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300000006

第6章 导言(2)

在经典的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学者们所关注的是系统的理性而不是个人的理性[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第34~39页。]。比如罗依·拉柏波特(Roy Rappaport)曾于1968年发表了《献给祖先的猪:新几内亚人的生态仪式》,那是一部研究人类生态环境、文化与仪式的经典著作。他成功地把生态学与结构功能主义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一个叫做“新功能主义”的领域。他把文化定义为关联着生态系统的机制,因为在他看来,环境与文化综合作用的承载量和资源消耗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在新几内亚进行的田野调查,拉柏波特完成了仪式、宗教、生态的基础系统研究,这项研究又被定义为具有“共时性功能主义”性质的学说。他深刻地指出:一个社会所遵循的规则、习惯和群体文化系统,他们从系统和总体上来看是有意义的,而且他们可能也会与自然世界实现平衡。但是,作为个体的具体的文化参与者,他却并不一定具备这方面的知识。那些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事实上他们也许并不需要知道,正是由于他们的生态系统规范了与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人口密度。

拉柏波特多方面表述,通过对文化因素的边缘化而突出人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体内平衡等概念,从而使他的研究和理论更接近于生态学,因此学者们将他的理论研究和贡献概括为生态系统论。相反,前述的斯图尔德则不同,他通过对文化概念的强调而与生态学保持距离,所以学者将他的理论研究和贡献概括为文化生态学。深入地评述拉柏波特的理论表现了一种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其不再去寻找特定物质文化的环境解释,而是去注意生态系统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整体平衡,因而,他的系统生态学同时也被称为“新生态学”和“新功能论”。

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化,文化生态学家们开始深入地思考所研究的社会。他们认为,那里不再是未受外部世界影响的孤立不变的系统,而是充满了变数,即有着文化变迁的文化系统。尤其是当被研究的群体正在经历着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急剧变化时,研究者就会被迫地、更多地直接关注他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的。这样的情况出现之后,一些生态人类学家便去更加贴近生活地研究,究竟人们是如何认识和联系周围的自然环境。这种趋势也引导着一些生态人类学家探索模式化人类决策的形式逻辑方法。例如一种“理想搜集理论”,其起源于生态学,曾用于研究食物分配如何影响鸟类搜集和社会组织的状况[Ingold,Timothy,The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Essays on Livelihood,Dwelling and Skill,London:Rutledge,2000.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总第90期),第34~39页。]。与此同时,一些生态人类学家则借鉴了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技术和理论,例如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和总体系统学等学科,他们试图促使经济人类学和生态人类学走向联合。伊丽莎白·卡史丹(Elizabeth Cashdan)于1990年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游牧与农业经济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该书较好地体现了这种联合趋势。但是,正如中国青年人类学理论工作者张雯所注意到的,经济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的联合趋势,受到了一个有关人类本性和人类条件的非常难解的哲学问题的阻挠。对于此点,卡史丹也是毫不回避,她在自己编辑的论文集导言中指出,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之间,在一个中心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差异,即:人们在作出选择的时候试图最大化什么?生态学家和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们试图最大化的是“健康”,意味着给下一代作出好的基因贡献。然而,经济学家则认为人们试图最大化的是“效用”,通常指的是当前即时的满足[Cashdan Elizabeth(Ed.),Risk and Uncertainty in Tribal and Peasant Economies,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0.]。或许是因为这一点,经济学与生态人类学很难最终走向联合。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生态人类学领域内,民族生态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讨世代居聚某个地域的民族如何认识自然环境现象,这是民族生态学所涉及的一个学术领域。民族生态学经常把视野放置于那些当地人的等级制度,因为等级划分制度往往暗示了环境状况,例如土壤类型、种植物、动物等。民族生态学关注的一些重点是,生态系统研究、系统机能和能量的流动。这些研究方法需要一些计算项目,例如热量、蛋白质消耗量的评估等。一些学者深入细致地在这些方面思考,形成了一些有别于生物生态学研究的理念,它们包括承载量、环境限定因素、自我平衡和适应制度等。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民族生态学侧重于具体人与动植物关系方面的研究,一些人类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创建动植物清单,并且记述其使用状况。虽然这样的研究缺乏理论框架,但是却有助于发现传统社会民众制定的动植物分类体系的本质。此后,由于受到认知理论的影响,民族生态学研究开始采用其他的一些科学方法,即把个体视作文化生成体和把语言视为信息编码的媒介。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虽然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仍是记述动植物分类及其应用,但其研究目的却依此透视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及其深层结构。民族生态学采用了这些方法论的转变,最终的结局是转化形成了一门认知人类学[Nazarea,Virginia D.Ethnoecology:Situated Knowledge/Located Lives,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99.]。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正如中国张雯所指出的那样,民族生态学在一定程度上走到了环境决定论的反面。因为,民族生态人类学家主张,文化对于环境具有决定作用。这种作用通过人们界定环境来实现,即对环境赋予一定的意义和真实性来体现。但是,这样的社会建构论显得有些极端,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而且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因此其被视为“非主流”的生态人类学。另外,在20世纪70年代末,还出现了“过程论”的生态人类学。该理论采用了“行动者模式”的观点,其将分析重点从社会结构转向社会过程,同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观点,由此深化了分析与结果。以上两种学说克服了旧生态人类学理论的弱点,这些学说为80年代后环境人类学的出现做了铺垫[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总第90期),第34~39页。]。

总之,生态学是一个边缘学科,人类学领域里生态系统概念的存在为其理论增加了新的光彩,同时,生态学调查又为人类学注入了不同元素的活力。因此,生态人类学可以说是人类学与生态学的完美组合。一方面,人类学知识推进了生态学的研究;另一方面,生态学的引入也为人类学增添了新鲜的、科学的视野。生态人类学理论对建立人类可持续发展变化模式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资料。由于存在这些历史的学术成果,因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人类学在一些西方工业化国家成功地转向为环境人类学。几乎同期,一些人类学家做了不少对原始部落在生态学范畴内的调查研究,他们由此认识到诸多隐秘的关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例如,20世纪90年代,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开发导致了很多问题,对那些问题的研究提升了人类学家们的感知能力,从而为现代环境人类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现代环境人类学

与早期生态人类学相比,现代环境人类学除了更多地关注环境的理论问题,同时也非常注意对环境问题的应用研究。在社会实践之中,环境人类学家虽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法有限,但是他们从地域性观点到全球性视野的研究路径是开放与有活力的,这样有助于把问题的所在和解决问题的线索联系起来,从而对科学地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难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环境人类学还突破了原来的“文化孤岛”的研究方式,从而关注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不同主体的环境话语和实践进行分析,这里的不同主体包括当地人、政府、企业、非政府机构等。现代环境人类学新的研究视角,突破了传统生态人类学探讨的主题,使之不再局限于“环境适应”和“当地智慧”[张雯:《试论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的转向》,《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4期(总第90期),第34~39页。]。相反,这门新学科的研究与更多主题的讨论广泛相连,例如,发展主义与现代性、知识与权力的生产、统治与抵制技术、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存在。不同的文明时期,其环境问题的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指导理论,这个理论就是人类应用文化的调适作用而研究的成果,也是借鉴了一些生态学的原理,属于新的生态文明理论[崔明昆:《文明演进中环境问题的生态人类学透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首次出现在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ker-Establishment Characteristic Database,WECD,或者称布伦特兰委员会,Brundtland Commission)于《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其定义,经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而为各国所接受。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生态人类学,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大方面的协调与适应,因为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对环境危机根源进行探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方法,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人类只有尊重并正确理解自然价值,才能建立一个新的生态观、发展观和价值观,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因此,这也是现代环境人类学研究的主体内容[[英]杰拉尔德·G·马乐腾著,顾朝林译校:《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环境人类学的理论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更多地给人类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带来了新的欲望和冲动。正是这种欲望和冲动促使工业发达国家利用人类发明的新技术盲目地快速开发、利用本国资源,而当本国的资源不能完全满足欲望时,他们就用欺骗、战争等非市场手段掠夺整个世界的资源。在这个现代物质和技术文明扩散的过程中,一方面,这些工业发达国家把现代工业文明的种子撒到了被他们侵夺资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了工业化的全球化进程,尽管在许多时候这并非是他们主观上的自觉和自愿;另一方面,他们也把工业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带给了世界,使得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难题的核心问题就是,在人类无限制的物质欲望下,疯狂地发展经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会给后代人的发展带来制约和生存环境的艰难?[Haenn,Nora and Richard Wilk,The Environment in Anthropology:A Reader in Ecology,Culture,and Sustainable Living,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West,Paige,Conservation is Our Government Now:The Politics of Ecology in Papua New Guinea,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禁毒非营利组织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务机构为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为了加强对社区内吸戒毒人员的教育、管理、转化和拯救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2003年底,中国内地首家禁毒非营利组织——上海市社会工作机构在政府的主导推动和大力扶持下得以创建。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是毋庸讳言,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就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的一本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清理、检讨、评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力争回归、尊奉教育的原旨、本真,寻找更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神舞良玉

    神舞良玉

    祖上助先皇开疆,一门两百余年荣光,良玉身为将门嫡女,却与时下帝都那些闺秀不同。传闻她三岁习武,五岁掌家,待人和善,不知多少人感叹,可惜她是女儿身。七岁入得太学读书,识得两个皇子,一人幼时便被冠以天才之名,以母亲姓氏为名,风头无两,谁曾想,一夕之间,身染剧毒,目不能视,从此只身常与水榭碧湖相伴。还有一人是北帝醉酒方才留下的血脉,却是在其母逝去时方才知道其存在,面若好女,身量瘦削,这是良玉初见时于他的印象,明明是皇子,衣衫上却还打着精致的补丁。一夜之间,神武一门祖上荣光尽灭,成了通敌叛国的罪人,父亲死不见尸,母亲身着朝服带着他们在朝堂泣血而歌,却不过是落得发配苦寒之地的下场。谁能料缘分深浅
  • 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

    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一生只够爱一人

    一生只够爱一人

    20个或温暖、或浪漫、或令人唏嘘、或让人遗憾的情感故事。每一段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平凡的人,他们曾用心经营过与自己在擦肩而过的爱情,在失而复得或得而复失中成长。每个故事都会找到似曾相似的自己。夏夭夭,简书热门作者,新浪校园名博博主,小说阅读网、红袖添香签约作者,多家原创微信公众号驻站作者。其作品文风细腻、情感真挚。被读者誉为“女性文章写得最好的男作者”。
  • 女王有令:专俘荣少心

    女王有令:专俘荣少心

    她,业界有名的时尚女魔头,不可一世,坐拥多家时尚产业。他顶级豪门大少爷,荣氏财阀的掌舵人。自从二人相遇,时尚女魔头变成了娇羞小女儿,冰山总裁开始幼稚的过家家……眨眼间,这二人可是打滚卖萌一个没落下。我们时尚魔头的追夫路画风怎么越来越清奇?二人初遇,画风是这样的:“寒井梧,你要对我负责!”荣少早已经没了上一秒冰山总裁的矜贵。“我没有时间陪小孩子过家家!”寒井梧言语间嘲讽着荣毅白的幼稚,不可一世的走向门外。可是,画风一转。“荣毅白,我们结婚吧!”寒井梧一秒钟从时尚女魔头变成了娇羞的黄花大闺女。“荣毅白!你女伴的礼服被我徒手撕了,我当你的女伴!”寒总裁,你可是坐拥多家顶级时尚品牌的人啊!徒手撕别人礼服?恨不得黏在荣少身上?我们的寒总才不管!屁颠屁颠挽上荣少的胳膊,毫无节操。“荣毅白,时尚圈最顶级的设计师寒井梧亲自为你定制西装!有钱我都不给做!你以身相许才可以!”寒井梧都没想过自己还有这么死皮赖脸的时候。我们时尚女魔头就这么踏上了画风清奇的追夫道路。
  • 神秘指令之终极冒险

    神秘指令之终极冒险

    这是一个到沙漠深处探险寻宝的故事。一封邮件打破了白芷原本无聊单一的生活,背起背包说走就走,七人队伍,带着不同的目的,为了找寻沙漠深处的秘密,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大世界。”白芷指着头顶这片绿……呃……就是绿,此绿非彼绿,“我们好像在一片树叶下面。”被放大的世界,屋顶大的树叶,飞机大的蝴蝶,汽车大的蚂蚁,驯服蚂蚁当代步工具……好不容易逃出大世界,却被困在一天一夜当中,白天商量千千万万条路,一觉起来走原路,一个被困在一天一夜之中的原始部落,每日重复同样的痛苦,是虫洞,还是宿命?可以自由呼吸的神奇温泉,可以自由出入的海市蜃楼,被复活的古墓……七人队伍一路向着沙漠深处出发。【没有套路,没有快餐情感,不喜勿喷。】
  • 规则的制定者

    规则的制定者

    一个平凡懦弱的胖子,被现实一步步击垮又从新塑造成制定规则的人
  • 妖狐娘亲不好惹

    妖狐娘亲不好惹

    (宅斗新书《嫁恶婿》求包养)王牌杀手穿越什么的她冥希见得多了,可是她不明白她一只狐妖竟也会穿越?还重生在明家废物七小姐明夕身上?还多了个半人半兽的5岁呆萌儿子!这世界真是醉了,前世大婚前一天被团灭她冥希忍了,重生后多了个儿子她冥希认了,但是……成天被明府那帮该千刀的家伙打骂,被剩菜剩饭伺候的日子她绝对忍不了!“呆萌儿子,咱们撤吧!娘亲带你永远逃出这个鬼地方,外面的世界有烧鸡有美酒有数不完的银子~~~”“那……有爹爹吗?小瞳想要爹爹!”冥希一愣,瞟了眼某男:“没有,因为全世界的男人都是个禽兽不如的妖孽!”
  • 反派从不从良记

    反派从不从良记

    不就是一边啃着西瓜一边吐槽了一下玛丽苏小说的不合理内容嘛,怎么哐当一声,苏暖暖就变成了那书中实在不起眼的小喽啰呢?那本书故事背景可是含参着皇权与江湖碰撞的腥风血雨啊,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小白菜,肿么破,在线等回家的路!(排雷:系统不太靠谱,想看牛逼开挂系统的小可爱可自行绕路哈?'?'?偶其实是在跪求你萌康康这篇不一样的文文??ω??))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快穿之没有恋爱脑

    快穿之没有恋爱脑

    冷凝少将,帝国元帅冷傲的独女,31岁,大龄未婚,冷元帅怀疑女儿自小长在军营,情窦未开,恰巧帝国科研部最新研发了一套娱乐系统“剧本给你自己写”,这个系统可以通过神经链接让观众直接全息参与剧情。于是冷元帅直接把女儿扔了进去,如果不开窍就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