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8800000002

第2章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人生的必修课

学会感恩,最理想的做人哲学

一对老夫妇靠捡垃圾、当搬运、摆地摊,30年来先后共收养49个弃婴,他们陆续被人抱养,但没有一个孩子回来看过恩人;一位退伍老军人倾个人之力资助过130多名学生,而这些受助学生毕业后主动与他联系并表示过感谢的,还不到10%;当丛飞卧病在床之时,受他资助的许多人不但不来探望,还在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

当下,阅览报纸或者网络就会发现,忘恩而不感恩的事不胜枚举,感恩心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人们不禁感叹,在这个功利化倾向和浮躁风气弥漫的社会中,感恩意识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感恩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淡化,甚至已经淡化到了匮乏的程度。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位年轻学子在得到一份捐助时,他接受并签订了一份“道德协议”。协议规定,他毕业后,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要回捐不少于受助数目的慈善资金。

中国人向来提倡感恩,但今天,这些受到救助的人为何忘记了感激?为什么我们连感恩都需要“强迫执行”?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功利的时代,我们实际上更加需要感恩。因为学会感恩,才会更加领悟生命的灿烂;因为懂得感恩,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情怀;因为知道感恩,才会明白自己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感恩是人类千年传唱的美德,洋溢着浓浓的人性气息。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伟大教养的果实,你不会在粗俗的人身上发现这种品质。”

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备受瞩目,赛前被看好的中国选手王濛没有让人们失望,她以43秒48的成绩夺得中国在本届冬奥会上第二枚金牌,也成为中国冬奥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卫冕的冠军。带着这些荣誉,夺得金牌后的王濛迅速滑到了自己的教练李琰面前,向其做出下跪磕头的动作,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和对恩师的感激。

比王濛成功卫冕更让人感动的,是她在赛后面朝李琰跪倒在地、叩谢教练的那一拜。王濛这一拜,是一个懂得感恩者内心情绪的最直接表达;是一个运动员功成名就之后的感动和感激的最直观体现。

学会感恩,不仅仅意味着要拥有一种宽广的胸襟和高贵的德行,实际上,它更应是一种深刻的能愉悦自我的智慧。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是一种追求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粒和谐的种子。我们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就能永远快乐地生活在真情的阳光里!

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当代科学大师霍金的学术报告刚刚结束,听众们还沉浸在那闪烁着思想火花的精彩绝伦的报告当中,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便急切地走到这位科学大师面前,提出了一个十分不解的困惑:“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您永远地固定在轮椅上了。您难道没有为自己失去了太多而悲伤过吗?”

霍金脸上挂着微笑,缓缓地抬起手臂,用不大灵便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胸前的键盘,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在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了下列几行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够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个肌肉萎缩而且不能说话的人是依靠什么力量成为当代的科学大师?是感恩。霍金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何不也做一个感恩的人,用感恩的“智慧”在职场开疆拓土?

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付出才有回报。如果我们因为某个理由冷漠地面对世界,那么世界也不会给我们好脸色看;如果我们对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就可能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有个哲人曾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到感恩的工作中时,美德就产生了。”一个常存感恩之心的人,更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也更容易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在日本,明治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原一平被誉为“推销之神”,但他并没有傲慢自大,反而谦恭有加,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三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

日本的公司又叫社,原一平认为自己的成功首先是来源于“社”的辛苦栽培,没有“社”就没有今日的他,串田董事长的知遇之恩更是让他铭感五内。他十分尊敬“社”,这便是原一平所说的“社恩”。其次,他特别感谢启蒙恩师吉田胜逞法师和伊藤道海法师,他非常感谢两位老师为他指点迷津,这便是“佛恩”;此外,他对参加保险的客户以及合作的同事心存感激,平日里,他除了将业务所得的10%留作己用之外,其余全部馈赠给公司与客户,以报答他们的帮助与支持。这便是“客恩”。

因为心怀感恩,原一平在工作中比别人更加辛勤,给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为自己、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业绩,最终走向了“推销之神”的辉煌顶峰。心怀感恩,原一平在推销这一条片布满荆棘的田野里闯出了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

可见,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一种人生攻略,一种为自己赢得美好未来的凭证。读懂感恩,践行感恩,是我们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力量源泉。

怀有感恩之心,你会变得更谦和、可敬而且高尚。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工作对你来说,就是一种自动自发的行为,有了这样一种可贵的职业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难获得成功。

担当责任,最完美的做事方略

人在自己的哭声中而来,在别人的哭声中而去,跨越生死之间的这一段就是人生。从出生到这个世界开始,不同的人就在对你施恩,我们在享受人生乐趣的同时,也在承担着人生各阶段不同的责任。父母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我们要感恩父母,赡养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企业为每个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员工要感恩企业和老板,完成工作是员工的责任;社会给了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家应该感恩社会,照章纳税是企业家的责任……

如果我们每天抱持一颗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给予,我们必然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待世界,激发起内心一种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积极态度,反哺父母、企业、社会。那么,我们每个人家庭必温馨美满,事业必成功,社会也必定和谐繁荣;反之,若一个人的感恩意识淡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天生就应享受的,对人对事不主动去担当,不懂付出与奉献,那么他即使侥幸一时成功了,也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有河北省农民耿氏兄弟屡次向奶站出售掺加有三聚氰胺的牛奶,而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牛奶就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而另一方面,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者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未能引起重视,只是千方百计敷衍,为应付产能紧缺的现状,竟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以更大批量投入市场。

无论是耿氏兄弟还是三鹿企业,他们忘了一件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责任。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的首要任务是要担当责任,其次才是赚钱赢利。谁违反了这个原则,谁就可能被市场被社会所淘汰。

人生的最大价值,就是对工作抱持一种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该用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有时刻不忘责任,才能发掘出每个人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假若一个公司老板的周围缺乏负责实干的员工,而你恰恰又是具有强烈的责任精神,你自然能得到重视,受到重用,获得提拔。如果你在工作中缺乏责任精神,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是什么阻挡了你敬业的步伐?

负责让人感到快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快乐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敬业,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人。人们常常认为只要准时上班、按点工作、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领自己的那份工资了。可是,这样你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如果以一种主动负责的新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便会从中找到新的兴奋点,从而在工作中成就自己。

有“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称号的王顺友,他20多年如一日,背负“信使”的责任在自己的乡邮之路上做出了令世人感动的成绩。

王顺友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投递员,2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的艰苦而平凡的乡邮工作。邮路往返里程360公里,月投递两班,一个班期为14天。20多年来,他送邮行程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

王顺友担负的马班邮路,山高路险,气候恶劣,一天要经过几个气候带。他经常露宿荒山岩洞、乱石丛林,经历了被野兽袭击、意外受伤乃至肠子被骡马踢破等艰难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邮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时间在大山中度过,无法照顾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却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任何要求。

为了排遣邮路上的寂寞和孤独,娱乐身心,他自编自唱山歌,其间不乏精品,像“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为了能把信件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他宁愿在风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绕行以方便沿途群众。而且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广泛称赞。

20年来,王顺友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2005年,王顺友应万国邮政联盟之邀,飞赴瑞士,为万国邮联行政理事会作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的报告。自1874年成立以来,王顺友是受邀作主题报告的第一个普通邮递员!他的成绩迎来了全世界的敬意。

2008年9月14日,王顺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王顺友立足于自己本职岗位,一心扑在自己的工作上,20多年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堪称为敬业爱岗的典范。

责任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分量愈来愈重,甚至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的重要准则。负责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有益于企业,有益于老板,但最大的受益人还是自己,我们把负责当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

任何一个人,若懂得以感恩为动力,时刻以负责的态度做事,我们平淡的生活定能充实,我们平凡的事业定会成功。

感恩—爱心—责任:搭建企业常青的同心圆

我们每个人都因爱和责任而生,一生下来便与爱和责任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圆心,它被许多同心圆所环绕。从我们自己的圆心出发,第一层出现了——这是由家庭与亲朋组成的圈;第二层是由所在企业中的领导、同事、朋友组成的圈;第三层是由所生存社会中的人组成的圈,然后是由身边的同胞、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圈;最后,是由整个人类遗迹生存环境等所构成的圈。每一个圈都靠爱和责任来维系,并靠爱和责任向外延伸。爱和责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爱和责任,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通过施爱和被爱,通过互相感恩、共担责任,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同一个团队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个同心圆。

在爱的世界里,我们唯有将爱心汇聚成一颗颗责任心,才能为社会撑起广阔而和谐的天空。责任是爱的底线,但绝不是爱的终结。有一种大爱叫做责任,每当遇到危难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中华民族的坚强,看到民族的大爱,我们痛楚的心会感到欣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时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催促着每一个人的脚步,用一颗颗爱心和一个个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美德。

无论是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还是2010年的“玉树地震”,紧急开拔的军队、医疗队,临时征用的民航班机,推掉订单的救灾物资加工企业……不是没有顾虑,不是没有恐惧。是责任,让我们所有人,无论是否相识、无论距离远近,他们都在第一时间向灾区进发,向灾区伸出援手。因为责任早已深入骨髓,大爱才会如此无边。

对企业而言,爱与责任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企业里面的成员能够彼此友爱、互相感恩、共担责任,那么企业之树必将枝繁叶茂。

企业中同事之间相互称呼时有时会用到“同仁”这个词,这个词远不只是一个称谓,它更揭示了我们人与人交往时应持有的同心同德、感恩互助的态度。彼此友爱、互相感恩、共担责任是企业常青的三大支柱。员工因为彼此友爱,才会互助合作,因互助合作而互相感恩,因互相感恩而共同担责,像战场中的兄弟连一样共进共退。奉行这种职业精神的企业,即便刚开始只是一个三五人的小团队,最终也能成为一个像微软、IBM、联想、海尔这样的大型跨国集团。

很多优秀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其背后原因究竟在哪里?深究起来,是感恩文化和责任文化缔造了这些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感恩孕育和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责任心驱动了执行力,执行力制造了业绩,业绩创造了价值,价值催生了利润,利润保证了发展,发展又为企业凝聚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好的发展和更强大的实力使企业能够为客户、员工、社会提供更好的回报……一切源于感恩,又回归于感恩,这就形成了“感恩—责任—财富”的价值循环。

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三个字——同仁堂。同仁堂是乐显扬创建于中国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家药店,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

同仁堂历经沧桑,“金字招牌”长盛不衰,在于同仁堂人注重把感恩与责任熔铸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并化为员工的言行,形成了具有中药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 “质量”与“服务”是“同仁堂”金字招牌的两大支柱,坚持质量第一、一切为了患者是同仁堂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制后,都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

代顾客煎药是药店的老规矩,冬去春来,尽管煎药岗位上的操作工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从未间断,也从未发生任何事故。如在1985年,当时每煎一服药就要赔5分钱,但药店为方便群众,把这一服务于民的做法坚持了下来。药店每年平均要代顾客煎药近2万副,此举深受患者和顾客欢迎。

同仁堂怀着一颗深厚的感恩之心,凭感恩和负责的企业文化拥有了一流的生产工艺技术,这是同仁堂经久不衰的源泉。

一个企业,如果不懂得对社会对顾客感恩,它的行为就会受到种种诱惑,为了尽可能地赢利,它肯定会在产品等诸多方面进行“盘剥”,最终伤害到顾客。这种目光短浅的牟利行为可能会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这是以自己的信誉为代价的,最后受损害的还是自己。

爱是创造力和一切生命的源头,真正能够成就大事、青史留名的人无不是内心充盈着爱和责任,对生命满怀感恩与热爱。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与责任的光辉。

大爱无声,责任无言。唯有对社会感恩,对他人感恩,在实际行动中担负自己的责任,才能将自己的爱心传递出去。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了担负责任也是一种爱,是爱自己、爱他人,是对生命的爱,那么,还会有谁不愿意担负责任呢?

感恩与责任:职业精神的源头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在为谁工作?

这么辛苦地工作,究竟值不值得?

……

这些涉及人生哲学层面的追问和思索,不时会浮现在员工、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者的脑海里,它们也是所有职场人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工作,工作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曾经在美国费城的大楼上竖起第一根避雷针、有着“第二个普罗米修斯”之称的富兰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读书多,骑马少,做别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终的时刻终将来临,到那时我但愿听到这样的话,‘他活着对大家有益’,而不是‘他死时很富有’。”

活着对大家有益,这就是工作赋予我们的意义——它为我们指明方向,指引我们排除生活中的种种引诱和干扰,朝着恒定的目标前进。如果我们能够明确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对于他人的价值,我们就会从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有一个人,生下来就双目失明。长大以后,他子承父业,开始种花。他从未见过花是什么样子,只听别人说花是娇艳而芬芳的,他闲暇时就用手指尖触摸花朵、感受花朵,或者用鼻子去闻花香。他用心灵去感受花朵,用心灵绘出花的美丽。

他比任何人都热爱花,每天都定时给花浇水、拔草、除虫。盛夏时,他宁可自己晒着,也要给花遮阳;刮风时,他宁可自己顶着狂风,也要用身体为花遮挡……

不就是花吗,值得这么呵护吗?不就是种花吗,值得那样投入吗?很多人对此不理解,甚至认为他是个疯子。

“我是一个种花的人,我得全身心投入种花中,这是种花人应尽的职责!”他对不解的人说。正因为如此,他的花比其他所有花农的花都开得好,深受人们欢迎。

一个双目失明的人能够培植出娇艳芬芳的鲜花,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呢?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只是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或者仅仅是出于一种非做不可的理由:因为职责的需要,因为制度的约束,因为习惯成自然……

事实上,工作是生命的馈赠,是天职,是使命。如果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创造价值,那么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和成就,还能够体会到工作带给我们的内在幸福与和谐。

一位国际石油巨头在回忆自己的创业经历时说:“年轻时我为老板打工,我很感谢他能给我工作,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为了感恩,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兢兢业业,从不懈怠。这除了对公司有好处外,我个人的收益更大,这样我就可以比别人多赢一些,更容易成功。”

付出总有回报,对于员工来说,感恩与责任不仅是为人态度和做事智慧,更是能否获得成功的根本所在。任何人都必须认识到,带着感恩的心去主动做事,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业绩,老板自然会垂青于你,你获取成功也就指日可待。让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在他的回忆录里是怎么说的。

那是我们的电池终于能够售给N汽车公司的事,这件事前后花了五年的时间才成功。我获悉承担这次业务的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年轻人时,不禁热泪盈眶。

整整五年的时间,他历尽千辛万苦,不断走访那家客户,一再拜托对方“请采用国际牌电池”。有人一定认为这样做是他分内的事,但以他的年纪,能如此敬业,真叫人佩服。一般人吃一次闭门羹就放弃了。

我曾问过这位年轻人,是什么原因能让他如此锲而不舍地对待工作。他说,日本现在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很多工厂破产,很多工人失业,但是松下公司给了他工作,他对公司的栽培充满了感恩,做起事来自然就兢兢业业,力求做到最好。

我觉得这位年轻人的回答很朴实,感恩和敬业是现在很多人缺少的,如果你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拥有感恩和敬业的心,这不单是能让你的事业长久的智慧,也是你走向辉煌的阶梯。

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为松下公司市场策略本部的部长,他的工作一直很出色。

感恩和负责让这个年轻人在工作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这并不是他的权宜之计,而是他真心实意的感恩之举——为了自己的事业常青,更为了给企业创造高额利润。

在高度分工的现代社会,在效率至上和业绩为王的时代,在日趋功利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让我们牢记,感恩与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源头,让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在爱的奉献和责任的付出中闪光吧!

最强的能力是责任,最大的动力是感恩

著名武打影星李连杰在一次到长沙参加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节目录制时,一直在强调“小我的世界”和“大我的世界”。在他看来,40岁以前,他是活在小我的世界中,赚很多钱,养孩子、养老婆;但是40岁以后,他是活在大我的世界中,社会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用他的话来说——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是责任让我坚持下去。

在职场中只有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够获得更好地成长,内心才能够更加丰盈和舒展。懈怠责任,就等于荒废了生命。

负责的员工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他绝不会在还未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就事先逃避职责。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负责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不会无功而返。

为了改变销售惨淡的状况,一位又一位负责人被派往南方市场。这家公司生产的产品虽然在华北市场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两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南方市场却始终没有起色,被派出去的负责人一个又一个空手而回,并找出一大堆借口为自己辩解。虽然市场竞争很残酷,但公司没有放弃南方市场。后来,肖杰毅担任了南方区的总裁,被派往上海。

到了上海,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挽救局面。但是该怎么做呢?经过几天苦苦思索,肖杰毅决定找一家实力雄厚的代理公司做突破口,彻底打开销售局面。经过他多次的努力,代理公司终于同意试销一段时间看看,得到这个好消息,肖杰毅立即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产品形象。

为了开个好头,肖杰毅亲自带领两名得力干将,立下了不把产品销售出去就不回公司的誓言。当天中午,代理公司送来了好消息,已经售出了20台。接下来的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多台。公司的产品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也很快达到了30%。

在许多企业里,都会有业务人员被派往外地开拓新市场,如果都如肖杰毅那样负责,想尽办法为公司创造业绩,公司又怎么能不取得好成绩呢? 可以说,责任是一个员工最大的能力。负责的员工知道多做一些,多付出一些精力和时间,他们不管身处何地,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开创新局面。

实际上,对工作负责来源于我们对工作的感恩态度,感恩之心不仅能激发我们最大的潜能,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些人沉溺在灰色的心态中,对一切事物都感到不满。心存感恩的人,会朝气蓬勃,豁达睿智,好运常在,远离烦恼。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身边的人和物,我们会突然感到原来世界是如此美好。怀着感恩的心,我们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李洁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就职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与她相处过的同事都对她的微笑、善良和勤劳留有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一个和她相处过的人都成了她的朋友。有人不解,问李洁有什么和人相处的秘诀。

李洁微笑着说:“一切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教导我,对周围任何人的赋予,都应该抱有感恩的心态,而且要永远铭记,要使自己尽快忘记那些不快。

“我幸运地获得了这份工作,有很多友善的同事,虽然上司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方面对我很照顾。所有的这一切,我都铭记在心,对他们心存感恩。

“我一直带着这种感恩的态度去工作。我深切体会到,感恩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它能让一切都美好起来,一些微不足道的不快也会很快过去。我总是工作得很顺利,大家都很乐意帮助我。”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感恩不是爱耍小聪明者的“职场把戏”,而是员工最高的“职场智慧”。

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懂得感恩,以负责的态度去做事,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如果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有关专家表示,许多知名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并不是成绩单上的分数,而是他们是否怀有感恩之心、是否具备责任意识。

将感恩化为奋进的动力,责任则能提升工作的能力。感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它更是一种动力,一种攻略,一种获取能量与成功的途径。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们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才能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氛围中,才能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们把感恩融入到所从事的工作当中,那么我们的工作责任心就会被点燃,这项工作的质量也会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感则会相对地大量减少。

最强的能力是责任,最大的动力是感恩。千万不要小看了感恩和责任的力量,这是一种追求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更是学会做人做事、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同类推荐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集中体现了鲁道尔夫·欧肯的“精神生活哲学”,鲁道尔夫·欧肯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人为什么活着》一书曾对德国乃至世界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着重论述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手笔既具备哲学的严谨精神又如颂诗般平静优美。欧肯用简明的语言描述了精神生活的波澜历程。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玩转职场你缺什么

    玩转职场你缺什么

    如果你是金子,任凭环境改变,你还是金子。所以,决定你本身价值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老板,而你自己。你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原因并不能全怪外界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你并没有你自认为的那么优秀,你身上一定还缺点什么。本书收张笑恒所著,分别从就业能力、适应能力、责任心、合作精神、自觉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迎合的技巧、圆融的智慧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缺的那一点,然后去积极地调整自己,当你以全新的姿态去面对,那么你发现原本存在一堆问题的职场瞬间换了新颜,未来也变得清晰和明亮起来。
  •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交际的语言艺术

    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从呱呱堕地到离开人世,无时无刻不再与他人的交际之中。而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功,也一定是和良好的交际离不开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提高交际能力,更好的顺应社会需求。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西游之悟净传

    西游之悟净传

    一盏碎琉璃,两世缘此身!某公司部门经理沙亮奉老总之命于拍卖会竞拍一个人形琉璃盏,不料变故突生。琉璃碎、血月当空,再醒来已是天庭卷帘大将。恰逢猴子闹天空,不慎下琉璃再碎。一朝贬下凡,流沙河中暂栖身;平静既难得,那就争出个道果来!待到一路逆行,流沙河妖,佛门金身罗汉,琉璃菩萨,东方琉璃光王佛,天庭东极青帝,大罗金仙,凡此种种俱是我相,这是段缘起琉璃的故事。
  •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列子御风: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本书主要通过讲述《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将其中的奇妙哲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给读者。全书分十篇,从不同的方面讲述天地、讲述人生,给读者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在人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的情深似锦

    他的情深似锦

    【非虐文不狗血不套路】温似锦曾这样爱过一个人,倾尽所有,肝胆欲碎。直到后来,那个如春风和煦的男人走进了她的生命……他给了她世间所有温柔,教会了她爱情不是倾其一生的付出。“小锦,爱情本就是一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过程。”“他是你的初恋,而我只想做你最后一个男人。”“小锦,结束便是开始,开始亦是结束。”“小锦……别哭,有些结束,是永恒!”治愈系暖文【战地女记者×商界大佬超超超超温柔男】
  • 回到原始部落当酋长

    回到原始部落当酋长

    什么?你们这些土著不仅想打我,而且还想吃我?呐,我可是要还手喽。不过在这之前先问一下,你是想要地面套餐呢,还是想要空中套餐,又或者是地面空中一条龙?都不想要?那就把美女祭祀和酋长宝座打包送给我吧!工作狂人王小米意外穿越到部落时代,获得超级打印系统,作妖一样的人生就此开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
  • 夙命为后

    夙命为后

    锦绣从未想过,费劲心思想要远离皇室,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去了帝京。传闻七王爷宋煜,乖张跋扈,沉迷声色,甚至还有断袖之风。锦绣不知道自己赴的是场鸿门宴,还是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