理中,还反复核对了这部史诗的其他口述版本,特别是来自马里和几内亚和冈比亚的口述史。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史诗通过各种语言流传下来,让历史学家的整理工作变得更加有依据。

据现存非洲历史文献记载:有关马里早期历史的口头传说,都是以松迪亚塔为核心人物展开的。这些口述史料确认,最初存在着两个分立的王国,一个是铎,另一个是基里或芒丁。“芒丁”后来被用来称呼整个马林凯人地区。在后代争夺权力的斗争中,索索国王苏毛洛兼并了芒丁,图曼王逃往南方森林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马林凯人各部落拥立曼萨·丹卡让·图曼的同父异母兄弟松迪亚塔。根据口头传说,松迪亚塔的童年是不幸的,他长期瘫痪,其母松科隆·贡德总是被妃嫔们嘲笑。他一学会走路就成了他那个年龄群体的领袖。他受到了曼萨·丹卡让·图曼的摧残,结果他和母亲、弟弟芒丁·布加里不得不亡命异国。没有哪个马林凯人酋长敢于给他们提供避难所,所以他们就去了加纳并在昆比得到了接纳。然而只是在麦马,他们才找到了安身之处。麦马国王曼萨·冬卡拉对松迪亚塔委以重任。流亡生活持续了许多年。在麦马,芒丁哥的探子发现了他并向他转达了马林凯人各部落酋长对他的拥护。麦马国王给了他一支武装力量,他返回了故国。消息传开后,马林凯人各部落纷纷武装起来,各部落将领与松迪亚塔在锡比平原举行了会议并结成同盟,松迪亚塔被推举为联合作战司令。他在1220—1235年同索索王国展开了激烈的争战。

松迪亚塔领导的联军与苏曼古鲁之间的决战发生在克里纳,苏曼古鲁的军队的人数不可胜计,结果,索索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被迫向库利科罗退却。

克里纳战役的胜利对于松迪亚塔领导的联军来说不只是一项军事上的成就,而且巩固了各部落之间的联盟。接着,松迪亚塔征服了原先由加纳控制的所有土地,他的将军们征服了塞内冈比亚、卡萨芒斯、加布(即今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河上游地区,并向南推进到森林地区,他的儿子和将军们还兼并了加奥和台克鲁尔,统一了西苏丹。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来自纽约的中国

    来自纽约的中国

    书稿为文化学专家、著名学者王海龙今年来的随笔精选集,包含“中国在纽约”“人类学及其他”“从彭城到纽约”“热议美国”“新说传统”五大部分,除了讲述自身的求学经历和治学心得之外,更是以较大篇幅讲述了作者对多位近当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寻访和追忆,讲述了他们在纽约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如董鼎山、夏志清、徐志摩之子阿欢、项美丽、赛珍珠、老舍、叶浅予、宋美龄、张学良、李鸿章、华工丁龙等,在讲述了源远流长的中美交流之外,更突出了海外华人普遍而伟大的爱国心与乡愁。
  • 智慧故事荟萃(上)

    智慧故事荟萃(上)

    读聪明人的故事能让人更聪明、更快乐地生活。智慧的故事,还能告诉我们很多的人生哲理,激发我们的人生追求。聪明的人永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借鉴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教训,使自己获得事半功倍的功效。本系列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智慧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收录了世事明察、是非分明、看清真相、晓事明理、权宜应变、顾全大局、聪明智慧、知已知彼、醒悟觉察、借鉴教益等系列内容。上册收录了庞统察虚断案、曹操坐山观虎斗、望梅止渴、曹操施奸防刺、给敌人留条活路、周瑜反间除蔡瑁、庞统假献连船计、周瑜打黄盖、诸葛亮活用兵法等智慧故事。
  • 志摩的诗

    志摩的诗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练,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例如“女学人”这个概念的确定。人们会凭思维惯性质问:某某某能算女学人吗?那么,什么样的人算“女学人”?书斋出身有学位者?高等学府或科研单位从事研究者?自我潜心于某一研究领域却无职称者?不以任何学术为业的学养浸润者?答案非常不确定。
热门推荐
  • 东游西回

    东游西回

    大清朝,李家屯一队人马自发去海国,演绎出各类奇异故事.....
  • 时贤本事曲子集

    时贤本事曲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卡米来了

    卡米来了

    以主人公卡米成长为线索,通过卡米和季泽的人生相撞,相离,又相吸,最后,青梅竹马在一起的恋爱,成长故事。本书仅供娱乐,如有雷同,纯属爱情的伟大。
  • 乔蓉传

    乔蓉传

    羋玉蓉是楚国公主,幼年遭遇宫廷巨变被尹千雪带到桃花谷习艺,成年后带着幼年的记忆下山去寻找虞子乔,二人在江湖中相遇却不相识,同为一股正义荡平三宫五岛,两人的爱情波折起伏……。穿云剑、破云弓两柄神兵利器上演了爱与恨,情与仇……。
  • 清风日下,笑靥如她

    清风日下,笑靥如她

    文章讲述的是在国外十几年的翻译家虞葵,因为一场事故意外回到了自己的高中时期,从之前的默默无闻,一下子成为了全校的焦点,经历了以前从未经历的故事,不断地往上爬,激励自己身边的人...
  •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本书将着眼于解决这一难题。全书把“团队激励”这一主题打破,重新定义了“激励”的本质,提出了很多“团队激励”的崭新观点,如激励要以尊重为前提,激励要顺应人性,可以辅以一些创新的激励手段等。全书理论自成一体,辅以丰富的贴近现实的生动案例,极富指导性和操作性。
  •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经历欢笑,经历泪水,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成长,因为有我们身边讲不完的故事,也因为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的陪伴,我们的成长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才会令我们心动着去等待下一站将要带来的转变。成长中的经历,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的主语应该是人间的情感和所觉察到的人生之味,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忧愁、快乐、思索与感悟。人生拥有成长,拥有智慧和感悟的成长,也将看到梦想的光芒,即在成长中能够触动心弦的那一抹青涩而诱人的颜色。追寻梦想和理想的脚步,其实也是成长。
  • 大学体育与健康

    大学体育与健康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体育需求,融合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实施性为一体。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体育理论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下篇为实践篇,着重介绍了田径、三大球(篮、排、足)、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户外体育运动与新兴体育运动——合球运动。
  •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

    《漂在东莞十八年》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打工题材作品,在社会上颇受好评,凡看过此书的作者,均以为深入人心,写的是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沧桑史,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一部历史写照。
  • 快穿魔王大人的虐渣之路

    快穿魔王大人的虐渣之路

    顾夜白是一个大魔王【顾夜白:魔王?不存在的】总有人上门来找茬,怎么办呢,虐呗。就这样,大魔王在虐渣之路上越走越远。[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