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82600000092

第92章 居民的钱袋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4)

从国内情况来看,央行在短时间内向市场注入了巨量流动性。央行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代表经济活跃程度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速为24.79%,代表流动性情况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达到28.46%,成为自1997年3月央行公布此项数据以来的最快增速。2009年上半年我国新增信贷爆发式增长,6个月信贷规模达到7.37万亿,同比增速达到34.4%,也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速之最。在M1加速同时,M1、M2同比增速的“剪刀口”却连续第5个月不断收窄,意味着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经济活动在回暖,开工项目在增加。

经济复苏,国内流动性充裕,再加上更多的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充裕的流动性将会促使通胀预期不断升温,但在实际通胀发生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

流动性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流动性应以适度为好,流动性太小,市面上的流动资金少,就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流动性过剩,会造成经济泡沫,比如股市和房地产泡沫,引发投资热,造成通货膨胀。

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市场上,人们有一种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偏好。由此他提出流动性陷阱的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偏好的主要内容是:

(1)利率: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因为货币最富有流动性,它在任何时候都能转化为任何资产。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因此由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

(2)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增长引起更多的价值储藏,并购买更多的商品;物价的高低通过实际收入的变化影响人们的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影响均衡利率变动的因素:所有上述这些因素的变动都将引起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移动,进而引起均衡利率的波动

总共的资金量,在一个时间阶段是几乎不会变化的:一部分被以储蓄的形式封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另一部分流通在市场中和人民手中。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在市场上和人民手中的资金过多,造成货币泛滥,每一个货币对应到的商品价值太小,也就是“货币贬值”,严重的,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2010年1月2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中央银行执委阿克塞尔·韦伯说,随着经济复苏势头不断增强,欧洲央行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采取进一步措施回收流动性。

韦伯说,并非所有紧急流动性措施都具有相同的必要性,因此并不能排除欧洲央行在下半年以前撤回部分措施的可能性,不过他表示这一过程会是循序渐进的。

欧洲央行已宣布停止进行12个月期的无限制贷款,6个月期的无限制贷款措施也将在今年3月份后停止。另外,欧洲央行去年5月份宣布的600亿欧元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也将在今年6月份到期。

伯还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尽管欧元区存在一些通胀上行风险,但预计通胀率在短期内不会显著高于2%。

欧洲央行收回流动性是为了避免流动过剩。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全世界都将面临着流动性过身的问题。

流动性过剩也是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货币发行量过多,超过了经济均衡时的货币需求水平。它不仅影响货币市场,还影响商品市场、资产市场、外汇市场及国内固定投资。

造成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来自于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这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特点: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 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经济增长率

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行2010年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发布会。预计美国经济2010年的增长率2.7%,高于此前增长1.5%的预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将迅速从全球经济衰退中复苏,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4%,而中国经济增长率为10%。中国的经济复苏是可持续性的,中国经济在2011年仍将增长9.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表示:“亚洲主要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的复苏。”除中国外,印度的经济也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10年印度经济增长7.7%。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日本2010年预计增长1.7%。该组织将中国2010年增长预测从去年9%上调到10%。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彻在报告发布会上说:“中国的增长仍然部分基于强有力的财政刺激和信贷宽松。但中国私人部门需求恢复的前景看起来也非常不错。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复苏可以持续。”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

与经济周期波动中产出的恢复性增长不同,经济增长在此来说是一个长期概念,其实质是潜在国民产出的增加或经济系统生产能力的增长。其次,经济增长也不同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综合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经济增长率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它的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的快慢,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需的时间长短,所以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这个指标。

如果变量的值都以现价计算,则公式计算出的增长率就是名义增长率,反之如果变量的值都以不变价(以某一时期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则公式计算出的增长率就是实际增长率。在量度经济增长时,一般都采用实际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

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 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 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

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yn/ y0-1)/n。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 yn/ y0)/n。比如, 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经济发展过快并不是好事——经济过热

2004年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1.6%;第三产业增长7.7%。中国经济在去年增长9.1%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

公布的各项数据中,4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前两个月投资增长53%,创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3年中国经济在遭受非典的打击后仍然能够保持9.1%的高速度让全世界都张大了嘴巴。200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43%。“中国经济就像一辆下坡的高速大巴!”《金融时报》专栏专家詹姆斯·金这样描述他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惊讶。

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界曾经就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分别为主张已经过热的吴敬琏、樊钢、林毅夫和主张不过热的厉以宁、萧灼基、胡祖六等。

所谓经济过热,是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当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实际所需要的周期量后,在一定的周期阶段内就出现相应的市场资源短缺与一定资源的过剩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

在一定时期其会表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物价指数的双高现象。依据经济学的定义看,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潜在增长率叫经济过热,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要素需求给超过总供给,由此引发物价指数的全面持续上涨。

具体判断: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2、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太快;3、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在现有的投资增长中,许多投资停留在中间环节,有的项目选得不好,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也有的形成了生产能力,但开工不足,产能过剩。这些反映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虽然GDP、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就业等都有了,但缺少最终需求支撑,产生了很大浪费;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GDP增幅连续几年超过10%,由于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通货膨胀持续了数年。所以经济发展过热也不是件好事。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资项目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没有预期的市场需求,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

第二,投资规模铺开的过大,以至于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于财力负担的过度。

同类推荐
  •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1991年,日本房地产神话般的泡沫破灭,无情地卷走了这个国家的增长奇迹,曾经意气风发的经济巨人走进了“失落的十年”。像是击鼓传花,上世纪90年代初,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我国南方也掀起了一拨“倒房潮”,海南、北海和香港楼市泡沫泛滥。在北海,高峰时的楼价达到每平方米8000多元,低谷时每平方米却只有七八百元。英国有一个关于泡沫的理论,就是说,一旦你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人炒楼一夜暴富的时候,也就离泡沫不远了。想必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人之间早已传遍了。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海楼市跳水,海南泡沫破裂。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台湾经济的奇迹

    台湾经济的奇迹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新发展理念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学术著作。作者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时代背景手,深系统地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意义、内涵和实现方式,深刻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机理、推路径和主要任务。作者的实践者和学者的双重身份,使他能够从独特的角度看问题,以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实践经验,深探讨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本书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见解,既是一部理论启蒙读物,又是一部经济学,对深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异界无敌神宠

    异界无敌神宠

    新书:《我的最强宝箱系统》古凌穿越异界,神宠傍身,外挂开启,从此逆天崛起。看我左有一龙万妖怂,万妖见了跪地从。右有一猴众神愁,上闹九霄,下打地狱。上有吞噬吞天地,吞噬万物无人敌。下有一狗横着走#,见谁都爱做朋友。一条脾气大得吓人的龙,一只超级爱打架的猴子,还有一只啥都吃的吞噬兽,其中最让古凌无语的是那只能跟敌人达成共识,做成好朋友的二哈狗!?
  • 吾乃大反派

    吾乃大反派

    林若,你斗天。莫无心,你斗命。我云星斗的,是那马上即要执掌宇宙权柄、操纵大千世界的……人!
  • 天南剑侠传

    天南剑侠传

    康熙初年,明室遗孤李相如,肩负着反清复明的重任。经历重重磨难后练就一身奇功,本拟聚力推翻清廷,但他发现康熙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为天下苍生计,李相如决定放弃复明大志,在天南一带行侠仗义,终成令人敬仰的一代豪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吴兴华译文集《石头和星宿》从过往期刊中寻找到了吴译的英国散文家E.V.卢卡斯的《捡东西、选译詹姆斯·乔易士的《友律色斯》(即尤利西斯)插话三节、选译自《汉堡剧评》的《雷兴自论》(雷兴即莱辛)、里尔克的《述罗丹》、哲学家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著名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者乔基欧·瓦萨里的《达·芬奇轶事》以及节译了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忒尔维特洛著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译诗方面则补入了当时吴兴华为中德学会做的《黎尔克诗选》(现通译为里尔克)中德对照本所选译的二十七首里尔克诗作以,以及《雪莱诗抄》、《旦尼生诗抄》、《穆尔诗抄》、《司高托诗抄》等。
  • 淮南鸿烈解

    淮南鸿烈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欢喜债之你在我心上又何妨

    欢喜债之你在我心上又何妨

    1v1算不上高甜,但也不会虐的死去活来。杨诺依:穿越时空地狱归来之人。薛君悦:孤傲冷僻心无杂念之人。她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巧改变了身边所有人的命运。他本就没有未来之人,却因她的一句话选择给自己拼出一个未来。面对这眼前腹黑冷血的美男,杨诺依丝毫没有办法,打不过说不过,闹脾气还会被调教...不过看在他会摇尾吧的份上,这只忠犬还是留着吧。
  • 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