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8100000063

第63章 你能不能赚大钱:理财中的经济学诡计(12)

到底是谁推高了房价?其实,这个话题如今已说得“疲软”、“麻木”了。楼市的上涨,背后主要有几重力量在推动:第一个就是开发商这个强大的阵线联盟,要么制造抢房潮,要么就是囤地,然后捂盘惜售,通过这些方式来让大家感觉楼房非常紧俏;第二个就是地方政府,他们也在纵容甚至默许开发商涨价;还有就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精英甚至少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房价一路“高歌猛进”。

而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程度,已到了“连开发商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地步。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披露,房地产业在经连续多年高居暴利行业之首之后,再次轻松夺魁。地产公司毛利率普遍达到30%以上,万科、招商地产、金融街等上市公司的毛利润率都超过了40%。华侨股份以99.12%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排名第一。

同为房地产开发商的潘石屹说:“现在有的开发商做的棺材板生意,但消费者因为房价上涨而痛苦的时候,开发商却在偷着笑”。丈母娘推高房价的说法是一种障眼法,是为了转移了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矛盾罢了。

为什么经济学家害怕预测房价

在经济学领域流传这样一个典故:有人问被誉为资本主义“救星”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从长期来看,未来的经济形势会是怎样的情形?凯恩斯的回答是,从长期来看,人总是要死的。金融大鳄索罗斯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什么都不害怕,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

2007年7月11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徐滇庆在深圳出席某论坛时表示,深圳房价肯定要涨,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妨再豪放一点——如果明年(20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2007年7月11日)低一分钱,我一定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

徐滇庆的表态很快得到牛刀的回应,牛刀表示和他打赌一年后的深圳房价。牛刀给赌局立下的“规矩”是:以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地产管理局(简称国土房产局)公布的2007年7月11日的新盘均价即每平方米15745元为准。双方的赌注一样,如果牛刀输了,也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市民道歉。

一年以来,两位当事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坚定自己的看法。2008年3月24日,在深圳的一次沙龙上,徐滇庆在谈到那场由他掀起的关于深圳楼市价格的“赌局”时表示,“我有200%的自信(赢)”,而牛刀也多次表示,“徐滇庆200%会输!”

深圳商品住宅价格经历了连续几年的疯狂飙升后,自2007年10月起终于掉头向下,从最高时的均价17000余元,跌到了2007年5月的11000余元。

深圳市国土房管局不久前发布楼市分析报告称,自2007年10月份以后,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大幅减少,住宅价格出现调整。2007年1-5月住宅价格分别为15080.25元/平方米、16314.58元/平方米、13618.42元/平方米、11962.08元/平方米、11014.14元/平方米,房价连续出现下降,5月环比降幅为7.92%,降幅较前两个月有所减小。

2008年7月11日,这一天正在一步步走近。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北大教授徐滇庆和深圳地产研究人士牛刀犹如坐在桌子两边的赌徒,静静等待骰盅的最后开盖。

但还没有到7月11日,徐滇庆发来了道歉信,向深圳人民道歉了。

“无论(深圳房价)涨还是跌,我都向深圳市民道歉。”一直处于舆论漩涡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徐滇庆终于明确表示“道歉”,并同时承诺7月11日将在本报刊登道歉广告。道歉信没有明确承认深圳房价下跌,但一句“房价焉能不跌”的反问可看做是对打赌结果的定论。徐滇庆坦然表示,这有点不符合逻辑,觉得无道理。

“一年前,我说深圳的房价要涨,错在把时间段说得太绝对。”徐滇庆在他的道歉信中认为,他对总的趋势判断并没有错,所依托的理论也没有错。他认为,2007年上半年深圳房价暴涨是因为过度投机,把房价炒了上去,目前出现一些调整也在意料之中,但是,绝对不等于今后不会再度出现炒作。“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金融危机正在我们四周徘徊,朋友们,要警惕啊!”

徐滇庆同意道歉,但始终没有正面承认打赌失败?他说,他希望能用自己的道歉,来引起市民对金融危机的注意,这才是他道歉的主要目的。

不过,“我必须承认,作为一个学者当时以打赌的方式来讨论深圳的房价,是不太妥当的。”徐滇庆补充说,这场“赌局”已经被娱乐化了,失去了意义。

“我说这句话错就错在简单地预测房价,很容易被人搞成娱乐性的新闻,助长浮躁的学风,有可能转移视线,忽略了房地产市场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他在道歉信中说。

但牛刀却认为不够真诚。深圳律师金焰也发了一封给深圳市民的公开信,号召因徐误导而变成房奴的深圳市民联合起来起诉他。

如此对赌,无论是谁赢,都不能证明二者谁的学术水平更高。预测房价上涨或下跌,总有50%的胜算,预测股票的涨跌,亦大致如此。所以,总有人预测准确,但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预测是可靠的。

在经济领域,没有人有能力预测未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人(甚至包括政府决策部门)能充分占有全面的资料、数据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即使政府出台救市举措时可以预测第二天股市的反弹,但却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反弹能否持续。

市场经济的运行,犹如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一样,其特点是“动荡”、起伏不定。也正因此,芸芸众生希望有人指点迷津,所以,也就会有一些人迎合这种心理需求,迷恋于预知未来。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多年,只负责上调或下调利率,从不对经济运行发表明确的观点。

为什么是温商投资炒房团

“决定之后在买,要买还是十套十套的买”,这句话出自温州的一位普通全职主妇。

在温州,先生在外面做生意,太太拿着闲钱去投资。与其把钱存在银行,还不如拿这钱生钱。房子又是女人的最爱,她在享受买房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还能帮先生投资生财,何乐而不为?

所以,太太炒房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彭小姐说,温州人几乎人人都会去炒房。钱不够,可以靠互助会周转,也可以和银行贷款,几个人合股买房。一般跑出去买房的,除非是专业炒房者,其他都是她们这些闲着的太太。

彭小姐回忆自己第一次去上海买房是在2004年,当年也是因为看到亲戚在上海买房涨了又涨,就拿了家里的闲钱去买房。因为跟亲戚学了炒房经,又听说普陀区曹杨路那里有个小区房子不错,就跟一个姐妹一起去上海买房。

2004年买的房子一共80万,首付了40%,也就是32万,其他分10年贷。彭小姐每个月还贷4000多,房租那时候可以租5000左右,不仅可以还房贷,还有点剩余。不过,她没有真的还10年贷款,在2年后就把这房子抛出去了,差价差不多有100万了。

后来彭小姐又拿着这些赚来的钱,买了周边社区的一套房子,还跑去了昆山,太仓那些地方买了些小房子,操作方法也差不多。

她说自己一般不太喜欢看房产广告,选项目主要靠亲戚朋友间的互相沟通,然后“太太团”出发一起去看房。福州、泉州、宁波、无锡她们都跑过。

(1)在房地产投资中,你可以靠借钱买房,也就是举债,人们称之为投资房地产的“债务杠杆”。

(2)投资人在贷款购买房地产后,都是通过把所属房产出租来获得比益,然后再把租金收入还付给银行以支付贷款利息和本金。

(3)房地产投资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备很大的增值潜力。以日本和美国的土地价值比较,美国在地理上比日本大25倍,但从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看,日本物业的价值相当于全美物业总值的5倍。理论上说,日本可以卖掉东京,而买下全美国;卖掉皇宫,就可以买下整个加州。从1955年至1990年,日本房地产的价值增长了75倍,物业的总价值为10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世界总财富的20%之多,也是当时全球股市总市值的两倍。日本这种土地的巨大价值,是极度稀缺的土地之于它所拥有的巨大生产能力而言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地区,大量有效的土地被一天天增多的人所占据,使之越来越少,其价值由此变得越来越高。

(4)房地产投资的周期长,获利的空间就大,赢利时间也就长。一般情况下,一个房子的寿命在100年左右,最短也在60年以上。从借钱买房的角度来看,投资房地产不但得到了物业的产权,而且可以赢得至少40年以上的获利时间。房地产增值潜力表现的另一方面是,它能够有效地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通货膨胀发生时,房地产和其他有形资产的建设成本不断上升,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比其他一般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更大,但像钞票这样的非实质资产却因此不断贬值。在这个意义上,许多人都把房地产作为抗通货膨胀,增值、保值的手段。

北京西客站某一楼盘售楼处,来了两个中年男人。俩人矮瘦,其貌不扬,穿着普通的休闲服,拎着旧皮包。售楼小姐瞥了他们一眼,有一搭没一搭地接待着。两人想要楼书瞧瞧,售楼小姐嫌他们烦,躲一边去了。

售楼处里一个小伙子见了不落忍,取了资料,又详细介绍了楼盘情况。看完所有材料后,两位来客问:你们这楼,一层有多少套?

“一层有12套房子。”

“那这一层的12套,我们全要了。”小伙子一愣,“12套?这是要付定金的,两万块一套。”两男人随即拉开自己的破包,取出24万元现金,放在桌上。小伙子目瞪口呆,大厅里的人也都围过来看稀奇,“啧啧啧”地议论,售楼小姐们后悔莫及。很快,他们知道了这两个人,都是浙江人。

现在北京有浙江人50多万,浙商在北京的投资额达4000亿元。单是去年,他们就投下了2000多亿元,其中不少钱流向了房地产。

“买房子,就像买大白菜一样。”这些年,他曾多次组织浙商,成群结队地买房、买商铺。但他们不愿意称自己是“炒房团”,更愿意自称是“浙江投资团”。

“浙江投资团”,以民间投资的形式运行,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成员不固定,看上某个项目之后,临时招呼人,组团考察,汇集起来的资金数额,少则千万元,多则数亿元。

温州人为什么热衷炒房,难道他们不知道房价有一天也会下跌。如果不知道房价下跌一定是不可能,而在我的猜测是资本本身就有冒险性。迪拜神话破灭之日,占迪拜华商十分之一的温州人,资产蒸发就在20亿元左右。中国民间资本和全世界的热钱一起折戟迪拜,惨痛的教训让一直在中国楼市游刃有余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真正面对“血淋淋”的现实。很多温州人成为楼市最后的守夜人。

为什么十年工资买不起房子

2009年1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09—2010》(下称绿皮书),这是社科院发布的第二本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报告。绿皮书认为,2010年中国楼市从整体看可能呈现先扬后抑、价稳量增的态势,总体上真实住房需求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绿皮书从供给、消费需求、投机需求和投资等4个方面分析预测了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住房发展态势。但专家也承认北京房价高得离谱。

2009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2010年房价不会回落。人大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代表课题组解释说,目前供求关系仍是供小于求。而整个土地的减少及流动资金的过多将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从而导致投机活动更为迅猛,“现在地王出现,导致明年房价有一个攀升的标杆”。

社科院的《经济蓝皮书》告知,当前有85%的中国家庭买不起住房?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均价2009年涨幅超过50%,三城市房价的涨幅都超过了GDP的5倍。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区块链

    一本书读懂区块链

    国内 BAT 三巨头的入局,给区块链行业带来了信心,不管看中的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巨大利益,还是看中区块链技术对传统行业的改变,这场革命正在影响着我们。区块链到底是啥?有人说,比特币将成为世界通用钱银;有人说,比特币就是一个大骗子……千人千面,但区块链潜力空间不可忽视,区块链是价值互联网的柱石。究竟怎么认识区块链?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特意编写了这本书。此书从区块链的基本定义入手,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分类、特征、挖矿原理、常见误区、主要应用等,要点突出,易于理解,是一本学习区块链的入门书。相信,一定能让读者有所收益。
  • 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共享经济源自于一种认知: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兴趣来过日子,那么资源很快会因为物欲而枯竭。于是,在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商业结构。
热门推荐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故时逢秋

    故时逢秋

    古风唯美的城,富丽堂皇的宴,危机四伏的界,世事无常的命运。欧阳故初,欧阳家的大小姐,黑暗中无形的刀,舔着刀剑上的血,迎接着如戏的人生。凤离天,中心城的公子哥,被安排好的命运,直到遇见她才有了意义。还记那时萤火之光,误会一场,还记那时惊鸿一瞥,相逢一场,还记那凤凰烈焰,翱翔九天,还记那人所期所盼,游戏人生。终是一字害了所有人。“终是,我要辜负你了……”这灵元,再无风龙火凤,也再无,游戏人生。(以下故初专场)她喜欢黑暗却向往光明,不畏强权却败在情之一字。游戏人生,终是有你才好;如若长生不老,我愿没有纷扰。故人一梦,千秋一醉,凤凰于飞,神州再逢!
  • 在崩坏世界当剑仙

    在崩坏世界当剑仙

    原本新书前期细纲准备好开始存稿了,但是要竞选迎新晚会的主持人(话说,迎新晚会为什么是新生上?),所以又得拖一段时间了,然后学生会和易班手上还有写稿的活,所以又是一段时间
  • 夏蝉与冬雪

    夏蝉与冬雪

    腼腆害羞的男生夏凉即将迎来最后一年大学时光,阴差阳错下与一位名叫余雪曼的女孩合租。两人住在一个屋檐下,渐渐碰撞出火花。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如果说话这件事都让你很吃亏,那真的需要好好练练嘴皮子了。和任何人都聊得来,世界就是你的。本书不只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技巧书,更是一本有趣的口才教科书!不走弯路,指导读者短时间掌握说话技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重生候府之农家药女

    一朝穿越,她来到这个名为大炎王朝的架空时代。家中一贫如洗,咬咬牙,她扛起了家里的责任,带着家人奔向充裕的生活。十五岁那年,她嫁人了,嫁的还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听说姑爷长得甚是好看,长眉入鬓顾盼神飞,这样的婚事可是叫辛家一家子高兴坏了。坐在那面从村长家借来的暗淡铜镜面前,她穿越过来这么久,第一见到镜子里面的自己。瞳眸古静,面貌普通皮肤黝黑,她觉得自己没点精美全无。低头,看看从小因上山挖寻药材浸泡药材而变得发黄生疮、指骨大得吓人半点女儿家娇美全无的双手,她脸上带起了一抹凄凉的笑。这般粗陋的自己,他可会喜欢?=============================本文种田文文风,结局完美。
  • 乡村天空里的舞步

    乡村天空里的舞步

    离开家乡很多年了,有两个人至今难忘。一个是放猪的,在我读小学的那个村子里。他每天赶着一群猪从我们学校门口走过。那个时候,他三十五六岁,瘦而沉郁,总是肩上扛着一根鞭子,腰里别着一个酒瓶。鞭子从没见他用过。每当有不听话的猪跑进我们学校,他咕噜咕噜一阵召唤,猪就乖乖地回到队伍中了。酒瓶倒是时不时地从腰里一把拽下来,脖子一仰就是一口。那个时候,我觉得他的生活浪漫极了,天天跟着一群猪在田野上游荡。但很快就听说,他是一个疯子——他想娶中央电视台一个女新闻播音员做老婆,其余的人,他都看不上。于是一直就没有找到老婆。